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_本文原题: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我认为 , 将钱德勒的独创性的特质以最为优美和激进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正是这部《漫长的告别》 。
钱德勒的马洛系列 , 无论哪一部都值得一读 , 虽然优秀程度多少有些差异 , 但没有劣作 。 这是众人一致的意见 。 而《漫长的告别》是特别的存在 。
——村上春树

『马洛』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本文插图
(英)雷蒙德·钱德勒
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读《漫长的告别》
来源/森林共读群
作者/哇族良友
编辑/小站
我高中的时候从爸爸书架上翻出来阅读的侦探小说有埃勒里·奎恩的《上帝的灯》 , 《荷兰鞋之谜》 ,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十个小印第安人》 , 乔治·西默农的《黄狗》 , 接下来就是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眠不醒》 。 我对侦破小说的热爱由此燃起 , 一发不可收拾 。
工作了之后有了钱便开始购买自己钟爱的推理小说了 。 先把埃勒里·奎恩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套作品全买齐 。 看到一本《漫长的告别》 , 莫名地爱上了书名 , 觉得这里面藏了很多很深的意思 , 便买下了它 , 顺势也将作者其他的作品都收藏了 。 如《小妹妹》、《再见 , 吾爱》、《重播》、《湖底女人》、《长眠不醒》、《高窗》、《简单的谋杀艺术》 。 书不多 , 但是每一本都很耐看 。 特别是《漫长的告别》这一本 。
所以说缘分很神奇 , 单就一个书名就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 唤起一个人的旧时回忆 , 从此硬汉侦探马洛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
村上春树写了长达2万字长序的精装新版本我也买了来收藏着 , 爱得不行 。
向来推理侦破小说是很难做介绍的 , 说简单了人家云里雾里不明白 , 说详细的话剧透了凶手 , 读者再读的话就没了意思 。
不过 , 这本书是例外 , 它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 它已经不是单纯的侦探小说 , 而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为知己者毫无保留付出的情怀 。
我阅读的时候完全不去在意谁是凶手 , 不在乎故事情节的发展 , 也不管人物出场的来龙去脉 。 马洛的推理是不动声色的 , 你都不知道他去这个地方是出于什么目的 , 为什么找这个人.....但是 , 不明白也没关系 , 正好给自己一个理由再看一遍 。
阅读过程中我注意的是作者对马洛的描写 , 包括他怎么喝酒 , 怎么思考 , 怎么行走在暗夜中 , 甚至连景色和环境的描写也无一不投射出马洛的身影和心理......我体会得到其中的孤独 , 欣赏他在孤独中也毫不在意的态度 , 这样的字句我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腻 。 阅读是很缓慢的 , 像以前的日子里车马很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那种慢 , 像酒杯里的冰块 , 在琥珀色的酒里慢慢地融化......
我翻开书本 , 马洛讲了一句话:“如果工作需要 , 我偶尔也会读几页书 。 ”
2013年读到这里我还写下了一句“很多人为了工作也不读书了!”
“马洛是个给人以真正存在感的英雄人物 。 沉默寡言 , 健壮 , 顽固 , 机智 , 孤独 , 游手好闲又有浪漫气质 。 ”这是村上春树对马洛这个角色的诠释 ,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男人形象:人狠话不多 , 智商足够化解困境 , 内心的孤独恰好能够给人一种怎么看都浪漫的感觉 。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Long Goodbye》, 译成《漫长的告别》真是太贴切了!
有人说 , 每一次说再见 , 就会在心里死去一点点 。 这大约套用的是法国诗人埃德蒙-阿罗古的诗:
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 , 是为了所爱的死亡 。
不论哪里 , 不论何时 , 人总是留下自己的一部分离去 。
冷硬如马洛 , 在每一次跟某人或某件事情道别的时候 , 孤独的他就会更加孤独吧?
这一次漫长的告别 , 让马洛感受到了对特里的牵挂 , 那是朋友间的关心和帮助 , 世间难得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你时不时想起他 , 然后想着为他做点什么 。 虽然“做过什么绝不等于全部” , 但毕竟是人活过的证明 。分页标题
写到这里 , 我找到了和马洛+特里有点像的人物 , 那便是《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程凤台程二爷和商细蕊商老板......
(含村上春树长序的版本 , 扫码可订)
【『马洛』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谈谈你喜欢的侦探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