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明代军制乃是在综合唐宋元三代的军制特点 , 整合之后施行的特殊的卫所制度 。 简单总结就是“军籍世袭、卫兵定籍、屯兵要地 , 兵农合一” 。 分有屯垦卫 , 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 , 全国的卫军人数多达二百余万 , 在明中后期都超过了二百六十万 。 卫所制度看似极为复杂 , 但是万条小溪归大海 , 全天下所有卫所 , 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 , 还有少部分归属于朝廷六部的卫所和亲军 。
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就是著名的亲军上直二十六卫 。 由洪武大帝朱元璋仿唐宋等前朝制度设上十二卫 , 永乐大帝朱棣增设十卫 , 明宣宗宣德皇帝增设四卫 , 合计二十六卫组成 。 但是后来随着文官集团的崛起 , 亲军中只有锦衣卫只属于皇帝 , 其余二十五卫或多或少受到兵部辖制 。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金吾卫帽子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锦衣卫服饰
卫所统领称指挥使(正三品) , 下有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卫镇抚、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和副使 。 卫之下有所 , 京卫下辖所的数量多于地方卫 , 所的统领为千户(正五品) , 千户辖十个百户(正六品) , 百户下辖两个总旗 , 总旗下辖5个小旗 , 小旗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 二十六卫巅峰时期 , 卫所所辖兵士过万 。 与后来的三大营一起 , 成为京师的守卫 。
一、上十二卫
1、金吾前卫
2、金吾后卫
3、羽林左卫
4、羽林右卫
5、府军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6、府军左卫
7、府军右卫
8、府军前卫
9、府军后卫
10、虎贲左卫
11、旗手卫
12、锦衣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锦衣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锦衣卫
二、永乐增设十卫
1、金吾左卫
2、金吾右卫
3、羽林前卫
4、燕山左卫
5、燕山右卫
6、燕山前卫
7、大兴左卫
8、济阳卫
9、济州卫
10、通州卫
三、宣德增设四卫
1、腾骧左卫
2、腾骧右卫
3、武骧左卫
4、武骧右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旗手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旗手卫
四、职能:
旗手卫主要职能是皇城守门 , 执掌御驾所用的金鼓、旗帜(仪仗兵) , 其次的职责是侍卫亲军所共同的 , 与其余诸卫共同护驾左右 , 宿卫宫禁 , 负责皇室的安全 。 锦衣卫主要是特务机构 , 而其余诸位主要是守卫 。
紫禁城南部:从午门到承天门左右两边 , 及左右长安门 , 至皇城东西面 , 属于旗手卫、济阳卫、济州卫、府军卫、虎贲右卫、金吾前卫、燕山前卫、羽林前卫 。
紫禁城东部:东华门左右两边到东安门左右两边 , 属于金吾左卫、羽林左卫、府军左卫、燕山左卫、虎贲左卫 。
紫禁城西部:西华门左右两边到西安门左右两边 , 属于金吾右卫、羽林右卫、府军右卫、燕山右卫 。
紫禁城北部:玄武门左右两边到北安门左右两边 , 属于金吾后卫、府军后卫、通州卫 、大兴左卫 。
而鼎鼎大名的锦衣卫 , 则是专属特务机构 , “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 下设南北镇抚司 , 北镇抚司负责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检查百官和百姓等活动 , 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 其下管辖着臭名昭著的诏狱 。 而南镇抚司则是一个锦衣卫内部监察机构 , 只负责监察北镇抚司锦衣卫 , 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 。分页标题
而腾骧左、右卫 , 武骧左、右卫 , 起初只是负责掌随驾护卫 。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腾骧卫

俇攘|明朝皇家亲军二十六卫
本文插图
明代卫所
?五、后续发展:
后来在土木堡之后 , 京城三大营和附近的亲军精锐基本损失殆尽 。 重建卫所亲军 , 并恢复到原来的战斗力 , 这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 而除了锦衣卫之外的洪武和永乐时期设置的其余二十一卫 , 由于渐渐归属兵部 , 所以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的水平 。 而隶属于御马监的腾骧左、右卫 , 武骧左、右卫四卫 , 就更加重要起来 。 选天下卫所官军年力精壮者及虏中走回男子 , 收作勇士 , 常数千人 , 俱属御马监 。
真正起到守卫京师安全的 , 就只有四卫和重组的三大营 。 再到后来 , 腾骧四卫的勇士和精壮的旗军被抽调 , 另外组建勇士营和四卫营 , 在四卫指挥使中挑选坐营官 。 由此 , 成立的四卫营和勇士营取代了四卫 , 成为了京城最重要的守卫者 。 而且 , 勇士营的地位尚在四卫营之上 。
到了正德时代 , 明代亲军二十六卫 , 除了锦衣卫 , 基本就是隶属于兵部的京城附近常备驻守军 , 战力每况愈下 。 同时永乐时期崛起的三大营、景泰之后崛起的勇士营和四卫营取代这二十五卫 , 成为了京师实际捍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