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响力书法论坛 | 范传福 郭耀嵩: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基本特征
_本文原题:书法论坛 | 范传福 郭耀嵩: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基本特征
本文插图
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基本特征
文/范传福 郭耀嵩
中国书法,包罗万象 , 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世界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 它举世无双 , 与中国武术、京剧、中草药等一样 , 均属中华国粹 。
书法自殷商产生至今 , 大致经历了发展、成熟和繁荣三个发展阶段 。
古时 , 由于“声不能传于异地 , 留于异时 , 于是乎文字生 。 文字者 , 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 ”故产生了文字 。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 , 其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 , 方者动峭 , 圆者柔润 。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 , 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条书写奠定了基础 , 其结体奠定汉字的字型 。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种类 , 其底蕴深厚 , 且玄妙无极 , 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 , 为历代中国人乃至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民所喜爱 。 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 , 到东汉、魏、晋时期 , 书法门类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 。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 , 即楷书体(魏碑、正楷) , 行书体(行楷、行草) , 草书体(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 隶书体(古隶、今隶) , 篆书体(大篆、小篆) 。
近些年来 , 海外不断升温“汉语学习热” , 且呈强劲势头 , 从世界各地大兴学习书法风,由此可见一斑 。
中国书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 , 而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书法文化门类和体系 , 我国书法既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 它在传承过程中继承了哪些了哪方面的文化 , 在各个时期有哪些基本特征 , 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做一些简要地探讨 。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 , 它是我国特有的璀璨文化 , 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 在古代它被作为一种书写方式 , 现在是一种专业门类 , 这对中国古代的艺术诸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 , 书法由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 书法的一个灵魂 , 就是抒情性 , 中国人讲书法美时总是讲藏露互现、方圆兼备 。 书法作品的审美观念所体现的文化思想 , 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超越阶级、超越时空 , 存在于中华民族之中 。
世界上 , 拥有书法的民族屈指可数 , 其中 , 唯有中国书法 , 具有最悠久的历史 , 传播得最为广泛 , 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 , 这是因为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 。
应该说书法诞生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又以书法见长 。 书法 , 看似十分简易 , 仿佛凡会书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 , 能使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字 , 似乎就成了书法家 , 其实不然 , 书法作为一门专业技术 , 是玄妙而深奥的 , 写字易 , 想走进书法殿堂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难度可就大了 。
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 当你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 , 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 , 称之为“书画” , 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等等 , 因此在中国 ,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 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 , 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 , 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 。 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 , 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 , 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 。 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 , 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 , 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 , 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 。分页标题
