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如何从“学渣”变“学霸”?

“起跑线”很低
1811年 ,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白杨坪 , 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 。
曾国藩家普通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 , 翻开他们家家谱 , 往上翻个几百年 , 也找不到一个做过官、读过书的先人 。
曾国藩后来在写给祖先的碑文当中曾经这样说 , “吾曾氏家世微博 , 自明以来 , 无以学业发名者 , 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 , 曾无人于科目秀才之列 。”
这就是说 , 老曾家从明朝到清朝的五六百年间 , 不但是没出过当官儿的 , 就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
所以 , 相比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读书人 , 曾国藩家实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
用现在的话说 , 曾国藩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 。

『』曾国藩是如何从“学渣”变“学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国藩像“霸蛮”的爷爷
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 , 他就不信老曾家几百年出不了个读书人这个邪!
湖南人“恰(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劲头一上来 , 曾玉屏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 , 咱老曾家一定要供一个读书人出来 , 破一破这个保持了几个世纪的“记录”!
于是 , 他从小就把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 , 而且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 , 不惜花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教曾麟书 。可惜呀 , 这个大儿子读书实在是太笨 , 连个秀才都迟迟考不上 。
眼看着儿子是没什么希望了 , 倔强的老头儿又把这个希望寄托在孙子曾国藩身上 。
老头儿对曾国藩的殷切期望 , 从曾国藩学业进度当中就能够看出 , 曾国藩五岁不到 , 老头儿就催着他爹曾麟书给他启蒙 , 八岁就逼着他读完了《诗》、《书》、《礼》、《易》、《春秋》这非常难懂的“五经” 。九岁 , 曾麟书就开始教他写八股文 , 这个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当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刚刚14岁 , 曾麟书就带着他一起去参加秀才考试 。
爷爷曾玉屏虽然是个文盲 , 但通情达理、勤劳能干 。多年勤俭节约 , 攒下了100多亩地的家当 , 就供着这爷两读书 。当代人眼中绝对的“笨小孩”
可能是老曾家的遗传基因里面天生就没有读书的因子 ,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跟他爹一样 , 非常不顺利 , 一连6次都没有考上 。
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 , 关于曾国藩读书的小笑话 。
说是曾国藩从小读书 , 虽然很笨 , 但是非常用功 , 每天要是不背下一篇文章 , 他就不睡觉 。有一天从黄昏开始 , 他就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 。
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 , 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就下来偷东西 , 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文章怎么也背不下来 , 背不下来他就不睡觉 , 坐在书桌前一遍又一遍的背!
小偷没有办法 , 只好在房梁上等 。小偷等啊等 , 都等到睡了两觉了 , 睁眼一看:我的个亲娘额 , 这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庆历四年春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这梁上小偷实在听不下去了 , 忍无可忍就从房梁上呼的一声跳了下来 , 指着曾国藩的鼻子就破口大骂:就你这笨样儿 , 你还读什么书啊?你听我给你背一遍!
接着就给曾国藩从头到尾、倒背如流地背诵了一遍《岳阳楼记》 , 摔门而去 , 留下曾国藩在那儿目瞪口呆 。差点被爹坑惨了
曾国藩的爹曾麟书是曾国藩的启蒙老师 , 前面笔者说到了 , 估计是他们老曾家遗传基因里就没有读书的因子 , 这个爹读书确实不靠谱 。究竟有多不靠谱呢 , 这样来说吧 , 曾麟书考科举里面入门的秀才 , 前后考了17次才勉强考上 。
为什么说是“勉强考上”呢?曾麟书考上秀才的时候 , 已经是整整43周岁了!估计当时的考官看到这位两鬓斑白的考生 , 再听到他和曾玉屏两代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考秀才破“魔咒”的感人故事 , 就一时动了恻隐之心 , “赏”了曾麟书一个秀才 。分页标题
这样一个爹给自己当老师 , 后果可想而知 。
