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习是逆人性的,只有2类人能坚持下去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真正的学习是逆人性的,只有2类人能坚持下去》,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主播韩生:
我是韩生,用心带你去远方。
微博:宝兄milk
?
配乐:容祖儿-重生
有人问:
”我参加了几个知识网红的班,过程挺热闹,但到最后发现啥也没学到。但不学吧,又着急。
网上都在说要阶层固化了,我这样的屌丝怎么办?”
后来详细问才知道,这哥们一个月也挣小两万块钱,怎么也算不上屌丝吧。但仍然着急的不行,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知识焦虑”。
而人家就是挣的你焦虑的钱!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但对于上班族大部分人却很难坚持持续的学习!
因为真正的学习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却是一趟艰难困苦的探险。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呢?我给你出一招!
最好的时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最早的知识阶层是不事生产的。
像国外最早的僧侣和中国的读书人们,他们都是要去干大事的:认识世界,思辨哲学,治理国家,写诗辩论。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的出现,将知识阶层打下了“神坛”。
知识成为了人们用来改造社会、生产的工具,才出现了各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士。
但即便如此,在50年前大部分人其实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比较深入的知识,难有系统学习的机会。
建国前,高校毕业的人都可以算知识分子,所以能在1949年前上大学的人家庭条件一定不错,最差也都是各地士绅和买办的孩子,而且需要有个开明的父母。
所以,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是因为没有机会去获取知识的,换句话说学习知识的门槛太高,将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了。
这个门槛可能是教育机会、财富状况、认知水平等因素,许多人因为这些门槛被挡在外面而并非他们不够聪明,所以他们从来没看到过除自己家庭、家乡之外的世界,也不知道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对于这类人而言也没有痛苦和焦虑。
但今天,世界已经变了,2016年据说中国有765万人大学毕业,全国的高考升学率已经远超过50%,即便有许多不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但大部分年轻人还是拥有了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了解人类的科学艺术工程人文,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口。
加上互联网和各类技术的进展,使每一个普通人基本上都有机会去接触全世界最新的各类知识和经验。
要感谢微信和内容付费,让中国人应该成了全世界最了解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记忆术、保健养生秘诀的人民,因为有那多小编挖空心思的为大家去发现、编辑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
从这个角度讲,这是最好的时代:在认知和学习机会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已便捷的接触各类知识资源,知识就在指尖!
最坏的时代?
读到我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都是知识工作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鉴别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础和机会。这个社会也为各位的知识获取提供了足够多的资源。
这看起来很美,仿佛每个人都可能通过学习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大部分人虽然都认可学习的重要性,但真正去着手学习的却是少数。
在这些着手去学习的人中间,真正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提升的又是更少的人。这样折腾一圈下来,人们发现,那些整天吆喝努力学习的人并不比那些从来不提学习这茬的人优秀。
为什么呢? 人们高估了短期学习的价值,却低估了持续学习的回报。
如果说在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打下基础、习得技能、提升素质、考上好的学校,那么对于成年人而言,大部分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绩效和个人能力。绩效是当前的,个人能力是长久的。
但 学习本身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
它的作用需要时间维度的积累和发酵,
但许多人却等不急这个时间,然后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没有直接带来效果的时候,就放弃了。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是没有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只是焦虑从而抓到篮子里就是菜,享受“我在学习”的感觉:
什么时髦学什么,哪些流行听哪些,每天辛辛苦苦却无所得,只不过帮助人家成就了自己的商业成功。(链接:
不学习不行,学习也不一定行
)虽然知识数量增多了,但人们 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个时候对于知识的选择能力就更加重要,但因为大部分的人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无法建立自己对于知识的过滤规则,就会随波逐流去追赶热点和时髦。
为什么学不下去?
