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胡月:真的,有些虚构人物取自作家的肋骨 | 新关注
_本文原题:胡月:真的 , 有些虚构人物取自作家的肋骨 | 新关注
新关注
本文插图
胡月短篇小说:《茉莉》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2期
选自《青年作家 》2019年12期
《茉莉》是我写的第一篇军事题材小说 , 它来源于现实 , 同样有着对现实世界的逸出 。 这里有幻想 , 也有真诚 。 在完成采访后的某一天 , 那些小说人物突然匆匆向我走来 , 我无法拒绝 , 它们以年轻的姿态整齐列队 , 拉着我去看半个世纪前的战火 , 一次又一次 , 我与这些人物共同经历 , 感受严寒中的冰冷 , 目睹绝望中的死亡 。
——胡月
本文插图
胡月
1989年生 , 河南人 。 作品见《****》《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文学》等报刊 。 曾获全军首届长征文艺奖 。 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旅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专业研究生 。
自白
从幻想和真情中捞取
文 |胡 月
我是一个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 , 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水中静谧潜游的鱼、光柱里肆意漂浮的尘埃 , 都会吸引我的目光 。 在我的世界里 , 存在许多隐蔽之门 , 它们通往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片神秘空间 。 这是一种奇异的感受 , 它们使我的世界发生了变形 , 就像蜗牛的触角 , 脆弱而真实存在着 , 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悄悄地隐藏在某个物件里 , 一旦触发 , 就会产生神奇的反应 , 那是打开另一片隐藏空间的魔法 。
我觉得文学是种魔法 , 它容纳我的幻觉和幻想 , 也容纳我对人生的真意与真情 。 用一真 , 一假 , 建造一个能够让阅读者也感同身受的新世界 , 这 , 是何等的美妙 。
《茉莉》是我写的第一篇军事题材小说 , 它来源于现实 , 同样有着对现实世界的逸出 。 这里有幻想 , 也有真诚 。 在完成采访后的某一天 , 那些小说人物突然匆匆向我走来 , 我无法拒绝 , 它们以年轻的姿态整齐列队 , 拉着我去看半个世纪前的战火 , 一次又一次 , 我与这些人物共同经历 , 感受严寒中的冰冷 , 目睹绝望中的死亡 。 当小说快完成时 , 一切都将走向宿命 , 他们选择以自我牺牲来诠释战争 ,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 他们原来不曾在这个世界真实存在过 , 他们只是数日以来伴我理解另一种生活的人物 。 当那些英雄逐一逝去 , 我才第一次尝到了加·加西亚·马尔克斯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送上归途后的苦涩 , 这种感受不同于阅读他人作品中的死亡 , 而是与自己笔下人物的共同亲历 , 即是同谋 , 又是人物命运的扼喉者 。 直到现在 , 我还能一次次地看到那个叫芳芳的女人穿着黑色半裙在抗美援朝烈士墓前深深鞠躬 , 盘起的发髻像极了我平时最爱梳的丸子头 , 甚至我无意识地将她穿的那条半裙与自己的那件对上了号 , 我总能在写作时看到她模糊的脸 , 感受到她心中缓缓流淌的悲伤 , 后来 , 芳芳的面目逐渐清晰 , 那个在时空中鞠躬的女人分明就是我自己 , 原来那些丝丝缕缕的片段多年来一直飘荡在我的周围 , 不曾消逝 。
