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一大约两年前 , 厦门的老同学和我聊天 , 说现在孩子升学的压力特别大 , 他家孩子刚上一年级 , 作业多得做不完 , 他们两口子下班晚 , 回来还得辅导孩子作业 , 等到一切安排妥当 , 夜都很深了 , 每天像打仗一样 , 搞得他特别焦虑 。我嘲笑他 , 何必呢?孩子才上一年级 , 这么鸡娃 , 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 老同学忧心忡忡地说:“不知道长沙如何 , 我们厦门 , 初中生将来能上普高的比例只有一半 , 另一半的孩子只能上职高 。 要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机会考大学 , 现在不努力怎么行?”我对老同学的话深疑不信 , 孩子怎么会没有高中上?以前没听说过呀 。 他再次强调 , 厦门确实如此 , 普通高中的容量只能招收约50%的初中生毕业生 , 其他的孩子只能上职高 。 我顿时对老同学充满同情 , 我潜意识里觉得那只是厦门的问题 , 我大长沙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年前我去珠海 , 珠海的朋友忧心忡忡地说 , 现在初中升高中压力太大 , 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能上普高 , 另一半只能上职高 。 闻听此言 , 我虽然没有上次那么惊讶 , 但还是有些疑惑 , 莫非很多城市都这样?再后来我去一个湖南的镇中学 , 和老师聊起 , 老师说一些城市的孩子想办法到他们镇中学来上高中 , 因为城市里初中升高中竞争太大 , 很多孩子考不上高中 。和本城的朋友吃饭 , 席间聊起上高中的事 , 他们纷纷表示很难 , 竞争很大 。 我这才知道 , 长沙也是如此 , 上高中竞争很激烈 , 同样是约一半的初中生毕业生能上普高 , 剩下的只能去上职高 。前天晚上去逛超市 , 偶遇熟人 , 聊起孩子 , 他们两口子也是忧心忡忡 。 他们的孩子今年初三 , 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 他们担心考不上普高 。 两口子都是博士 , 就一个独生女儿 , 他们有能力让孩子多读几年书 , 接受更好的教育 , 不需要孩子早早去工作 , 不想让女儿初中毕业就上个职高然后就去社会上飘 , 可是中考竞争太激烈 , 怎么能考上高中成了孩子和家长最焦虑的事 。 按孩子爸爸的话说 , 现在中考比高考的竞争还激烈 , 初中的孩子特别特别累 。这位爸爸不解的是 , 初中毕业才15岁的孩子 , 在自家旁边上高中 , 每天回家 , 天天被父母监管着督促着 , 难道不是最好的教育吗?非得让这么小的孩子上不成高中 , 送到离家很远的职校去 , 和一群同样考不上普高学习不好的孩子整天混在一起 , 没有优秀的榜样 , 远离父母的监管 , 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青春期的孩子 , 年龄又那么小 , 稍不注意 , 就走歪了 , 搞不好整个人都会毁掉 。 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一代父母来说 , 孩子考不成大学 , 真是心头之痛 。这位父亲觉得 , 高中不属于9年义务教育范畴 , 这没有问题 , 父母多掏钱就是 , 家长没有意见 , 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 , 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钱还是拿得出 , 只要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 怎么都行 。早早地 , 在孩子还只有15岁的时候 , 就用成绩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别 , 学习好的进了普高 , 学习差的进了职高 , 这种对青少年过早的分级分类 , 把差的归一堆、好的归一堆的做法 , 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 上职高的学生会在自我认知上产生深深的自卑 , 甚至自暴自弃 。 现在很多初中和高中都禁止分普通班和尖子班 , 为的是让所有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平等感 , 不要让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过早地放弃 , 那么 , 中考时这么赤裸裸地以成绩为标尺把这么小的孩子划分成两个阵营 , 合适吗?这位家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 在一半的孩子上不成普通高中 , 无缘考普通大学的现实面前 , 家长是没有办法淡定的 , 尤其是上过大学的父母 , 很难接受唯一的孩子在学业和前途上的这种挫败 。社会无论把职业教育捧得多高 , 现实的情况是 , 在中考和高考的选拔中 , 成绩最差的那一部分都进了职业院校 , 一定要说这部分上了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前途比上了普高和大学的学生还光明 , 这是谁也无法信服的 。
