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枪]世界上八款最烂的枪械!
在《世界最烂武器》这本书里 , MartinDougherty详细考察了历史上那些眼高手低的武器 。 这些武器有着雄心勃勃的设计 , 然而表现平平 , 未能达到设想的效果 。 从黄铜制指节套-匕首-转轮手枪三合一的武器到火箭推动的弹药 , 我们选取了史上最烂的八种枪支 , 详列如下 。
文章图片
一名伞兵手持已经上膛的斯登枪 , 随时准备战斗 。
司登MKⅡ冲锋枪
产地:英国
面世时间:1940年
类型:微型冲锋枪
射程:230英尺
容量:32发子弹
文章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 保守自大的英国官方对冲锋枪并不感兴趣 , 所以英国陆军断然拒绝了采用冲锋枪 。 二战初期 , 英联邦军队没有装备制式冲锋枪 , 面对拥有大量自动化轻武器的德军部队 , 在单兵火力上明显占下风 。 1940年 , 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给英国大量"汤姆森"式冲锋枪 。 尽管这种美国冲锋枪精度高、性能优良 , 但其造价昂贵 , 有限的数量难以满足英国的需要 , 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径弹药必须从美国进口 , 这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
文章图片
1940年 , 英国在法国的远征军由敦克尔克大撤退 , 尽管撤退成功了 , 但是大量武器都被士兵扔在了海滩上 , 于是防止德军入侵英伦三岛的议题提前浮上台面了 。 当时 , 英国什么样的武器都缺 。 不仅由于在法国损失了一大批武器 , 战时陆、空、海军都扩编了 , 加之新成立了国民警卫军 , 因此需要武器装备 , 特别是轻便武器 , 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冲锋枪 。
文章图片
此时盟军需要的是一种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冲锋枪 , 以便在战时能高速生产 , 而且被敌人俘获后没有太大的损失 。 为解燃眉之急 , 1941年初 , 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式冲锋枪 。 需求数量之大 , 时间之紧 , 可想向知 。 所以 , 司登冲锋枪可以说是大战逼出来的 。
文章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 , 英国两个枪械设计师谢波德和杜赛宾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着手研发冲锋枪 。 研发成功後命名时取设计者Shepperd和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厂名称Enfield(恩菲尔德)前两个字母组成 , 即Sten , 中文音译为"司登" 。
文章图片
司登冲锋枪制造起来省工省料各型号的司登冲锋枪 , 成本非常低 , 一支枪费用仅仅9美元 , 于是又有人嘲讽说是"伍尔沃思玩具枪"(伍尔沃思是一个出售5至10分美元小商品的美国商人)司登冲锋枪外观粗糙 , 而且它英文名称Stens(复数形式)和英文的"恶臭"(Stench)发音相似 , 使它又多了一个别号:"臭气枪" 。 有一些人经过正在装箱外运司登冲锋枪的场地时故作掩鼻状哼一声"臭不可闻" 。 司登冲锋枪内部抄袭德国MP38/40 , 因此英军可以直接使用缴获的MP38/40冲锋枪弹匣和弹药给司登冲锋枪用 。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它的缺点也和MP38/40一样 , 保险仅仅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的槽内以阻止击发 , 许多盟军士兵还没有到前线就被自己的冲锋枪击伤甚至毙命 , 除了"水管工人的杰作"、"伍尔沃思玩具枪"和"臭气枪"外 , 司登冲锋枪还有许多其他不堪入耳的称号 。 司登冲锋枪的别号之多在枪械史上非常罕见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SArmySignalCorps
巴祖卡(Bazuka)火箭筒