这些 , 与儿时春游前必先去给烈士扫墓有关 , 与多年后 , 我才明白那里长眠的正是抗美援朝烈士有关 , 也与自己是一名军人有关 。 我觉得 , 那些人是我 , 我在写下他们的故事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感觉心在疼痛 。 有作家说 , 有些虚构的人物取自作家的肋骨 , 我感觉到 , 是的 , 真这样 。
米兰昆德拉说 , “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 , 而是存在 。 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 , 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 , 所有人类可能成为做得出来的 。 ”我更偏爱从生活中溢出的世界 , 就像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中那些不安分的可能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小说中对时间、无限、循环的探讨 , 唐纳德·巴塞尔姆笔下的玄妙境遇 。 那么我们的世界 , 是否存在多种变体 , 在我们的认知之外 , 是否存在巨大的空白 , 我认为这些空白不光属于科学家 , 它们同样属于文学 , 作家正是用文字来创造这片隐蔽空间的人 。 那些已有却不被人类所探知的事物 , 那些没有却被文字创造出的世界 , 正是文学独特的奇妙领域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霍金说 , “现在我们知道 , 任何粒子都有会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 。 (对于携带力的粒子 , 反粒子即为其自身 。 )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构成的整个反世界和反人 。 然而 , 如果你遇到了反你 , 注意不要握手!否则 , 你们两人都会在一个巨大的闪光中消失殆尽 。 ”
霍金的这段话是科学 , 同样 , 它也可以是文学 , 在文学的世界里 , 我愿意尝试让“你”和“反你”握一次手 。
本刊特约专稿
他评
飞翔的“魔法师”
文 | 裴指海
《茉莉》是一个很有迷惑性的小说名字 ,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轻”与“浅” , 但实际上 , 它的叙事密度让人喘不过气 , 故事亦沉重如铅 。 胡月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血腥与恐怖 , 许多场景读来几乎让人窒息;但另一方面 , 它又符合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规训 , 所有的牺牲都是伟大的、高尚的、可歌可泣的 。
《茉莉》用近乎痉挛般的语言 , 以挟风带雷的震撼直抵我们的心灵 。 小说具有发明精神 , 把现实世界变成了幻象来表现这个世界 , 用撒谎的方式说出真相 。 主人公的噩梦尽管相当荒凉 , 但却坚实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上 。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 也有汗牛充栋的战争文学 , 但那些夸张造致的传统技法、过剩的英雄荷尔蒙叙事 , 已经很难唤醒被审美疲劳麻木的心灵 。 这种功利性战争文学逼迫作家必须另辟蹊径 , 人们期待更富于现代气息和开创精神的崭新战争文学 。 也许正是因为胡月年轻 , 没有背负那么多的“文学遗产” , 反而使她的创作以轻盈的姿态揭示了现实中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胡月说过《茉莉》这篇小说的创作由来 。 她就读的学校不远处是国家图书馆 , 她在这里读了博尔赫斯、马尔克斯、萨拉马戈等人的作品 。 有一天 , 当她抬头打量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时 , 突然有个想法 , 她要把这座建筑写进小说中 , 纪念它对她的文学启蒙 。 