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文插图
陈洪绶(公元1599年-公元1652年) , 字章侯 , 幼时曾名莲子 , 自号老莲 , 别号小净名 。 明亡后 , 又号悔迟、勿迟、云门僧等 , 浙江诸暨枫桥镇陈家村人 。
他祖上为官宦世家 , 至其父辈时便隐居不仕 。 九岁时 , 父亲病逝 。 他曾拜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为师 , 早期作品尤其是山水画深受蓝瑛影响 。 而蓝瑛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所不及 , 并从此立誓不再画人物 。 这段师生缘分 , 使陈洪绶与蓝瑛之间终身保持着深厚的情谊 。
十四岁 , 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 , 就有人出钱购买;十五岁 , 就应邀为人作祝寿图、寿文;十八岁 , 他到师从著名儒家学者刘宗周 , 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二十一岁 , 他考取了秀才……此时的他在画坛早已声誉鹊起 , 求画者纷至沓来 , 而他所向往的仕途成功却迟迟没有来到 , 家境也日益贫寒 。
本文插图
《梨花图》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 , 他应会试未中 ,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到北京宦游 , 卖画攒钱以“捐赀”入国子监 , 被召为舍人 , 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 , 因而得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 。
他千方百计研习古代大师的作品 , 各家样式与技法都逐一体味 , 终得古人真味 , “艺日精而名日盛” , 时人争相以拥有其画为荣 。 一时间 , 陈洪绶于京师声名大震 , 与顺天府人物画高手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 。
本文插图
《幽篁水仙》
1635年前后 , 明末乱世之秋 , 正当壮年的陈洪绶经历了早年科举失败 , 遭受了丧父、丧母、丧妻的人生悲哀后 , 返回江南 , 更多地在山林、诗酒中寻找欢乐 , 终日与朋友吟诗作画 , 从庄子和道家思想中体悟人生境界 , 与明末纷乱的世事隔绝 。 这段时间 , 也是他艺术创作生涯的高峰时期 。
本文插图
《瓶花图》
1644年4月 , 明王朝覆灭 , 陈洪绶借居在他父亲的好友、绍兴徐渭的青藤书屋过着耕田种树、吟诗作画的隐居生活 。 大才子徐渭为人狂放不羁 , 与陈洪绶却是神貌暗合 。
清兵入浙东 , 陈洪绶避难于绍兴深山云门寺 , 削发为僧 , 专心攻研佛教 。 寺中日子清苦 , 他全仗亲朋资助 , 才能勉强度日 。 一年后为了生计 , 不得不还俗迁往杭州 , 靠卖画为生 。
本文插图
《炼芝图》
在杭州的岁月 , 是陈洪绶生命中最后三年 , 也是他一生中又一个绘画创作高峰期 。 1652年 , 陈洪绶这位中国十七世纪最具个性的天才画家 , 在穷困潦倒、郁闷失意之中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 “喃喃念佛号而卒” , 年仅五十五岁 。
陈洪绶的艺术成就 , 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 。 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 , 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大家为首 。 萧以山水为佳 , 而陈则独霸人物画坛 , 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 , 在中国版画史上也名垂千古 。
本文插图
《石泉云树图仿赵千里笔法》
陈洪绶的画作常采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内在的生命力 , 人物造型的变形与夸张手法更是运用得出神入化 , 并结合高超的线条能力及经过提炼的色彩表现 , 营造出浓浓的“拙”意 , 以“高古奇骇”著称 。分页标题
晚年笔下人物造型怪诞、变形 , 头大身短 , 颇有稚趣 , 线条布置愈趋自然 , 散逸疏旷 , 更加苍老古拙 , 勾线也十分随意 , 意到便成 。 其笔墨的舒缓状态 , 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
本文插图
【画廊拍卖这位明末“宝藏”画家,爱花成癖,笔下人物怪诞,风流亦有风骨】
《东坡像》
陈洪绶不仅在人物画上独树一帜 , 而且在花鸟画方面也显示出其创作才华的光辉 。 他的花鸟画坚实而谨严 , 浓艳而雄浑 , 芭蕉、菊花、莲、梅都是他画作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物象 。
早年求详 , 精工细勒 , 笔墨浓重 , 晚年笔简意淡 , 似随心所欲 , 不刻意追求 , 这正是他淡泊宁静、空明无欲的心境外化 , 使作品具备超凡脱俗的浓厚书卷气 。
本文插图
陈洪绶 玉堂柱石图
陈洪绶绘画特色 , 不妨以“古”、“怪”、“雅”三字来概括 。 其之“怪” , 是在“古”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与突破 。 从陈洪绶这些格调古雅的作品中 , 幻化出来的是单纯、朴素、伟大、平易的境界 , 极具个性 , 造型色彩颇富装饰趣味 。 他傲视世间、特立独行的性格 , 使其画作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
来源:(画廊拍卖)
【】网址:/a/2020/0521/1590072274.html
标题:画廊拍卖这位明末“宝藏”画家,爱花成癖,笔下人物怪诞,风流亦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