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总有人问我 , 遇见你妈妈之前我的生活是怎样的 , 而我的回答是 , 遇到她之前我没有生活 。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 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情话 。
《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是一本以父亲视角写的书 , 是瑞典的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整理的一部非虚构的随笔集 , 是他在做了“奶爸”之后 , 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期间 , 记录下的自己的心理活动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作者认为 , 尽管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 , 会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 但是作为父亲 , 他有责任提前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这些留给孩子的生存“法则” , 既是帮助孩子过好生活的人生秘籍 。
但总之都是围绕妈妈展开的 , 这些唠叨和喋喋不休 , 都是为了保护好孩子 , 让他远离生活的沮丧、坎坷和不愉快 , 而每一个字都能体现作者作为一个父亲 , 对自己妻子和孩子的爱意 。 一、《不要和你妈妈争辩》:男性视角中的“家庭”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作者的著作 , 既没有深刻的大道理 , 也没有复杂的剧情 , 只是一位做了父亲的男人 , 给孩子讲述的十三个小故事 , 他还害怕孩子觉得读起来枯燥无聊 , 用十分平实幽默的语言描述了这些故事 , 这十三个故事连接起来 , 就是他眼中的“家庭”的模样 。
男人和女人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家庭组成 , 而在这之后 , 是男性和女性作为两个不同的群体和角色展开的故事 , 有矛盾 , 欢乐 , 争吵 , 道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者说在有了孩子之后 , 父亲和目前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应该是怎样的呢?
其实 , 这本来就不该是绝对的 , 男人和女人也好 , 父亲和母亲也好 , 不止是对于孩子来说 , 对于男女双方各自个体来说 , 他们本身就应该是平等的 , 不要纠结孰强孰弱 , 谁应该做强者 , 被别人依赖 , 谁又应该成为弱者 。
父母之间 , 同时又作为男女两种角色 , 只是在家庭中的分工不同 , 没有生来就该谁做的事情 , 只是谁擅长谁就做罢了 , 做错了事情 , 诚心道歉取得原谅 , 再认真生活 , 生活原本就是真么简单的事情 。
在巴克曼的视角下 , 他写这本书的时候 , 既是作为一个父亲 , 也是作为一个丈夫 , 他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对妻子和孩子的爱 。 他的眼中对于孩子的爱就是 , 提前教给孩子应对世界的法则 , 对妻子的爱是教给孩子“不要和你妈妈争辩”的保命法则 , 他给了孩子无私的爱 , 却回报给了妻子最平等的爱情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二、父母相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
1.在父母相爱的家庭中 , 孩子是成长 , 反之是长大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 , 长大也许就在一瞬间 , 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但无论如何 , 总之对孩子来说不是幸福的 , 而成长 , 却是一个家庭一同经历的故事 , 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的 , 开心、难过都是共同经历的 。
作为父母 , 每个人的初衷应该都是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 却没有想过孩子心中最好的究竟是什么 。 巴克曼写给他的孩子的十三条经验 , 在孩子眼中是爸爸给他的人生秘籍 , 但是在我们看来 , 却是巴克曼描述的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画卷 , 尤其是他笔下的爱情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体现在明明是对孩子的“告诫” , 却处处都是以孩子妈妈为主考虑的 , 希望孩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妈妈 , 不要和你妈妈争辩 。 对于孩子来说 , 在一个父母相爱的环境中成长 , 孩子从这个过程中学到的 , 远远比作者写给孩子的十三条经验要多 。分页标题
也许 ,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 , 孩子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 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大 , 却没有注入足够的爱意支撑他们成长 。 许多调查显示 , 在单亲家庭长大或者是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 和在父母相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 无论是性格上还是为人处世上都是差别很大的 。
2.母亲的爱是为你付出一切 , 而父亲的爱是保护母亲
