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仅10%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预防治疗“玻璃人”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


有这么一个群体 , 他们每天都要活得小心翼翼 , 不能奔跑 , 不能受伤 , 哪怕一个小伤口都可能血流不止 , 甚至致命 。 他们就是血友病患者 , 也被称为“玻璃人” 。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 其共同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 , 凝血时间延长 , 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 , 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
事实上 , 预防性治疗能明显减少出血、致残、住院手术、改善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是一种比按需治疗更具性价比的治疗方案 。 尤其是患儿 , 如果从小进行预防性治疗 , 他们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 , 参加体育运动 , 自由奔跑 。
但有统计显示 , 目前我国血友病患者约13.6万人 , 却仅有一成患者登记在册 , 诊断率不足10% 。 在我国 , 80%的患者一年医疗费不足6万元(2017年) 。 在预防治疗方面 ,38.8%的患者没有进行规范化预防治疗 , 50%的患者会有时进行规范化预防治疗 , 但经常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只有10% 。
如何保障血友病患者的就医用药 , 减轻其经济负担?在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到来之际 , 21新健康采访人员采访了多位专家 。
01
患“王室病”的玻璃人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终生性疾病 , 大部分患者天生缺少凝血因子 , 以至于正常人习以为常的触碰都会导致其出血 , 重症患者甚至没有明显外伤也会“自发性”出血 。 长期反复的肌肉、关节出血会造成残疾 , 严重出血则会死亡 。 为此 , 血友病也与瓷娃娃、脆骨病等罕见遗传性疾病一起 , 被统称为“玻璃人” 。
血友病分为ABC三类型 , A型血友病(也叫做血友病甲)最为常见 , 患者缺少凝血因子VIII , 伴性X染色体隐性遗传;B型血友病(也叫做血友病乙)同样是伴性X阴性遗传 , 缺乏IX因子;C型血友病(也叫做血友病丙)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缺乏XI因子 。
这三型血友病的患者 , 根据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 ,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轻度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在正常值的5%~40%;中度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在正常值的1%~5%之间;重度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则不足正常值的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润晖教授向21新健康采访人员介绍说 , 血友病还有一个“高贵”的称号——“王室病” 。 传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有血友病致病基因 , 她育有4子5女 , 42名孙辈 , 这些携带者的子嗣中出现了血友病患者 。 由于当时欧洲盛行王室联姻 , 女王的子辈和孙辈遍布欧洲各国王室 , 德国、西班牙、俄国等均有涉及 , “王室病”的称号由此而来 。 维多利亚女王也被称为“欧洲王室的祖母” 。

『血友病』仅10%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预防治疗“玻璃人”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
本文插图
“改变欧洲王室基因”的维多利亚女王
相传 , 女王的母亲在卵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基因突变 , 使女王成为血友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女王把血友病致病基因传给了她的幼子 , 使他成为患者;她的两个女儿则携带致病基因 , 又传给了4个外孙女 , 这些携带者生下的儿子中就出现了血友病患者 。 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儿子阿列克谢 , 其血友病致病基因就来自他的母亲亚历山德拉皇后 , 她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 。
然而 , 维多利亚女王携带的是哪一种血友病基因 , 此前一直没有定论 。 2009年对阿列克谢的遗骸进行DNA分析后 , 终于确定“王室病”是更为罕见的血友病B 。
02
仅10%血友病患者有预防治疗
吴润晖向21新健康采访人员介绍说 , 正是基于“王室病” , 欧洲对血友病的研究、治疗等比较深入 。