后来她看到了一条新闻:第五批归国的志愿军遗骸中一位烈士有支钢笔 , 但谁也不知道这位烈士的名字 , 来自何方 , 有何经历 。 这强烈击中了她 , 与国家图书馆合二为一 , 她要写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志愿军的故事 。 为了写作这个故事 , 她在假期里奔走在沈阳的干休所 , 采访了数十位志愿军老兵 。 有这样扎实的田野调查工作 , 这篇小说完成得如此完美 , 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
胡月的小说有一种神奇的奇异和美 。 她虽然是一个文学新人 , 但却掌握了文学虚构的魔法 。 正如魔法师可以在天空中飞行 , 或者凭空变出一束花 , 甚至成为植物或者动物 , 还能在时空中穿梭 。 文学虚构的魔法使胡月也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 , 飞越现实 , 向着自由 , 向着审美 , 把梦想变成现实 , 把现实变成梦想 。 正如爱默生所说的:“俄底浦斯并非神话:你只管歌唱 , 岩石就会变成水晶 , 植物成为有机体 , 动物生衍繁殖 。 ”
来自《青年作家》2019年12期
选读
茉莉(节选)
文 |胡 月
本文插图
第四天黄昏 , 我感觉好多了 , 都能下床走动了 , 腿断掉的地方 , 肉芽正在哗哗地歌唱着欢乐生长 , 虽然有些痒痒的 , 但这种感觉十分美妙 。 我甚至还走出了医院的隐蔽所 , 看到天边升腾起大片紫色的云朵 , 像水彩画一样晕染开来 , 它们伴着运送弹药的汽车慢慢地向后移动 , 准备送我回到祖国故土 。 我喃喃地呼唤着芳芳的名字 , 多么希望那些风儿把我的呼唤带到她身边 。 芳芳啊 , 我知道你不会像老贾的恋人那样长出黑色羽翼来 , 那么 , 就让我长出洁白的翅膀回到故土吧 。分页标题
志愿军首长好像听到了我的呼唤 , 很快安排汽车前来带我们回家 。 汽车不多 , 我是属于受伤较重又能治好的 , 被优先考虑 。 那些伤势更重的 , 怕是连半路都坚持不了 , 也就不用送了 。 伤稍微轻些的 , 被安排在野战医院救治 , 救好了还要上战场 。 我看着老贾 , 他已经静静地睡着了 。 医生说他的伤已经蔓延到骨髓 , 比我要重很多 。 我想向他道别 , 但想想还是算了 。 我心里有点惭愧 , 不多不少 , 我这伤正好够送回国 , 就好像我计算好了一样 。
美军像讨厌的苍蝇一样无处不在 , 天上飞着 , 地上跑着 , 水里游着 , 汽车白天不能行走 , 只能晚上关了车灯偷偷地走 。 在无边的黑夜里 , 我翻来覆去地在脑海中回放我和芳芳第一次相遇的情景 。 那时 , 我作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管理员 , 正在第五层楼梯拐角 , 靠近窗户的书架旁 , 背对着阳光将b13号书架上的书籍从左至右一一卸下 , 以便清理在书籍上安家的尘土 。 被我清理干净的书籍犹如一个个刚刚出浴的少女 , 带着娇羞的红晕又被我重新放回书架 。 阳光像被水洗了般在窗台上静静流淌 , 就在我码放到刚好看见她时 , 阳光知趣地穿过两排书架 , 落在她右脸上 。 和刚被我清理干净的书比起来 , 她是真正的少女 , 一条又粗又黑的麻花辫娇羞地搭在淡蓝色校服盘扣上 , 眉宇间透着常年被知识滋养过的水润 。 我忍不住想多看她一会儿 , 就拿着剩下的书反方向由右向左码放起来 。 我将码书的动作放慢了一倍 , 也可能是两倍 , 直到码到即将填满那排书架的最后一本时 , 她好像觉察到了空气中飘动的眼神 , 向我这边转过头来 。 我惊慌地用书迅速堵上了最后能窥到她的缝隙 , 任凭心脏以急行军的速度在身体里横冲直撞 。 我背过身去 , 靠在刚刚清理好的书架上 , 平复了很久 。 空气中有爱情 , 它们在发热 。
