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林自满
说到"自由民主" , 我们常以为那是西方传来的思想 , 是其特有的普世价值观 。但翻翻中国历史 , 我们就会发现早在先秦诸子时期 , 中国社会上也出现了治世思想的雏形 , 且"墨道儒法"四家皆有涉及 , 并因此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 其中 , 道家尤为突出 。
古代中国大部分时期奉行"崇儒 , 扬佛 , 抑道"的政策 , 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家的弱小 , 相反 , 诸子百家皆源于"道" 。在现代一些影视作品的作用下 , 说到"道"与道家 , 总会联想到长生不老以及风水占卜这类"玄乎"的存在 。但客观来讲 , "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 , 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而道家是极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流派 , 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性上都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论道必论老庄 。庄子于老子之后 , 对老子之道进行继承和发扬 , 将其客观的本体论转化为较主观的心灵感受 。若说老子是教人"活着"的生存之道 , 那么庄子便是教人"做人"的处世之道 。相比老子的"苟活之法" , 我更爱庄子的"逍遥无为"——自由自在、超凡脱俗 , 大概是所有在人事中被扰乱心情的凡人们所向往的罢 , 除此之外 , 庄子思想中所蕴含的现代理念 , 也值得我们认识与运用于此 。一、 庄子其人
1."穷"而"不困"
庄子 , 名周 , 字子休 , 战国中期哲学家 。相传庄子在亲族上与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却从来只听闻其最大的特点为"穷"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写到:"庄子者 , 蒙人也 , 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 ,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漆园吏是庄子做过的唯一官职 , 也仅仅是管理漆树林的小小职员;在其他史书中有记载 , 庄子曾为谋生而打草鞋 , 甚至向人借米——确实 , 庄子一生都不曾富裕过 , 用"穷"形容其生活一点不为过 。即便如此 , 庄子从不认为自己"穷困"——生活上的不富足称为穷 , 精神上的不完善称为困 , 他只穷而不困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困"首先体现在庄子的博学多识 。"庄子其学无所不窥" , 精通儒法墨各家思想 , 最后归于道 。与现代人不一样 , 古代没有过多资讯、娱乐扰乱视线 , 若想潜心于学 , 便"三月不识肉味" , 专注苦读 。庄子将各家思想揉碎于己用 , 想必也是下了极大的功夫专注在治学上 , 以达到学识广博、无所不窥的程度 。
其次 , "不困"体现在庄子的"傲"之上 。《庄子.秋水》中记载楚王请庄子到朝中做官被拒的故事 , 庄子说:"宁生而曳尾涂中 。"正是这"曳尾涂中"的气魄 , 才使其无时不刻保持诗意和才气 。闻一多评价庄子"哲学的诗人 , 诗人的哲学家" , 荀子在《解蔽》中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正是这样一个人 , 生于泥潭而不为困 , 见识过繁华却不为所动 , 按自己理想化的世界生活 , 生前无名 , 死后安然 , 从来都是逍遥自在的诗人哲学家 。
2.眼冷心热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中写到:庄子眼极冷 , 心肠极热 , 眼冷 , 故是非不管;心肠热 , 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 , 而未能忘情 , 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 , 而终不下手 , 到底是冷眼看穿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那个豪杰并起的年代 , 知识分子们带着自己的学问和热情 , 徘徊于君王左右 , 渴望辅佐君王、造福黎民百姓 。可惜智慧过人的庄子只愿意在自己的小天地安静存活——是看透了世间虚妄的条条框框 , 故隔岸观火;但他到底不是铁石心肠的人 , 文章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自己的热心肠 , 告诉人们自由洒脱、告诉人们生死无常 。分页标题
而今 , 我们也终于透过其表发现其里 , 透过他的文章感悟他的思想 。二、 庄子的思想及当代价值
有人称庄子的文章:"好文者资其辞 , 求道者意其妙 , 泊俗者遣其累 , 好邪者济其欲 。"《庄子》一书 , 有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 其中以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为主 。庄子的思想多见于庄子的文章中 , 生于著名的战乱时期 , 他的思想却反应着与混乱的现实相反的精神境界 。时至今日 , 依然可与社会相连 , 与人相通 。
1. 庄子的自由平等观