标准的预防治疗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瑞典 , 其理念是通过规律的凝血因子输注 , 维持凝血因子浓度 , 达到减少关节出血、预防关节病变的目的 , 这可以明显降低出血次数 , 也保证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的维持 。分页标题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 , 早发现早治疗、规范化预防治疗 , 血友病患者可能实现“零出血” 。
据介绍 , 血友病有三种治疗方法 , 第一种是按需治疗 , 即平时不治疗 , 出血了再治疗 。 血友病患者一年平均出血35次 , 潜在危险很大 。
第二种是低剂量预防治疗 。 这是按照我国患者经济条件制定的方案 , 即在患者儿童期就进行低剂量预防性治疗 , 一般是在孩子一岁左右、刚学会走路时开始注射治疗药物 , 每周注射二次 。 但这并不能减少关节病变的发生 。
第三种是国际标准化治疗方法 , 隔天进行一次注射 。
吴润晖介绍说 , 治疗血友病将经历止痛、按需治疗、低剂量预防治疗至个体化精准预防治疗的过程 。 目前 , 我国血友病患者基本可以按需治疗 , 但预防性治疗远未得到普及 。 数据显示 , 国内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患者仅有10% 。
最新的《中国血友病治疗指南与共识》强调 , “对血友病患者应积极推进规范化预防治疗的普及 , 尤其是儿童患者 , 可首选获得国际权威医生组织推荐的基因重组因子VIII , 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 ”
吴润晖表示 , 如果能进行预防性治疗 , 这些病人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 预防性治疗就是给血友病患者提前进行凝血因子补充 , 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 , 避免关节、肌肉因出血而致的畸形 , 甚至避免死亡 。 “从登记过的数据统计看 , 儿童预防治疗可以做到20%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孙竞教授在接受21新健康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 , 对于血友病目前第一主张预防治疗;第二主张在比较规范评估的情况下进行个体化预防治疗 。
“无论成人、儿童 , 我们都主张个体化预防治疗 , 但儿童个体化是足量的个体化 , 成人可能还要考虑体重问题 , 理想状态下也应该是足量 。 但目前基于经济情况 , 我们比较主张中剂量的 。 ”孙竞说 。
对于成人整体的规范治疗 , 孙竞补充称应该包括及时的按需治疗 , 适当的预防治疗 , 并定期评估 。
03
防止骨损伤
血友病患者在治疗当中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 包括关节出血、关节损伤导致血友病性关节炎等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长期、反复发作的出血 , 引起关节不可逆损害 , 以关节僵硬、慢性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多关节疾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学科裴福兴教授向21新健康采访人员介绍说 , 血友病是一种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 最常出血部位在关节 , 易造成关节滑膜炎、软骨破坏、关节变形 。
关节腔反复出血可导致慢性滑膜炎 , 并逐步进展为血友病关节炎 , 最终引起关节残废 , 这是血友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 。 裴福兴指出 , 为延缓慢性滑膜炎向关节炎的进展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关键是控制出血次数和出血量 , 以及治疗慢性滑膜炎 。
“血友病病人因为多关节受累 , 全身情况也比较差 , 所以术前对身体的评估、对凝血因子的应用和评估 , 这些方面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 , 共同来制定方案 。 ”裴福兴说 。

『血友病』仅10%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预防治疗“玻璃人”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
本文插图
通过手术改善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患者
图源: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
凝血因子分为两类:血源性凝血因子和基因重组凝血因子 。 从全球来看 , 基因重组凝血因子由于避免了血浆杂蛋白和病毒的污染 , 安全性更高 。 由于不需要用到血浆原料 , 供应有保障 , 国外凝血因子VIII供给主要是重组产品 , 欧美国家70%以上的凝血因子为基因重组来源 。
但由于技术原因 , 目前尚未有国产的基因重组凝血因子产品 。 考虑到国内凝血因子短缺的实际情况 , 2007年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快速审批基因重组凝血因子VIII进口 。 2006年11月 , 拜耳公司递交了拜科奇在中国上市的申请 , 一年后走快速审批通道获批 , 这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基因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 。 2019年1月12日 , 拜耳新型半衰期更长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科跃奇)在中国上市 。分页标题