二那么 , 国家到底应该多办普通高中 , 还是应该多办职业高中呢?家长们当然希望多办普通高中 , 因为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归到学习不好的群体中 , 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就去学那些所谓的实用技能 。 毕竟在中国 , 靠实用技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 几乎就是社会的底层 , 他们很辛苦 , 但所得甚少 , 人生也很难有出其不意的转机 。现如今 , 社会的大量资源都被好大学的毕业生占有了 。 社会的各种机会像是专门为好大学的毕业生准备的礼物 , 大公司、好职位、具有无限可能的发展前景 , 被好大学的毕业生们层层打开 , 他们可以尽情地享用 。 留给中职和高职生的 , 又是什么呢?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孩子的人生拥有无限可能?国家多办职业高中 , 少办普通高中 , 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 , 这个指导思路到底是对的 , 还是错的?这种人才培养的思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 还是有害的?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问题还可以探讨?不是专家们从很多年前就痛心疾首 , 认为中国培养了太多“眼高手低”的大学生 , 太多的大学生只会坐而论道 , 而没有从事具体工作的技能 , 导致大量人才浪费吗?目前这种多办职业院校 , 少收普通大学生的教育思路 , 不就是为了解决多年来专家们痛心疾首的高等教育资源浪费问题吗?这已经是定论了 , 为什么还需要探讨?因为时代变化了 。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得太快了 , 导致在很多事情上现实和认识之间总是不合拍 , 一个赶不上另一个 , 往往某种现实的弊端短期内集中显现 , 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弊端并开始论证 , 最后国家根据专家的论证结果出台相关纠正措施 , 可是 , 等到纠正弊端的措施开始落地的时候 , 形势已经变了 , 现实中那种弊端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而政策还在按照以前的认识加紧落地 。 这个时候 , 政策起到的就是消极的作用 。那么 , 在政府和民间对普通大学和职业教育的认识上 , 会不会有这种因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不合拍呢?我认为产生了不合拍 。在中国加入WTO之初 , 对外出口迅猛发展 , 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了“世界工厂” , 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如饥似渴的需求 , 使得我们只要埋头生产就行 , 根本不愁产品的出路 , 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等根本不用我们多操心 , 我们只要有大批的人站在流水线前夜以继日地生产就行 。 这一阶段我们特别缺产业工人 , 农民工的素质一时半会儿上不来 , 而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从事生产制造的一技之长 。 这时候 , 急于用人的生产厂家向社会传达的声音就是 , 有点技术还能放下身段从事流水线生产的人急缺 , 那些上过大学没有技能还调子很高不肯上流水线的大学生没用 。这个声音曾经甚嚣尘上 , 国家决策者当然听到了 。 于是在教育政策上 ,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大办中职和高职院校 , 而对普通高中的建设没有太多热情 。 多地教育部门都有明文要求 , 每年的职校入读率要达到某个比例 , 甚至这个比例直接落实到初三老师身上 , 搞得很多初三老师只能根据班里学生的情况 , 对那些中考很可能达不到“普高线”的学生 , 进行劝说 , 以完成自己分内的“职校”招生任务 。 这就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约一半不到的初中毕业生能升入普高的背景 。但现在 , 我们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全国范围内的就业情况与十多年前相比不同了 。中国入世18年来 , 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 , 生产厂家通过自己的培训和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 , 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 毕竟 , 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都是普通人能应对得了的 , 不需要特别高精尖的专业技能 , 而那些特别高精尖的工序 , 可能既需要技术工人水平高 , 还需要生产设备高精尖 。而职业院校 , 既没有这么高精尖的设备 , 也没有会这些精密技术的老师 , 也就是说 , 企业真正需要的具有高精尖技能的技术工人 , 职业院校根本没有条件培养 , 这样的技术人才只能企业自己培养 。 而职业院校耗费三年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 , 可能和工厂三个月传帮带培养出来的员工在技术上没有多少差别 。