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_本文原题: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里写下这么一句话:
我一辈子都在这么追赶让我感兴趣的人 , 他们疯狂地生活 , 疯狂地说话 , 疯狂地被拯救 , 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 , 从不无聊的打哈欠或口吐陈腔滥调 , 而只是燃烧、燃烧、燃烧 , 就像神奇的黄色罗马焰火筒爆炸 , 像蜘蛛在群星之间垂下长腿 , 你在正中央看见最大的那颗蓝色烟花绽放 , 所有人惊叹“哇噢——”!这位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进文字里的作家 , 如今已经离开这个世界50年了 。 50年 , 正好是他的作品进入公版期的第一年 。
而大概是人气加持 , 哪怕距离《在路上》首次在国内出版已过了将近17年 , 有“垮掉的一代的灵魂人物”之称的杰克·凯鲁亚克 , 依旧足以掀起一波阅读的热潮 。
不管你看懂没看懂这本书 , 凯鲁亚克都用这条漫长又没有终点的“寻找之路”表达了自我 。 而鲍勃·迪伦也评价这本书说“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

[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本文插图
1. 了解杰克·凯鲁亚克 , 才能读懂《在路上》 On the load , 在路上 。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 书名都一如既往好听 , 文艺 , 充满了无数遐想的空间 。 不过 , 尽管书名这般有范而酷炫 , 里面的文字却真的是写在路上的经历 , 且大部分是凯鲁亚克的切身经历 。 也就是说 , 想真正读懂《在路上》 , 就绕不开凯鲁亚克作者本人 。
古怪 , 疯狂 , 孤独 , 这是凯鲁亚克对自己的评价 。 从19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用念完大学 , 到35岁时《在路上》出版 , 凯鲁亚克都在为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而努力 。 在这期间 , 他不时在循规蹈矩的生活和疯狂的生活间切换 , 也认识了后来成为迪恩·莫里亚蒂原型的尼尔 。
他花了7年的时间在路上 , 却只用3个月的时间 , 靠着自发式写作的冲动就一气呵成写成这部作品 。 整部小说有着类似摇滚乐的激情张扬的表现张力 , 也写出了他身后无数个同在路上的青年的呐喊 。
总的来说 , 凯鲁亚克的身上恰好有普通人的影子 , 不过这只占了一半 , 而另一半则属于我们都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

[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本文插图
2. 寻找自我价值VS内心的迷茫 不同于一般的小说的是 , 《在路上》的这条路 , 似乎是没有指明方向的一条路 , 漫无目的 , 一路前行 。
是不甘于平淡的生活而做出的选择 , 亦或者是想要找到内心出口的一种尝试 , 凯鲁亚克在一种支离破碎中 , 力图把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吐露出来 。 随性而为的举动其实有洒脱也有无奈 , 日常琐屑和不被理解的行为中其实也带着勇气 。
说到底 , 《在路上》除了向往诗和远方的“世界这么大 , 我想去看看”的心态 , 更多的是一种于迷茫之际奔走寻求自我价值感的迫切渴望 。 这更接近于一股熊熊燃烧的火 , 点燃了书中如大江大河般狂野不羁的文字 , 也唤醒了蛰伏于心底的对自我的思索 。
我们永远年轻 , 永远热泪盈眶 。 对《在路上》而言 , 书中的情节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因为要紧的是那股年轻的劲儿 , 那种力求找到方向感的冲动 , 和青年时代的共鸣 。

[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本文插图
3. 喧嚣过后的落寞 , 是拨动内心的那根弦 如果说行文中夹杂着一代人的迷惘 , 无绪甚至是颓废 , 那么结局处带给读者的 , 就是无形地拨动了内心的那根弦 。
独自坐在古老残桥上的那个背影 , 在“想象绵延伸展到西海岸的这一整片广阔得难以想象的隆起土地 , 想象来来往往的所有道路 , 想象在其庞大之中做梦的所有人”的时候 , 没有来地变得落寞 。 而人来人往的喧嚣 , 和孩子哭闹的喧闹 , 好像将之与这个世界隔开的屏障 。分页标题
拥抱最遥远海岸的星夜 , 和未知的今后 , 我们会和书中的萨尔一样 , 想起迪恩·莫里亚蒂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点相似 , 无论我们是如何理解迪恩 ,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迪恩 。

[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
本文插图
【[凯鲁亚克]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这部用3个月写成的小说为何成了经典?】杰克·凯鲁亚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 哪怕在《在路上》出版畅销的时候 , 他也依然被认为是有争议的作家 。 但在这本书中他总算是畅快淋漓地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 也不枉这一生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