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热就吃退烧药、一腹泻就吃止泻药......这些错误的“对症下药”,你中了几个?

身体出现不适时 , 人们常常会立刻吃药 , 加以缓解 。以下几种情况 , 不宜过早“对症下药” 。
发热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军宇介绍 , 人体内的免疫“战士”白细胞与细菌、病毒等斗争时 , 会产生热量 , 使体温升高 。因此 , 如果只是短时间内发烧 , 身体产热导致心跳加快、血流加速 , 利于运送更多白细胞投入“战斗” , 这个阶段称为“高热期” 。如免疫系统取得初步胜利 , 体温就会逐渐下降 , 此时人才会浑身出汗 , 此阶段称为“退热期” 。
对于体温在38.5℃以下的患者 , 不建议口服退烧药 , 一般推荐用酒精、温水擦拭肘部、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位于表浅处的皮肤 , 利于快速降温 。38.5℃以上者可每4小时~6小时口服一次非处方退烧药 , 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 推荐含有糖盐的饮品 。如果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下降 , 但次日体温回升 , 要立刻就医查明病因 , 毕竟退烧药治标不治本 , 只有对因治疗才能有效改善 。
呕吐
呕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 可将进入胃肠有刺激性的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变质的食品、有害的微生物与毒素等 , 及时排出 , 以免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若此时给予止吐药物 , 不但不利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及时排出 , 而且会使其滞留于体内 , 危害胃肠健康 。

:一发热就吃退烧药、一腹泻就吃止泻药......这些错误的“对症下药”,你中了几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腹泻
腹泻主要是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失调 , 往往由细菌和病毒感染 , 饮食不洁或食物中毒引起 。腹泻之初多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 可将肠内有毒、有刺激性的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如果一腹泻就立即使用止泻药物 , 则等于是“闭门留寇” , 反而对身体不利 。若腹泻严重或时间较久 , 则应及时查明原因 , 对症治疗 , 或在医生指导下 , 使用止泻药物 。
腹痛
腹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 , 引发腹痛的原因很复杂 。在许多情况下 , 发病之初 , 腹痛常是腹部疾患的主要或唯一的症状表现 , 这时医师要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疼痛在发展过程中所伴有的其他症状等以明确诊断 。
如果在未明确诊断之前过早应用止痛药物 , 疼痛减轻或消失 , 则易掩盖病情 。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 , 多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 应用止痛药物可使疼痛缓解 , 但炎症依然存在 , 并可能引发脏器穿孔与腹膜炎等严重合并症 。因此 , 切不可一出现腹痛就立即应用止痛药 , 应在明确诊断后 , 再对症使用 。
总之 , 下药不宜操之过急 , 应视病情而定 。
来源:《家庭医生报》《生命时报》
【:一发热就吃退烧药、一腹泻就吃止泻药......这些错误的“对症下药”,你中了几个?】校对:王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