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文插图
公元前312年 , 继业者战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 由于代表旧中央宫廷系统的攸美尼斯败亡 , 众多取得暂时胜利的总督便着手继续瓜分地盘 。 但大部分人很快意识到 , 安提克的胜利太过丰厚 , 以至于有了荣升新帝国主人的可能 。 于是 , 如何削弱这位可怕的不败者 , 就成为新一轮战乱的导火索 。
后者也势必在各条战线上疲于奔命 , 最终酿成加沙战役的失败苦果 。
本文插图
结成反安提克同盟的 4位继业者总督
早在公元前314年 , 几位坐拥一方的总督便向安提克下达了最后劝诫 。 稳居埃及和腓尼基海岸的托勒密 , 希望后者将整个叙利亚内陆也割让给自己 。 控制马其顿本土的新贵卡山德 , 则妄图从独眼龙手中撮取吕西亚和卡帕多西亚两省 。 留在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 , 也要求获得弗里几亚 。 最后 , 被驱逐到埃及的前巴比伦总督塞琉古 , 自然希望恢复自己的巴比伦尼亚地盘 。 如果安提克点头答应这些要求 , 就意味着自己会被驱赶到偏远的底格里斯河以东 。 因此 , 新的战争随即在这几位军头间展开 。
本文插图
战争初期 安提克的部队依旧在正面对决中不可阻挡
战争爆发之处 , 安提克依然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 由于控制着亚历山大留下的最地盘领地 , 他不仅拥有足够的战略周旋空间 , 还有丰厚的税收和战利品来维持庞大军队 。 加上手里有一支追随自己多年的百战精兵 , 根本不担心面单独直面几位觊觎者 。 然而 , 反安提克同盟早就制定了详细方案 , 力图以外线优势进行同步发难 , 以便让自己的目标在各战场之间来回奔波 。 因此 , 当对方的主力军首先南下包围海港城市提尔 , 就立即策反了卡利亚总督阿桑德 。 于是 , 向来重视正面决战的马其顿第一名将 , 不得不派雇佣军带重金去往希腊 , 开辟能威胁马其顿本土的第二战场 。
本文插图
年前的德米特里乌斯 被父亲委派镇守大叙利亚区
此外 , 安提克还派自己的几位侄子分头出击 。 分别将叛乱者堵在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 并派兵控制了连接多方交通的达达尼尔海峡 。 然而 , 只要困守卡利亚的阿桑德没有屈服 , 他的大后方就难以获得安宁 。 考虑到卡山德与托勒密都逐步掌握了海军优势 , 任何陆上封锁都显得意义不大 。 最终 , 不可一世的独眼龙决定亲自出马 , 率领主力军向北折返 , 誓要以强攻拔掉敌人插在自己身后的这根钉子 。 为了防止托勒密再次从埃及出兵实施干扰 , 便留下大批偏师和儿子德米特里乌斯 , 让他们看管西奈半岛以东的陆桥通道 。
本文插图
加沙城是安提克势力的预防埃及前线
不幸的是 , 公元前4世纪的海船交通已超过了陆上走马 。 因此 , 托勒密很快得知安提克北上的消息 , 并决定攻打之前被对手控制的加沙城 。 一旦迅速得手 , 就能水路并进的向北横扫各腓尼基城市 , 攻下自己期望多年的叙利亚大部 。 然而 , 当地的阿拉伯牧民也很快将消息卖给了德米特里乌斯 。 虽然有父亲留下的顾问建议他不要与对方老将决战 , 但这位心气甚高的少主还是决心靠军功立威 。 在以最快速度召集分散驻扎的部队后 , 挺进到堪称埃及门户的加沙附近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德米特里乌斯一贯以骑兵战高手自居
尽管很多主力老兵被父亲带往北方 , 德米特里乌斯麾下依然坐拥12000多名步兵、4400名轻重骑兵与非常可观的43头印度战象 。 为了能迅速摧垮对手 , 他就把最精锐的2900名马其顿重骑兵都部署在左翼 , 并由自己亲自指挥调度 。 此外 , 还有30头战象和与之搭配使用的1500名轻装步兵 , 专门用于强化这一侧的攻击力度 。 至于包括近卫军在内的11000名重步兵 , 自然按常规组成中央阵线 。 由于大部分马其顿籍士兵被抽调离去 , 这批人中的大部分是招募来的希腊佣兵或混血儿组成 。 但他们已完成专业训练 , 足以施展正统的马其顿方阵战术 。 在他们的前方 , 还有少量轻步兵和13头战象的混编部队 , 负责在敌军的重步兵阵线中开辟突击通道 。 至于全军的右翼弱侧 , 就由副将安提哥尼德和麾下的1500名轻骑兵负责 。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 , 即使用各种手段坚持到强侧分队获胜 。
本文插图
加沙战役中的两军布阵与机动
