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孤守安西几十载,何日君再来?破城之日满城尽白发

郭昕 , 唐朝时期名将 , 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孙 , 汾阳王郭子仪之侄 。
安史之乱后 , 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 抵御吐蕃进攻 , 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留后 。建中二年(781年) , 遣使入朝 , 授予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 , 封武威郡王 。兴元元年(784年) , 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四镇节度使 。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 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 。永泰二年(766年) , 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 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 。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
后来担任安西四镇留后 , 李元忠则坚守北庭 。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和沙陀、回鹘相依 , 吐蕃久攻不下 。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 , 郭昕与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鹘到朝廷间道奏事 。唐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 , 任命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 , 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 , 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五月 , 朝廷分别加封郭昕、李元忠为检校尚书左、右仆射 , 郭昕由四镇节度观察使升任四镇节度使 。此时 , 安西大都护郭昕、北庭大都护李元忠仍在任上 ,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 。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四月 , 吐蕃军队攻陷河西 , 深入西域各地 , 先后攻陷龟兹、拔换城(阿克苏) 。不久 , 安西四镇均被吐蕃攻陷 。这一时期 , 守卫西域的唐朝军队在安西、北庭都护郭昕及四镇留后扬袭古的率领下 , 在与唐王朝中央政府失去联系和断绝外援的情况下 , 临危受命 , 孤悬塞外 , 为保卫安西与吐蕃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从此后西域与内地“隔绝不通” , “声问绝着十余载” 。

「」大唐荣耀——孤守安西几十载,何日君再来?破城之日满城尽白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安西各地在这种王命阻绝 , 孤悬塞外的危机时期 , 一方面要维护安西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另一方面要筹措军费与吐蕃军队进行战斗 , 维护唐安西政府对西域的统辖 。铸造货币就成为这一时期安西军民自救的唯一方法 。
唐大历末年 , 由于日益严峻的形势 , 吐蕃与回鹘对丝路北道的激烈争夺 , 使安西与唐王朝联系的最后途径被阻断 , 安西的唐朝军民泣血相守 , 为保卫安西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公元794年 , 安西之后关于安西便不见于史书的记载 , 龟兹等安西四镇均落于吐蕃之手在新和县的通古斯巴西古城曾出土一纸借粮契 , 尚书有“大历十五年”日期 。另 , 出土的《杨三娘借钱契约》尤为完整珍贵 , 所落款为“唐.大历十六年”日期 。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 大历年号只行用了十四年 。
“大历十五年”应是建中元年(公元780年) , 则是唐德宗李适(kuò)的年号 。
“大历十六年”则是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
也就是说 , 由于这一时期吐蕃攻陷河西、陇右并与回鹘争夺北方丝路 , 使安西军民与内地的联系彻底中断 , 安西地区的唐朝军民尚不知道年号已经更改为“建中”年号 , 而仍然沿用“大历”年号 。
直到 ,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郭昕辗转派遣使者借道回鹘 , 到朝廷间道奏事 。唐帝国的统治者才惊奇地发现 , “原来 , 闹了半天 , 河西、安西等地 , 及瓜、沙、甘、凉、肃诸州还在啊!” 。因此 , 嘉奖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 , 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 封郭昕为武威郡王 。
虽然“建中”年号(公元780年---783年)只有四年 , 但“建中通宝”钱应该是始铸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的 , 在中国历史上只开铸了短短的不到三年时间 。分页标题
吐蕃赞普一直梦求不战而占领北庭、安西 , 所以从未放弃对安西驻军的瓦解和劝降 。郭昕“屡拒之” , 他一直坚信 , 大唐的王师很快将驰援安西 , 届时他将一统大漠 , 比肩前贤 。
为此 , 郭昕一直联回抗蕃 , 全力周旋 。贞元九年(793) , 回鹘怀信可汗阿跌骨咄禄率领本部偏师组织了一次成功的对蕃反攻 , 收复北庭 。《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对此役有确切记载:“北庭半收半围之次 , 天可汗亲统大军 , 讨灭元凶 , 却复城邑 。”
北庭的收复 , 让安西暂时摆脱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
此后 , 土蕃多次发动对安西的围攻 , 郭昕率将士坚守城池 , 外联回鹘 , 里应外合 , 多次取得对蕃战役的胜利 。
然而 , 郭昕艰苦卓绝的坚守和年复一年等待 , 等来的并不是唐朝的援军 , 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噩耗:
贞元十七(801)年七月 , 己丑 , 吐蕃陷麟州 , 刺史郭锋死 。此事 , 《旧唐书》、《新唐书》本纪、《资治通鉴》唐本纪均有记载 。郭锋 , 也就是《旧唐书》和曜公《墓誌铭》中记载的郭鉾 , 子仪公之孙 , 郭曜之子 , 郭昕之侄 , 贞元中以鸿胪卿调任麟州刺史 , 走上抗蕃前线 , 却遭不幸 , 城破死于乱军 。
麟州陷落后 , 唐军力有不及 , 麟郡先后由云中大户折氏和麟州土豪杨氏掌控 。“辑折氏自唐末 , 世有麟府之地”(《宋会要辑稿》) 。五代晋、汉、周至宋初 , 控制麟州的主要是杨宏信父子 。《资治通鉴·广顺二年十二月》:“初 , 麟州土豪杨信 , 自为刺史 , 受命于周 , 信卒 , 子重训嗣” 。道光《神木县志》载信:“保障边城 , 屡著功绩” , 足见其在乱世中保境安民 , 坚决反抗外来入侵 。杨宏信有二子 , 次子杨重训 , 继父职为麟州刺使 , 归宋后授予保安军节度使(《续资治通签长编》) 。长子杨重贵 , 生长于麟州 , 弱冠离麟州去河东事刘崇 , 以骁勇闻 , 所向克捷 , 屡立战功 , 被称为“杨无敌” 。杨重贵另名杨业 , 归宋后守边御辽 , 其子延昭 , 其孙文广亦名将 , 就是宋初赫赫有名、家喻户晓的“杨家将” 。
贞元十九(803年)年 , 大漠重镇、战略要地西州(今吐鲁蕃)陷落 。
【「」大唐荣耀——孤守安西几十载,何日君再来?破城之日满城尽白发】同年 , 土蕃围攻龟兹安西 , 郭昕与回鹘里应外合 , 大败吐蕃 , 这就是史载的“于术之战” 。《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对此亦有记载:“自西州遗弃后 , 吐蕃大军攻围龟兹 , 天可汗领兵救援 , 吐蕃落荒奔入于术 , 四面合围 , 一时扑灭 , 尸骸臭秽 , 非人所堪 。”而此刻的唐廷却在全力与吐蕃媾和 。
贞元十四(798)年 , 土蕃墀松德赞即位 , 汉文称弃猎松赞 , 藏史称英主 , 在位时期吐蕃国势强盛 。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弃猎松赞在位时期唐蕃关系开始和解 , 自贞元二十年直至宪宗元和初年 , 双方使者来往频繁 , 不绝于岁 。
唐、蕃和解息兵之日 , 亦即吐蕃、回鹘大战全面展开之时 。安西辖区成为双方激战的主战场 。
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数千残兵面对的是而立之年的弃猎松赞亲率的十万虎狼之师 。
元和三年(808年) , 初冬 , 大漠已是冰天雪地 , 滴水成冰 。在吐蕃的一次初冬夜袭中 , 孤悬大漠西部42年的安西终于陷落 。
郭昕战死沙场 , 为国捐躯 , 一代郡王陨落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