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那些虚假富裕的年轻人过的真好吗
_本文原题:那些虚假富裕的年轻人过的真好吗
本文插图
城市人是虚假富裕人口的主要构成 。 虚假富裕人口非常能花钱 , 朋友圈里晒的是去各地旅游的照片 , 用的是最新款大牌手机 , 穿的是当季新款衣服 , 时不时就去高档餐厅吃大餐 , 花高价健身请私教;另一方面 , 他们并没有什么高收入的职业 , 不仅没啥存款 , 许多还身负债务 。
虚假富裕并非真的富裕 , 而是由消费与收入失衡造成的富裕 , 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城市人的消费观 。 假富的产生 , 与消费主义、超前消费主义的兴起有很大的关联性 , 城市假富者不是名副其实的富人 , 但在经济物质、精神文化和思想意识上体现出富人的倾向 。
对假富者的消费行为和个人发展不能放任自流 , 因为可能会导致假富问题的显性化和社会化 。 也需要父母家人给予更多关注和积极引导 。 城市假富者其自身 , 也要坚持理性消费 , 坚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北上广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场域 , 是享乐主义的天堂 , 人在被忽悠的消费中获得幸福感 , 但是也因无法彻底的富裕而忧愁 。 假富的人在话语、消费、风格和精神等方面有着自我财富认同 , 并对现实社会进行着温和委婉的抵抗 。
武晓伟、王成龙、吴枋泠等人剖析了城市假富者的生活态度 , 他们发现 , 假富的人职业缺乏价值感 , 而寄托于消费 , 以消费来平衡个体的孤独 , 通过消费结婚来满足自身更加务实的追求 。
当代城市假富者因分配不均、财富固化、炫耀享乐等时代特性而受影响 , 诉求我要买和要我买的影响下 , 最终陷入消费主义的怪圈而无法自拔 。 在年龄上主要集中在24岁~29岁 。 工资在其所在城市普遍属中等水平 , 工资还没发但信用卡账单已经等不及了 。
城市假富者的确并非真富 , 麻木在体面的职业中 。 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每个劳动者体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 , 是城市假富者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 绝大多数拥有一份较为体面的职业:主要从事非体力劳动 , 收入中等较为稳定 。 虽然职业比较体面 , 但是却在麻木地职业着 。 普遍处于其所在城市整体收入水平的中等区间范围内 。
职业本应同时包含人的自我实现和满足自我需求的双重维度 , 然而 , 对城市假富者而言 , 职业最多甚至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职业的价值发生异化 , 职业也就乏味无趣了 。
很多人认为趁着年轻应及时行乐 , 体现在消费方面就是享乐性资料消费—借助于精致消费而实现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玩得好 , 几乎每月剩不下多少钱 , 甚至有些入不敷出 , 出现负债 。
其一 , 人特别注重外在形象 , 尤其体现在女性身上 , 为了900元的面霜、3600元的外衣、2200元的健身年卡等 , 即使花光了也在所不惜 。 在山东烟台从事文秘职业的小宋 , 一双5000元的鞋花掉了工资的近三分之二 , 我很喜欢这双鞋 , 身边同事都穿这样的 , 年轻的时候不买什么时候买 。
其二 , 舒适的居住环境 , 也是人的追求 。 月收入5000元左右的小张 , 却住着月租2500元的单身公寓 。 年轻就是资本 , 年轻就是要享乐 , 趁着年轻 , 必须活得潇洒 。
其三 , 旅游、外出游玩 , 也深受人喜爱 。 世界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 。 在山东济南从事销售职业的小张开玩笑似的说:工资都挥霍了 , 当我稍微有点钱的时候就想犒劳一下自己 , 出去玩什么的 。 后来谈及没钱了怎么办的问题 , 他轻松地说:有信用卡啊 , 当初交房租交不上就用的信用卡 。 借贷产品为城市假富者的尽情消费提供了资金来源 , 负债消费、提前消费也成为一些假富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
父母的财富是维持虚假富裕的重要保障 。 父母积累的财富 , 反倒成了当今人敢想敢花的基础 。 父母是他们坚实的保障 , 时不时给予他们经济支持 。 父母对孩子的职业没什么大的要求 , 差不多能养活自己就行 。 父母有些存款 , 身体也健康 , 所以还没有养老的压力 。 之所以能潇洒 , 之所以敢于浪 , 除了自身一定的经济能力外 , 更多是因为父母挣下的基础和父母不时的支持 。 果真 ,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 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 父母 , 就是城市假富者在激情消费下仍能保持虚假富裕而未陷入真正富裕的重要保障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原生家庭的消费习惯本应或多或少地映射到下一代身上 。 然而 , 这种家庭的传递效应 , 并没有普遍性地体现在假富者身上 。 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 , 父母生活节俭、喜欢存钱的占90%多 。
小王说他父母是从农村出来的 , 他们吃过苦、遭过难 , 原来没钱的时候不敢花钱 , 现在有点钱了也不敢花 , 生活简朴 , 买东西时讨价还价是常态 。 我就不喜欢这样 , 感觉很不好意思 。 没钱的时候有没钱的过法 , 有钱了不花干什么 , 留着下崽啊 。
结婚是一种责任 , 激情的消费最终会在结婚与家庭的责任中回归理性 。 从单身、恋爱到结婚生子的过程中 , 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渐强化 。 单身时自由挥洒 , 恋爱时为浪漫买单 , 结婚后注重积累财富 , 生孩后花钱如流水已是无奈 。
