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城市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_本文原题:城市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你有多久没去过便利店了?
在北京 , 今后要找一家便利店 , 或许更难了 。
这几天 , 曾号称“北京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全时便利店面临停业危机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 。
便利店 , 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烟火气 。 店面不大 , 却彻夜不眠;货架不多 , 却商品齐全 , 从早餐的包子、馒头到宵夜的关东煮 , 这个不大的空间就像家的延伸 , 承担了不少年轻人一天的生活 。
有人说 , 深夜里的便利店就好像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的存在一样 , “需要的时候 , 它总是在 。 ”

便利店城市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本文插图
正因为这样的情结 , 在不少年轻消费者眼中 , 传统的便利店已经不仅仅是物理空间 , 更是一种心理空间、文化空间 。
比如 , 7-Eleven的灯光总是格外明亮 , 它们全球每家店的灯箱都是根据经纬度自动变换 , 亮度和色度统一调节 , 为的是在深夜里成为孤独人的“灯塔” 。 24小时彻夜不眠的便利店 , 为许多都市“夜归人”消除了工作的疲惫、赶走了生活的孤单 , 甚至在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 , 便利店也往往成为呈现现代城市生活多样性的一个窗口 。
今天 ,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着“网上生活” , 反过来挤压了“线下空间” , 网购、大型仓储式超市也在快速发展 , 但无论是从市场层面 , 还是消费者心理层面 , 传统便利店都并未落伍 , 仍然有存在下去的基础 。 在时代变迁中 , 便利店能否在占据人们“心头”的同时 , 继续占据城市的“街头”关键是它们能否回到便利店的本质上去 , 找到人们生活的痛点 , 发现被忽视的商机 。
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写道 , 当初伊藤洋华堂为了向零售业发达的美国看齐 , 派遣铃木敏文作为负责人前去学习 , 就在前往加利福尼亚的途中 , 铃木敏文与7-Eleven初次相遇 。 铃木敏文回忆 , 那间小店好比一家小型超市 , 既有热狗、咖啡等食品 , 也有香皂、毛巾等一系列的生活杂货 , 似乎应有尽有 , 什么都能买到 。

便利店城市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本文插图
7-Eleven后来在日本大获成功说明 , 零售业的变革常在 , 创新也常在 。 从去年的邻家、到今天的全时 , 传统便利店品牌的倒下 , 与其说是在市场竞争中 , 输给了资本和竞争对手 , 不如说是在自我改革、寻找出路的过程中 , 输给了脚步太慢的自己 。 反观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 , 无不是在成本、效率、体验上大胆创新 , 才有了行业“常青树”的地位 。 比如 , 如今便利店内“现场烹饪”是比较常见的服务 , 但早在2004年 , 7-Eleven就首次在自己的门店提供这种服务 , 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用餐以热食为主的饮食文化 。
“世界上只有两家便利店 , 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 , 这正是对7-Eleven推陈出新、不走寻常路的真实写照 。 7-Eleven对创新的坚持 , 对今天中国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有许多借鉴意义 。
城市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
虽然全时撤离北京市场 , 但未来便利店这种零售业态永远不会消失 , 只会慢慢“进化” 。
比如 , 盒马、7FRESH等新零售物种如今已经打通线上线下 , 以即时配送实现了对传统便利店的弯道超车 , 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下单 , 商品半小时就能送到 , 而便利店本身也被重新定义为“关于年轻人的生意”之一 , 对消费新风向的跟踪更加及时 , 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也更为紧密 。
【便利店城市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正是在这些不断创新和“进化”之中 , 24小时便利店的点点灯光 , 将继续陪每一个都市“夜归人” , 迎接一个又一个黎明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