04
像“正常人”一样奔跑
欧美发达国家国家早在上世纪 , 已经让血友病患者实现像正常人一样外出 , 参加户外活动 。 2015年 , 英国血友病患者亚历克斯·多塞特 , 一小时骑行52.937公里 , 成为世界一小时骑行最快的人 。
而中国血友病患者还在解决“救命”问题 , 吴润晖认为 , 中国主要受医保的制约 , 医疗保险报销好的地方 , 如东部、沿海、北京等大城市 , 患者该用重组因子的基本都能用上 , 但像西部地区的一些患者 , 则大部分“用不起” 。
据不完全统计 , 在发达国家 , 血友病患者每人每年要花费14万美元(2004年) 。 而在我国 , 80%的患者一年医疗费不足6万元(2017年) 。 在预防治疗方面 , 38.8%的患者没有进行规范化预防治疗 , 50%的患者有时会进行规范化预防治疗 , 但经常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只有10% 。
实际上 , 虽然预防性治疗费用较高 , 但能明显减少出血、致残、住院手术、改善生活质量 , 是一种比按需治疗更具性价比的治疗方案 。 尤其是对于血友病患儿 , 从小进行预防性治疗 , 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 , 参加体育运动 , 自由奔跑 。

『血友病』仅10%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预防治疗“玻璃人”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
本文插图
血友病患者黄健聪介绍自己日常注射凝血因子的预防性治疗
图源: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
从12岁就开始坐轮椅的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负责人关涛介绍说 ,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 又有创新药接连出现 , 血友病儿童在专家悉心治疗下 , 多数时候可以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
与其他罕见病相比 , 血友病患者幸运的是 , 它不仅有药可医 , 也是全国范围纳入医保的罕见病种 。
2004年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甲型血友病(A型)患者唯一用药人凝血因子VIII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成为甲类药品;
2009年由于国内血友病治疗用药的短缺 , 社保部又将基因重组凝血因子VIII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成为乙类药品;
2017年2月公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将乙型血友病(B型)患者用药纳入报销范围 。 调整甲型血友病用药限制 , 将甲型血友病的儿童患者、出血时的成人患者对基因重组因子VIII的使用纳入了医保范围;
2018年5月11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 血友病被收录其中 。
不过 , 虽然血友病作为罕见病纳入了国家医保范畴 , 但我国血友病保障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地区尚未将血友病纳入门诊大病报销范围 , 导致患者个人负担过高 , 即使纳入门诊大病报销范围 , 由于定额费用较低 , 儿童预防性治疗仍面临过高的个人负担 , 并且绝大多数地区的成人预防治疗仍需自付 。
与此同时 , 由于市场需求量少 , 导致药品价格比较高 , 且受 “零差率” “药占比控制” 等政策影响 , 医院储存凝血因子的成本高 , 缺乏提供凝血因子的动力 , 因此短缺现象比较严重 。 另外 , 血友病规范管理的医疗服务短缺 。
裴福兴说 , 对于一些罕见疾病 , 需要用药比较多 , 药品也比较贵 ,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考核医院的时候 , 应该把罕见病、少见病的药占比比例单列计算 , 而不是放在全院平均里 , 这样医院的压力也小一点 。
孙竞向21新健康采访人员分析说 , 患者支付能力不单单是看医保 。 现在对于罕见病血友病 , 国际上有一个通用办法:多方支付 , 即医保占大头 , 各种慈善、救助、社会公益基金也进行一定补助 , 这对于罕见病来说是提高支付能力的重要办法 。
“现在医保是整体平均 , 对罕见病就不太公平了 。 所谓公平并不等于‘平均’这个概念 。 但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可能是按平均办法 , 一年报销百分之多少 , 并不是按每个病人需求来给的 。 ”孙竞认为 , 对于罕见病来说 , 公平做法应该是按需 , 或者适当 , 应该有一个罕见病救助办法来增加患者的医保支付 , 这样对于有罕见病的公民来说可能稍微公平一些 。分页标题
【『血友病』仅10%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预防治疗“玻璃人”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