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祁文强TB黄芪的临床运用


黄芪味甘微温 , 归脾肺经 , 为医家喜用之良药 。 《汤液本草》谓其"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 《本草求真》称为"补气诸药之最 , 是以有芪之称" 。 本文就多年运用黄芪之经验概述如下:

中医名家祁文强TB黄芪的临床运用
本文插图
【中医名家祁文强TB黄芪的临床运用】1.益气活血除胸痹 黄芪补肺气行血脉 , 善温胸中大气下陷 , 用治胸阳不振 , 气血痹阻之胸痹证 , 常配丹参、赤芍、红花、川芎、葛根等 , 黄芪用量倍于活血化瘀之品 , 其意在通 , 既大气一转 , 其痹乃通 , 特别是对胸痹证见舌胖嫩边尖齿痕者 , 尤为特效 。 曾治权某 , 女 , 58岁 , 患冠心病多年 , 心悸胸闷 , 时发剌痛 , 遇劳累及情绪剌激则发 , 每发均需住院治疗 。 查舌淡胖 , 舌底络脉青粗 , 脉涩迟 , 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胸痹病 , 气虚为因 , 血瘀为果 , 治当益气活血 , 温通心脉 , 以黄芪50g , 配丹参、党参、川芎、苏木、降香、桂枝、附片、郁金等 , 加减服药二月 , 诸症缓解 ,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 继配为丸剂巩固疗效 。
2.补气通络治偏瘫 黄芪为补气药之最 , 气行则血行 , 故能推动瘀血的运行和消散 , 对中风气虚血滞 , 类中风瘀阻的半身不遂 , 肢体麻木 , 口眼歪斜 , 舌强语蹇 , 常重用黄芪配蜈蚣、地龙、水蛭、全蝎、鸡血藤、当归、威灵仙、桃仁、红花等 , 经治多例 , 均收良效 。
3.甘温除热拯肺痨 黄芪入肺补气 , 入表实卫 , 《本草逢原》称:"能补五脏诸虚……泻阴火 , 去肺热 。 "曾治一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患者 , 男 , 24岁 , 半年来一直发热不退 , 高热无定期 , 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 , 见面色苍白 , 气短懒言 , 自汗盗汗 , 倦怠咳嗽 , 咳声不畅 , 食少便溏 , 机体消瘦 , 体重比病前下降11kg , 舌淡红边尖齿痕 。 脉细弱而数 , 遍服滋阴降火、清热润肺中药百余剂 , 西药抗痨治疗二月余 , 发热一直未退 , 患者及家属已失去治疗信心 。 余诊后 , 再三思之 , 此脉虽细数但无力 , 机体消瘦但面色苍白 , 高热为无定时 , 而非午后潮热 , 又无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之征象 , 当属气虚无疑 , 当忆李克绍教授以黄芪退痨热之经验 , 处以补中益气汤加鳖甲、秦艽 , 重用黄芪50g , 服药七剂 , 体温开始下降 , 最高在38℃ , 纳开 , 患者信心大增 , 继服十四剂而热退 , 稍事加减 , 配合西药抗痨 , 治疗三个月 , 胸片示两肺病灶明显吸收 , 体重恢复 。 可见黄芪退痨热 , 拯肺痨的功效确实可靠 。
4.健脾固精摄蛋白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 , 一般多认为属肾气虚损 , 摄精无权 , 精气外泄 , 主张以补肾固精为主 , 余曾治多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日久不消除的患者 , 用补肾固摄之法 , 久服少效 , 而转用在补肾药中加用黄芪、党参、莲子肉、升麻等升脾益气助运化而收功满意 , 可见蛋白尿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升清摄精失常有关 , 因为五脏之精虽藏于肾 , 但赖于后天脾气的运化输布和补充 , 如果脾气健旺 , 中州得以斡旋 , 精微物质得以正常敷布 , 不致流失则蛋白尿减少 , 故健脾升清以消除蛋白尿的治疗思路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中医名家祁文强TB黄芪的临床运用
本文插图
5.益气固摄治血证 黄芪养脏腑而补中气 , 气为血帅 , 气行则血行 , 气固则血止 , 故曰血脱益气 。 《景岳全书》谓:"血脱等证 , 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 , 以益生发之气 , 盖甘能生血 , 甘能养营 , 但使脾胃气强 , 则阳升阴长而血自归经" 。 余多年来 , 一直以黄芪为主 , 配用人参、炮姜、艾叶、生地、白芨、海蛸、阿胶等随证出入 , 治疗胃出血、便血、妇人崩中漏下等血证 , 呈脾胃虚寒气不摄血者 , 屡收奇功 , 亦曾有多例尿血病人以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收功的病案 , 说明益气止血 , 功在升固 。分页标题