[转自铁血社区http://www 。 tiexue 。 net/]
产地:美国
面世时间:1942年
类型:无制导反坦克武器
射程:500英尺以下
容量:单发火箭发射器/3.5磅爆炸物
文章图片
早在一战期间 , 火箭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交战各方的注意 。 新兴的美国不甘落于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进展的德、俄两国 , 在1918年夏开始启动一个关于研究单兵火箭筒的项目 , 其主持者是美国火箭技术的创始人之一--R 。 H 。 戈达德博士 。 戈达德博士先后设计了多种方案 , 最后他认为步兵用火箭筒最合适的口径为51mm 。 其设计出的火箭筒发射管全长1.68m , 质量3.4kg , 使用时射手须将管身前部架在自己肩膀上 , 以便随时调整射击方向 , 发射管后部则靠一个轻型两脚架支撑 。 配套的火箭弹长510mm , 质量3.63kg , 其中战斗部质量1.81kg 。
文章图片
当年11月初 , 该火箭筒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多次试验 , 最大射程曾达到685.8m , 但这样一种似乎大有前途的武器因为一战结束而被打入了冷宫 , 戈达德博士的研究工作半途而废 。 如果当时继续发展下去 , 而且1939年二战爆发时欧洲陆军能够用上这种武器的话 , 那么德国发动的"闪电战"则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 世界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写 。
文章图片
真正的"巴祖卡"之父当属美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 。 从童年时代起 , 他就对火箭产生浓厚兴趣 , 曾自行制造和发射过许多火箭 。 1931年 , 他被调到美国陆军军械部所属的阿伯丁试验场任职 , 在那里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制造和试验火箭 。 到1938年 , 他在这个当时陆军丝毫不感兴趣的领域内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 。 1940年 , 已外派夏威夷的斯金奈又被调回美国本土 , 参加一个所谓"特殊项目"的研究工作 。
文章图片
该"项目"既无资金又无援助 , 只是考察火箭是否有作为一种武器使用的价值 。 虽然处境艰难 , 但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军上尉爱德华·厄尔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 就试验成功了一种采用滑膛身管发射、以尾翼稳定的简易肩射火箭筒 。 当时惟一的困难是缺少合适的战斗部以验证武器效能 , 但是陆军不会因为一个无名项目的申请而单独进行开发 , 斯金奈的设计面临夭折的命运 。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 正当斯金奈为此发愁的时候 , 运气却从天而降 。
文章图片
当时正好有一位瑞士工程师带着他设计的空心装药战斗部来美国推销 , 正在试图开发一种反坦克步枪的美国人高兴地买下了这一专利 。 这里有个小插曲值得一提 , 此前的1938年 , 瑞士人曾打算向英国驻瑞士武官出售这种设计 , 未能成功 。 但英国人从此受到启发 , 研制出了No 。 68枪榴弹--世界上第一种空心装药反坦克枪榴弹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美国人也在瑞士专利的基础上设计出了M10反坦克枪榴弹 , 虽然其性能出色 , 但因后坐力过大 , 找不到合适的载体 , 结果长时间无人问津 。 1942年春 , 斯金奈决定将这种M10战斗部应用在他的火箭筒上 , 为了能跟M10的尺寸相匹配 , 他将发射管的内径扩大到60mm , 重新制造了一套整体式发射管和使用手电筒电池的电击发装置 , 又加工了12枚装着假弹头的火箭弹 , 并成功地发射了其中的3枚 。
文章图片
