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看我国能不能打造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在未来战略必争领域有足够的人力储备,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大国角逐的决定性力量,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战争”更加激烈。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亦纷纷出台新的人才战略,在全球抢夺人才资源,并吸引我国优秀人才。美国为吸引全球人才,在留学、就业、绿卡制度等方面都有完善的激励政策。如硅谷在出生率下降、国内移民负增长的情况下,外国移民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不断增加,使其在软件、生物技术、半导体芯片等领域保持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动。德国为网罗高端人才,积极打造德国“欢迎文化”,利用洪堡基金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资助全球优秀科研后备人才,在联邦层面设立各类面向海外人才的高端奖项和基金,吸引顶尖研究人才到德国工作。如获“洪堡教席”资助者可在5年内得到多达5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强国之间“人才战争”硝烟四起,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完善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形成合力,构建系统持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国家系列人才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20年来,我国通过组织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等系列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了创新队伍建设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前瞻布局。

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十几年来,全国高校共聘任长江学者3481人。2008年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全国高校已引进410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创新类人才引进总数的66.6%。

(二)青年英才教育培养积累了初步经验

1.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在前期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等。如,“拔尖计划”实施9年来,已支持了8700名优秀学生,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部分学生已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

2.推进科教结合,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该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目前每年受益学生已超过16万人次。计划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3.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法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进行改革试点。

(三)高校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多样化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依托国家人才计划和“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在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上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

1.建立“人才特区”。如北京大学建立了一批与国际人才管理和科研管理体制相接轨的新机制“人才特区”,通过引进国际著名的学者、专家担任负责人,赋予“特区”较大灵活性和更多自主权,促进学科交叉。

2.构建“人才金子塔”。如上海交通大学以建设国际一流师资队伍为目标,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开展现有教师分类管理,形成了“冠名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青年学者起步计划”等多个层次的人才金字塔。

3.创立“大师+团队”的队伍培养模式。如南京大学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学术大师为核心、创新团队为主力,将团队式科研与自由探索式科研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实现了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4.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汇聚人才。如兰州大学依托西部地区特有的地貌特征、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积淀和能源资源背景,加强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学科群体。

目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

随着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可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不断增加,这些都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目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现实看,我国的制度优势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人才体制机制活力还不够,杰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等政策还不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氛围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后备人才教育培养改革有待突破

目前,我国教育缺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教育环境,贯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通道不畅。基础教育阶段,发现每一个儿童的兴趣领域与能力擅长并据此进行引导与培养的制度有待建立。强调统一、强调知识、超前学习等,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尚无特别的教育通道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本科教育阶段,针对拔尖学生的精英教育需要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科专业壁垒影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功利目标和就业导向的现实要求影响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文化建设。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现有人才计划项目缺乏整体统筹规划,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繁多,碎片化现象突出,“帽子”多、层次多,青年人才为追逐“帽子”分散精力,内在发展变成了外界逼迫,无法静下心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质量标准制度建设滞后,高校进人偏重于其“出身”和“门槛”,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不进、非博士不招,难以做到以真才实学和实际用人需求引进人才。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在人才评价方面,存在重短期评价轻长期评价、重个人评价轻团队评价、重论文评价轻项目合作评价、重成果数量评价轻实际贡献评价、重科研评价轻教学评价等现象。在科技评价方面,以论文数量、经费多少、项目层次、奖励规格为标准,无法真正评价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贡献。

(四)高层次人才协同创新的合力不足

科研组织模式比较传统,人才资源难以重组,条件配置难以优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特色研究群的建立存在困难。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不到位,没有实质性体制机制改革,缺乏人才、学科、科研之间的有机衔接。

(五)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主动性不够

从经济基础与人才发展的关系看,世界第一强国汇聚顶尖人才一般遵循以下逻辑关系: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创新(汇聚世界顶级金融人才)→以金融带动技术和产业创新(汇聚顶级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技术创新需要基础科学进一步支撑(汇聚世界顶尖科学家,形成世界科学中心)。即,从GDP位列世界第一,到真正成为科学强国、形成世界科学中心,需要有一段过程。这一过程遵循经济大国→金融强国→技术强国→科学强国的逻辑。我国目前顶尖人才队伍现状是,金融创新人才布局滞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总体处于“跟随”“并跑”期,世界科学中心的顶尖人才处在“遥望”期。根据国家发展阶段的顶尖人才战略布局在与美欧的“人才战争”中显得被动。