直到阳光缓缓照到我脸上 , 我才鼓起勇气再次转身 , 偷偷地将最后那本堵住视线的书移开 , 没想到 , 她早已穿过两排书架 , 正好站在缝隙对面微笑地看着我 。 这次我没有躲避 , 我深深注视着她的眼睛 , 书架上的书开始不怀好意地窃窃私语……后来 , 每天我们都会凝视对方 , 直到我拿起一本书 , 拿到正好挡住嘴唇的高度 , 我告诉她 , 我爱你 。 我的勇气只能做到这一步 。 没想到 , 她立刻通过我嘴唇以上的表情读解出来 , 告诉我说 , 她也爱我 。 我闻到空气中飘来了茉莉花的香气 , 即使那是在没有茉莉盛开的初冬 。
车轮向前滚滚 , 在弹坑中弹跳着 , 颠簸带来的全身疼痛反而让我更加清醒 , 我又闻到了浓郁的茉莉花香 , 只是花香醉人的回忆总是被现实无处不在的硝烟与尸体的腥臭味侵入 。 我用手把这些黏稠的异味拨开后 , 看到了她的脸 。 她的脸离我越来越近 , 越来越近 , 就在这时 , 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 前方炮火正猛 , 夜晚变成了白昼 。 一枚美军的榴弹炮在不远处炸开 , 敌人发现了我们的车队 。 车上所有人迅速挤成一团 , 接着又像炸了锅一样散开 , 拼命跳下车 , 迅速低下身子 , 尽量更快地向旁边移动 。 停在路上的车辆像黑色的棺材 , 每个人都想离它远远的 。 我们能做的 , 只是拖着伤胳膊断腿 , 尽快寻找地点隐蔽 , 趁敌不备再想办法脱身 。 好在 , 司机在距离汽车不远的地方 , 发现三堆志愿军留下的石堆 , 它们可以指引我们转移到最近的秘密坑道 。 这是志愿军特有的暗号 , 以三堆碎石中最大的一堆为中心 , 其他两堆为方向基点 , 顺着八点钟方向行走 , 就可以找到密道的入口 。 三堆代表可以容纳十人 , 五堆代表可容纳三十人以上 。 我们这辆车和前面一辆车一共活下来九人 , 数量刚好 。 我们迅速定位方向 , 找到入口 , 一一钻了进去 。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坑道里 , 黏稠的闷涩感和发霉的气味无处不在 , 我们一个个都弓着身子找到了一席之地 , 月光从斑驳的缝隙中偷偷潜入 , 稍做停留 , 洒在坑道边缘 。 顺着月光 , 我看见那里一片狼藉 , 撕得破烂的志愿军军装血迹斑斑 , 枯萎的野菜根抱成一团 , 如荒草般在凄冷的月光下相互取暖 , 还有被无数次蒸煮过、食物早已变形的美军罐头盒歪着头靠在土壁上 , 燃烧后的灰烬以及被熏黑的坑道壁加重了这里的鬼魅气氛 , 看来在此隐蔽过的战友并不比我们好到哪去 , 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疲惫与荒芜 。 外面的炮火越来越响 , 地皮一上一下地起伏着 , 我们好像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 。 我的左腿又重新渗出了鲜血 , 在包扎的白布上盛开数朵深红色玫瑰 。 我再次有些意识不清 , 我明知道外面的炮火离这里越来越近 , 可是我的耳朵似乎开始有意地关闭听觉功能 , 那些咫尺相隔的爆炸声犹如逐渐微弱的烛火 , 穿过破网映在影影绰绰的耳膜上 。 我又闻到了熟悉的茉莉花香 , 花香带来了芳芳 。
芳芳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 这是我们认识后她告诉我的 。 我还真有点自卑呢 , 说是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管理员 , 其实是寄宿在图书馆的难民 。 我的家人在数次战争中一个个消失得无影无踪 , 连一丝线头或个把汉字都没能留下 , 他们就像被风吹走一般 , 被世界永远抹去了 。 而我 , 在北平发生那场不大不小的战役时 , 还只是个小学生 , 阴差阳错地跟着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姜永博躲过了日军的空袭 , 他把我带到图书馆 。 从那天起 , 我就在这里住下了 , 他教我读书识字学西语 , 帮着他对书籍进行整理和抄注 。 他见我特别喜欢西语 , 还把博尔赫斯写的书给我看 , 这是他托一个美国的朋友寄来的 。 我就是在那里读完了博尔赫斯所有的书 , 让我惊喜的是 , 他竟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一个公共图书馆的小职员而已 。 这么说来 , 我们两个还是同行呢 。 我一直想把他的书翻译出来 , 将来 , 也当一个作家 。 1923年 , 博尔赫斯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 那年他二十四岁了 。 我现在也是二十四岁 , 要不是这场战争 , 我说不定现在也写出了诗歌 , 也许是小说 。 书名叫什么呢?就叫《茉莉花香》吧 。 扉页上必定得有个题记:献给芳 。
