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因为他,世界看中国哲学思考的目光开始变化
_本文原题:因为他 , 世界看中国哲学思考的目光开始变化
2020年上半年 ,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的最新思想随笔集《没有答案:多种可能世界》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 这是赵汀阳第一次结集出版个人随笔集 , 本书收集了哲学家赵汀阳有关“新天下体系”思想的访谈、对话和讲座文字 。 整体而言 , 这本新书是在其“天下体系”的整体思路下创作而成的 , 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 , 分别为: 第一哲学向政治的转向、重谈“天下”、可能世界与可能生活、历史是隐含未来性的文化、中国如何生长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作者:赵汀阳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在本书中 , 赵汀阳颠覆了旧有形而上学的思的方式 , 他从当代生活发问 , 反思东西方政治史 , 充沛地敞开了当代生活的诸种可能 , 这为可能世界创建新的天下体系 , 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性提示 , 这是一本具有开启性光照的著作 。
在当代中国 , 赵汀阳是最具原创力的一位哲学家 。 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 长城学者 , 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是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 尽管他早年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哲学 , 特别是分析哲学 。 但一直以来 , 他都致力于“让哲学讲中国话” , 从而让用汉字表述的中国哲学思考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的哲学话语 。
本文插图
《赫拉克利特:灵魂弄湿了就辨不清方向 》
赵汀阳漫画作品
作为哲学家 , 赵汀阳为中国人的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他的一系列著作 , 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 也在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思想能力的提升 。
近年来 , 赵汀阳通过吸收中国古典智慧 , 提出“天下体系”的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 “天下”的概念来自中国立场 , 但又超越中国立场而成为世界的共享资源 。 与西方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国际”关系理论相比 , “天下”理论不是某种中心主义或单边主义立场下的产物 , 它是按照普遍受惠的共在关系构造出来的世界秩序和制度原理 , “天下”超越民族国家这一分析单位而真正把“世界”作为分析对象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老朋友》
赵汀阳意在通过“天下体系”的思想 , 通古今中外之变 , 重构秦汉之后实已丧失的周朝政治中的天下思想 , 对中国之为中国 , 民族性、坏世界如何坏以及不确定的可能世界 , 赵汀阳都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
此外 , 赵汀阳也曾提出过“无立场”的方法论 , 本书中 , “坏世界与无立场”一文里赵汀阳也全面地阐释了何为“无立场” , 以及如何实现“无立场”的方法 。 在赵汀阳的文章中 , “无立场”就是要求思想如水一般从一个立场流变到另一个立场看问题 , 由问题本身说了算 , 在不同问题上采取不同的恰当立场 , 而并非真的“无立场”或者先入为主地固执于某立场 。 这个观点用我们普通人的想法来解读的话 , 就是如果人人固守己见导致的争论是没完没了的 。
以往的政治哲学著作中 , “何为中国”这个话题是赵汀阳谈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 他试图对中国的历史性给予一个哲学解释 。 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中国如何生长” , 收录了作者谈论“何为中国”问题的四篇文章 , 这些文章始终紧扣两点: 一是什么是形成中国连续性或历史性的内在动力结构;二是什么是中国在历史中被不断复制的生存基因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自食其力》 分页标题
从“天下体系” , 到“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 , 及“天下的当代性” , 赵汀阳以他多年来的思考与创作 , 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 以及在世界上的言说开辟了一条思想的道路 , 为中国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 , 提供了哲学话语权 。
赵汀阳所讲述的 , 所思考的 , 所创造的 , 是今天中国在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时对世界秩序的建构提供哲学上的思想能力的故事 。 这一故事和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 , 可能不是一时的热点 , 但却相当重要 , 它是一个国家增强自身存在的吸引力 , 获取话语权的最具“软实力”的形式 。因为他 , 世界看中国关于世界制度的哲学思考的目光 , 已然发生变化 。
精彩选摘
最坏可能世界与“安全声明”:
《三体》的一个问题
一个关于生存的问题 。
问题始于形成问题的条件 , 而条件的激化会使问题激化甚至无解 。 在这里我们准备讨论一个被刘慈欣的《三体》条件所激化的哲学问题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
冲突可能毁灭一切 , 是事关生存的存在论级别的问题 。 虽然人类尚未经历毁灭一切 , 但冲突的毁灭性是一个可信的真问题 。 人类冲突的历史经验显示 , 殖民主义的暴力确实消灭过一些地区文明 , 而现代武器更是蕴含着文明毁灭的可能性 , 比如二战或核冷战 。 因此 , 冲突的毁灭性是一个具有高度现实性的问题 。