书法传承是以中华文明精髓为主脉
中国文化富含哲理性 , 中国文化是整个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 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中的体现 , 中国文化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天圆地方 , 天人合一等 。
中国的文化种类繁多 , 但不管哪类 , 可以说是书法在传承中华文明的佼佼者 , 随便举例:如戏剧文化在编写台词时 , 特别是地方戏 , 随时可有不健康的词语或场面 , 但书法却不同 , 在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 , 唯有书法是国粹中的国粹 , 它从来没有出现过低级庸俗的词语 , 没有亵渎语言出现 , 没有攻击谩骂他人的词语 , 而书法作品基本上是以书写中国古代健康的诗篇、警句名句 , 和“仁智礼义信”育人醒世的诸方面的美辞 , 如“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以及“和为贵”等等不胜枚举 。
书法本身就是中华文明之精髓 , 中国书法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 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 , 庄重整齐的楷书 , 到流畅奔放的行草书 , 都体现了中国书法之美 。 书法中抽象的自然与情感、心态的虚静与空灵、气脉的贯通与运动的精神内涵 , 可与天地相合 , 可写心、写神、写意 。 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的精神与价值境界 ,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 尤其是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 , 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 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 。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 , 书法的笔意气势无不体现自然的和谐之美 , 点画之间的映衬连带之势 , 互相牵制 , 互为生发 , 彼此衬托 , 一字一行 , 小大参错 , 牝牡相衔 , 彼此渲染 ,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 , 通过书法得到了更有生命力地传承 。
书法在传承过程中的时代烙印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之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书法却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风俗和精神风貌 。 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文化之特征 , 书法在广大群众中以逐步普及 , 也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
书法在中国历史上 , 均被看作是“修身立命之根本” , 上至皇帝 , 下到平民 , 渴望从书法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
我国书法历史上 , 在不同的时代 , 不同的社会环境中 , 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也有所不同 , 又随着文化的发展 , 书法本身在不断完善的同时 , 也印记着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精神时尚及其思想情绪 , 于是乎就出现了所谓“晋人尚韵 , 唐人尚法 , 宋人尚意 , 元、明尚态”等说法 , 虽没有那么完美至善 , 但至少说是反映了书法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代的活动特征 。
晋人尚韵:晋代时期书法流美妍媚和风流潇洒等特点 , 反映了当朝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 , 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 , 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 具有力度美 。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 , 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 , 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 , 以书达意 , 表达一种心境 。
元明尚态:元、明以来 , 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 , 江河日下 , 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 , 平庸无奇 。 明末书坛“反流俗”的风暴 , 以及清代后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风的兴起 , 正如地下奔突的岩浆 , 黑夜中闪掣的电光或是火石 , 折射出一个社会巨大变动的征候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不息的古老文明 。 中华帝国与其他古老帝国一样 , 由原始部落不断地和其他部落联合 , 再扩张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帝国 。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 , 当然也曾受到外族的侵入或统治 , 然而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地被同化、被融合,这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其中必定有其博大精深的气质 。分页标题
在中华民族身上 ,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文化品格 , 就是礼仪道德 , 中华民族很早就意识到礼仪道德在人际关系起着的重要作用 , 有无德行成为人们评价人格的基本依据 。
