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 , 对“弱者”的救助都既是对人性同情 , 善良的体现 , 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这种社会救助的行为在古罗马经历了从讲究人人平等的传统公民理念 , 到基督教传入后的演变成一种手足之情的关爱 , 从实现对等互利的原则到以救济贫困为目的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希腊罗马看似“平等幸福”的制度下 , 不幸的乞丐却为人摒弃
在古希腊罗马的许多文献中 , 对贫困也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 , 贫困人口一般是指两种人 , 一种是即使自食其力 , 也因为能力不够而导致生活窘迫的人 , 另一种则是失去了生活资本而只能依靠他人来勉强维持生存的人 。
在古罗马初期 , 因为极大部分继承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各种传统观念 。在此时期 , 人们的目标是追求幸福 , 柏拉图曾有论断“我们的国家不应该有乞丐”他认为这些无法完全自食其力的人是对城邦的一种侮辱 , 是不该存在的对象 。古希腊罗马人对于乞丐是十分鄙视的 , 甚至认为应该将他们赶出城邦 。
然而这些理念并不代表在这个历史时期 , 社会上就不存在救助理念和救助行为 , 只不过这些理念带着强烈的条件主义的色彩 。比如西塞罗就一度认为真正的善行一定包括救济穷人 , 然而他们会对救济的对象进行挑选 , 选择去救济那些值得帮助 , 并且懂得感恩的人 。这反而体现出了浓重的特权象征 。
这种现象与古希腊罗马的传统一般伦理密切相关 , 他们认为追求幸福才是人生的真谛 , 然而当时不同的学者对于幸福一词有不同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 , 获得幸福不但包括生活物质等方面的高要求 , 还在于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 , 对美德的向往 。这其中就包含了善的体现 , 而且是最高等级的一种善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慷慨大方正是这种善的体现 , 富人将财物施舍给合适的穷人 , 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美德和高贵之举 。这种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伦理观念对罗马人的影响也很大 。这样一种哲学观念在罗马的初期社会也也同样盛行 , 除了亚里士多德之外 , 西塞罗和小塞涅卡等人虽然与亚里士多德并非同一学派 , 但其对待善行和救济的思想理论是一致的 。
但他们推崇的善行仍然是一种双向的制度 , 他们强调善行需要区分对象 , 需要适度和量力而行 , 其本质还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朋友关系 。但他们也都同时注意到了善行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作为社会共同体 , 这些善行拥有将社会不同个体凝聚在一起的作用 。
尤其在人类社会 , 善行是不可或缺的 。人类在自然社会就是极为弱小的个体 ,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 , 对他人的善是连接社会共同体的重要方式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 , 善行则是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 体现个人美德的一种目标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按照这些哲人的说法 , 善行需要遵循平等和正义 。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 , 由于富有的优势和贫困的劣势 , 以一种补偿机制使得双方获得平等 , 行善者付出财物和金钱 , 以此来获得荣誉和被施善者的感恩和回报 , 然而这样的过程很难获得完全的公平和平等 。“手足之情”如何改变传统观念?以爱来代替施舍
基督教传入罗马之后 , 也给罗马带来了关于社会救助思想和伦理的改变 。与传统的思想相比 , 基督教的救助思想更带有一种积极的内涵 。这种内涵将原本认为贫困是一种耻辱的观念完全抛弃 , 取而代之的是对为富不仁的一种鄙视 。分页标题
基督教由于继承了犹太教的传统 , 对穷人的生活状况尤为关注 。“摩西五经”里面就经常提及对穷人 , 孤儿寡母以及外乡人的救助 。《德训篇》就告诫富人不要拒绝接济穷人 , 《以赛亚书》中要求富人“将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 , 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 。见赤身的人给他衣服遮体” 。
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基督教不断吸引信徒和发展壮大 , 救助穷人更是福音书中的重要议题 。最初的基督教就是将丧葬仪式和社会救助作为其主要活动的一种组织 。除了《圣经》当中的一系列步道和解释论述之外 , 甚至有关于这种理论的专论 , 比如《论什么样的富人能得救》 , 《论做工与施舍》等等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耶稣就认为个人的命运和富有或者贫困没有太大关系 , 而是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信仰 。因而他批判那些缺乏爱心 , 为富不仁的人 , 对穷人则十分偏爱和赞许 。《马太福音》中说 , “骆驼穿过针的眼 , 比财主进入神的国还要容易” 。他认为乞丐死后可以享福 , 而财主死后只能在阴间受苦 。