6.安奠两天救滑胎 黄芪补气升阳而治诸下陷 , 善治胎漏、胎动、滑胎 。 张乙畴说:"脾为一身之津梁……养胎全在脾肾 , 肾为先天 , 脾为后天 , 肾虚则根怯 , 脾虚则本薄 , 育胎譬如悬钟于梁 , 梁软则钟坠 , 折则坠也" 。 任主胞脉 , 胞系于肾 , 胎孕既成 , 赖母体之气血蓄聚以养之 , 然脾胃为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之源 , 故妊娠之始终 , 得先天肾气之充和后天脾胃之旺方可孕育生养 。 曾治王某 , 女 , 28岁 , 婚后五年 , 孕四流四 , 此次孕已二月 , 近日腰酸不适 , 为防再次流产而诊 , 舌淡红苔薄白 , 脉细弱 , 辨为脾肾两虚 , 冲任不固 , 拟温补脾肾育胎法:黄芪30g , 党参15g , 白术12g , 茯苓12g , 熟地12g , 山药24g , 枸杞12g , 续断12g , 寄生15g , 菟丝子12g , 杜仲12g 。 嘱隔日一剂 , 分房静养 , 避免劳累 , 连服五月 , 足月顺产一男 。
7.鼓动气血蠲痹痛 筋骨脉络之痹疾日久 , 关节僵硬 , 肢体浮肿 , 用搜风祛湿、逐寒通络之品少效者 , 加黄芪配桂枝、当归、白术补气通络 , 旋转气血 , 大气一转 , 邪气自出 , 痹痛自解 。 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 偏服温经散寒、祛风胜湿之品见效甚微 , 改从益气温经通痹之黄芪五物汤加当归、白术、附片、秦艽而收效满意 。 实践证明 , 对于痹症 , 运用祛风散寒燥湿之药物来治 , 新病有效 , 顽久之症 , 服用日久 , 疼痛非但不止 , 反会加重 , 只有扶助正气 , 祛除邪气 , 二者兼顾 , 才能提高疗效 。
8.补气行水退浮肿 黄芪益肺脾 , 补三焦司气化 , 运脾气除水湿 , 培上源利水道 , 为补气利水之要药 , 常配防己、茯苓、白术等 。 如治一风心患者 , 头面肢体浮肿 , 以下肢为甚 , 心动悸 , 纳呆便溏溲短 , 舌淡胖苔薄白滑 , 脉结代 , 遂用补气利水法 , 黄芪50g , 桂枝15g , 茯苓30g , 白术15g , 丹参30g , 益母草30g , 附片12g , 防己12g , 水煎服 , 三剂而溲便利 , 浮肿稍退 , 续投二十余剂 , 病情霍然好转 , 能参加轻微劳动 。 余又常以黄芪配葶苈治疗肺心病所致的浮肿咳喘心悸 , 常收良效 。
9.统摄气化疗消渴 黄芪益气升阳实腠理 , 既能鼓舞胃津上升 , 又能统摄下焦气化 , 故而善治消渴 , 常配山药、元参、花粉治疗糖尿病 , 对降低血尿糖有明显疗效 , 特别是对中气不足、脾阳不振者重用黄芪尤为适宜 , 所谓通闭止渴 , 贵在气化 , 余常以上四味药为主 , 随证加减治疗糖尿病 , 对控制病情发展收效满意 。
10.托里排脓疗疮疡 《本经》谓黄芪:"主痈疽 , 久败疮毒 , 排脓止痛 。 "以其补益之力 , 能自内托长肌肉 , 则其溃脓自易外出 , 为久败疮毒之良药 。 曾治一例因车祸所致髌骨粉碎性骨折 , 前后多次手术 , 局部继发感染 , 疮口腐烂流脓 , 经外科多次处理 , 运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三月 , 疮口不愈 , 患者要求中医治疗 , 见疮口灰暗不泽 , 脓汁稀薄 , 精神不振 , 舌淡脉细 , 此真如《外科正宗》所说:"凡疮溃脓之后 , 五脏亏损 , 气血大虚 , 外证虽形似有余 , 而内脏真实不足 , 法当纯补"之证是也 , 拟益气和营 , 温阳托毒:黄芪50g , 当归15g , 鹿角胶12g , 银花30g , 党参30g , 炙山甲10g , 肉桂10g , 白芷12g , 炮姜10g , 牛膝12g , 连服十五剂 , 新肉渐生 , 肉芽鲜红 , 脓汁减少 , 精神增 , 此向安之象 , 效不更方 , 再服十五剂而疮面愈合 。

中医名家祁文强TB黄芪的临床运用
本文插图
总之 ,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 , 常用治脾胃虚弱 , 中气下陷 , 血痹虚劳 , 崩漏 , 脱肛 , 久痢久泻 , 中风偏瘫 , 以及卫表不固之自汗盗汗 , 正气虚弱之疮疡肿毒 , 风湿水肿等证 , 为医家常用之良药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