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引语
现在 , 温暖的春冬已经离去 , 炎炎夏日紧接而来 。 看着日益炎热的夏日 , 人们纷纷穿上短衣短裤 。 人们尽量避开暴露在熊熊烈日下 , 手执冰棍 , 吹着空调 , 这便是夏天最幸福的时刻 , 如果无奈出门 , 有人还不忘拿上一个小风扇 。 这种情况下 , 人们仍然觉得这漫漫的炎夏很是煎熬 , 然而 , 在古代 , 人们是没有空调和冰箱的 , 甚至连风扇都没有 , 那他们是如何度过漫漫的炎夏的呢?一、漫漫炎夏 , 着以夏衣
我们现在有夏天专属的短衣、短裤 , 在古代也不例外 , 他们也有自己的凉爽夏衣 。 他们制作夏衣的材料主要有纱、罗、葛麻 。 这一类的材料都无比轻薄 , 便有在唐代流传的一个故事 , 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官员 , 透过衣服仍然能看到她胸口上的痣 , 他凑近一看时 , 简直惊呆了 。 因为他发现 , 官员身上竟然穿有五层多的纱衣 。 五层纱布还如此之透 , 所以 , 纱布的薄便可不言而喻 。
本文插图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 , 起来慵整纤纤手 。 露浓花瘦 , 薄汗轻衣透 。
以这种布料制成夏天的衣服 , 又轻盈又凉爽 , 起到了一定的驱暑作用 。 而且 , 这种布料相对我们现在的棉布来说 , 更加透气 。
或许 , 当说到纱布时 , 我们只能想象得到古代女子穿着的模样 , 绝不会想到男子也是穿这种温柔“性感”的材料制成的衣服 。 而实际上 , 夏季时古代男子确实也是穿这样的衣服 。 而且 , 古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保守 , 过于炎热之时 , 袒胸露腹十分常见 。 有时候 , 女子仅穿一层轻纱 , 没有任何打底 , 这着实让我们难以接受 。
本文插图
【读史励志炎热的夏天已来到,看古人是如何度夏的】
除此之外 , 古代还有一种夏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空调” , 那就是竹衣 。 这种衣服是古人专门制作在夏日用来驱热降温的服装 , 同时又称“隔汗衣” 。 衣服的材料竹管珠 , 我们都知道 , 竹子具有冰凉的特性 , 这种衣物 , 降温效果极佳 。 同时 , 将这种衣物打底 , 将外边的衣物和身体隔开 , 便可起到通风的效果 , 而且还能隔汗 。 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
本文插图
二、“冰”凉食物 , 驱热去暑
光靠衣着降暑还是远远不够的 , 要不然我们怎么会需要冰淇淋和冰镇西瓜呢 。 古人在夏天 , 也纷纷吃上降暑的食物 。 其中 ,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就提到了古代很多消暑的食物 , 包括: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团、麻饮芥辣、白醪、凉水、冰雪等 。
秦汉时期 , 古人自行发明了一种降暑的食物 , 那就是汤饼 。 汤饼是一种泡汤的面食 。 其实 , 汤饼本身并不清凉 , 反而热气腾腾的 , 但人们在夏天吃完一碗这样热气腾腾的食物后 , 就会出一身汗 , 从而体内的热量会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
还有唐代的一种食物——槐叶冷淘 , 这种食物清香凉爽 , 且贵贱皆宜 , 真的是消暑的必选之物 。 它之所以凉爽 , 是因为在制作完成后在冰窑里冷藏上了一段时间 , 所以才会冰凉爽口 。 到了宋代 , 驱热去暑的食物渐渐增多 。 其中便有我们熟知的绿豆汤、西瓜、李子、还有泡茶的荷叶 。 我们现在有冰镇西瓜和冰糖水 , 古人也有 , 虽然没有冰箱 , 他们也有方法取得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古人很擅长使用井水 。 井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天然“冰箱” 。 夏天炎热之时 , 将水果和蔬菜放到井里 , 井水的冰凉便能起到冰镇作用 。 还有就是 , 他们用上面提到的冷藏槐叶冷淘的冰窑来冷藏食物 。 那么冰窑是从何而来 , 他们是如何获得冰的呢?
