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她是从民国走来的女子 。 她是贤妻、才女、朋友的完美结合 。
她是名门闺秀 , 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是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她是深得旧式家族齐声夸赞的“洋派媳妇”;她是令女儿骄傲的全能妈妈 。
她是一位世纪老人 。 生于乱世 , 历经战乱、学潮、内乱······任凭风雨飘摇、栉风沐雨 , 始终淡定从容、沉浮自若 。 93岁写出《我们仨》 , 近百岁高龄译出《斐多篇》······
她是杨绛 , 一个刚且柔、温和韧的女子 , 一名勤而专、敏而谦的学者 , 一位历经沧桑、将生命磨砺出无数切面的智者 。
这是怎样的奇女子 , 将自己活成了众人眼中的传奇、风华耀眼的才女?使自己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优雅动人、堪称楷模?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1
最好的成长 , 来源于家庭的和睦温馨
最好的教育 , 来源于父母的远见卓识
杨绛出生于一个旧式大家庭 。 世居江苏无锡 , 几代为官 。
在杨绛自己的描述中 , 杨家被称为“寒素人家” 。 “寒”指经济状况 , 而“素”说的却是家风的朴素严谨、为官清廉 。
正是这样“寒素”的家风 , 生于书香门第的父亲杨荫杭执着刚正 。 早年留学日本、美国 , 回国后担任民国初年的江苏审判厅厅长 , 是一位眼界开阔、思想富足的学者 , 也是一位和一般封建家长不同的开明父亲 。
母亲唐须嫈 , 出身富商之家 , 是典型的江南女子 。 早年就读于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务本中学” , 贤惠文静 , 心灵手巧 。
父亲刚烈开明 , 母亲温婉和顺 。 在父母熏陶下的杨绛 , 杨绛既有父亲的刚正 , 又有母亲的柔韧和稳健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母亲是旧式大家庭中得体的女主人 , 宽容大度 , 温婉和蔼 。 一肩担下生活中的所有事物 。 虽然每天忙里忙外 , 总是和颜悦色、不温不火 , 将家里的一切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 , 对任何人都宽容和蔼 。
纵然生活在旧式的外壳下 , 但这个家庭是自由开放的、民主和睦的 。
父母送给彼此的 , 是最好的时光 , 带给儿女的 , 是幼时美满和睦的家庭及日后行走世界的底气 。
后来 , 杨绛嫁给钱钟书 , 面对钱家这个旧式的大家族 , 能够从容应对、相处得体 , 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 虽然没有特意指导 , 但一天天、一年年的耳濡目染 , 已经深深刻在了脑海中 。
父亲杨荫杭是刚直不阿的法学之人 , 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 , 读书更是他最基本的爱好 。 正是因为父亲对阅读的热爱 , 指引和影响了杨绛 , 把她也带进了美妙的书籍的海洋 。
父女间有一次关于“一星期不读书就白活了”的对话 , 足见这对父女对共同爱好的痴迷 。 杨绛也因此成为父亲最疼爱、最欣赏的孩子 。 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 , 父亲都给予了杨绛最大自由的选择和支持 。
这一爱好也为杨绛成为一代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杨绛那句关于读书意义的总结也被读书人奉为经典: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 。
这也是对杨绛一生最好的概括 。
杨绛是幸运的 , 有温馨和睦的家庭 , 有开明博学、疼爱孩子的父母 。
生于杨家 , 从小就接受新派的思想 , 使杨绛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 父母的新潮和渊博 , 让她比一般的女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快乐的生活 , 滋润着、也守护着杨绛的成长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2
最好的爱情 , 莫过于心甘情愿
最好的婚姻 , 莫过于我爱你 , 你惜我
世上有一种爱情 , 没有心机算计 , 两人三餐四季 , 始终相敬相爱 , 没有生离 , 只有死别 。分页标题
世上有一种爱情 , 朴素到只是在静室相对读书 , 却可以像两尾鱼一样 , 畅快地在精神世界相应和 。
这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 。
1932年早春 , 执着于清华梦的杨绛辗转来到清华求学 。
古月堂前的偶然邂逅 , 开启了俩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佳话 。
1935年 , 钱钟书考取英国牛津的公费留学 。 为了照顾生活低能的钱钟书 , 正在清华研究生院苦读外国文学的杨绛毅然办理了退学 , 回到无锡与钱钟书仓促成婚 , 而后一同踏上前往英伦的邮轮 。
要知道 , 清华大学对于杨绛来说意义非凡 , 是她少年梦想的终点 。 为了爱人 , 这个梦只能遗憾收场 。 杨绛没有犹豫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回国后 , 杨绛开始了剧本创作 。 带孩子之余 , 写出了《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 , 成为上海戏剧界的红人 。