斯金奈带着他的新设计和剩余的9发试验弹 , 前往阿伯丁试验场 , 其目的是在正规试验场上检验他的设计成果 。 运气又一次眷顾了他 。 当时试验场正在进行一项M10改进产品的表演性射击 , 一辆作为靶子的坦克正在试验场上行驶 , 许多军方高层人士都在观看表演 。 斯金奈和厄尔做出了大胆的决定 , 决心抓住这一绝好机会 。 他们未征得任何人同意 , 便在发射线的一端架设起自己的火箭筒 。
文章图片
斯金奈日后回忆道:"当时的情况是 , 坦克正在朝我们所在的方向开来 , 于是我们决定向它进行射击 。 厄尔用从地上拣来的一段金属丝做了一个临时的代用瞄准具 , 然后他打出了第一发弹 , 结果命中了目标 , 在坦克尚未转弯之前 , 我又用1发火箭弹打中了它……由于大家不熟悉火箭发射时所产生的特殊声音 , 那些用星徽装饰起来的观众(意指高级军官)全都转向我们这边看 , 其中就有巴恩斯少将 , 他是地面军械发展部的负责人 。 巴恩斯走过来 , 拿起火箭筒打了一发并命中了坦克 , 其他人也都争相前来试射 , 直到把剩下的几发火箭弹全部打完为止……"官员们临时决定将这种火箭筒定为小批量生产项目 。 随后的事实证明 , 这项在试验场上作出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
文章图片
在幸运地避免了各种官僚主义及繁文琐节的干扰和延误后 , 军方着手实现一项应急计划 , 以求陆军部队能够迅速装备这种新武器 。 美国式的高效率很快得以体现 , 在正式定型之前 , 这种武器就已全面投产 。 1942年5月19日 , 军械部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在30天内生产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 。 在提前完成任务后 , 又安排了一次规格很高的射击表演 , 许多盟国代表应邀出席观看 。
在这次表演中 , 苏联人第一次接触到美国的这项发明 , 随后他们表达了希望得到这种武器的愿望 。 他们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 首批数百具产品随即被运往苏联战场 。 这次表演的成功使得美国军方追加了大批订货 。 由于德军入侵北非 , 前线急需这种反坦克武器 , 绝大多数产品直接从工厂送往码头 , 然后装船运往北非 , 为了赶时间 , 有些火箭筒是用飞机空运到港口的 。
文章图片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使用时需要两人(即射手与装填手)同时操作 。 由于火箭筒和弹药的保险机构不是很完善 , 所以一般是在临发射前才装填弹药 。 发射时 , 射手肩扛火箭筒对准目标 , 装填手从专门的弹药携行具中取出火箭弹 , 抽出保险销 , 然后将火箭弹装填进膛 , 接着从火箭弹尾部取出导线并连接好 , 射手完成瞄准后扣动扳机产生电流 , 点燃火箭弹发动机 , 产生高压火药燃气并将弹体推出发射筒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射手需要确保火箭筒后方无障碍物阻挡时方可发射 , 这是因为虽然设计时已要求发射药必须在发射筒内燃烧完毕 , 以免弹体飞出膛口时尾焰烧伤射手面部 , 但火箭弹发射时 , 仍存在长达lm左右的后喷高压火药燃气 , 一旦遇到障碍物就有可能折回 , 烧伤射手 。
同理 , 当装填手通知射手已完成射击准备后 , 自己也要立即隐蔽 , 避开筒身后方的扇形危险区(M9A1发射时危险区半径达23m , 夹角为600) , 以防被后喷高压火药燃气烧伤 。 对于射手而言危险更大 , 因为发射时其面部刚好与发射筒并列 , 一旦发生膛炸将首先身受其害 。
文章图片
由于存在后喷高压火药燃气和强烈噪声 , "巴祖卡"无法在工事内或其他类似密闭环境下发射 , 而且在发射阵地的伪装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 发射后为了防止敌方反击 , 需要迅速转移阵地 。 不过 , 有效射程不足、精度差才是"巴祖卡"系列的最大弊端 , 这也是大多数单兵火箭筒都存在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 由于初速较低 , 造成有效射程很短 , 而且100m内的弹道有明显弯曲 , 因此土兵们不得不冒着危险 , 尽量接近目标实施抵近射击 , 特别是对于运动目标来说 , 还必须掌握好提前量 , 这样才有命中的可能 。
文章图片
后来开发的巴祖卡火箭筒加了一个防反向爆炸的盾牌 。 "巴祖卡的最大好处就是为后继的改良武器奠定了基础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ForgottenWeapons