《逍遥游》中庄子以为的自由 , 不是鲲鹏与燕雀之志 , 不是宋荣子与列子之能 , 而是"至人无己 , 神人无功 , 圣人无名" 。与现代社会讲究人权的自由有所不同 , 庄子的自由强调精神层面 。社会无处不充满着束缚 , 当代人或者追求名誉、钱财 , 或者沉溺快感、娱乐 , 或者受限于礼教、规则 , 许多事情我们因为畏惧而止步——扶起摔倒的老人要纠结再三 , 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要瞻前顾后 , 提出自己的观点时畏手畏脚 。包袱过于沉重 , 也就失去了自由 。庄子认为唯有卸下"己""功""名" , 才能回归本心 , 得到心灵的自由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庄子的《逍遥游》演变出几个成语 , 如"燕雀之志""鸿鹄之志""鲲鹏之志" , 《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曰:"嗟乎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都用以讽刺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能理解大智慧之人的理想 。其实这是曲解了庄子的本意 , 在《齐物论》中会表达"万物不同 , 价值平等"思想的老先生 , 又怎么可能抱有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俯视弱小呢?"此小大之辩也" 。当人们生存环境、成长经历、教育模式产生不同 , 其思想价值观念必产生不同 , 这才是庄子提出鸿鹄与燕雀的本意 , 即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 即平等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道观之 ,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 , 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 , 贵贱不在己" , "天地与我并生 , 而万物与我为一" , 从庄子的众多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 , 庄子的平等不止在于人 , 还在于天地、物我、生死的界限 , 破除成见、打破界限 , 从而达到平等 。而庄子于众多选择之中 , 唯独选了"曳尾涂中" , 也是他归于本心、尊重自己的原因 。
庄子的自由平等观虽不算绝对全面 , 但在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青年人越来越心浮气躁的情况上来看 , 是对社会极其有益处的 。
2. 庄子的生态观
古代中国为农业大国 , 战国时期因数不清的战争、沉重的赋税徭役、严重缺乏的环保意识而使植被和生物遭遇了极大破坏 。《墨子.辞过》中描写当时的社会状况:厚征敛于百姓 , 暴夺民衣食之财 。当国家战乱且收成不佳时 , 灾难便降于百姓身上 。庄子看到了当时对自然人性的残忍征伐、从而催生了他"顺应自然"的生态观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哲学家西而万与贝特尔认为:"中国道家学说是一种生态价值取向 , 它当中有深层广泛的生命意识 , 它为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生命追求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实践的基础 。"庄子融合了道家的"道法自然" , 辅之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 得出不干预且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自有的规律 , 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生态观 。分页标题
在当时普遍存在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的社会上 , 生态观的出现多被认为是多此一举 , 因此十分可惜地并没有被运用于世 , 只是在《庄子》中《大宗师》《应帝王》等篇目中可以窥得其先进理念 。
3.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扬弃
司马迁说:"庄子之学无所不窥 ,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庄子归属于道家 , 老子对他的影响极大 。在《天下》中 , 庄子评价老子:"以本为精 , 以物为粗 , 以有积为不足 , 澹然独与神明居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 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建之以常无有 , 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可见庄子对老子的尊敬和爱戴 。

##庄子:"曳尾涂中"的理想主义诗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老子于庄子 , 并非完人 , 圣人之言非全为真理 。从古至今 , 真正的继承从未不在于全盘继承 , 而在于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 , 去其糟粕 , 有道继承 , 才能发挥最大功用 。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 , 是将老子哲学艺术化 , 且摒弃了老子的权术思想 , 称"不欲与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 并完善其"道"的概念 , 为道家思想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结语
看庄子 , 我总会想到现如今的"佛系"一词 , 他大概可作为佛系青年的鼻祖和榜样 。与"丧"文化不同 , 他是在自己领域内发光发热 , 在自己领域外"置身事外" , 眼能极冷 , 心却始终温热 。如此庄子 , 其人、其书、其思想 , 都必将永久流传 , 利于当世 。
参考文献:
《庄子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庄子逍遥游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