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凤凰读书计划·一书一世界

好书,你不能只是路过

哪有什么稳定,奢望什么归属,我们都是一座城市里的孤岛,我们是自己的岛主。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自由人的自由协作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资深主持人张泉灵接受冯唐采访,问到为什么从央视出来转型创投圈时,她说:这个世界正在翻页,当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你还在原来的那一页很高兴呢。

 

当大家还在谈稳定工作,我的内心戏是,你所谓的脚下传统的稳定基石,其实早已松动。“稳定”,已经由原来生活的保障,开始成为创新的束缚。

三年前罗振宇在做《罗辑思维》的时候,就提出过职场的U盘化生存理念—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横批曰:自由人的自由协作。

我居然不幸地被言中了,成了那支U盘。

金融从业者,自媒体人,香港和内地都有不同的公司,时常面对自己职场身份的困惑和没有归属,但是每天累成狗啊,复活节秘书休假去旅游了,自己还在忙着工作的事。

但是特别想不要脸地承认,相比前些年稳定的日子,我更喜欢现在的状态太多,自身的能力和能量,也在这两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我的日子没有被浪费。

环顾四周,如今身边这样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传统商业与主业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传统商业,可以说在“××公司”“××单位”工作,公司和单位就是我们的职场身份,尤其在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还有“编制”的概念,所谓铁饭碗,保证不会被辞退,那就更有归属感了,单位就是衣食父母。而如今,公司作为一个人在职场的身份背书,开始变模糊。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可能在做专车;开淘宝店做生意的要先成“网红”;光线传媒的刘同写了鸡汤书,现在居然还拍成电影了;而且有一种副业是人人可做的,比如微商,比如直销,对吧?你肯定懂我的意思,而且微商的商业模式,借着互联网社交的优势,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挺看好。

 

主业是一个传统身份,而副业的收入却更好。而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比主业少。

所以网上经常有这样的论断,未来“公司+组织”的传统模式将消失,“平台+个人”的模式将成为主流。

当一切场景、社交、支付都可以互联网化,其实有很多时候,就真没公司什么事了。因为职位的需要,把价值观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人安排在同一个空间,本身多少都是有些违反人性的。现在世界,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都是你职场的兵器,连接世界,交易买卖,在互联网上跑马圈地,没有空间的限制,更没有时间的约束。

所以未来的公司不是等雇员招进来后进行公司文化培训和灌输,而可能是因为在招进来前,就有共同的文化兴趣价值观,才自发形成了组织,搭建了平台。因为互联网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社群,迅速找到自己的“同类”。

 

我相信在未来,跳槽的频率会越来越高,而跳槽的风险和成本会越来越低。一是因为基于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工作的意义很少是为了解决温饱地活着,更多是为了探索人生价值的意义。尤其对于现在的“90后”,时间已经证明,“90后”不是“脑残”的一代,更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对于人生,对于职业,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姿态。如果觉着一份工作没有提升价值,不有趣,不能满足自己的成长和价值观,可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当年的我们太保守,太扭捏,而他们更无所顾虑,更敢想敢做。和他们聊天,总有种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些老人家要给他们小后生打工的深深焦虑感—世界是他们的。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属于自己的孤岛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最近开始接触创投圈,接触了很多有想法的“90后”,他们好些都是从投行、咨询、500强、体制内跳出来自己创业,做一番事业的。问原因,有些说是感觉自己原来的岗位太老气了,太无聊了。或者当他们觉得碰到职场晋升的天花板后,并不选择耐心地熬着,而是直接出来。既然不能up,那就主动out呗,大有一种“老子不陪你玩儿”的霸气感。

哪有什么稳定,奢望什么归属,我们都是一座城市里的孤岛,我们是自己的岛主。

 “雇员制”会暗淡,“合伙制”会发光。未来招人,除了用薪水外,一定要画一张大饼,构一片蓝图,建一个平台,说只要你有能力,就使劲耍吧。

 

有人说,公司不可能消失。大家在一起办公,效率更高,沟通更好呀—额,这也不一定吧。

从沟通的角度,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确实比不上面对面沟通更加直接和有效。但另一方面,说白了,现在大家的时间都被互联网工具碎片化了,也就是所谓的碎片化生存。如今的我们很难找一整块时间,完全不受外界干扰。我自己印象中,能有这种时间的场合—往往是在飞机上的几小时。所以我虽然经常飞,却并不反感在飞机上的“无聊”时光,反而特别珍惜这段万米高空平流层的与世隔绝。上面没有Wi-Fi,没有信号,没有社交(除非旁边人找你搭讪)。在一整块时间里,你可以安静地码字(我确实好些文章都是在空中码完的),或者心无旁骛地看一部电影,或不被打扰地读一本书。

而在公司里,表面上是有八个小时,但办公室的八卦,社交软件的往来,都会不定时地切断和耗掉整块工作时间。而且上下班来回的时间,也是另一种时间上的损失。我相信未来上班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弹性和灵活。未来更多岗位的需求和设置,是以项目、以KPI为驱动,而不是以上班时间来衡量。

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分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有可能晚上一个人在家办公的效率,比白天一堆人在办公室效率还高。而且现在办公是无固定场景的。有电脑和手机的地方就能办公,在家里书房,在小区星巴克,在酒店,在动车上,在飞机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长按下方二维码,收听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凤凰读书计划”之精品推荐

优秀的人

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陈立飞  /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6-9

果你想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如果你即将毕业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干什么,如果你正处在职场转型期,如果你想去创业……

那就看看这本《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1、这是一本讲体制内外的书。

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但成长偏慢;体制外的世界,精彩却天高路远。你在寻找未定的工作,却迷茫体制内外的利弊;或者你已走入职场围城想要求变,但不知城外的样子。也许,28岁那年,作者从体制内到体制外跳脱的转场经历,会是一扇窗户——面朝你自己。

2、这也是一本讲小城市与大都市的书。

二三线城市,岁月静好,关系稳定,没有大风浪,也有小日子;北上广深一线阵地,是都市人的丛林,勇敢者的游戏。如果你不甘心做“小镇青年”,想去闯荡却难觅真正一线的残酷形态,不知野心能否匹配梦想,也许你该看这本书——作者从当年28的小镇文青,变身三十而立辗转北上广深港的金融先锋,用他的一线视野,给你还原最真实的都市职场生态。看完了,你再决定:要不要来。

3、写给每一个想要求变的人。

从月入三千到年薪百万,作者本身的职场经历,就是一部跨界和逆袭之旅。一路走来,勇敢和犹豫,退缩和坚持,战略和战术,都浓缩在了这本书里。请记住:你只该做你自己。

张泉灵、罗振宇心中的“稳定”事业
问伴读君

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伴读君每周精选精彩问题汇总。

分享讨论

关注凤凰读书计划公众号,点击下方写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读书感悟。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