大部分刚毕业上班的童靴还可能经常看看书,但等他们结婚生子后事情渐多,同时在单位从新手到差不多能够胜任工作的时候,这些人就很少去下功夫学习了。
常见的在学习上能够下大功夫并有所得的人是两类:
第一类是内心足够强大目标很明确的人,
这种人不管有没有人督促和要求,他们只追求自己心里的目标,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第二类是那种在竞争压力特别大的岗位和公司的人,
如果不去持续的学习和长进,就没法混下去,就完不成任务和要求,所以被“压迫”、“逼迫”的学习。
从我们的观察看,前一种人一定是少数,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懒的,都愿意平平常常的过日子不给自己压力才能够幸福快乐云淡风轻。
所以结果是,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大部分是岗位和工作带来的,而非这些人比其他人本身就牛。
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两个差不多条件的毕业生,一个去了比较自在的单位服务,另一个岗位要求很高,前者可能很舒服,但后者在多年后专业上比前者高很多。
深究一下就是,学习的动力问题。如果仅仅靠个人的自觉性,大部分成年人是无法持续学习下去的。
因为上面也提到了,学习的效果很难及时反馈,没有办法做到学了就有好处、就升职加薪,而且本身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跟自己较劲的“非人性化”的行为,所以大部分人学习的动力其实是慢慢弱化下来的。
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又不愿意真的去学习,所以只能通过“伪学习”的方式让自己有“学习的感觉”。
罗辑思维、混沌学院都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需求,通过简单的方式帮你解决焦虑的问题,至于是否真正的能够起到学习的作用。他们更类似于心里的按摩,当时爽了就够了,不要想太多。
持续学习的锦囊
真正内心足够强大目标很明确的人一定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为了能够增强自我持续学习的动力,在你服务的机构和外力没有给你压力的时候, 你可以 自己给自己创造“压力”。
说实话,我也更愿意随便看看听听,跟人聊天扯淡,而不愿意去深入的学习一个事情,因为 那个过程的确很费劲、很麻烦、很绞尽脑汁。
但我还是去学了,为啥呢?被逼的!
当有人问到一个问题自己搞不清楚的时候,就想去研究一下。
当客户提了问题你必须得给人解决的时候(因为人付款了啊),为了不掉链子丢面子得详细的分析和学习,必须去搞定。
当没有人问问题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思考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想搞清楚事情背后的原因。
我也会去各类问答网站上去看自己领域内人们提的问题,想自己是否清楚这个人本质上是要问什么、核心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回答他的问题等等。
还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搞不清楚的问题,就想要不就写这个主题的一篇文章吧。
为了写这篇文章,需要查很多资料,需要跟许多人交流,甚至要看好几本书,还要去找机会做一下,慢慢的也就进去了,搞不清楚不愿意出来,就会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了。
在1932年胡适的一次演讲中他也提到,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就堕落了,就不去学习了。为这种问题,他给了三个锦囊,其中第一个就是:
“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就是脑袋里要有问题,并搞清楚问题。
“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
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
基于我们的经验和研究,除了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 基于主题的学习
还有 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主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成年人最有可能保持持续动力的学习方式。
通过问题、主题和项目的拉动作用,使你必须去解决、搞定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够真正沉浸进去,都会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任务,而且越学需要学的越多,你也会乐此不疲了!
*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今日值班编辑:小黄瓜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几年前流行一个说法:伪学霸总是坐在第一排,而真学霸总是坐在第二排。邀功式学习的背后,其实是在变相浪费时间,占得了第一排,真的要认真学而思,才对得起早早去霸位的自己呀~
今日话题
,“‘伪学习’真的可取吗?”
快来留言区一吐为快!
照例点赞数第一的小伙伴会获得
《如山、古树和我》一本,是时候给自己的12月添加一本好书啦,次日10点开奖。
■ ■
- 王者荣耀:春节期间不想掉分就别排位,这样玩才是真正娱乐游戏
-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切腹自尽?原来这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 无论男女,看明白了这五点,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
- 农民的辛酸:60多岁还要外出打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退休”?
- 美国抛弃日本要求中国制造地铁,美国网友:这才是真正地铁!
- 揭秘美元下跌真正\"元凶\" 更大的噩耗在后面
- 她是“吉祥三宝”真正的女儿 曾错过出名机会 婉拒多档顶级节目
- 如今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真正的陵墓吗? 为何历史上到处都是他的墓
- 【经典荐读】真正的高手,必须掌握这9种思维!
- 【荐读】父母真正想要的,就是我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