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_本文原题:【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编者按
本文以三部"科技式网文"作为论述对象 。 通过对文本中“数目字”的叙事特征、爽与燃的叙事快感以及抚慰个体的补偿性叙事的分析 , 作者认为网络文学中的科技文书写 , 正折射着李约瑟难题下近代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科技强国的现实焦虑 。 作者认为 , 作为欲望叙事或快感叙事的网络文学 , 取消了现实和网络中自恋叙事的界限 , 在这个意义上 , “网络小说与现实的科技国家欲望同构” 。
本文系保马首发 , 感谢作者耿弘明同志的大力支持 。
网络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与
李约瑟难题的想象解法
——以《临高启明》《工业霸主》
《重生之神级学霸》为例
耿弘明
1943年 , 英国学者李约瑟来到中国 , 不仅遍览相关文献 , 也踏遍九州山川 , 1948年 , 他向英国的出版社递交了宏大的有关中国古代文明中科技问题的研究计划 , 1954年 , 此书第一卷得以出版 , 之后陆续累计成为一部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 从他者视角给与了这个民族一种关照 。 这本书中贯穿着一个核心思路 , 这个思路被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 为何中国古人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没有出现在西方;第二部分 , 为何近代西方的科技进步没有发生在中国 。 用李约瑟自己话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 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 , 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 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 , 其阻碍因素是什么?”[1]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李约瑟
在之后的思想史视域中 , 第二部分尤其成为史家争讼对象 , 归因于形而上学传统者有之 , 认为西方科学有两个重要的源头 , 一是希腊自然哲学中对第一因的追问 , 二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抽象思索 , 它们共同塑造了西方思维的基本方式和西方人的独特心性 。 归因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生产刺激亦有之 , 《大分流》一书认为 , 如果只从内部文明生态与结构观之 , 中国社会在近代的黎明时期并不比西方差 , 李约瑟问题的发生与偶然性密切关联 。 [2]
而由于它与救亡启蒙叙事的关系 , 在中国 , 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 , 而是已经与中国人的民族国家心理结构咬合在一起 ,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 , 曾谈及中西思想与文明的相遇 , 说起当时的一种集体心理 ,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 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 , 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 ”[3]对于文明史来说 , 我们所羡慕的对象是西方科学 , 这是需要继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 而对于文学实践来说 , 它则是需要完成书写的一种潜在渴求——即成为一个现代科技文明国家的渴求 , 只有如此 , 才能从民族实力和民族体认的双重维度弥补缺失 。
网络小说中的诸多文本便是对此的一种体现 , 众所周知 , 网络小说以“爽”为美学原则 , 书写欲望与快感 , 但这种欲望绝不是简单的饮食男女或武术暴力等等 , 它也折射出集体欲望 。 那么 , 在网络群体的构建过程和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 , “科技式网文”为何与民族国家问题产生联系?科学技术如何扮演了重要的文本角色并参与进一种民族国家欲望中?