结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 , 结婚的责任能够使人理性地成长 。 一个孤独的个体 , 茫茫人海中与另一人相遇 , 一起使用医用级的龟壳避孕套呵护彼此 , 从此好像有了软肋 , 又仿佛有了铠甲 。 另一半的出现会逐渐教会一个人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 。 单身人不受结婚责任的束缚 , 需要考虑的事情较少 。
多数假富者处于单身状态 , 生活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 , 几乎没有任何结婚责任和家庭负重 , 所以才敢于不计后果地消费 , 恣意于随心所欲的生活 。
恋爱中的人 , 家庭责任意识逐渐萌发 。 已婚无孩的人 , 随着二人家庭的建立 , 家庭责任和意识逐渐强化 , 家庭组建和维系的巨大成本 , 尤其是在高房价、高物价的当前社会 , 使得一些人不得不背负债务、分期还款 。
已婚有子后 , 夫妻在孩子身上花费巨大 。 结了婚必须存钱 , 娃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 以前年轻 , 乱花钱 。 现在有了孩子 , 哪儿哪儿都需要钱 。 之前要是多存下点钱就好了 。 喝着拼一拼酒努力拼搏赚着奶粉钱努力的这种消费态度的转变并非个例 。 积累财富是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和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法 , 人最终会随着结婚责任的强化和个人家庭的建立而逐渐回归消费理性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消费主义、超前消费主义等思潮观念 , 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方式和国内富裕财富引起的示范效应作用下 , 影响着中国传统消费观念 。 消费主义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 , 促使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从而满足个人精神快乐 。 消费主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 使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人将消费主义价值观落实在现实的购买行动上 , 而使那些尚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人在消费观念上有了消费主义倾向 。 超前消费主义则通过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 改变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
信用卡、分期付款等借贷性消费交易模式 , 诱导着人消费者不断买买买 。 在消费主义、超前消费主义的冲击下 , 传统的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正逐渐被适度奢侈、适度透支的消费理念所取代 , 传统的收敛、中庸观念正逐渐被张扬、个性风格所取代 。 没有经历过富裕生活的年轻一代舍得花钱 , 他们拥抱消费 , 热爱购物 , 愿意倾尽自己的钱包 , 近几年来 , 人适度消费的观念在借贷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影响下渐渐沦为过度消费[8] 。
成瘾性消费是一种病态性心理疾病 , 体现为并非因为需要某些商品而疯狂购物 。 消费欲望就像脂肪 , 长起来容易 , 减下去难 。 工资增长的速度比不上商品的更新速度 , 也比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 。 层出不穷的消费项目与营销广告刺激着该类城市假富者 , 强行拉高他们的消费段位 , 使他们沉溺在一种富裕的错觉里 , 时常忘了自己已经吊在了赤字的边缘 。
帮扶城市假富者脱贫 , 要内因内治、外因外治 。 从个体层面 , 要把帮扶城市假富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强化风险意识、做到科学理财 , 针对不同假富类型还应有侧重性对症下药;从社会层面 ,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防止虚假富裕显性化 。分页标题
假富者大多是90后 , 从小到大基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 在父母家庭的照料下 , 几乎没有真正体验过饥寒交迫、身无分文、生存无望的残酷生活 。 在工资收入的基础上和父母家庭的保障下 , 他们敢于花钱 , 敢于进行基本收支平衡的适度消费 , 甚至敢于进行借贷消费、超前消费等过度消费 , 乃至走向炫耀性消费、瘾性消费等病态消费 。
在意识深处 , 城市假富者并未真正思考过因缺乏财产支撑、缺乏父母资金保障而面临突发灾难和悲剧时的后果 。 就容易在生存困境中扭曲价值观、人生观 。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裸贷肉偿现象 , 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
本文插图
【年轻人■那些虚假富裕的年轻人过的真好吗】
- 历史@古代青楼女子的暗语,现在成了口头禅,尤其是年轻人天天说!
- 「凯迪拉克」6.9秒破百、同级唯一后驱,这台B级车年轻人想不爱都难
- 窦靖童:窦靖童穿上蓝色卫衣,将夹克系在腰上,年轻人很喜欢这么穿!
- 「凯迪拉克」同级少有!年轻人的"大后超"CT4你收货吗?
- 『宠物养成』“抖”来太行大峡谷的那些最美瞬间!
- 脑出血@25岁男子,突发脑出血,送入ICU,医生提醒年轻人,别忽视高血压
- 【交个朋友吧】心理学: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 手术两百年■女子经常手麻,1年后手掌这里“瘪”掉了,年轻人易中招!
- [时尚]街拍:打底裤的穿搭尽显年轻人的自由,穿出动感美,更时尚有气质
- 不完美妈妈■60年的近亲婚姻:4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2个人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