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论■十哲:孔庙从祀的历史演变
引言:
孔子庙主祭孔子 , 孔子的弟子中那些贤能的人从祀于孔子庙 。 从祀者一共有十个人 。 最初从祀的时候是按照“四科十哲”来安排的 。 其后这十个人有所变化 , 有的依然从祀孔子庙 , 有的则迁出 。 今天就带大家看一下从祀十哲是如何演变 , 以至于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 。 一、十哲的起源
十哲脱胎于“孔门四科之子” , 其人员以《论语》为依据 。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 , 皆不及门也” , “德行:颜渊 , 闵子骞 , 冉伯牛 , 仲弓 。 言语:宰我 , 子贡 。 政事:冉有 , 季路 。 文学:子游 , 子夏” 。
十哲有时候也被泛称为“从于陈、蔡者” 。 因为这十个人都曾跟随孔子周游过列国 , 都曾与孔子一起被围于陈、蔡之间 。
四科十子很早就脱颖于孔门弟子之上 , 以小团体形象示人 。 东晋时 , 国子学旁立夫子堂 , 其内就有夫子及十弟子像 。
南朝齐时 , 成都刺史刘俊修玉堂礼殿 , 殿中也画夫子及四科十子像 。
本文插图
东魏时 , 兖州刺史李珽修孔子庙 , 在碑文中他还述及立十子于夫子之侧的原因:“孔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因历叙其才以为四科之目 。 生既见从 , 没口口侍…所以雕十子侍于其侧 。 ”二、关于十哲的争论
然而 , 这些情况只出现在个别政权、个别地区内 , 十子与夫子的亲密关系远没有形成固定模式 。 唐初 , 太宗以汉晋诸儒有传经注经之功 , 诏令“二十二贤”与颜回并配享于孔庙 。 十人除了颜回、子夏 , 其余八人无缘于享祀 。
“十哲”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的奏折中 , 此一团体的转机亦随即到来 。 李氏奏请:“十哲弟子 , 虽复列像庙堂 , 不预享祀 。 谨检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贤犹沾从祀 , 望请春秋释奠 , 列享在二十贤之上 。 ”玄宗依其奏 , 改颜子等十哲为坐像 , 悉预从祀 。
在与“二十二贤”的竞争中 , 四科十子还是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 重新取得了以往的地位 。
十哲的提法虽然因约定俗成而在后世广泛通用 , 但是它的前身——四科——显然也将一些模糊性的争议遗传给了它 。 四科十子到底是曾经跟随孔子到过陈、蔡等国的优秀者 , 还是三千中的优秀者 , 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 倘是前者 , 则孔庙十哲径取四科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 , 倘是后者 , 则其人员选定去取又很难令人满意 。
本文插图
玄宗朝是将十哲直接视为孔门之选的 , 这可以从朝廷褒扬十人的诏令中获知 , 诏文云:“且门人三千 , 见称十哲包夫众美 , 实越等夷 。 畅玄圣之风规 , 发人伦之耳目 , 并宜褒赠 , 以宠贤明 。 ”
可见 , 官方十哲就是以三千弟子中的佼佼者身份出现的 。 道州刺史薛景晦(号伯高)则有异言:“夫子称门弟子颜回为庶几 。 其后从于陈、蔡 , 亦各有号 。 言出一时 , 非尽其徒也 。 于后失厥所谓 , 妄异科第 。 坐祀十人以为哲 , 岂夫子志哉?”
柳宗元作《道州文宣王庙碑》 , 称引了这番话 。 二百多年后 , 当修《新唐书》者看到此语 , 却直以异端视之:“观七十子之贤 , 未有加于十人 , 坐而祀之 , 始于开元 , 非特牵于一时之称号 。 …伯高之语 , 柳宗元志之于其书 , 必有辨其妄者 。 ”
史才们的预言显然并不高明 , 因为其后的辨妄路线恰恰是薛伯高式的 , 而非官方式的 。
实际上 , 在《新唐书》修撰前夕 , 司马光就有过一番非议 。 他专门作了一篇《十哲论》 , 其中有言:“十哲于经无见 , 而学者多称之国家祀孔子 , 十哲则祀于堂上 , 其余门人祀于东西庑下 , 俎豆之数皆异焉 , 愚窃以为过矣 。 是十人者 , 孔子虽以四科第之 , 非谓门人之中唯十人为贤也 , 至于‘柴也愚 , 参也鲁 , 师也辟 , 由也喭’ , 岂谓唯此四人为不肖邪 。 以此观之 , 尊十哲非孔子意明矣 。 ” 分页标题
温公此篇作于仁宗庆历二年 , 《新唐书》始修于庆历五年 , 两者相距无几 , 旨趣却是大相径庭 。
本文插图
十哲设位 , 自唐以后 , 基本稳定为夫子南面而坐 , 十哲东西列侍 。 后来虽有四配跃居于前 , 十哲依然列位于殿上 。 三、十哲的迁移与补充
十哲初为十人 , 后来迭有迁补 。
1、十哲变为十二哲
十人中 , 颜渊居首 , 享受着特别的恩宠 。 他很早就陪侍于夫子之侧 , 参与侑食 , 其他九人却并无此幸 。 开元八年制施行后 , 十哲方得列于从祀之位 。 然而在朝廷所追加的爵号上 , 颜回依然获得区别对待 。 他被赠封为兖公 , 余九人为侯 。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 十哲均被追封为公 。 颜回依然高一等 , 为国公 , 其他九人为郡公 。