曾国藩跟爹六次参加“乡试”而屡试屡败 , 师父曾麟书对曾国藩的教育方法肯定是出了大问题 。曾麟书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 , 只知道教曾国藩下笨功夫 , 要求曾国藩读书要认真 , 不读懂上一句 , 绝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 , 绝不摸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课 , 晚上就绝不睡觉 。总结起来就是 , 学习方法四个字:死记硬背;学习手段上面 , 可能跟现在的疲劳战术、题海战术也差不多 。
结果 , 当曾国藩最后一次跟曾麟书一起并肩参加秀才考试后 , 他爷儿两确实都上榜了 。只是父亲上的是题名金榜 , 曾国藩上的是“小告示牌” 。
原来科举考试有个规矩 , 考完以后主考的人要给天下学子“解题” , 也就是所谓的“悬牌批责” 。要把写得好的文章和写得不怎么好的文章 , 都选那么几篇作为范文贴出来公示 。
结果 , 曾国藩的答题就被作为了不好的文章典型 , 被公示出来贴到了“告示牌上” 。主考官还给了点评:辞藻还不错 , 就是文理欠通!大家要引以为戒 , 下次写作文可千万别向曾国藩同学学习了 。
4岁就被“师父”曾麟书启蒙 , 跟着读了快20年的书 , 结果落了个“文理不通”的下场 。
所以啊 , 任正非说的很对 , 一定要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开窍之后变“学霸”
一个秀才六考不中 , 文章还被当众批评“文理不通” , 这得有多丢人现眼啊!
这样的事儿要放在现在的一般孩子身上恐怕不闹点儿心理疾病 , 也得自暴自弃一阵 。但是对于曾经被小偷羞辱过 , 从小就受过挫折历练的曾国藩来说 , 这个当头一棒不但没有击垮他 , 反而把它砸醒了 。
曾国藩幡然醒悟 , 他之所以屡试屡败 , 是因为他父亲曾麟书的教育方法和指导方针出了问题 。死记硬背那一套 , 怎么学都不会有什么长进 。被主考官这么一批评之后 , 曾国藩就觉得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老路 , 一定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当中跳出来 , 这样才会有进步!
经过一番苦苦反思 , 曾国藩终于从他父亲那种僵化刻板的教育模式当中突破出来 , 他悟出来应该怎样写作文 , 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才能把道理讲得通 。
第二年 , 他又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次曾国藩在场上发挥的非常好 , 作文写的如同行云流水一样 , 终于考上了秀才 。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 , 但是一旦开窍之后 , 后面的路就越走越顺 。
中了秀才之后 , 第二年曾国藩就直接报名参加了举人考试 , 一下子就考中了湖南省第36名 。
我们知道举人考试比这个秀才考试可是难多了 , 当时的举人考试 , 每次湖南全省不过也就四五十人能被录取 , 录取率大概是1/80 , 这比现在高考可难多了!
曾国藩是中了秀才之后 , 马上就中了举 , 当时把这种现象称为“连捷” , 是非常牛的!
曾国藩考进士的比考举人稍微费点儿劲 , 因为进士比举人要更加难考得多 。
进士三年一考 , 每次全国只录取300~400人 , 平均每年也就100多!有一个叫何炳棣的学者曾经做过研究 , 清代进士占当时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这数字看得有点头晕吧 , 别数了 , 就是1000万人中才出不到5个人!
【『』曾国藩是如何从“学渣”变“学霸”?】曾国藩考进士考了两次半 , 为什么说是两次半呢?第一次是考上举人的第二年 , 曾国藩就参加了进士的春试 , 结果没考上 。这算一次 。结果正逢皇太后60大寿 , 给读书人赏了一次“恩科” , 就是额外加试一次 , 由于夹在两次正轨考试之间 , 时间太短 , 就算个半次吧 。两年后 , 曾国藩又参加了一次正规的进士考试 , 很顺利就考中了 。

『』曾国藩是如何从“学渣”变“学霸”?
文章图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金榜题名考出开挂人生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 科举考试体系里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 , 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 , 进士则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 。
曾国藩考上进士那一年 , 他27周岁 。27岁就能拿到博士学位 , 搁现在也是“天才” , 放大清帝国那绝对是“少年班”出身 。可能大家对此没什么概念 , 我们拿数据说话 。大清帝国考上举人的平均岁数是30周岁 , 那么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又是多少呢?37周岁!再举一个明朝的牛人海瑞 , 他老人家35周岁才考上举人 , 一生求进士而不得 。
不过曾国藩考进士虽然入了围 , 但名次并不高 , 三甲第42名 , 大概排在300名进士的250名左右 。一般来讲 , 这个成绩是进不了翰林院的 。不过 , 在殿试之后 , 在“点翰林”之前 , 为了慎重起见 , 朝廷还要为挑选翰林官员举行一次考试 。
这次考试 , 曾国藩竟然考了个考了个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阅卷 , 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满意 , 又给他改成了一等第二名 , 这样曾国藩就被点了翰林 , 正式走上仕途 , 从而获得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官场起点 。
接下来 , 曾国藩10年之内由从七品一路开挂晋升到正二品 , 直到回家丁忧创建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