本文将处理三个相关的网络文学文本来探索相关问题 , 它们是三个有关科技的故事 , 分别叫作《临高启明》《工业霸主》和《重生之神级学霸》 , 通过它们 , 本文将阐明这样一个事实: 网络小说与现实的科技国家欲望同构 。 而这三个文本也恰好处理了三段有趣的时间 , 明朝、改革开放初期与当代网络的虚拟时间 。分页标题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01
《临高启明》——数字现象学
《临高启明》讲的是明朝的故事 , 一群降临明朝的现代穿越者们各个身怀绝技 , 精通如水利、土木、财务、农学等理工类技能 , 他们在明天启年间通过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进行现代化和工业化革命 , 这些举措使得明朝诸项事业发展起来 , 最终扭转了历史的基本走向 。 这部小说最初诞生于音速(sonicbbs)网络论坛的一个问题 , 一位网友问道:“如果我们携带大量现代物资穿越到了明末 , 会怎么活下去并改变历史?” , 随后这个问题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 , 其中包括诸多自然科学专业人员 , 以及具有历史军事经济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 。 于是一次必将载入史册的集体创作随之开始 , 一部伟大作品开始了它累积式的自我生长 。
这个文本的诞生和累积与网络BBS的生产机制之关系 , 已有论者对此多加讨论 。 例如 , 李强指出“网络论坛时代的‘跑团’ , 凝练成了一种发展主义的‘集体智慧’ 。 这种‘集体智慧’进入网络文学网站, 以‘群穿小说’的形式得以保全 。 为了维护发展主义的合理性 , 需要展示其‘发展’的具体过程 。 不得不求助于同人创作来吸收新的‘集体智慧’ , 形成了‘同人转正’机制 。 ”[4]
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生产方式——它不仅在书写一个集体 , 也是一个集体在书写 , 在艺术生产层面上直接有了一种工业的比拟 , 这个意义上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的“文化工业”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作为一部工业小说 , 工业是它的金手指 , 也是它的生产方式 。
而本文的关注点集中在这样的有趣现象—— 这部小说中数字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 无处不在的数字和计算填满了文本空间 , 昭示了一种文学思维方式与艺术认识论的变异 。 通常来讲 , 小说文本中不会轻易出现过多数字 , 因为抽象的数字体系会摧毁直观上的审美体验 。 而在这部网络小说中 , 当数字成为金手指之后 , 它却并不会损失网络小说所带来的“爽”这一网络文学核心体验 。 可以认为 , 这部小说的一个隐性金手指就是穿越者的数学能力 , 或者借用黄仁宇的观点“数目字管理”的能力 。
穿越之后 , 并没有出现什么帅哥美女或妖魔鬼怪 , 也没有出现一些文臣武将帝王嫔妃 , 如同常见的穿越小说的惯常套路那样 , 穿越众先是讨论了一番物价 , 他们觉得自己手上所有的几样东西中 , 玻璃杯应该是卖得最贵的 。
“粉盒 , 每个白银十两 。
玻璃杯 , 每个一两 。
密胺的碗碟 , 大得五钱 , 小得二钱 , 勺子之类 , 一钱 。
塑料饭盒 , 每个三两 。
塑料雨衣 , 每件一钱 。
小刀 , 每把五钱 。 ”[5]
结合当时的物价水平和双方的心理博弈 , 每样物品得到了它最基本数字标注 , 那明朝时期的物价标准是如何的呢?作者如何确定数字的准确程度呢?
作者在此处注到:
“玻璃器的价格 , 来自王世贞的《凤洲杂编》 , 原价格单位为贯 。 这是嘉靖年的价格 , 但是我查不到17世纪的价格 , 暂时就用它代替一下 , 诸位不用深究 。 如有知道的 , 也请赐教 。 ”[6]
作者呈现了百年价格的微妙变化 , 并且把这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告知读者 , 其认真态度令人敬佩之余 , 我们再次发现作者对数字的敏感 , 这似乎是他的一种思考和书写本能 。
