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优秀作品】陆婵娣:大写师德小写人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为人师者,师德师风师何其重要!此前,在学校开展的主题为“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师德征文征集活动中,涌现了一批优秀文章作品,作者们通过真实案例或精彩论述,书写自己对“师德师风”的思考,传递“人民教师”的正能量。本期从师德征文优秀作品中选登素质教育中心陆婵娣老师的《大写师德小写人》一文以飨师生,以期共同欣赏和学习。

 

大写师德小写人

素质教育中心 陆婵娣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祖上养鱼种甘蔗的我,只知道天蓝水清鱼肥,只知男耕女织,未知学校为何物,教师为何人,读书为何业。为了陪伴堂姐读书,我5岁就读了学前班,6岁上了一年级,可想而知汉字不识几个,学习成绩总是倒数。直到小学三年级张坤华老师公然在班上朗读我写的作文,称赞我写得与众不同。那一句表扬的言辞已然不记得原文,然而却如同久旱逢甘雨似的激励了我作为一个“差生”那颗不甘平凡的心。从此,我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来背诵诗歌、课文,阅读一切我能接触到的文字读物,一个学期后,我的语文成绩期末考了第一名,接下来这个班级第一名的记录我保持了多年。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禅师不识字却能秒杀神秀,顿悟与渐悟从此各立山门,可又有谁可断定一念之间,沧海唯有一飘可饮,恒河沙数遍数可参悟人生?

    我想人生一定是一条未知的河流,流淌的是变化多端的心情。没有人可以在同一时间跨入同一河流。是不断积累直到奔腾入海、成就新的生命,还是慢慢沉淀如同泥沙,终于永不见大海,取决于一个人的“造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谁规定教师是一个圣人,或是一个固定职业之内的人。只要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不管是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和地位,只要在一件事情、一种契机中把握好了正确的心境,给后来者以正面的引导和启发,使之走上正确的道路,都可以成为“师者”。我想师德也是一种灌溉的精神。你身上有很好的水,你可以施与一切有缘人。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太高、太大,是很难成为好的“师者”的。有师德的人,应该普惠众生。

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书10年,我见过全日制、成教、短期培训各种学生。有些只见一次面,有些能见一年。可是我发现实际的教学效果真的不仅仅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记得有一个班的学生是周末上课的,只上了一个周末的课,可是班上有很认真实诚的学子,我教会她的“金字塔”写作逻辑她竟然一下就听懂了,而且立刻学会了运用,后来我把她写作练习的例子写成了一篇论文,发表了。她在那个短期学习班认识了爱人,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都愿意给我打电话倾诉,看到她的幸福,我也倍感自豪。相比之下,有些学生教了一年都未能学会“金字塔”写作逻辑呢。所以我想,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事情忘记了,就好好地对待每一个学子,用心去教,公平对待,这就是师德吧。

教书是一个体力活。多媒体的音频让老师从粉笔中解脱了许多,但写作训练却是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的,所以练习、修改,再联系,再修改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我常常进行板书师范和改错练习。夏天上课,讲台没有风扇,有时候器材坏了没有多媒体,上一次课下来,难免会汗流浃背,脸上都是粉笔灰。有时学生好心提醒一下,只好笑着说白粉笔和衣服颜色很搭。我想,如果一定要给师德一个定义,那敬业也算一个吧。

关于职业病这个事情,许多教师有慢性咽喉炎,有时候犯病了喉咙疼或是声音嘶哑,也得坚持上课,这种难受属于有口难言的类型,日积月累也会成为惯性。有些老师声带长了息肉还要去手术处理,处理不好了就难以在教师岗位继续呆着了。所以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还得学会正确用嗓,还要学会带病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我在少年时期就得了慢性咽炎,相熟的医生都建议长大以后不要从事大量用嗓的职业。可是我还是当了老师,不敢说苦,只能说是用生命在上课。我想,“师德=用生命上课”是对的吧?

总之,灌溉的精神、施教公平、敬业,把自己放得低一点、小一点,把师德放得大一点,这便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精神吧。与诸君共勉!

【师德征文优秀作品】陆婵娣:大写师德小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