汉字与外文一个很大的差异是 , 大多数外文是工具 , 而汉字不仅是工具 , 汉字的书写 , 书法 , 具有强烈的美感 。 在西方 , 一提到美术 , 往往就特指其油画、雕刻等艺术作品 , 人们不会专门举办一展览来比试二十六个字母谁写得最美 。 但是在中国 ,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是“书画” , 书法与图画是联系在一起的 , “书画同源” , 而且是“书”在前 , “画”在后 , 可见书法的地位 。
书法的精神在于心 , 可以说 , 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 书法不仅是中国近代 , 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 , 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所以说书法与传统文化中的雕塑 , 工艺美术品以及建筑方面都有很大的渊源 , 不仅如此 , 书法还是人们陶冶情操的工具 , 中国人的许多特点 , 例如隐忍 , 刚毅与书法中的抑扬顿挫很有关系 。
书法受外来文字的干扰因素较小
书法传承了文字起源的本来面目 。 中国的语言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 但书法却不同 , 这是书法绝有的奥妙所在 。
细察古代书家在书法时 , 汉字中一般保留文字的原始面目 , 如“左”、“右”等 , 凡是书家在书法时 , 我们现在虽做了文字简化 , 汉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 但书法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面目 , 这对传承中国文化方面意义特别重大 。
中国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 但不能不承认 , 从晚清到“五四” , 包括50年代以后 , 我们对白己文化传统的价值评估 , 存在一些问题 , 似乎要走现代化 , 只有吸收欧美的文化 , 自己的文化是要不得的 , 其实一个民族的固有文明跟现代化没有必然的冲突 , 恰好现代性需要和本土资源结合起来 , 这个问题从学理上讲 , 今天己经没有太大的障碍了 , 但百年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传统的流失和文化断层 , 却是不争的事实 。 书法是一个显例 , 大众书写工具改变了 , 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代替了毛笔 , 是书法在现代条件下不能很好发展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 但中小学长时间取消书法课 , 则是教育管理部门的问题了 。 文化传承 , 书法的角色很重要 ,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 , 缺少工具理性 , 很多文化的东西都不具书法在
本文插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文字与外国文字的差别太大 , 很多外文都是表音符号 , 而汉字大多是表意的 , 也有部分是表音的 , 因此当汉字与外文交往时 , 汉字的优势特别多 , 环保用纸 , 美观大方 。 中国在改革开放尽管步伐在不断加大 , 中国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但书法也不会受外来因素制约 。
然而由于受中国书法之影响 , 日本 , 韩国 , 朝鲜等国家 , 也有类似的书法形式存在 。
书法曾被书家们视为“保健品”
书法有健身作用 , 早已为书画界人士所认同 , 已故的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 , 他在76岁时与外国朋友交谈时说 , 他至老仍坚持每天写字 , 经常写字可使气血畅通 , 精力旺盛 , 疾病也少 。 宋代诗人陆游曾这样说:“一笑玩笔砚 , 病体为之轻 。 ”就是说练习书法 , 笔下生力 , 墨里增神 , 有利于防治疾病 , 强体健身 。
有资料表明:我国的400多位皇帝的平均年龄却只有39岁 , 只有喜爱书法的梁武帝、宋高宗、武则天和乾隆皇帝逝世时年龄超过80岁 , 欧阳询、颜真卿等大书法家平均寿命80岁 。 明清两代的著名书画家同其时代的高僧比较 , 其28人中 , 书画家们比高僧长寿13岁 。 五代的杨凝式和近代的吴昌硕都达到了80岁以上的高龄;唐代的欧阳询活了85岁 , 柳公权活到88岁;明代的文征明90高寿 。 何乔潘在《心术篇》说:“书者 , 抒也 , 散也 。 抒胸中气 , 散心中郁也 。 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 ”《临池管见》认为:“作书能养气 , 亦能助气 。 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 , 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 , 任意挥洒 , 至痛快淋漓之候 , 又觉灵心焕发 。 ”古人说过:“寿从笔端来” , 它道出的正是书法与长寿间的辩证关系 。 故宋代陈直《寿亲养老新书》把“学法贴字”作为养生十乐之一 。 故此 , 练习书法 , 实与修身养性、健身、怡情有关 。分页标题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75岁时 , 其右臂曾患严重的酸痛麻木症 , 服药打针无效时 。 于是他坚持天天练书法 , 并有意悬肘运腕 , 不久右臂康复 。 随后 , 朱德同志虽年岁已高 , 工作很忙 , 但他从未放弃书法 。
书画是一种有益的健身运动 , 书画创作不仅活动了四肢、全身 , 而且活动了头脑 , 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 运笔之势 , 相当于太极拳、气功 , 外炼形、内炼气 , 对全身组织、器官进行了一次“按摩” , 使呼吸匀称、心境平静、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活跃、抗病能力提高 。 运用毛笔写字 , 对肩周炎、腰酸背痛、神经衰弱、精神萎靡、手臂发麻、腰痛背酸 , 甚至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 上海有位书法家说得好:“练字乃养生之妙方 , 能收摄身心 , 运动气血 。 ”据临床报道 , 国内某疗养院曾试用写字、打太极拳、钓鱼这三种方法来治疗神经衰弱症患者 , 治疗结果亦表明以书画疗法的效果最佳 。
潜心于书画 , 从“学法贴字”中既可获取“营养价值”极高的精神食粮 , 陶冶情操 , 得到高尚静雅和美的享受 , 又可怡情养性、健身益寿 。 其乐融融 , 其益彰彰 。