接下来 , 在穿越众要赚第一桶金的时候 , 作者又开始了精密的计算——
一个粉盒能卖十两的话 , 也就是说大约可得1000元 。 萧子山拿来的粉盒有200多个 , 仅此一项 , 就能收入白银二千两 , 合二十万元 。 即使他们要购入这些粉盒 , 目前的批发价也不过几元一个 ,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其实我们还可以倒卖一次 。 ”萧子山拿笔涂抹了半天 , “我记得明末金银比价大概在一兑十这个范畴内 。 这二千两银子 , 我们要求兑成黄金 。 可得二百两 , 合计7460克 。 每克按150元计算 , 就是一百多万 。 比卖货还赚 。 ’”[7] 分页标题
这样的计算与传统文本形式的结合上也并没有出现生硬之处 。 在第14节到第18节 , 作者花了五节的时间来书写一次会议的具体情景 , 会议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很常见 , 因为会议是一个戏剧决断性的时刻 , 在通俗小说谱系中 , 反腐小说和武侠小说都热衷于描绘会议中人性微妙的博弈和制衡与利益分配时人的情绪起伏 。 但在此处 , 会议的主要描写内容只是计算 , 反复的计算 , 不容偏差和不容易遗漏的计算 。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例如 , 他们要计算如何经商 , 能够不闹大动静 , 惊动中央 , 而引来军队的剿灭?而在这基础上又如何尽可能多的赚到钱?他们成立了“工业组!”“交通组!”“地质部!”“铁道部!”“公路局”“穿越移动!”“航空委员会!”“军事组!”“陆军部!”“海军部!”“城管局!”“契卡!”“发改委!”……
在会议之后 , 数字又开始大密度的出现了——
“这种炉不需要太多资源和人力就可以建造 , 投产一座日处理1600吨的小厂 , 也就是……32座炉 , 另外还需要瓦斯加热炉2台、通风机房1处、洗涤塔2座、冷却塔2座、烟囱2个 。 ”[8]
这种计算性的另一重体现是对系统平衡性的维持 , 维持系统平衡需要丰富而细密的计算了 。 《临高启明》一文中 , 这是它最高的成就 ,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历史中人看现代人的态度 , 没有违和感;现代人对历史中人的态度 , 没有违和感;涉及明朝地理自然知识 , 罕有错误;设计明朝物价、经济 , 罕有错误;人物开会讨论如何发展农业 , 罕有错误 。 这是如何达到的呢? 群体创作、数学思维、技术知识与历史知识共同促成了这一结果 。
罗素对数学用途的认识 , 恰好与这部小说中的基本描绘相符合 。 “正好像两个会计员之间无须乎有辩论;两个哲学家也不需要辩论 。 因为他们只要拿起石笔 , 在石板前坐下来 , 彼此说一声 (假如愿意 , 有朋友作证) :我们来算算 , 也就行了 。 ”[9]
此处 , 我们可以勾勒几部重要的有关明朝的畅销书之间的关系 。 首先要提及的是《明朝那些事儿》 , 这部书提供了一种充满戏谑和个体传奇的对明朝故事的重读 , 提供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知识传播 , 它是某种民族说书体裁的当代复活 , 民族性与网络性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 《万历十五年》则采用的是史家笔法 , 它提供了一种对民族困境的解释 , 这种解释最终归结到非常具有概括性的“数目字管理”维度的缺失上 。 从这个角度上 , 我们再次翻开《临高启明》 , 就发现“数目字”出现的一种意义所在 。 穿越者们固然并非打算直接回应李约瑟问题 , 不过这才更彰显了一个内容背后的潜意识形式:不仅需要成为一个科技强国 , 而且需要在形式维度不断满足创伤开始时期的幻想 ,在国族起源和个体起源上让自己不再是一个数目字意义上的弱国 。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02
《工业霸主》——个体及其血肉相连的记忆[10]