图书馆除了馆长和我 , 还有一个比我年纪大两岁的哥哥 , 他也是被馆长收留下来找个落脚地的老实人 , 我们像家人一样 , 唤馆长为爸 , 我们之间则以兄弟相称 。 后来解放了 , 图书馆改名叫北京图书馆 , 馆长换成了一个共产党员 , 爸爸和我们一样成了职员 。
多么想见到他们 。 我摸了摸左腿 , 不知道什么时候 , 鲜血已经凝结了 。 这就好 , 这就好 。 就是感到饿 , 好像整个身子都空荡荡的 。 我吃力地把手伸进口袋 , 摸到了那件珍贵的礼物 , 这是用铁丝串起六枚子弹壳做成的手链 , 上面染满我的血 。 我在手上吐口唾沫擦了擦 , 子弹壳上露出我用刺刀刻下的字 。 左边一个是“成” , 右边一个是“芳” , 中间四个是空白的 。 我想好了 , 将来至少要生四个孩子 , 把他们的名字也刻在上面 , 我们永远都要在一起 。 本来我想等战争结束以后 , 回到北京 , 我就把它送给芳芳 , 作为我们的新婚礼物 。 她会喜欢它的 。 看来 , 因为这次受伤 , 我要提前回国见到她了 。 这样说来 , 也是好事呢 。
我必须得找人说说话 , 失血过多 , 脑袋像巨石一样沉重 , 真想好好地睡一觉 , 但我不能睡着了 。 很多伤员都是在睡梦中死去了 , 还有很多人睡下的时候还是活人 , 醒来时却成了死人 。 我们团有个连 , 去年冬天的时候 , 上级命令他们在一个叫死鹰岭的山头阻击敌人 。 预定时间到了 , 枪声却没有响起来 , 美军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死鹰岭 , 给我们团造成重大伤亡 。 军长愤怒地命令团长 , 立即把那个连长带来 , 要枪毙了他 。 团长带上我 , 我是团里最有文化的 , 这件事连志愿军总部都惊动了 , 还要写报告呢 。 一路上 , 我和团长都没有说话 。 那个连队一枪未放 , 只有一个可能 , 就是他们集体逃跑了 。 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 爬上死鹰岭阵地后 , 看到了一个个人形的雪堆 。 一百多人的连队一个不少 , 他们全部趴在那里 , 枪指向前方 , 但他们都被冻死了 。 团长扑上去 , 抱着一个又一个战士 , 放声大哭 。 他们隐蔽在寒冷的雪夜里睡着了 , 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
全文见《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2期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12期
2020年第4期
点击“阅读原文” , 订购新刊
【胡月胡月:真的,有些虚构人物取自作家的肋骨 | 新关注】点击上图即为 《当代》40周年礼盒 下单链接
- 趣头条|除了高大上一无是处?家用车上的换挡拨片真的是鸡肋吗?
- 吉利|9万左右入手这款吉利的小钢炮 性能真的够“刚”
- 给你讲情话|男人过了三十,真的和从前完全不一样
- 城东李公子|仅靠爱,是留不住女人心的,有些男人别傻了
- 莫小葵|钟情于一个人,往往会有3种感觉,真的
- 新鲜事儿|他实力还能打吗?
- 叶秋臣|潘粤明新剧探讨大龄未婚问题:关于为何女性会单身,真的太现实了
- 墨黑纸白|摆地摊日赚4000买奥迪奖励自己?有些媒体需要理性
- 萱小蕾情感观|《长相守》:有些感情,就当是做了一场梦,醒来好久还会很感动
- 无美食不欢乐|上桌很有面的10道菜,孩子大人都喜欢抢着吃,真的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