导致冲突至少有两个条件:(1)资源稀缺 。 资源包括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力 , 这两者也可以更简练地归为生存条件的概念 , 如道金斯定义的“生存的机会”;(2)精神世界的不可兼容性 。 大概等价于亨廷顿定义的文明冲突 。 尽管人类文明的初期是跨文化状态 , 互相学习交融而无界限 , 但自从一神教建立了文化边界就抑制了跨文化状态 , 进而产生文明对立 。 精神世界意味着文明的生存机会 , 所以同样重要 。 可以肯定 , 假如不存在这两个条件 , 冲突就不可能产生 。 既然在物质利益、政治权力和精神主权上不存在所有人普遍满意的分配方式 , 那么 , 冲突就是存在的命运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大智若愚》
冲突与合作的问题在形而上学里等价于敌意(hostility)和善意(hospitality)的问题 。 尽管冲突经常被分析为经济、政治或者信仰问题 , 但在深层上是一个存在论问题 , 即生死存亡的问题 。 生存问题不是关于存在的追问 , 而是关于如何继续存在的问题 。 “存在”(being)是存在论的前提 , 却不是存在论中的一个问题 , 因为 , 关于存在 , 唯一能够言说的就是“存在即存在”这个重言式 , 而超出这个重言式的言说都是文学 。 因此 , 存在论的起始问题不是“存在” , 而是“继续存在” , 就是说 , 存在的未来性才是存在的问题 , 如果没有未来 , 存在就是一个纯粹概念 , 而没有落实为可以反思的“实存”(existence) 。
“继续存在”意味着存在如何占有未来的问题 , 事关生死存亡 。 对于原始生命 , 生存问题只在于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但对于比较高级的生命 , 生存就同时还依赖与其他生命的共在关系 , 而拥有自我意识的最高级生命不仅谋求生存 , 而且谋求生存质量的最大化 , 于是生命需要所有事物 , 或者说 , 需要整个世界 。 正如刘慈欣所言:宇宙很大 , 但生命更大(《黑暗森林》 , 第442页) 。 生命不仅需要占有无穷多的生存资源 , 还需要权力和精神主权 , 冲突在所难免 。 对于人来说 , 人的生存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政治悖论:人皆有“自私基因”(道金斯) , 必定出现生存竞争 , 然而每个人却又必然需要他者共在和合作 , 否则无法生存 , 即“不能无群”(荀子) , 还有 , 生存所需的文明信息和意义不可能私有 , 都附着于公共的“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 , 于是 , 人在排挤竞争者的同时又需要竞争者的合作 , 因此人类的生存总是悖论性的存在 , 生存即存在于悖论之中 。 人类从来没有解决过这个悖论 , 不是智力不足 , 而是只有在悖论中才得以生存 。 在存在论上说 , 共在先于存在 , 而共在是一个悖论 。 在共在悖论中 , 人们试图维持悖论性的共在而不至于导致毁灭 , 即在冲突的条件下建构和平、信任和安全 。 这个问题落实在一个连续的动态光谱中 , 即存在着从“最坏可能世界”到“最好可能世界”之间的任何可能性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平等对话》
无论是存在论、伦理学还是政治哲学 , 如果不把最坏可能世界考虑在内 , 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 , 至多是特定语境下的规范主张 。 规范的价值观之所以不可能必然有效 , 是因为他人可以拒绝接受 。 比如说 , 罗尔斯理论虽然精美 , 但只是在现代自由主义社会语境内部有效的一个规范主张 , 其理论空间和理论时间都很有限 , 尤其没有覆盖最坏可能世界 。 尽管霍布斯似乎没有使用“最坏可能世界”这个概念 , 但这个极端概念应该归功于霍布斯 , 大致等价于霍布斯的丛林状态 , 即人人与人人为敌的状态 。 不过 , 最坏可能世界的极端形态却是刘慈欣定义的 , 我们下面将会讨论这个极端化的问题 。 理论建构还有另一面要求 , 即一个具有充分意义的理论还需要考虑最好可能世界 , 因为最好可能世界意味着对最坏可能世界的最优解 , 即使条件恶劣而暂时无法实现 , 它仍然是反思可能世界的一个必要尺度 。 需要说明的是 , 最好可能世界并不承诺所有人的幸福 , 不是宗教想象的幸福世界 , 也不是乌托邦或理想世界 , 而只是冲突问题的最优解 , 相当于人人能够接受的共在状态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脚踏实地》
最坏可能世界如何才能转换为最好可能世界?霍布斯、康德、马克思和罗尔斯以及其他人已经有许多设想 , 但其有效性都局限于现代性的条件 , 并非对于任何可能世界有效的普遍解 。 我在《天下的当代性》中分析了建构最好可能世界所必需的三个宪法性原则:(1)“世界内部化” , 以便消除产生负面外部性的对立状态;(2)“关系理性” , 即相互敌意最小化优先于各自利益最大化 , 以便优先保证共同生存机会;(3)“孔子改善” , 即制度性的利益共轭 , 使得每一个人同时都获得帕累托改善 , 从而使公正、公平和平等概念获得可测量的实质意义 。 我不能肯定这三个原则是最好可能世界的充分条件 , 但肯定是必要条件 。 这三个原则不受时代限制 , 在时间上几乎普遍有效 , 但不能保证在空间上对于任何可能世界普遍有效 , 仍然不能满足莱布尼兹的“所有可能世界”标准 。 如果只考虑人类文明内部 , 天下三原则也许足够了 。 可是 , 刘慈欣的《三体》提出了超越人类能力却不得不考虑的宇宙级别问题 , 虽是想象 , 却在逻辑上无法回避 。
本文插图
赵汀阳漫画作品《老朋友》
【赵汀阳因为他,世界看中国哲学思考的目光开始变化】编辑 | 刘畅
- 美国|毛泽东对世界权力格局的划分,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 七娘山|1488抢购深圳桔钓沙莱华度假酒店套票~住豪华园景房+自助早晚餐+饮品+畅玩儿童奇妙世界多个项目!
- 达乐时尚|全球顶级奢华护肤品牌 世界顶级护肤品排名 你都认识哪些?
- 每日意图|摄影 | 生命是一场经过,我们用行走感知世界。
- 小小西瓜c|中国最大的盐湖,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值钱的湖泊”,就藏在青海!
- 临床营养科谭涛峰主任|肝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还不重视吗?其实70%患者是可以避免的!
- 生态贵阳|【2020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环境日主题歌回放:贵阳环保人演唱《让中国更美丽》
- 环球网旅游精选|波哥带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中国宗教艺术的经典杰作
- 歌曲|影响世界的1000首歌曲Vol.14丨《直到世界尽头》 WANDS
- 文艺蜀黍看世界|福建泰宁寨下大峡谷发现很晚,却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