相比之下 , 已成功运用埃及财富的托勒密 , 搜罗出规模更大的22000多名士兵 。 他本人和前来投靠的塞琉古一起执掌右翼 , 用3000名马其顿-希腊重骑兵直面对手的强侧突击 。 总数达15000人的重步兵居于中路 , 并且因为缺乏可靠的马其顿老兵 , 只能雇佣而更高比例的希腊人 。 最后是1000名负责左翼牵制的辅助骑兵 。 值得一提的是 , 托勒密并没有体格更小的非洲森林象去硬抗对手的印度战象 。 取而代之的是3000名专业轻步兵和提前准备的大量带刺铁链 。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也集中在右翼支援骑兵 , 余下部分则被部署到重步兵战线的前端 。
本文插图
【冷炮历史加沙战役:马其顿天之骄子的灾难性溃败】
托勒密阵中有更多轻步兵可对付战象
很快 , 两军都由自己的强侧首先向前移动 , 并在轻步兵间展开激烈交锋 。 由于托勒密这边的人数是对方的1倍 , 很自然的在这些前哨冲突中获得优势 。 但德米特里乌斯也很快派出部分骑兵 , 将刚刚占据阵地的步卒们又驱赶回去 。 直到遭遇迎面赶来的对方骑兵 , 才酿成长时间的马上混战 。 托勒密则与塞琉古联手 , 率领更多重骑兵迂回到侧翼 , 并由此引发了战役中的第二场局部冲突 。 虽然大家都血拼到长矛折断、人仰马翻 , 还是不能为全军寻觅到必须的突破点 。
本文插图
两军之间的纯骑兵交锋 并没有带来决定性后果
于是 , 德米特里乌斯派出自己身边的30头战象 。 准备用它们插入托勒密阵营的步骑兵之间 , 完成对两个方向的敌军威慑 。 然而 , 大批重整旗鼓的轻步兵也立即以密集的箭矢、标枪回敬 , 成功压制住伴随大象前进的武装人员 。 慌乱中 , 许多象夫没能控制住冲锋节奏 , 让巨兽踩踏了提早放置在地上的钉子铁链 。 结果 , 大象们因剧痛而发生癫狂 , 调头向后冲入己方骑兵队列 。 来不及逃走的倒霉蛋 , 也遭到反扑的托勒密轻步兵围杀 , 几乎在自己的左翼全军覆没 。 而那13头部署在重步兵方阵前的大象 , 也以几乎完全类似的节奏被迅速制服 。
本文插图
德米特里乌斯的战象几乎全部被击溃或屠杀
随后 , 两军的各长枪方阵开始逐个靠近对方 , 并在重压下展开血腥的密集搏杀 。 因为都招募有大批非马其顿兵源 , 所以让战斗变得异常焦灼 , 几乎没有任何一方能凭借经验、勇武和训练优势来取得速胜 。 但几乎完全一致的战术动作 , 也让彼此间都非常熟悉对手套路 。 以至于很少有士兵会被轻易杀死 , 将步兵交战进一步升级为体能与意志力的全面抗衡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失去战象支持的方阵步兵 也没有创造决定性战果
最终 , 还是侧翼的骑兵战结果 , 决定了整场加沙战役的结局 。 自诩为骑兵战高手的德米特里乌斯 , 意识到自己没办法重振混乱不堪的属下 。 除了需要与托勒密阵营的骑手角力 , 他们还不得不面对己方的战象乱撞和陆续增援的轻步兵偷袭 。 堂堂少主只能做到身边的部分人保持队形 , 却无力阻挡更大层面的整体溃败 。 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受到威胁后 , 不得不下令大家撤离现场 。 部分托勒密阵营的骑兵尝试继续追击 , 却也无法挡住对面的反戈一击 。 因此 , 两位曾在亚历山大麾下服役的老将 , 就只能目送最大对手的儿子安然离去 。
本文插图
中世纪手抄本插图上的 托勒密进入耶路撒冷
好在己方的右翼胜利 , 已足够确保全军执行马其顿式的强侧夹击 。 大批调转枪头的步骑兵开始迂回到安提克方阵的后方 , 协助长枪步兵继续向他们施压 。 后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行军、整队和战斗之后 , 已没有剩余体力应付这样的重大威胁 。 他们为了不在失去队列秩序后被成批屠杀 , 明智的要求进行谈判 。 除了有少部分人趁机脱逃 , 其余同伴纷纷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
本文插图
加沙战役 也间接促成了塞力古势力崛起
由于自己的冲动和失败 , 德米特里乌斯将父亲留给自己的大部分兵力丧失 。 尽管只有500人在激战中丧生 , 却有超过8000名方阵步兵选择投靠托勒密阵营 。 这样一来 , 不仅加沙城直接宣布开门 , 连整个腓尼基海岸都变得朝不保夕 。 年轻的少主只能先逃到那里 , 写信向远在北方前线的父亲求援 。 而帮助托勒密取得大胜的塞琉古 , 已携带资金潜回巴比伦掀动叛乱 。 这等于是为安提克家族再次增开一条战线 。
此时的德米特里乌斯还无法意识到 , 正是自己的轻率出击让整个家族落入进一步的被动局面 。 不仅会导致父亲的最终战死 , 也让自己最后沦为强大怪蜀黍们的重要俘虏 。
来源:(冷炮历史)
【】网址:/a/2020/0521/1589994688.html
标题:冷炮历史加沙战役:马其顿天之骄子的灾难性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