神宗元丰七年 , 孟子以邹国公的身份与颜回并配于孔庙 , 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独立的高于十哲的受祭单位已然清晰出现 。 颜回抽离出十哲后 , 曾参自然而然地补充进去 。
理宗端平二年 , 又升子思于十哲 , 共十一人 。 度宗咸淳三年 , 曾参、子思升配享 , 进子张入其列 , 十哲恢复为十人 。 康熙五十一年 , 增朱熹 , 十哲变为十一哲 。 乾隆三年 , 又将有若升入 , 共十二位 , 称十二哲 。
本文插图
2、十二哲中关于曾子的争论
围绕着十哲发生的最大争议是人员择定问题 , 卷入争议最深的是曾参 。
曾子初以孝著称 , 后又以传道之功闻名 , 如此德能却不列于四科 , 这令很多人感到不解 。 是曾子个人条件有差抑或是四科品陟标准有失 , 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抑或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 这是后世解释行为分驰的两大路经 。
徐干是从曾子的主观硬伤出发的 , 他在《中论》中称:“人之行 , 莫大于孝 , 莫显于清 。 曾参之孝 , 有虞不能易;原宪之清 , 伯夷不能间 。 然不得与游、夏列在四行之科 , 以其才不如也 。 ”
徐氏的不足在于以“才”作解却又不详具各弟子才力之高下短长 , 无法对比 , 显然失于空泛 。 汉人解经不破经之习 , 于此可略见一斑 。 此论无法令人深服 , 后世也不见承袭其说者 。
到了宋朝 , 夏竦作《曾参不列四科论》 , 重又秉持了与徐干相似的风旨 , 他说:“孔氏四科之选皆有贤哲之具体者哉 , 非各言其一也…而曾子惟以孝行著闻 , 不能具得能者之体 , 但行其一端 , 故所以不列于十哲者也” , 其最终结论是“参不列其间者 , 念其道有所未至矣 。 ”
夏氏作解 , 在逻辑安排上显较徐干略胜一筹 。 然而此番话与其后的道学风潮大相背逆 , 得罪不浅 。
本文插图
四库馆臣既力斥其说 , 进而深讥其学 , “其论曾子不列四科尤多缪 , 盖竦专攻词赋 , 未究圣贤之学也” 。 徐干与夏竦解释原因都是从曾子自身之故出发 , 也就只能以寻短来弥补经说 。 此种用力方向很难突破说理上的论据难题 。
相反 , 曾子的推崇者却能够轻易地将曾子的人格魅力渲染得淋漓尽致 , 邵博就是个中能手 , 他在《闻见后录》中称:“孔子答群弟子问孝不过一二言 , 至曾子则特为著经 。 又‘夫子之文章 , 可得而闻;性与天道 , 不可得而闻也 。 ’其告曾子 , 犹曰‘吾道一以贯之’ 。 盖颜渊死 , 孔子之所付授者 , 曾子一人耳 。 ”
纠曾子才德者如果得见此论 , 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
更多的解释倾向于通过寻找外在原因 , 来为曾参委曲疏解 , “非参之德行不及诸子也 , 当时适不从游耳” 。 早在唐代 , 李观作《辨曾参不为孔门十哲论》 , 就以客问主答的方式表述了这一观点:“四科十哲之名乃时之言也 , 非燕居之时门人尽在而言也 。 于时仲尼围于陈、畏于匡 , 曾参不在从行之中 。 …使曾子于时得与数子从行 , 则仲尼之圣不遗参之孝 , 不后冉伯牛、仲弓之目也 , 必矣!”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后世之人 , 如白居易亦有在孝上做文章的 , 白居易说:“曾参至孝 , 不忍一日离其亲 。 及仲尼旅游历聘自卫反鲁之时 , 曾参或归养于家 , 不从门人之列 。 论拟之际 , 偶独见遗 , 由此明之 , 非曾参德行才业不及诸门人也 。 ”
然而不管是哪种场合的缺席 , 解释者们都相信 , 曾参不列四科 , 绝不是因为才德不及 , 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 这样 , 曾参仍值得配享孔庙 。 结语:
孔庙从祀十哲并非一成不变的 , 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 而是伴随着争论 , 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 。
【文化新论■十哲:孔庙从祀的历史演变】而在从祀之人中 , 因为曾参未曾跟随孔子于陈蔡之时 , 因而不曾被列入四科十哲 , 后世之人针对曾参是否应入十哲之列 , 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 这也是十哲中最被人争议的一位 。 最终 , 曾参还是被列入 。 之后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从祀规模 。 如今进孔庙 , 依然可以看到十哲从祀与孔庙之中 。
- [鲜闻说]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 [周易]初学《周易》总纲
-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酒可不是那么“好喝”的,三国“好酒之风”只是酒文化的一个缩影
- 『趣读文化』辛弃疾的这首词,充满了无奈与悲凉,在词坛上的位置极高
- 山东商报■文化遗产的大众化解读
- 「一启点文化」装企、家居建材该怎么搞?该怎么活下去!!!!,2020年疫情以后
- 【羊里】羊里镇召开宣传思想意识形态文化体育工作会
- 『羊里』羊里镇召开宣传思想意识形态文化体育工作会
- @“餐”文化也很美
- 「儒家国学文化」中国古诗:风雅百代,遗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