巴克曼真的很爱他的妻子 , 这种爱意并不能自欺欺人 , 也不是你说了你爱就代表别人就会相信 , 这种爱 , 无论是父母之间 , 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 , 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巴克曼的文字和故事中:“毫无保留地投入一切——这就是她爱我们的方式 。 ”
他用了这样一段故事来向孩子解释 , “她有时候也会对我们大喊大叫 , 比如我们光着屁股坐在新沙发上的时候 , 把湿毛巾扔在洗手间地板上的时候 , 蛋黄酱洒在地毯上或者冰激凌滴进她手袋里的时候 。 但如果遇到一群恶狼 , 你妈妈会毫不犹豫地冲到你和我前面 。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作为母亲 , 作为妻子 , 她给予的爱永远是无私的 , 她爱你 , 可以为你付出生命 , 能遇到她就是上天赐予的好运 , 我们剩下的每一天 , 都要感谢和证明我们值得这份好运和福气 。
可是 , 那些没有做好准备就成为父母的人 , 没有准备好就组建家庭的人 , 他们之间的不幸福也毫不保留的给予了孩子 。
单亲、离异、争吵甚至还有殴打 , 也许父母分开以后 , 各自对于孩子还是深爱的 , 他们觉得自己作为父母的爱仍旧毫无保留的给了孩子 , 但是孩子感受到的 , 只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 。
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分开是对孩子好 , 分开给的爱和合在一起的爱并无甚区别 , 可是只有父母相爱 , 孩子才能感受到爱 , 才是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保护 。
无休止的争吵带给他们的是不幸福的成长过程 , 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带给他们的还有未来对于婚姻的恐惧和日常生活中的对于爱的没有勇气 , 看到这里 , 你还会觉得父母相爱对于孩子来说不重要吗?妈妈将所有的一切毫不保留的给予了整个家庭 , 而想到还会有一个人守护她 , 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事情吗?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三、学会珍惜:人生是一场分寸之间的游戏
从这些小事之中感受到的是 , 这个孩子的父母一定很幸福 , 他真是幸运 , 有这样爱他的父母 , 有这么一个会生活的甜蜜的父母 。
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 , 作为父亲和丈夫感受到的爱 , 他也毫无保留的给予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 “现在我一晚上醒好几次 , 确保你们俩还在喘气 , 我才能安心回去睡觉 。 你能明白吗?当你爸之前如果我天天这么干 , 估计早就被关进精神病院整天听舒缓音乐了 。 ”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也会这么想 , 作为孩子 , 有时候觉得父母要是有一天不在了 , 感觉人生也就到此结束了 , 因为不知道没有他们的生活该怎么活下去 。 这是在意和爱吧 , 因为爱才会觉得舍不得 , 才会觉得现在拥有的幸福来之不易 , 也因为这样才会更加珍惜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人生本就很短暂 , 作为孩子 , 长大之后 , 我们会对父母不耐烦 , 会和父母争吵 , 会不珍惜眼前的幸福 , 但是有一个人提前告诉你 , 人生是一场方寸之间的游戏 , 本来就十分短暂 , 所以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吵和冷战中 。
幸福不仅是要争取的 , 更是需要加倍珍惜的 , 相爱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 , 他们共同生活的家庭也势必是幸福的 。分页标题
快乐的时候就要尽情享受 , 做错了事情就要赶紧道歉认错 , 才能不辜负这么多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幸福 , 父母感受到的爱和孩子感受到的爱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 是舍不得 , 是在意 , 更是害怕它流逝的深刻的担忧 。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
本文插图
四、结论
不是父亲爱孩子 , 母亲也爱孩子就足够了的 ,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 也不是分开可以给予的 , 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不等于父母的爱 。
父母分开之后对孩子带着愧疚的爱也不是原本纯粹的爱 , 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 父母之间的关系 , 或者冷漠或者相爱 , 争吵和玩笑孩子都是最亲密的能够体会到的第一者 。 我们已经不需要证实了 , 我们自己生活的家庭如何我们不是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吗?
【平南|《不要和你妈妈争辩》:成长还是长大,父爱+母爱≠相爱】善良、有爱、无私 ,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 , 而塑造这些人格的过程 , 就在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相爱带来的情感体验 。 巴克曼作为父亲 ,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告诉孩子你妈妈是多么爱你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