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宗璞, 书写动人心魄的民族浩歌
_本文原题:宗璞 ,书写动人心魄的民族浩歌
本文插图
宗璞 , 原名冯钟璞 , 1928年出生 , 当代作家 ,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 九十岁那年 , 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 , 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之后 , 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画上句号 。
2019年9月 , 宗璞长篇小说《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历史是哑巴 , 要靠别人说话
从“南渡”到“北归” , 宗璞书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民族浩歌 。 作品以西南联大为背景 , 小说中的人物共同书写了民族的抗争史和精神史 , 饱含着家国情怀 。 我问宗璞:为什么叫“野葫芦引”?是不是受《红楼梦》的影响?她笑着说 , “故弄玄虚” 。 顿了一会儿 , 才正色道:“我写小说常苦于拘泥于史 , 历史是哑巴 , 要靠别人说话 。 我很同情它 。 但我写的又是小说 , 里面有很多错综复杂的不明所以的东西 , ‘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 。 那为什么还要‘引’呢?因为我不能对历史说三道四 , 只能说个引子 , 引你自己去看历史 , 看人生的世态 。 ”
20世纪50年代 , 她就有意想写抗战的事情 , 后来又想 , 幸亏当时没有动笔 , 那时候对生活的认识不够 , 写就可惜了 。 随着时间流逝 , 对生活的认识更清楚了 , 才计划写这么一部大书 。 随着小说的发展 , 她惊讶地发现 , 小说中的“老朋友”越来越独立 , 长成的模样有些竟不是自己原来设计的 , 是笔随着人物而走 , 而不是人物随着自己的笔走 。
有人在宗璞的小说中“发现”某些人物原型 。 宗璞以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一首诗举例 , 认为研究人物的原型实在是煞风景的事:“赵孟頫的诗里说 , 他和夫人像两个泥人 , 将来打破 , 再抟再炼再调和 , 我中有你 , 你中有我 。 这就是新的人物了 。 ”她说 ,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糅合在一起的 , 糅合在一起肯定会有化学作用 , 成为新的人物 。
宗璞写得很苦 , 实在很不潇洒 , 几乎篇篇是同疾病斗争所得 。 从20世纪90年代写《东藏记》开始 , 她的视网膜脱落 , 头晕频频发作 , 半边身子麻痹 。 她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眼睛 。 每一章要写的事情 , 先是由她口授 , 助手打字出来 , 再念给她听 , 再改 。 每一段都要不厌其烦反复修改 。 这是宗璞最大的困难 , 可是她克服了 。
有人说宗璞的每本书要死一个人 , 实际上 , 生活就是这样 , 一面向前走一面就要消失 , 旧的消失然后又有新的 。 《南渡记》写完 , 她的父亲去世了 。 《东藏记》写完 , 她的先生去世了 。 宗璞认为 , 小说写作这么长时间是一件好事 , 因为作者经历更加丰富 , 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 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 。 她一度想把1949年以后的事再写四卷 , 称为《野葫芦引》前四卷和后四卷 。 但客观上不允许 , 自己的身体也是客观因素 。 前四卷完成后 , 她改变叙述方法 , 将后四卷压缩为一个尾声 , 即《接引葫芦》 。
“当年我是得到人文社老社长韦君宜的鼓励开始写《野葫芦引》的 。 现在除了人文版以外 , 幸有香港的出版社出版了包括《北归记》《接引葫芦》的《野葫芦引》全书 , 我非常感谢 。 ”宗璞说 。 如果说前面的四卷是和风细雨 , 那么到了《接引葫芦》 , 就是疾风骤雨 , 情节推进很快 , 节奏紧凑 , 完全换了风格 。 宗璞说 , 自己为《接引葫芦》这一题目很得意 。
《野葫芦引》全书 , 从1937年到上世纪末 , 写了一个甲子的事情 , 两百多个人物 , 无疑是宗璞最重要的作品 。 她说 , “我把自己的生命送给了书中人物 , 我不知道我的贞元之气能不能让他们活起来 , 能活多久 , 我尽力了 。 ”童年阅读 , 奠定一生基础 分页标题
童年的阅读 , 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巨大 , 也奠定了她一生的文学基础 。 她五岁上小学 , 七八岁时父亲冯友兰给她选一些诗 , 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 。
本文插图
宗璞背的第一首唐诗是白居易的《百炼镜》 。 但是 , 父亲从来不讲 , 他主张书读千遍 , 其义自见 。 每天规定背的诗词 , 宗璞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 , 因为她很感兴趣 , 背起来也就不觉得吃力 。
少年时的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 , 还有当时流行的俞曲园认可的《七侠五义》《小五义》等 。 有一套少年儿童读物的文库里有《西游记》的缩写本非常好读 , 不像原有《西游记》那样 , 很繁琐 , 一来就是“有诗为证” 。