穿越提供了一种有趣的网络方案 , 它打破时空界限 , 使得此时此刻与任意的历史同时在场 , 而在《工业霸主》这部小说中 , 穿越者不再是集体 , 而是个人 , 事实上 , 这才是穿越的常见模式 。 名为“林振华”的青年穿越到1979年 , 成为了大工厂的一名工人 , 而穿越者的任务也非挽救一次民族危机 , 而是工厂危机 , 他通过专业技术和相关才能带领工厂走向了辉煌 。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这一文本 。 首先是作者维度 , 本文作者的三重身份是很值得注意的 。 第一重身份当然是他的网络小说作者身份 , 值得多提几句的是 , 作为一个网络作者 , 他与工业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 , 他几乎成了网络工业流小说的代名词 , 而齐橙的作品成绩呈现出一种有趣的走势——凡是涉及工业科技文化的相关作品 , 成绩都一路飘红 , 而当他心有另属 , 渉笔其他题材时 , 小说成绩却无法与他的工业文化题材作品相比较 , 网络题材认同与作者认同是一个有趣的接受美学问题 , 此处不多提及 。分页标题
第二个身份是他的军迷网友的身份 , 他以“南石”为网名在网络论坛上对军事文化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 留下了诸多话题 , 也可谓军迷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 “军迷”是一个有趣的网络群体 , 首先 , 他们出于对军事问题的敏感和喜好而聚集到一起 , 对于技术层面的掌握程度关乎军迷的等级;其次 , 有关军事的讨论背后 , 又总隐藏着与之相关的家国情怀 。
前两重身份都是作者的网络身份 , 或者说虚拟身份 。 而 齐橙的现实身份则是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 ,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 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统计学等多门课程 。 这重身份在网文作者中较为罕见 , 使得他将带有专业色彩的知识积淀和历史素材与网络叙事学融为一炉 。
这三重身份 , 分别使得它的作品获得了工业流的抗鼎人物的地位 , 冷冽硬气的硬汉风格 , 以及专业知识的保证 , 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解读这部小说的第二重视角是他的文本叙事的快感维度 , 诸多文本细节都显示了它的一种“梦”文本特质 , 例如第一章名为“梦回79” 。 类似的“工业梦”文本其实早在现代文学发生期就有体现 , 1909年发表的《电世界》一书曾这样书写:“亚细亚洲中央昆仑山脉结集地方 , 有名乌托邦者 , 新出一位电学大家 , 自从环游地球回国 , 便倡议要把电力改变世界 , 成一个大大的电帝国 。 ”“忽然在本国江苏省扬州府东境 , 找着一块大陨石……把电气炉放高热度 , 那电力高到一万三千度 , 竟熔成一种金属原质 。 ……只消得无论何种定质器具附着上面 , 便成个小小电机 , 比起二十世纪的电机来 , 已经强了几千倍 。 ”[11]联想到洋务运动、实业兴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名词 , 工业梦是民族欲望的重要维度 。
从叙事快感的角度讲 , 书中处处充满传奇色彩的描绘 , 这种传奇性书写的爽感模式与其他网络小说有近似之处——首先遭到他者的鄙视 , 而后通过工业能力实现工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完成“打脸”;这么说来 , 作为一部成功的网络小说来讲 , 它肯定达到了广义的“爽” 。
不过 , 它与诸多网络爽文仍有颇为不同的地方 , 在内容上也充满历史掌故与个体经验 , 叙事上也与经典的爽文模式有一定距离 。 原因何在?这与它的文本和我们所处时代的临近关系是一个重要原因 。 如果说《临高启明》处理的较为遥远的历史 , 我们与之相关的痛感和快感的观念属性较强的话 , 《工业霸主》处理的则是一种痛感更为直接也更为强烈的历史——1979年以后的历史 , 如果说《临高启明》还带有一种科技狂欢节感觉 , 是一种戏拟的祖先的故事的话 , 那么 , 《工业霸主》提供的则是一部有关“父亲”的故事 , 它的痛不是你的痛 , 但它的痛和你的痛血肉相关 。在这种叙事感觉里 , 工业技术与个体集体命运都牵连着 , 每个人都是一具技术身体 。