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必须在科学创新、技术和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社会创新等方面全面引领世界,汇聚这些领域的世界顶尖人才,形成有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世界一流强国。

(一)掌握汇聚国际顶尖人才的战略主动权

从近代世界强国崛起的过程来看,重视基础学科发展、汇聚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要有步骤地做好以下重点领域的顶尖人才培养工作:

1.加快布局金融创新人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很快将超过美国。推动金融创新,打赢国际“金融战争”已是当务之急,需要加快培养和吸引金融机构顶级管理人才、专业领军人才、掌握新业务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2.主动布局技术和产业创新人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主动布局,以金融支持和市场吸引世界顶尖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争取由“跟跑者”向某些领域的“领跑者”转变,实现变轨超车。

3.长远布局基础科学创新人才。立足基础科学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强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逐步造就和汇聚基础科学国际顶尖人才,促进世界科学中心向我国转移,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

(二)构筑多层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特殊通道

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特殊通道,让富有创新潜质、优秀人才素质的学生有适合的成长途径和发展环境。

1.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借鉴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经验,为具有卓越才能的儿童构建特殊的教育通道,包括在普通学校中编设特别班、设立专门的教育中心、开设专门的精英或天才儿童学校等。

2.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让具有各种才能的青少年获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3.大力推进“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拔尖计划”)。在本科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拔最优秀学生、配备一流教师、创新培养模式、营造好的氛围、改革教学管理、加强条件保障,建立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设立研究生阶段“拔尖计划”。从高水平导师配备、一流大学国际交流、奖学金等方面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支持力度,拓展其国际视野,让他们尽快进入学科前沿,融入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5.放宽招生、专业、学位等相关政策。根据学术创新需要,允许“拔尖计划”实施高校试点本科生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培养并授予学士学位,自主设置、调整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授权点,放宽和规范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制试行范围。

(三)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建设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

大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更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阵。

1.发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一流人才的汇聚作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汇聚一流资源,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大力度构筑人才高地,加快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2.推广“大师+团队”的队伍培养模式。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学术大师为核心、创新团队为主力,将团队式科研与自由探索式科研有机结合,推动人才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有特色研究群的建立与发展。

3.促进高校教师分类发展。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对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为主型等不同岗位的教师,制订不同的标准,让各类人才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逐步并轨发展,构建长聘体系,实行同台竞技。

(四)采取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

1.统筹推进各类人才计划。加强各类人才计划的优化和协同,统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各项重大人才项目,梳理清晰的人才发展轨道,把人才引进和使用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上。

2.完善海外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海外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加快出台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积极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度,建立透明的、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逐步建立灵活便利的人才签证政策,逐步完善海外人才的国民待遇、永久居留、子女入学、退休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实现从短期计划引人到制度吸引人才、学术环境汇聚人才的转变。

(五)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和评价激励办法

1.建立科学、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在项目支持、基金申请、孵化培育等方面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头衔的惯性,综合考量创新潜质,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充分信任和尊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判断能力,在人才引进、培养和学位授予等方面赋予基层单位更多自主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决策机制。

2.处理好科研创新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关系。为担任领导职务的战略科学家配齐配强行政助理团队,帮助高层次创新人才从日常行政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科研管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减少行政评估和审批,保障高层次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从事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淡化“学而优则仕”的倾向。

3.探索民间要素培养创新人才的市场机制。保护民间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经费渠道,探索通过众筹融资、风险投资等形式为民间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人才和群体提供舞台和政策空间。

(六)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文化氛围

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追逐梦想、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完善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改变频繁考核、过度量化、急功近利等现象,为高层次科研人员长期学术积累创造宽松的环境。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这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使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要以新气象对标新要求,以新作为践行新使命,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国家创新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文章推荐



大学生创业之困怎么解?

为什么以色列孵化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中国,边做大学教授边开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高校“双一流”建设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中科院自动化所拿下星际争霸AI竞赛第四名,顺便发布了一个训练AI“大局观”的数据集

写书评送教材!《”互联网+“文化创意创业》助您轻松开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创业的过程,我们一路同行!

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长按二维码识别,轻松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