LeMat霰弹转轮手枪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 。 tiexue 。 net/]
产地:美国
面世:1856年
类型:手枪
射程:164英尺
容量:9发子弹
文章图片
LeMat转轮手枪也叫作"霰弹转轮手枪" , 因为它能神奇地从一支九发转轮手枪摇身一变 , 成为一支单发霰弹枪 。 这款手枪由让·亚历山大·弗朗索瓦·勒马特(JeanAlexandreFrancoisLeMat)博士于1856年发明 , 后来在美国内战时期为南方联盟军队装备 。
文章图片
和其他转轮手枪不同 , LeMat手枪除一个用于发射九发 。 42口径子弹的枪膛外 , 枪膛下面还有一个大枪膛 。 尽管子弹存于不同的枪管中 , 但枪手只要向上拨动撞针就是转轮模式 , 向下拨动就是霰弹模式 。
文章图片
虽然LeMat转轮手枪极富创意 , 但它的毛病也不少 。 首先 , 它装载的九发子弹和一根额外枪膛让它拿起来很重 , 不利于瞄准、开火和装弹 。 在实际操作中 , 给这支枪装弹简直困难至极 , 几乎不可能在战斗过程中装弹 。
文章图片
此枪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经使用过 , 不过可以想象的是数量极为稀少 , 各种版本的加起来总数也不过几千支 , 到现在算是珍贵的收藏品 。 除了上面说的 , 还有用口径为 。 44的主枪管和 。 50口径附加枪管等的变形 , 只是更加的稀少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LeMat霰弹转轮手枪的理念在战场上很棒 , 然而这个设计理念执行地很糟糕 。 LeMat霰弹转轮手枪是在美国内战后期作为骑兵武器而设计的 , 它的转轮手枪结构里能装9粒手枪子弹 , 此外在中间还加了一根枪管 , 能够发射一枚霰弹 。
在《世界最烂武器》这本书里 , MartinDougherty详细考察了历史上那些眼高手低的武器 。 这些武器有着雄心勃勃的设计 , 然而表现平平 , 未能达到设想的效果 。 从黄铜制指节套-匕首-转轮手枪三合一的武器到火箭推动的弹药 , 我们选取了史上最烂的八种枪支 , 详列如下 。
文章图片
一名伞兵手持已经上膛的斯登枪 , 随时准备战斗 。
司登MKⅡ冲锋枪
产地:英国
面世时间:1940年
【[冲锋枪]世界上八款最烂的枪械!】类型:微型冲锋枪
射程:230英尺
容量:32发子弹
文章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 保守自大的英国官方对冲锋枪并不感兴趣 , 所以英国陆军断然拒绝了采用冲锋枪 。 二战初期 , 英联邦军队没有装备制式冲锋枪 , 面对拥有大量自动化轻武器的德军部队 , 在单兵火力上明显占下风 。 1940年 , 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给英国大量"汤姆森"式冲锋枪 。 尽管这种美国冲锋枪精度高、性能优良 , 但其造价昂贵 , 有限的数量难以满足英国的需要 , 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径弹药必须从美国进口 , 这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
- #推荐#张文宏:中国这一点,世界上很多国家还做不到
- 「大坑」世界上最“烧钱”的坑洞,燃烧46年从未扑灭,每年烧掉500多亿元!
- 张文宏:中国做的是饱和式诊断,世界上很多国家还做不到
- 「多特蒙德」这个世界上穿孔最多的人 全身有453个洞!
- 龙湖: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冥河!触碰瞬间变化石
- 『请叫我绅士』世界上最矮的教练,身高80厘米,拒绝很多追求者!
- 『爱尔兰』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允许离婚的国家,在那里能结婚的人都是真爱!
- F-■深扒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F-22全套特技动作,独一无二!
- 『羊角』世界上最悲惨的羊,被自己活活戳死!
- 「」国内光谱仪崛起 在全球范围内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