而与入世之初那种普遍的产品短缺不同的是 , 经过18年的发展 , 中国人几乎在各行各业都干出了过剩产能 , 现在绝大部分企业发愁的 , 不是产品生产不出来 , 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不出去 。 近几年产能过剩已经让国内的很多行业焦头烂额 , 行业内的很多企业因产品积压而命悬一线 。 相比于产业工人 , 企业更需要的是有想法能搞设计搞营销的员工 , 因为企业想往产业链的高端走 。 现在国家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 , 往高端制造业走 , 可是升级哪有那么容易?何况 , 人类社会消费的最大量产品还是为人的“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服务的 , 大多是生活资料 , 对于基本生活资料 , 技能高端又能高端到哪里去呢?衣服、鞋帽、食品、家用电器、汽车等 , 他们的制造需要流水线工人特别高精尖的技术吗?众所周知 , 给美国苹果公司代工苹果手机和苹果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的富士康公司 , 多年来招聘员工的要求非常低 , 一般仅要求初中以上学历, 16-45周岁, 无任何传染疾病, 无纹身、刀疤 , 身心健康 , 会26个英文字母即可 。 富士康公司在大陆的用工规模最高时达到过120多万 。 如果连这么高端的制造企业都没有对高技能技术工人的强烈需求 , 那么 , 大量的职业院校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想象培养出来的所谓技术工人又有多大市场呢?更糟糕的 ,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广泛使用 , 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潮流正在风起云涌 。 用工巨头富士康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 , 创始人郭台铭公开表示:到2014年 , 富士康要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 。 于此对应的是 , 富士康的员工数量在迅速减少 , 2017年底是80.3万 , 2018年底只有66.7万了 , 现在富士康的员工只有最高峰时的一半了 。 而“机器换人”的并不只有富士康一家 , 可以说近几年几乎每个大企业都在安装机械臂 , 产业工人的大规模失业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了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 , 近几年第三产品蓬勃发展 , 各类生活服务业供需两旺 , 互联网产业无孔不入 , 知识经济的大幕已经开启 。 而在第三产业弄潮的人 , 除了写代码的码农等 , 绝大部人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专业技能 , 他们需要的是思维、是认知 , 是想法、是眼界、是营销的意识 。 而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的能力 , 根本不是中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 。 关于这一点 , 我的上篇文章《农村孩子上大学 , 比学专业更重要的 , 是提升思维开拓眼界》(点击阅读)做了详细论述 , 而且观点获得了无数人的高度认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中职教育或许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过时的东西 , 它属于过去那个时代 , 并不属于未来 。 分页标题
三教育 , 本质上是人的培养 。 好的教育就是把人培养出最好状态的教育 。 那么 , 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哪一个能把15-18岁的孩子培养得更好呢?中国的基础教育曾经被所有人诟病 , 觉得一切围绕着考试 , 培养的都是“书呆子” 。 可是 , 就是这些被某些“前浪”们斥为书呆子的“后浪” , 他们在最近二十年里 , 让中国从科技到工商业都大变了样 , 无数年轻人满脑子的奇思妙想 , 尤其在互联网领域 , 我们不但干出了能有与美国并肩称雄的成绩 , 甚至有了在全球范围内独领风骚的势头 。 谁都知道 , 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 , 不是说年轻人都让中国的基础教育给毁了吗?不是说“一代不如一代”吗?可他们为什么又这么牛?2017年初 , 英格兰8000多所中小学全面引入“上海数学教育模式” , 连上海中小学的数学教材都是原版引进 , 英国还派大量的老师来上海交流学习 。 可见 , 中国的基础教育并没有人们诅咒的那么差 , 而是质量很高 , 这种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非常有效 。国内各行各业现在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很认可 , 别的不说 , 高考成绩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年轻人最重要的指标 , 现在很多牛逼的企业和高校在招人的时候 , 往往“学历查三代” , 一个年轻人 , 尽管你手握博士文凭 , 就算你的博士是在牛校读的 , 可是如果你的本科是在很差的学校读的 , 那么用人单位极有可能不录用这个博士 , 而选择本科就是牛校的硕士 。 “学历查三代”已经是中国职场公开的秘密 , 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职场对中国的高考很认可 , 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很认可 。人们认可基础教育 , 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很棒 , 即便它有很多的弊端 , 可是它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 。 很多人都觉的这辈子最博学的时期是高考之前 , 会解三角函数 , 会写语文作文 , 能写出有机化学分子式 , 可是高考之后 , 就什么都不会了 。 我们诅咒着高中 , 可是我们又多么怀念高中的充实和对目标的笃定 。中职能提供这些吗?提供不了 。 过早的技术教育对一个人而言 , 并不见得就比基础教育好 。 15岁的孩子 , 远不是思考技术的年龄 , 他们正处于了解自然奥秘和洞察人性的特殊时期 , 这一时期 , 唯有基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加丰富 。 让这些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孩子去学习建筑、服装 , 甚至市场营销、财会 , 他们没有生活阅历 , 他们对这个世界很无知 , 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人性本身都处于懵懂状态 , 把这些与社会的具体人和事有密切关联的科目拿给他们学 , 他们能学出什么来?关于中职生的上升通道 , 有人说 , 中职毕业了可以上高职 , 高职毕业了还可以“专升本”到普通大学 , 上升通道依然畅通啊 。 这么说的人是真的不了解教育 。 中职升到高职 , 如果学习对口专业 , 就是把中职学过的所有课程拿出来再炒一遍 , 这种重复表面看比中职加深了一点儿深度 , 可是 , 同一个科目框架下 , 中职能简略到什么程度?高职又能复杂到什么程度?企业需要的技能本来就不是很复杂啊 。 而“专升本”总给人一种顺序颠倒了的感觉 ,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学技术 , 年龄大了却去学基础知识 , 这符合人的基本发展吗?想升到高水平的职业大学 , 这样的大学中国有吗?有几所?可见 , 对于走职业路线的这一半初中毕业生 , 教育当局并没有设计好他们的连续发展路径 , 他们上升的通道是很窄的 。更重要的是 , 中职生在小小年纪就远离了父母 , 至少不能天天回家 , 这就使得在他们的成长成才中 , 父母的教育欠缺了很多 。 天底下 , 恐怕没有比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更用心的教育了 , 想想看 , 两个少年 , 一个每天有父母的督导陪伴关心呵护 , 一个没有 , 哪一个能成长得更好?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城市里 , 家有高中生的父母 , 三年高中期间真是呕心沥血 , 精心调配营养嘘寒问暖就不说了 , 为了让孩子在路上少花点时间 , 租房陪读非常普遍 , 花巨资报各种培训班更是标配 , 家长这么拼 , 从个体而言 , 是为了自家孩子有出息;但以国家的眼光看 , 这难道不是亿万人民自发地为下一代的培养付出成本吗?集腋成裘 , 每个家庭在高中生身上巨大的教育付出 , 汇集成了一笔多大的教育投入啊 , 家长自发付出的这些巨额教育投入都用来提高了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 , 这对国家而言 , 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可是 , 让那么多孩子没有高中上 , 让他们去相对遥远的地方上中职 , 家长原本应该付出在高中生身上的培养成本基本不太会付出在中职生上 , 那么 , 家长无法付出的这份教育投入汇集起来 , 又是国家多大的教育损失?国家为什么就不能更多地鼓励家长为教育下一代而更多地付出更多地参与 , 却要早早地让家长撒手呢?对于国家而言 , 产业政策也好 , 人才政策也好 , 要的只是一个最终的良好结果 , 有人愿意为这个良好结果无私地付出 , 政策层面为什么要拒绝呢?何况 , 把中考搞得比高考还竞争激烈 ,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 把竞争提前 , 过早把幼龄的孩子拖入拼死拼活的残酷竞争中 , 他们的身心会健康吗?让家长从孩子一年级 , 甚至是幼儿园时期就焦虑升学的事 , 这份沉重 , 有多少家长能安之若怡?近几年我国新生人口断崖式下跌 , 国家很着急 , 在鼓励生育 , 可是 , 孩子的升学竞争这么提前 , 家长这么焦虑 , 有多少人还敢多生?中考的激烈竞争恐怕会对人口出生率产生很大影响 。 分页标题