在教会的实践当中 , 富人的财富被视为一种不好的东西 。他们认为对财富的追逐和拥有会让人不断陷入有害的迷惑和无底洞的私欲当中去 , 及其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贬低富人的价值 , 认为拥有过多的财富会使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 , 而穷人则是有信仰和能够获得神的帮助和选择的 。
而随着一些富人的加入 , 富人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救也成了教会关注的重点 。富人如果记得将财富用来帮助穷人脱离贫困 , 跟随耶稣的教导 , 也能够得到永生的回报 。于是在基督教的发展下 , 抛弃财产 , 脱离世俗 , 追求永生逐渐成为了基督教内部的主题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 财富反而成了被摒弃的一方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基督教也赋予了救助另外的含义 。它不再是一种追求回报和平等价值的一种付出 , 而是作为一种对兄弟手足的关爱之情 。基督教所强调和推崇的这种爱不仅仅包括对神的爱 , 还有对人的爱 , 而且这种爱是济世普世的一种爱 。
这种爱不仅仅是要体现在言语之间 , 还要体现在身体行为上 。这就表现在了救助饥渴交加的穷人 , 给没有衣服的人衣服穿 。还有帮助病人 , 留宿过路的旅客 , 甚至照顾监狱的犯人 。以各种方式对弱小的群体带来最大的帮助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传统观念最终土崩瓦解 , 背后推手源于罗马帝制改革
基督教也并不否认古腊罗马的理念-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意义 , 然而二者对幸福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 。古希腊罗马强调现世的幸福 , 他们对穷人的救济更强调友爱的观点 , 因而是给人带来快乐和愉悦感的友爱 , 这种友爱以利益为目的 , 并没有亲缘的感情基础 , 一旦这种目的实现的基础没有了 , 即付出无法带来相应的收获 , 这种“友爱”也就结束了 , 它并不牢靠 。
这样的救助伦理的形成与其城邦制有着极为深切的关系 。对于城邦制度来说 , 城邦中有两类人 , 一类是公民 , 一类是非公民 。“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智能的人才能被称为公民” , 因而公民才是城邦中拥有财富 , 权力和土地的掌握者 , 作为公民而存在的城邦居民才能和平共处 , 享有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共同的生存资源 。

■以“爱”来代替施舍,古罗马传统社会救助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种资源配置体系下 , 国民拥有自我生存的资本 , 他们不需要依靠国家 , 也不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款 。对国家来说只要能够实现城邦的正常运转 , 保持公民占地的平衡 , 避免人民因为失去土地而变得贫困 。因而公民对贫弱者的捐款就不是一种义务之举 , 而是一种需要双向回报的举动 。分页标题
而在罗马 , 土地分为公民个人土地和国家控制土地 。罗马政府的收益除了战争所得 ,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土地的税收 , 以及一些财产税 。随着罗马的不断向外扩张 , 国家控制下的土地越来越多 , 贵族巧取豪夺 , 广占公田的情况越来越多 。以至于一部分公民失去土地 , 沦为奴隶 。
这种现象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 , 引发了平民的强烈反对 。因为罗马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建立在掠夺的基础上 , 平民的服役对罗马来说十分重要 。因而罗马在扩张的过程中为了减轻这种现象也做了一些政策调整 。然而随着这些扩张步伐的减缓 , 庄园制逐渐成型 , 土地集中在少数富人的手中 , 这些政策也很难再发挥作用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土地成为无产者 , 在公元4世纪左右 , 以穷人和富人的划分逐渐取代了在城邦制作用下公民和非公民身份的划分 。
在贫困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 罗马的中央和地方政权也在不断崩溃 , 传统的机制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频发的矛盾和问题 , 传统的公民体制已然解体 。基督教的传入则带来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因其所倡导的普世的价值观念破除了传统的血缘和种族的观念 , 以关怀和救助弱势群体为己任 , 这种教会的救助体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导 。
参考文献:
《古罗马史》
《以赛亚书》
《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