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前几天遇到这么一位读者 , 他说自己长时间内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 , 只要别人一夸奖自己 , 他就会脸红 , 甚至尴尬 。
他是一个喜欢默默工作的人 , 不喜欢和人们打交道 , 但是他对工作特别的认真 , 所以往往业务能力也非常的出色 。
有一次他顺利地完成了一项工作 , 也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业绩 , 那个时候领导就站在台上夸奖了他 , 并让他上台讲话 。
本是一件令人特别开心的事 , 可是却被他给搞砸了 。
他畏首畏尾地走上台 , 一开始不敢说话 , 沉默了很长时间 , 后来在主持人的循循善诱下 , 他说出了“感谢大家” , 这几个字 。
每一次在他得到别人的赞赏之后 , 都会身体莫名其妙的僵硬 , 甚至觉得自己大脑受限 , 这个处境让他觉得难以自容 。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日常生活中 , 为什么明明被人赞扬是一件令自己快乐的事 , 有些人就会产生尴尬综合症呢?
什么是尴尬综合症?
它通常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一件事情时 , 内心产生的一种恐惧感 , 所以他们就会莫名其妙的想要逃避 , 即便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 , 他还是会感受到危机感 。
当我们被表扬时就会产生尴尬综合症 , 这往往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自卑感所造成的 。
自卑感 , 一般指的是我们自身在和别人比较时 , 过度的忽略了自己的价值 。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 我们从幼儿时期 , 由于无力无能无知必须依附父母而存在 , 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
自卑感往往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能力 , 会在潜意识里对他造成一定的限制 , 也会影响着我们 。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打破自卑?你需要用到下面这3个方法!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一、改变自我认知
我们想要打破自卑感 , 首先要能够去改变自我的认知 , 在潜意识里思考自我真实的想法 。
自卑的人会觉得自身的价值低 , 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 所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沉默的行为 。
这种沉默的表现方式就是一种对于生活的逃避 , 也是自卑的表现之一 。
当你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自卑感之后 , 那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改变自我 , 才能够具备挑战困难的勇气 。
我们要重新审视自我 , 明白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 关键点在于我们要清楚自身的价值 。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二、心理减压
有的时候自卑感是由于我们的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 , 你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 你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 , 这些都会产生心理压力 。
所以我们想要克服内心的自卑感 , 就要懂得给心理减压 , 不要把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过于强大 , 而是要学会让自己在小事中获胜 , 以此来获得满足感 。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娱乐的方式去减轻大脑里所产生的压力 , 虽然那仅仅只是暂时性的 。
阿德勒曾经说过这么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很短暂 , 生命很脆弱 , 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 , 完善自己 , 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 ”
最为本质的还是需要我们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 , 不断的完善自我 。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三、超越自我
想要克服自卑感 , 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做到超越自我 , 这并非是语言上说说而已 , 而是要依据我们自身的能力 。
分页标题【「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提升自我的能力是改变我们自卑最好的方式 ,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真正踏下心来 , 花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 无论是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 , 当我们具备了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时 , 就会拥有足够的自信 。
真正的能力往往是决定我们自身价值的因素 , 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本身变得更加自信 。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 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 却认为自己能够解决时 , 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 。
我们就更加需要大胆的去面对自身的问题 , 面对别人的职责 , 然后默默的去努力 。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 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 ”
我们要勇于超越自我 , 加入群体关系之中 , 与他人构建起某种联系 , 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就会克服这种自卑感 。

「说爱」心理学:被表扬时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
本文插图
任何人都会产生自卑感 , 这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心理了 , 只不过有些人是短暂性的自卑 , 还有些自卑感是长期存在 。
当我们产生自卑感的时候不要过于悲观 , 而是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 合适的方法 。
参考资料:《自卑与超越》、《部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