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的大学实现了1+1>2吗?
1990~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所。合并的大学实现了1+1>2吗?
步一 / Indiana University &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必应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大学合并,这一举措往往是大型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步骤。很多人都认为,规模较大的学校更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承认,更有希望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也更有可能性取得较高的影响力。政府与政策制定者则认为,合并大学可以更好地集中学术资源,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产生“1+1>2”的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1990~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所,其中2000年是合并的高峰年,发生了105次合并,203所高校合并为79所[1]。合并之后,公众对于大学的发展状况虽然褒贬不一,但似乎都认可浙江大学与武汉大学从合并中颇为受益(详见知乎[为什么上世纪末的高校合并潮中,武大和浙大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
合并的大学是否实现了1+1>2,并非一个简单的 Yes或者No的问题,但从科研产量的视角来看,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Research Policy》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以中国和北欧国家为例,对大学合并前后科研产量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选取了2001-2010年中国和北欧国家(包括丹麦、芬兰、瑞典)大学合并的数据进行研究。这些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中国和北欧的本地学术文献数据库,第二个则是国际学术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核心集。作者选取了合并前后各五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而在中国高校中,作者仅选取了“211”工程中的高校,并选取《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996-2016)》中明确记载合并的学校,共29所。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北欧三国涉及合并的高校在数据集中只包括了8所。
合并并不必然增加发文量
回归分析显示,中国高校的合并与其发文量之间呈现微弱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中国高校合并后比合并前发文量有一定的增加,且在统计学上有较高的显著性。但北欧三国高校的合并却并非如此。这两种不同的影响模式体现了地域间高校合并的模式差异。
规模差异大的大学合并,有助提升发文量
合并的高校如果规模相当,那么学校合并对于发文量的提高甚微。相反,如果一所较大的学校和一所较小的学校合并后,发文量的提高则更为明显。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院合并,有助于提升发文量
在高校合并过程中,综合性大学与医科大学合并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以中国为例,1998年,浙江大学与浙江医科大学等大学合并;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作者的实证研究显示,当一所综合性大学和另一所医科大学合并后,其发文量的提高较其他类型的高校合并更为明显。
作者认为,这类合并后科学生产力的提高,很可能是由于综合性大学基础生物研究(及相关基础学科研究)与原医科大学的实用性与临床性研究结合后的“协同效应”(synergies)所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科研成果产量并非大学合并的唯一目标,我们不能以是否产出了更多的论文来衡量合并是否成功。但是,合并之后产出了更多更好的论文,一定是每所合并的大学都期待的。
(论文推荐人:于琦 / 山西医科大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89254.html
关注我们
微信号:sciencenet-cas (←长按复制)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
- 北京大学实现世界上首个千兆赫兹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 如何挑选出优质基金,实现财富快速增值?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设多学科联合会诊(MDT)门诊
- 癌症治疗有望实现“量体裁衣”上海肿瘤基因诊断中心成立
- 考研必看!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南京大学考点考场安排及有关
- 竞赛 | 学院举办2017年复旦大学程序设计竞赛
- 女大学生牙疼不止,检查发现颅内有肿瘤,这是怎么回事?
- 走吧!周末跟我去广州大学吃顿饭
- 基层| 电信、联通划小,混乱似乎走到了头,又重新合并了
- 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主席受邀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