写书法时讲究入静 , 讲究凝神静气 。 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练书法时就讲究“收视返听 , 绝虑凝神 , 心正气和” 。 入静可以培养人们的耐性 , 克服急躁心理 , 久而久之 , 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 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 练气功就讲究意念 , 讲究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 , 在这一点上 , 书法与气功的养生方法非常相似 。
书法在电子时代今天对传承文化的作用
书法不单单是写好字 , 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尤其重要的是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知识功底 。 书法的至高境界是动、变、有生命、有情感 , 这样的作品才叫书法 , 才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
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 , 应该从学生抓起 , 书法练习 , 养心养性、陶冶情操 , 在一笔一划的练习中 , 把我们祖先的书法文化精髓传授给孩子们 , 从小 , 便让他们学会练字的好处、练字的乐趣 , 让他们爱上书法 , 从而逐步恢复我们的书法文化 。
秦篆、汉隶、魏碑、唐楷……那个遥远时代的个中好手 , 在如今 , 有哪一个书法家敢站出来说一声:我堪比某某某?本事在手中 , 不说人分明 , 而今是 , 拙技在手 , 本事由人定 。
中国书法要守正创新 , 回归传统 , 回归经典 , 走近魏晋 , 以书法精神复兴古典人文精神 , 以书法精神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以书法传承儒家文脉 。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 有一个特别要向外国学生讲授 , 但是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的问题 , 那就是汉字的书写 , 书法 。 在中国近代史上 , 随着钢笔取代毛笔 , 随着计算机打字取代手写汉字 , 书法已渐渐地被人们所忽略 。 但是 ,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 其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 也是不应该忘却的 。
了解这一点 , 对于外国学生学习中文 , 学写汉字 , 会有很大的帮助 。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影响力书法论坛 | 范传福 郭耀嵩: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基本特征】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 。 中国古人不仅用诗歌来抒情写性 , 而且还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由于书法与作画具有一脉相承之处 , 通过图画能表达出来的意境 , 书法依然能够表达;并且 , 书法比图画更为抽象 , 更能体现作者深层的理念 。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 中国人重视书法 , 归根结底是由于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人格历练、文化品位的体现 。 “书如其人” , “书为心画” , 书法是人格的体现 , 心性的吐露 , 是中国人一直修炼一直完善的主要途径 , 它既通向中国文化焦点 , 又在构建中国文化焦点价值系统中起着不行替换的作用 。 从历史上看 , 古代虽然也有轻视书法者 , 有“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论调 , 但从主流文化上始终是强调书法的文化功效的 , 是将书法纳进文化焦点价值系统之内的 。 如在唐代 , 就将书法看作与贤人经文相内外、自然与人心相会通的大道 , 视书法为文化的主要表征和国家郁勃的主要因素 。 古代中国是十分强调书法在国家文化生长中的主要作用的 。分页标题
书法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 。 今世的中国 , 物质和精神虽已西化的痕迹较为显着 , 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色已相当模糊 , 但中国的书法特色却是相当显著和鲜明 , 书法不管什么时间 , 都是中国的国粹 。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 且是个尚书的民族 , 中国书法在经过几十年停滞之后 , 目前书坛异常活跃 , 但对书法标准的争论也有多种见解 , 一股浮躁和轻狂之风异常刮起 , 有些人动辄给自己冠上所谓的“家” , 他的书法已经超过古代某某人 , 甚至鼓吹“书无定法论”等等 , 正是这些倾向给中华书法国粹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
大力弘扬汉字和书法文化 , 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汉字、了解书法 , 有利于使之更多人享受审美 , 也得到新的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途径和方式 , 才有利于中华文化以更大步伐走向世界 , 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 消除误解 , 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 。
- 本市文化|书法家刘建民作品欣赏《登鹳雀楼》
- 生肖文化|在闰四月,运势扭转乾坤,有幸运之神辅助,升官发财的3个属相
- 文化纵横|潘岳: 对文明“根性”的严重误解, 是今天中西之争的最大问题 | 文化纵横
- 东湖|武汉东湖虽比杭州西湖大,但文化底蕴却不如西湖,事实并非如此
- 苏丹卿|东湖虽比杭州西湖大,文化底蕴却不如西湖?楚风浓郁下的武汉胜景
- 贺贺-贺小唏|你知道老成都的茶馆文化吗?一盏热茶几个好友,生活难道不巴适?
- 环球网旅游精选|波哥带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中国宗教艺术的经典杰作
- 龙门镇|贵州首家武侠文化小镇,不仅门票免费,而且还是绝佳的避暑地
- 黄河|黄河文化主题公交站台亮相郑州
- 幸福花园儿|物华天宝马蹄寺,山寺相融的它,承载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和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