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家喻户晓 , 郑板桥还对其附以小字说明:“聪明难 , 糊涂难 , 由聪明转糊涂更难 。 放一招 , 退一步 , 当下心安 , 非图后来福报也 。 ”单从郑板桥小字表白看 , 郑板桥当属豁达明理之人 。 他官居县令 , 经常以诗关心民间疾苦 , 如“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明摆着是要做清官 。 当辞官回家时 , 郑板桥说自己“一肩明月 , 两袖清风” , 清官加青天 , 这样的好官很是令百姓感动 。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文插图
《板桥自叙》中 ,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美女的追求 , 为官明里“不计较” , 暗里耍钱玩女人 , 追名逐利一点都不糊涂 。 他于乡间不甘寂寞 , 于闹市沉湎声色 , 于官场趋炎附势 , 与他推崇的“难得糊涂”恰恰相反 。
郑板桥辞官之后 , 大堂上高悬自撰对联:“诗歌图书画;银钱屁股腚 。 ”这就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追求 。 明白无误地宣称自己一生所嗜好的 , 就是书画、钞票、美女和男风 。 如此直白地把书画和金钱、色欲毫无顾忌地搅和到一起 , 再加上“关心民间疾苦”的表白 , 把一个在名利场上翻飞的狡黠、矫情、荒唐、暧昧的“装青天”的形象刻画得饱满之至 。
银子上的事 , 郑板桥绝顶精明 。 他赠联给人:“打松算盘;得大自在 。 ”而对自己的算盘他却打得滴水不漏 。 郑板桥卸任山东后赴杭州太守吴作哲之约 , 在给堂弟的家书中说:“太守请酒一次 , 请游湖一次 , 送下程一次 , 送绸缎礼物一次 , 送银四十两 。 郑分司认族谊 , 请酒七八次 , 游湖两次 , 送银十六两 。 ”清楚得几乎如会计记账 。
本文插图
郑板桥的市场意识也极为老到 , 他卖字卖画时在银两价钱上也毫不含糊 。 郑板桥明言: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 送现银则心中喜乐 , 书画皆佳 。 礼物既属纠缠 , 赊欠尤为赖账 。 自己年老体倦 , 不能白搭工夫 , 真是比商人还精明 。
尽管这个怪才卖画赚得满兜都是钱 , 但女儿出嫁时 , 为了显示自己的风雅与清贫 , 他仅送了女儿一幅画作为嫁妆 。 矫情若是 , 罔顾亲情!
郑板桥真的两袖清风吗?辞官之后露出真相:他在家乡兴化置田买宅 , 嫌新屋式样不好 , 又在城东鹦鹉桥一带买地另造 , 光地价就花了白银50两 。 郑板桥给人清高淡泊的假相 , 其实是为名利计 , 一首《呈长者》以害羞的少女自喻 , 向权贵大抛媚眼 , 谄媚朝廷 , 极尽拍马之能事 。 曲折地贡献出自己的肉体和精神 , 简直俗不可耐 。
本文插图
郑板桥自鸣“关心民间疾苦” , 但却是个烟花柳巷常客 。 一首《虞美人·无题》 , 叙写他和一位15岁少女调情 , 借下棋为名 , 行不轨之事 。 他“衙斋萧萧竹声” , 哪里是民间疾苦声 , 分明是舞榭歌台的丝竹声 , 商女的怡荡歌声 。 郑板桥一生俸禄与卖画所得几乎全挥霍在了声色犬马的生活上 。 这样的“清官” , 不是难得糊涂 , 而是难得厚颜 , 难得无耻 。
【淘历史提出名言“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真的糊涂吗?真实情况是恰恰相反】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 。 郑板桥就是这样一个靠“才情”装傻的人 。 “难得糊涂”的牌坊背后 , 是一个“装青天”的真实写照 , 一个双重人格中国传统文人的“经典丑陋” 。 那里 , 没有富国强民的大智慧 , 只有欺世盗名的小聪明 。 这样的“清官”越多 , 百姓就会越受愚弄 , 所以 , 从欺骗性上说 , “清官”比贪官更可恶 。分页标题
来源:(淘历史)
【】网址:/a/2020/0519/1589858735.html
标题:淘历史提出名言“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真的糊涂吗?真实情况是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