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北齋陶敏辉 | “五柳树”与“孤生松”
_本文原题:陶敏辉 | “五柳树”与“孤生松”
本文插图
世间可爱之物甚多 , 陶渊明除了爱菊外 , 还非常喜爱柳与松 。 何以见得?且看他的诗与文 。在陶渊明的诗中 , 既有“榆柳荫后园 , 桃李罗堂前” , 又有“荣荣窗下兰 , 密密堂前柳”, 还有“梅柳夹门植 , 一条有佳花” , 特别是有一篇著名散文《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 , 因以为号焉 。 ”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 , 在数千年的植柳实践中 , 形成了独特的柳文化现象 。 柳树是生命力的象征 , 它生性朴实 , 适应能力强 , 无论南方、北方、河边、溪旁都是它生长的地方;无论顺插、倒插 , 或者横卧于地 , 皆能够正常生长 。 它也是家园古老的象征 , 柳与留谐音 , 折柳是别家的代名词 , 诗经里的“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随风飘荡的柳条儿 , 依依相偎 , 好似亲人执手难舍 , 寄寓着无限的情谊 。
【顧北齋陶敏辉 | “五柳树”与“孤生松”】陶渊明喜欢柳树 , 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外 , 还因为柳树与陶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 当年陶侃为武昌太守时曾要求诸营种柳 , 因此 , 柳树是陶氏映寓先祖功业的树 。 另外 , 柳树带有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 能很好地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活趣味 。 特别是柳树刚柔相济 , 以应中和的本色 , 也能很好地体现陶渊明的追求 。 至于为何种“五柳树”?人们也有许多猜测 。 实际上 , “五”这个数字具有极为独特的象征意义 。 在中国文化中 , 最重要的是“五行相杂以成万物” , 天地万物都在这五种元素的基础上形成 。 “五”象征着“基本”、“基础”和“不可更改”的意思 。 因此 , 陶渊明很自然地就使用了“五”字 。 后世不仅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 , 而且陶氏祠堂也有“五柳堂”之名 。
再看松 。 在《 和郭主簿.其二》中有“芳菊开林耀 , 青松冠岩列 。 怀此贞秀姿 , 卓为霜下杰”。 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 , 松菊犹存” 。 在《饮酒.二十首.其四》中有“因值孤生松 , 敛翮遥来归 。 劲风无荣木 , 此荫独不衰 。 托身已得所 , 千载不相违”。 在《饮酒二十首.其八》中有“青松在东园 , 众草没其姿 。 凝霜殄异类 , 卓然见高枝 。 连林人不觉 , 独树众乃奇 。 提壶抚寒柯 , 远望时复为” 。 在《拟古九首.其五》中有“青松夹路生 , 白云宿檐端” 。 在《拟古九首.其六》中有“苍苍谷中树 , 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 , 谁谓不知时” 。
认真分折一下 , 可以发现陶渊明写松树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是以孤松自喻 , 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与不为尘俗羁绊的形象 。 二是用有些树木比松树高 , 遮掩了松树的雄姿 , 比喻人在特定环境的不被看重的情形 。 三是用寒冬到来 , 万木凋零 , 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 , 比喻为人品格要坚贞 , 要高尚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首诗比较特殊 , 那就是《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 他咏幼松:“嫋嫋松标崖 , 婉娈柔童子 。 年始三五间 , 乔柯何可倚 。 养色含津气 , 粲然有心理 。 ”此诗以对幼松的培育为着眼点 , 指出幼松培育得当便可成材的道理 。现代人咏松 , 影响最大的是陶铸和陈毅 。 陶铸同志在《松树的风格》中盛赞松树的生命力 , 陈毅同志《咏松》诗曰:“大雪压青松 , 青松挺且直 。 要知松高洁 , 待到雪化时 。 ”而陶渊明最主要的形象实际上是“孤生松” 。“孤”是一种卓然独立的形象 , 更是一种卓然独立的气概 。 《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 , 博学 , 善属文 。 颖脱不群 , 任真自得 。 ”这里所说的“颖脱不群 , 任真自得” , 即超凡脱俗、崇尚自然 , 为人率真的天性 。 颜延之《陶征士诔》说陶渊明“物尚孤生 , 人固介立” , 也就是说他具有正直守志、独立世表、孤高不群的个性品质 。 陶渊明确实有着异与晋人、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 。 有的人隐居是以退为进 , 而陶渊明隐居绝不是求取声名 , 正在于对仕途、世俗的彻底否定 , 屡征而不就 。 陶渊明自述:“性嗜酒……造饮则尽 , 既醉而退 , 亦不吝去留 。 ”这也是不拘流俗、独标新格的意趣 。分页标题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中国文化课》中指出 , 魏晋时期曾经呈现出三种文化人格 , 一是慷慨激昂型 , 如曹操 。 二是游戏反叛型 , 如稽康、阮籍 。 三是安然自立型 。 陶渊明就是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 , 他用东篱黄菊的隐逸生活 , 归结了魏晋时代 。 柳与松正是陶渊明安然自立的象征 。 柳树随遇而安的能力 , 松树经冬不凋的本性 , 让陶渊明历尽艰辛而坚韧不拔的品格更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