四上个大学 , 没学到什么具体技术 , 果真如传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吗?非也!说上过大学的人没学到技术 , 就无能无用 , 这是小农意识 , 是见识浅薄者的认识 , 如一个老农 , 今天撒下一把种子 , 十来天后就得看见苗 , 否则就怀疑种子出了问题 , 总之不出苗是不行的 。可是我们在面对一个年轻人的时候 , 不能用“撒籽长苗”的急功近利去看待 , 而应该眼光长远 。 尤其现在人们普遍条件好了 , 不急着让孩子赚钱养家 , 那么年轻人就应该受教育到二十二三岁 。 前期经过漫长的教育积累 , 不影响后面的蓄势爆发 , 急什么呢?接受完基础教育后 , 再去上个大学或者高职 , 在这个阶段再学技术 , 不但学得快 , 而且学得好 。 当然 , 现在的高职教育也是弊端重重 , 问题一点儿不比中职少 , 但上高职的孩子毕竟年龄大一些 , 无论自我管理还是学习技术 , 总比中职好不少 。对于接受更高点的“无用教育”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 ,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农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烂大学”》(点击阅读) , 文中我对人们普遍诟病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做过非同一般的论述 , 我认为正是“大学生”的名号和“眼高手低”中的“眼高” , 给了这些没有硬技能的大学生向上的动力 , 使得他们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不甘堕落努力向上 , 最终人生有了大不同 。 具体的论证可以去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看那篇文章 。人的一生很长 , 人的发展不能太功利 。 这不是农业时代也不是纯工业时代 , 不是说乘着年纪小 , 赶紧学一门什么手艺 , 就能确保一辈子衣食无忧 。 这个时代 , 大家都看到了 , 瞬息万变 。 以前那些有手艺的人 , 修鞋的、修自行车的、修伞的、铁匠、木匠、裁缝等 , 大多已被新时代夺走了生计 。 推荐我的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点击阅读) 。现在特别吃香的码农 , 按理说 , 在当前的互联网大潮中 , 写得一手好代码 , 哪里还能没饭吃?可是 , 35岁 , 尤其40岁以上的码农 , 转行送外卖开滴滴做小店的不要太多 。 当前就是这样的时代 , 瞬息万变 , 永不停息 , 没有几样技能是值得永远信仰的 , 每个人要想克服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 要想承受住一生的潮起潮落 , 起关键作用的 , 是综合素质 , 是人身上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 , 因为那才是人最本真的东西 , 而技能 , 毕竟只是这份本真之上的附加 。综上所述 , 我是不赞成一半的孩子上中职的 , 我希望国家能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 希望教育主管当局广泛调研 , 科学论证 , 重视千百万家长的焦虑 , 站在国家下一个10年、20年、30年的起点上 , 前瞻性地布局未来的人才培养 。毕竟 , 国家下一个十年的基础在今天 , 就像一个人一生的基础在青少年时期一样 。本号作者杨昇与文为友相关业务介绍:本文笔者杨昇 , 高校教师 , 喜好写作 。 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300多篇 , 阅读量10万+文章4篇 , 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2篇 。 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 , 更有高度 , 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 , 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 。 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 , 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 , 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的代写作 。近期杨昇老师主讲了大量中学生高考作文写作培训课程 , 课程全免费 ,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 , 进网店就可免费听学 。
本公众号文章推荐(点击下面标题阅读):1.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2.父母和儿女 , 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那农村呢?4. 结婚更多是为了找个伴共同对抗生活的难处5. 剩男剩女:寻爱的路上到底是运气太差还是自己太傻?6. 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那个深爱你的人7.农村孩子啊 , 你知道现在城市孩子读书有多用功吗?8.每个被生活虐过的中年人都是哲学家:100人谈幸福人生9.执念有多深 , 生活就有多坑1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514/1589431937.html
标题:普通高中太少,更多孩子上职高,适合商业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