此时的钱钟书 , 一部小说也正在脑海中渐渐成型 , 这就是著名的《围城》 。
杨绛知悉钱钟书的计划后 , 主动为他扫清了一切障碍 。 尽可能地节省开支 , 摇身变成钱家的“灶下婢” 。 照顾家人、孩子 , 还要抽空写自己的剧本《风絮》 。
钱钟书看杨绛如此辛苦 , 很是心疼 , 决定尽己所能帮杨绛分担一些家务 。 可没做过家务的他总是帮倒忙 。 杨绛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 也从不戳破 。
杨绛的任劳任怨得到了钱家上下的一致好评:笔杆摇得 , 锅铲握得 , 上得厅堂 , 下得厨房 , 出水能跳 , 入水能游 。
成为钱钟书口中“最贤的妻 , 最才的女” 。
父亲杨荫杭却不高兴:钱家倒奢侈 , 我花心血培养的女儿给你们当不要钱的老妈子了 。
为钱钟书付出这么多 , 对于别人的不理解 , 她这样回答:为什么?因为爱 。 我了解钟书的价值 , 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 , 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
因为爱 , 心甘情愿;爱他 , 也要疼她 。
钱钟书这样评价杨绛:遇到她之前 , 从未想到结婚;娶了她几十年 , 从未后悔 , 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
对一个女人的最高奖赏 , 概莫如此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3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相比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民国才女 , 杨绛出道早 , 却成名晚 。
她总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一切 。 犹如一束光 , 照亮自己 , 温暖他人 。
温暖的人 , 值得被岁月温柔以待 。
杨绛成名于戏剧 , 小说、诗歌等作品并不多 , 最终成就却在翻译领域 。
《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甚至在48岁为翻译《堂吉诃德》 , 杨绛在打扫厕所的间隙自学西班牙语 , 最终将《堂吉诃德》完美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
曾经北大教授朱光潜的学生问他:全中国翻译谁最好?朱光潜想也不想地回答:杨绛最好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杨绛和其他民国才女不同 , 除了提笔写书 , 以书怡情 , 还能搁笔做饭 , 相夫教子 。 各种身份转换自如 , 游刃有余 。
这样的女子 , 尝遍人间百味 , 洞察世间百态 。 温润如玉 , 淡雅如菊;面对艰难困苦 , 弱柳扶风 , 却韧而不折 。
面对钱钟书病重 , 女儿病故 , 80多岁的杨绛以瘦小的身躯挑起了三个人的重担 。
独自一人的杨绛 , 93岁时 , 用平和的语句、用旁人无法言表的痛 , 写下《我们仨》 。
96岁高龄整理出版钱钟书的文稿 , 让其流传世间 。
102岁出版《杨绛文集》 。
这样坚强睿智的老人 , 不知该怎样形容 , 只能由衷的敬仰! 分页标题
翻看杨绛先生每一时期的照片 , 温润的气质 , 端庄的容颜 , 优雅的身姿 , 淡然的微笑 , 仿佛周身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 似静水深流 , 韵味隽永 。
归结为两个词 , 淡雅 , 从容 。
一如先生百岁感言的那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 到最后才发现 ,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 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 到最后才知道 , 世界是自己的 , 与他人毫无关系 。
先生用一生的经验和经历 , 指明了人生该有的态度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
本文插图
4
从洋派的女学生 , 到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贤妻良母 , 到“我一人怀念我们仨”的孑然老人 , 杨绛先生始终以淡然的微笑、淡泊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每一阶段 , 迎接每一场风雨 。
看多了人生无常 , 看淡了生死 , 在纷繁的世界一隅独守淡定 。 坦然处之 , 静好岁月 。
不变的是严谨执着的治学和淡然如菊的品格 , 不惧风雨、随风摇曳的坚韧 。
周国平这样评价她: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 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 , 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
这样的奇女子 , 世间唯一 。
余生 , 愿做这样的女子 , 人淡如菊 , 柔韧如柳 。 不惧光阴 , 温暖岁月 。
【汤小小颜值弱于林徽因,成名晚于张爱玲,却惊艳了世人,温暖了岁月】作者:原来是你 , 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