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戚家军本叫义乌兵或浙军 , 成立之初主要是浙江义乌的农民和矿工 , 由此而得名 。 戚家军那是后世的叫法 , 当时要敢这么叫 , 等同于造反 , 分明是朱家军才对 。
戚家军军纪严明 , 职业化训练水平很高 , 其装备也堪称是当时东亚最先进的 , 被誉为“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本文插图
戚继光一手打造的铁血之师曾在东南沿海让倭寇闻风丧胆 。
在白水洋战斗中 , 戚家军以1500人对敌2000多名倭寇 , 结果成绩斐然 , 斩首344颗 , 生擒5名倭首 。 戚家军则只牺牲了3个人 。 这是很难想象的一场奇迹般的战斗 。
在牛田之战中 , 戚家军击溃数上万倭寇 , 斩首688颗 , 戚家军则无一人牺牲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倭寇也并非全由日本浪人组成 , 还有大量沿海的明朝海盗 , 他们假扮成了倭寇 。
本文插图
在于倭寇的大大小小战役中 , 总的来说戚家军战绩比较辉煌 , 常常能击退敌人 , 而且自己的伤亡很小 。
戚家军有这样的成绩 , 原因是多方面的 , 我只从兵器上切入说一点 。 我认为戚家军发明的狼筅在对倭寇作战中 , 具有显著效果 。
狼筅是用长达4米多的毛竹做成 。 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 , 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 , 再灌入桐油 , 敷上毒药等等 。
本文插图
冷兵器时代 , 讲究的是一寸长一寸强 。 倭寇的武士刀虽然锋利 , 对付起狼筅来也够呛 。
当然 , 戚家军也并非每场战斗都是很漂亮的胜利 , 他们也有很惨痛的失败 。
据《明史》记载 , 戚家军最大的一次伤亡是林墩战役 。 戚家军阵亡了90余人 , 但斩敌首级690颗 , 还淹死和烧死倭寇3000多人 。
如果以敌我伤亡情况看 , 戚家军又是一场漂亮的胜仗 。 不过戚家军对胜利的定义显然不同常规 , 对他们而言 , 阵亡90余人算是很大的伤亡了 。 要知道 , 在数年对抗倭寇的战役中 , 戚家军也不过阵亡了200多人 。
在林墩战役中 , 戚继光本人还受了重伤 , 为此养伤数年 。 后来戚继光沉痛分析本场战役的失利 , 认为是过于轻敌 , 中了倭寇的埋伏 。
本文插图
戚继光领导下的戚家军依靠严明的军纪、艰苦的训练、科学的阵法、独特的武器以及强悍的战力 , 南征北战三十余年 , 南平倭寇 , 北镇蒙古 , 战无不胜 , 鲜有败绩 。 赞美戚家军是“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并不为过 。
1588年 , 60岁的戚继光染病去世了 。 戚家军领导权交到了他的侄儿戚金的手里 。
戚金不是庸庸碌碌之辈 , 他跟随伯父浴血沙场十几年 , 继承了戚继光的血性和勇猛 , 屡立战功 。
时间来到了1621年 。
这一年努尔哈赤率八旗铁骑围攻沈阳 。 沈阳守将赶紧派人向朝廷求援兵 。 朝廷从四川、浙江紧急调配数万精兵赶赴前线 。 其中就有戚金领导的戚家军——后戚继光时代的戚家军 。
当川、浙明军赶到沈阳时 , 得知沈阳已经失守了 , 这真是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地 。
川军渡过浑河 , 向北岸的清军发起猛攻 。
努尔哈赤派出正白旗铁骑迎战 , 结果被川军杀得人仰马翻 , 完全没捡到便宜 。 努尔哈赤又派出最精锐的正黄旗铁骑迎战 , 同样灰头土脸地退了回去 。
本文插图
这时候 , 投降的明军炮兵派上了用场 。 他们对着曾经的友军一顿炮击 , 川军阵脚大乱 。 又被赶上来“收拾残局”的清军一顿厮杀 , 使得川军几乎全军覆灭 , 只有少部分得以退回到浑河南岸 。分页标题
清军乘胜追击渡过浑河 , 杀到南岸来 。 戚金的戚家军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
戚家军利用佛郎机火炮和弓弩配合击退了敌人的好几次进攻 。 无奈清军人数实在太多 , 戚家军支持不了几回合 。 而这时另一支明朝援军 , 已被清军杀得狼狈逃窜 , 也就说戚家军陷入了孤军奋战之中 。
到后来弹尽弩绝 , 只得靠近身搏斗了 。 戚家军使用狼筅组成鸳鸯阵对付清军 。
本文插图
清军人太多了 , 在没有退路、没有后援情况下的戚家军 , 其失败已成定局 。
这一战杀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戚家军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清军 , 早已砍杀得疲惫 , 无力应对了 。
据《明史》记载 , 戚金亲手杀敌17人 , 力尽矢竭 。 最后只剩下戚金、童仲揆、邓起龙等几名将领和十几名戚家军兵士 。
【明朝“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家军是如何灭亡的?】清军一队弓箭手拉满了弦 , 万箭齐发……这最后十几名戚家军将士全身被插满箭矢 。 戚家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 这支“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灭亡了 。
来源:(好奇挖掘组)
【】网址:/a/2020/0521/1590059237.html
标题:明朝“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家军是如何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