在《诗经》中便有记载古人用冰的方法:二之日凿冰冲冲 , 三之日纳于凌阴 ,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即人们可在冬天的河水里凿冰然后储存起来 , 供以夏天使用 , 或者用于冰冻食物 , 就像如今的冰箱一样 。 所以 , 在食物上 , 古人也是可以吃上冰镇的 。
不过 , 没有冰箱的他们要如何长久地储存冰呢?在电视剧中 , 我们也不少见各种宫廷内的冰窑 。 但好像这仅仅能够见于宫廷之中 , 百姓之家未曾见过 。 其实 , 这也是有原因的 。 要想将冰储存那么长时间 , 它的制作工程肯定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 , 所以 , 只有皇帝或者一些有官府有能力去建一个冰窑 。 不过 , 平常的百姓也是有方法储存冰的 , 他们会使用一个冰桶存冰 , 尽管时间并不长久 , 却在炎热的夏天也有的些使用 。
本文插图
在唐代末年 , 他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发现 。 那就是硝石溶解于水后 , 因吸收了大量的热量 , 从而使水结冰 。 所以 , 在民间人们利用此方法制冰降热 。 同时 , 他们还利用这个原理制作冰饮料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个原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各种冷食出现于市场之中 。 到了宋代 , 商人还用此来制作冰果汁 , 丰富多彩的花样不输于现在 。 三、戏于避暑之所 , 舒适而凉快
古人在生活上 , 也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避暑 , 所以 , 他们会选择避暑之地、或者用上避暑之物来休息或者游戏 。 其中 , 皇帝身为一国之君 , 他的避暑之地定要谈一谈 , 不同的朝代皇帝的避暑之地也自然不同 。
西汉便有未央宫清凉殿 , 在、古人如是描述它:“仲夏含霜 , 无上清凉” 。 十六国时期则有“温宫”和“凉殿” , 便是冬暖夏凉之所咯 。 汉代也有类似的屋子 , 叫清凉殿 , 还有一些“凉屋” , 也是避暑的优择之地 。 这种屋子都是临水而建 , 并且周围种有遮阴用的树木 , 电视剧里的避暑山庄便是一些这样的地方 。
本文插图
还有 , 唐代还有一种进口自罗马的降暑“自雨亭” , 唐代诗人刘禹锡还为其写了一首诗:《刘驸马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 , 水阁虚凉玉簟空 。 琥珀盏红疑漏雨 , 水晶帘莹更通风 。
它的运作方式便是使用小水车将水运到屋顶上 , 然后再让雨水沿着屋檐流下 , 就如同下雨一般 , 这样就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降暑 。
同时 , 他们会选择一些凉爽的地方去游戏 , 树荫下、河边便是一些好的选择 。 一些贵族还可以租一条船游玩于湖上 。 除了应用大自然的树荫 , 他们还会自制凉棚或者茶棚来纳凉 , 这是一种在唐代的西安常见的方法 。 还有 , 他们会选择一些比较精心养性的活动 。 比如古人热衷的吟诗、写字 , 确实 , 心静自然凉并非调侃 , 它也能起到实际的作用 。
本文插图
至于避暑之物 , 那也有许多 。 首先扇子是不可少的 , 古代很早以前就已经有扇子了 , 扇风散热 , 它就是最好的选择 。 同时 , 古人也有凉席之类的制品 。 其中有用草编织的草席、用竹条编织的竹席和编藤枕 。 除此之外 , 为了更加凉爽 , 他们制作瓷枕 。 瓷枕便是用陶瓷制作而成的枕头 , 冰凉无比 。 古人还制作了一种吸汗的工具 , 那就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竹夫人” , 形似圆柱形的竹笼 , 睡觉时将它放在枕边便可以起到吸汗的作用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结语:
中国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 他们在一个一无所有的时代 , 一点一点地创造出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和物品 。 仅仅一个夏天 , 他们用以消暑的物品和生活技巧都数不胜数 。
相比现在的各种高科技 , 他们的创造比较贴近自然 。 其实我们现在的高科技很多都是在借鉴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 古人真的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
参考资料
《武林旧事》
《诗经》
来源:(读史励志)
【】网址:/a/2020/0515/1589534424.html
标题:读史励志炎热的夏天已来到,看古人是如何度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