宗璞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 , 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 , 看到林黛玉死 , 哭得泣不成声 。 在高中时读《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有时大哭不能继续读下去 , 只能下一次再读 。
1944年 , 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 。 此后 , 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 。 1947年 , 宗璞的短篇小说《A.K. C.》发表在天津《大公报》上 。
1957年 , 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 , 为宗璞赢得了声誉 , 也带来了麻烦 。 《红豆》被打为“毒草” , 她无奈搁笔 , 直到“文革”结束后 , 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鲁鲁》等作品 。
宗璞的作品风格 , 平实中透出典雅气 。 写的是知识分子 , 自然有书卷气、文化气 , 很多人把她归为“知识分子写作” 。 在宗璞看来 , 写作总要传达自己的思想 , 对整个生活、时代的变迁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 中国文化最注重人 , 小孩儿读的《三字经》 , 就讲“三才者 , 天地人 , 三光者 , 日月星 。 ”人是和天地并列 , 她写的是人和时代 。 宗璞说:“我想表达我这个时代 。 ”
父亲的教诲 , 深深影响着宗璞 。 冯友兰85岁从头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 , 宗璞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野葫芦引” 。 “父亲给我很大的鼓励 , 相信我会做好 。 ”
父亲曾经给宗璞的第一本小说散文集写了序 。 父亲在序言里说 , 作家要用至精至诚的心劲把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无字天书”酿造成“有字人书” 。 可惜这篇序当时的出版社不肯用 , 用的是孙犁先生评论《鲁鲁》的文章《人的呼喊》 , 出版时改为《肺腑中来》 。 用一生 , 求真求善求美
宗璞说:“我这一生 , 一个求真一个求美 。 我希望历史能够真实 , 不要瞎编乱造;希望艺术创作要以诚为本 , 要真有所感而发 , 而不是为写作而写作 。 ”
《北归记》里有一章 , 谈到了“孝” 。 嵋和同学发现乡村学校要挂二十四孝图时 , 他们表达了对孝的不同看法 。 宗璞在小说里写那时的人反对“二十四孝”图 , 谈到对孝的理解应该客观、理性 。 她发表的短文《美芹三议》 , 探讨的是什么是真的“孝” 。
宗璞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的、健康的、美好的情操 。 孝 , 首先要让自己做对社会有益的一分子 。 若是像郭巨埋儿那样 , 埋掉自己的儿子来奉养自己的母亲 , 简直是骇人听闻 。 “二十四孝”图 , 还有曹娥投江去寻找父尸 , 也是荒谬绝伦 。 她表示 , 孝很必要 , 但不必宣传二十四孝那些乖张的行为 。 可以研究哪些该留哪些可添 , 例如“木兰从军”和“班昭续书” , 她们可谓大孝 , 完全有资格进入二十四孝 。
冯友兰先生曾感叹自己的一生得力于三个女子:“早岁读书赖慈母 , 中年事业有贤妻 。 晚来又得女儿孝 , 扶我云天万里飞” 。 宗璞放下自己的创作 , 陪伴在父亲身边 , 身兼秘书、管家、门房、护士兼跑堂数职 , 是父亲的得力助手 。 父亲去世后 , 又遵父亲的嘱咐完成“有字人书” , 这 , 也是大孝 。分页标题
【宗璞宗璞, 书写动人心魄的民族浩歌】求真求善求美 , 体现在宗璞的为人处事 , 也体现在她不同体裁的作品中 。 除了小说和散文 , 她的童话作品也很受欢迎 , 如《关于琴谱的悬赏》《寻月记》《花的话》等 , 细腻生动地为读者展现了孩子纯洁天真的内心世界 。 宗璞喜欢写童话 , 写的时候觉得自由 , 不为现实生活拘束 。 她认为 , 好的童话老少咸宜 , 不同年龄的读者 , 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 对于同一作品 , 不同年龄也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 读安徒生 , 年轻时可以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 成人后会认为《海的女儿》和《皇帝的新装》最上乘 , 二百年后仍旧发人深省 。 (据《新民晚报》舒晋瑜/文)
- 山西日报|图解丨在大战大考中书写兴晋强晋答卷
-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 雅安|用真情书写本土文化透过他们的眼睛看生活-北纬网(雅安新闻网)
- []最早史书写了什么内容?《尚书》的六种体例,看史书最原始的样子
- @区妇保院举办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暨应急预案知识讲座
- 「」日月更替,大明兴衰,近三百年的历史书写汉王朝最后的辉煌!
- 孔府明清孔府档案的文学书写
- 阅读武汉好书推荐 | 十年书写,用更庄重、更有尊严的方式纪念那场地震
- 书写自然陪护不等是悲哀!都是亲子关系,儿子在床上长大,母亲在床上逝去
- 『』警惕!病历书写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小错误,可能面临赔偿或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