“我是在工厂里长大的 , 当年那个厂子 , 也曾是一家风光无限的国营中型机械企业 , 可惜现在已经破产多年 , 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辉煌了 。 许多年来 , 我就一直想写一部关于工厂的小说 , 幻想着如果能够重新再来一次 , 也许这家企业不会沦落到破产的地步 , 而是有可能抓住每一个机遇 , 最终成长为一个工业巨无霸 。 ”[12]这是作者齐橙的自述 。 的确 , 中国的近代史容易造成一种悲怆嘶哑的感觉 , 这不仅是国歌的声腔 , 或者艾青的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它是对于主体状态的一种描述——它是两个存在之间状态的不均衡 , 一边的过度呼唤 , 另一边却总不来临 , 总不在场 。 整个世界像一堵墙提着供一种压迫感 。
一部网络小说通常不该具有这个类型的风格 , 它应该轻松 , 总的说来 , 不该嘶哑 , 而应该是柔软或庆祝的声音 , 因为萌点和爽点而发出的声音 。 也就是说 , 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爽不同 , 但却与另一个网络文论词汇勾连起来 , 这个词便是“燃” , 爽是一种隔离痛感的网络文学阅读体验 , 燃则是一种痛感和快感交织彼此互相征服的状态 。 在任何时候 , 它是爽文的同时 , 其底座又都是现实主义文学 。分页标题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
本文插图
03
《重生之神级学霸》——白日梦患者学历考
《重生之神级学霸》与上述两部与科技有关的小说又有不同之处 , 它讲述了一个学子求学的故事 , 主角本是生物学专业的从业者 , 已经是为金牌补习讲师 , 他穿越到1982年后重新成为一名学生 , 要重新面对很多学子需要面对的事情 , 如课堂回答问题 , 期末考试等 。 而他利用自己的知识金手指不断地在学习和考试中叱诧风云 。 这部小说较之前两部小说它更为个体化 , 较之科技应用的方式 , 它更为爽文化 , 是更为典型的网络“白日梦”文本 。
这部小说与科技的关系体现在“科技金手指”和“科技升级体系”中 。 何谓“科技金手指”?金手指指的是“玄幻小说或其他类型的网络小说中 , 主角拥有的超出常人的能力、道具、资源、武器、家族背景等有助于他成功的个人设定 。 例如 , 主角生在帝王之家、天生过目不忘、幼时拜师名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年纪轻轻武学造诣登峰造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经史子集倒背如流 , 等等 , 都可谓金手指的具体表现形态 。 ”[13]若将武功才学等超出常人的能力和资源替换为超乎常人的科学知识祭奠或科学技术累积 , 那么便可称之为“科技金手指” 。
何谓“科技升级体系”?“虚拟世界或现实世界中任何技能、实力、地位、财富、身份的提高 , 都可以‘升级’名之 , 而在网络文学领域 , 尤其是玄幻小说这一文类中 , ‘升级’这一概念尤指作品中人物‘武学’等级或者说‘战斗力’等级的提高 。 ”[14]如果用科学技术置换战斗力和武力等级 , 那么科技升级体系也随之出现了 。
在这一视域下 , 我们来欣赏一段《重生之神级学霸》的文本——
“120分可是满分!
听明白的一脸呆滞 , 没听明白的连忙掏耳朵 。
卢老师呵呵的笑了两声 , 从胡燕山手里轻巧的取回卷子 , 道:‘这个卷子我准备再看看 。 ’
‘分数写错了吧 。 ’胡燕山伸长了脖子 , 还想看卷子 , 只瞅到一连串的对号 。
绝对不是12分了 。
卢老师没回答 , 卷起卷子 , 向杨锐招招手 , 道:‘杨锐跟我出来一下 。 ’
‘是有问题吧?是不是?哈哈……是有问题吧 。 ’胡燕山其实也有点傻眼 , 只能用笑声来掩饰 。
事关名誉 , 杨锐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 , 反问:‘有什么问题?’
胡燕山头都不回 , 嗤笑道:‘你抄的呗 , 还能有什么问题?’
‘我抄谁的?’杨锐声音淡然 , 底气很足 。
胡燕山语气一滞 。 是啊 , 全班最高的李学工82分 , 和120分差的不是一般远 。 ”[15]
考现实试带来的挫败感由虚拟考试带来的满足感进行补偿;再如 , 作者还描绘了发表核心期刊的情境 。
“因为他发往国外的论文有了回信 。
前前后后两个星期的时间 , 就有了回信 , 通常意味着两个极端:极大的可能通过和干净利落的否决 。
杨锐得到的答案是意料之中的通过 。
尽管如此 , 他还是免不了感慨万千 。
他这次投稿的可是标准的sci期刊 , 影响因子1.2 , 放在研究生时代 , 也是能毕业的成绩了 。
不是特别强的大学和特别强的专业 , 正常学生读三年研究生 , 有这么一篇论文 , 就算是没有虚度 。
杨锐第一次得到类似的成绩 , 忙活了差不多8个月的时间 , 其中四个月的时间就耗费在了修改上面 。
国外的期刊 , 除了通过和不通过两个选项以外 , 通常还有修改后通过 , 修改后考虑等回答 。
如果是前者 , 自然是值得庆贺的 , 即使是后者 , 也意味着通过的几率大大增加 。
但是 , 期刊要求的修改 , 往往来自于评审 , 也就是同行业的大拿们的问题 。 作为一名研究生 , 要使对方满意自己的回答 , 殊为不易 。分页标题
若是遇到修改再修改 , 更是伊人憔悴——不像是发表论文之初 , 到了这一步 , 除了勉力支持下去 , 也没有其他的选项了 。
然而 , 在记忆中如此艰难的过程 , 如今却几乎没费什么事的 , 被自己给完成了 , 杨锐也不由心思变幻 。 ”[16]
考虑到核心期刊在学术界具有生杀予夺的大全 , 有类似经历的读者都会在此处获得代偿满足 。
这些与其他网络小说的快感制造法相似之处很多 , 不过 , 此处我们着重要寻找的是《重生之神级学霸》这本书在科技语境下的独特问题 。 那么 , 不妨提问:它的文本黑洞在哪里 , 它缺失了什么 。
答案显而易见 , 作为一部非常安全且非常典范的爽文 , 它所缺失的确实是历史维度和家国维度 , 不过 , 我们就该因此认为它是一种历史的丧失么?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的意义上 , 我们当然不能这样说 , 那么 , 它的历史在哪里呢?它的历史正在其缺失之处 。
这一代作者共同身处于一种提前存在的科技事实之中 , 科学技术和理工教育已经是生存事实的一部分 。 出于科技渴望和科技需要 , 自然科学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中享有了崇高的地位 , 无论排斥外在的“文科僧” , 还是在内部竞争关系中的理科生 , 都曾经分享过这样的压力体验 。 从历史维度讲 , 它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国近数十年的科技腾飞与此密切相关 ,但从叙事学角度讲 , 它必然需要对自己因之而面临的个体缺失进行一种补偿性叙事和白日梦叙事 , 一种柔软的能够抚慰坚硬世界的虚拟世界 。 《重生之神级学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了一种补偿 。
总结起来 , 这里出现了关于创作主体与科技国家之间“知与不知”的公式——
《临高启明》:“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国家 , 但不知道自己是为了自己 。 ”
《工业霸主》:“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国家 , 也知道自己是为了自己 。 ”
《重生之神级学霸》:“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自己 , 不知道也是为了国家 。 ”
04
结语
在最后 , 我们引入几个问题 , 对科学技术与网络小说所发生的可能关系进行总结 。
第一 , 科学技术与小说文本常发生哪几种形式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 , 自然有几种可以脱口而出的回答 , 我们能想到的第一种形式可以称之为科学家传记或报告文学 , 它将科学家塑造为偶像 , 号召我们向他学习 , 或者塑造成一个神话 , 供大众消费;第二种形式是科幻文学 , 它通过虚拟场景的构建 , 围绕科学技术的未来可能性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连缀全片 , 其中充满科学伦理学意义上的反思;第三种形式则是科普作品 , 它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科学 , 用日常语言来构建科学图景 , 建立深奥复杂的科学世界与大众之间的联系 。 除此之外 ,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种新的科学与文学共生的小说类型——网络小说 。 当然 ,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小说都与之有关 , 不过网络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非网络小说——无论是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 , 与科技的关系都更为紧密 。 首先 , 网络小说的作者群体中出现了大量的理工科生 , 创作主体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次 , 这些理工科生在书写过程中 , 缜密思维和系统思维影响着小说的叙事体系构建 , 灵与数发生了更为密切的共生关系;最后 , 也是本文要重点论及的 ,“科学金手指”的诞生和使用是网络小说与科学技术的一种有趣结合 , 至此 , 网络小说常常体现出的快感和欲望维度不再局限于个体维度 , 与民族国家维度也发生了关联 。
第二 ,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能通过网络文学得到体现么?在当今时代 , 现实主义已经被打碎 , 就像一块被打乱顺序的魔方 , 它所丧失的不是它自身 , 而是它的秩序和组织形式 , 而这种秩序的恢复需要极大的努力 。 当然它并没有消失 , 在商业进程和教育进程中 , 这一代作者同时接触了大众商业故事和自然科学 , 然后它们融合在了一起 。 这是一种很好的结合 ,传统人文既反对商业化 , 也反对科学化 , 在网络文学这边 , 它们联合在一起 , 这才是网络小说新变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我们不用“进步”这个词的话 。分页标题
我们不需要再像曾经的文艺工作者那样去呼唤一种什么样的故事 , 无论呼唤的是个体叙事还是集体叙事 , 是艺术实验还是人民文艺 , 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去回应网络文学的发展现实 , 因为它已经出现且就是出现了这样的故事 , 它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故事 。 在观察这样的故事给予了什么的时候 , 可以同时考察这种故事让什么消失不见——它们造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在场 , 历史主题和家国主题并没有消失 , 反而得到了一种更为有趣的证明 。
第三 , 有关李约瑟问题出现了两种倒转——
首先 , 第一重倒转:现实层面的科技强国需要得到实现 , 而心理维度的起源再书写也要得到满足 , 李约瑟难题留下的“自卑感” , 不仅需要在现实层面上的现代化进程给予改变 , 也需要在个体叙事的想象界给与解决 , 因此网络小说文本一直在个体欲望与集体欲望层面充满张力 。 已经有诸多研究者将网络文学称之为欲望叙事或快感叙事 , 在这个意义上 , 很多网络小说成为了个体自恋的复本 , 现实中的自恋叙事与网络中的自恋叙事消失了界限 , 连中间的镜子也消失不见 , 它不再是一种镜像模仿的关系 , 并非虚拟来模仿现实或回放我的心灵所经历的世界 , 而是它们同时存在 , 我与虚拟共同构成了我与虚拟 。 从这个意义上 , 家国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一个更大的“我” , 这种虚拟叙事与外部空间中的实际故事是同时发生的故事 。
其次 , 第二重倒转:齐泽克在谈及***络小说时 , 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它可以让中国人民仍有想象的可能 。 这不仅包括重新想象历史 , 也包括想象自我 。 [17]以经典文学的视角来审视 , 网络小说仍在文学层面上有着诸多不完美之处 , 不过 , 网络小说的诞生本就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产业、文化资本积累多重作用的结果 , 意味着工业文明某种意义上的发达 , 或许我们可以不再询问有关正统的李约瑟问题 , 而可以将李约瑟难题倒转回去扔论敌 , 不妨称之为网络小说难题—— 为什么中国诞生了网络小说而西方没有?这是需要从精神分析和文化史双重意义去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 。
注释
[1]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M] , 科学出版社 , 1975年 , 第3页 。
[2] 参见(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4年 。
[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原刊版)[M] , 商务印书馆 , 1938年版 , 第3页 。
[4] 李强.“集体智慧”的多重变奏——由《临高启明》看网文生产机制与意识形态之关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02):130-137.
[9]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 , 马元德译 , 商务印书馆 , 1976年 , 第119页 。
[10] 第二部分对《工业霸主》背后语境的讨论以及对其基本内涵的一些认识 , 得益于与该小说作者齐橙的相关沟通 , 在沟通过程中受益匪浅 , 特此致谢 。
[11] 转引自李广益.光面与暗面:百年中国科幻文学中的工业形象[J].东方学刊,2019(02):53-59.
[13] 耿弘明.哲人话语的快感构建与网络小说的快感叙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6):39-47.
[14] 耿弘明.快感与自卑感的循环——试论网络玄幻小说中的升级问题[J].文化与诗学,2016(02):295-311.
[17] 齐泽克:《在占领华尔街的现场讲话》 , 2011年10月9日 。 转引自邵燕君.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A]. .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高峰论坛(2016-2017)会议论文合辑[C].: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2018:17.
【小说|【保马原创】耿弘明 | 工业党文学的科技国家书写】微信号 : PourMa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