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五代”长城遇见阜新


_本文原题:“五代”长城遇见阜新

长城|“五代”长城遇见阜新
本文插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中华历史 , 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源泉 , 也是我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给养 。 家乡故事你都了解吗?今天 , 让我们透过古建筑这一“视窗” , 倾听古老文化的声音 , 感受家乡历史的厚重 。
穿越2300多年时空隧道历经燕秦汉明清五个朝代的更迭
一说长城 , 很多人眼前浮现出的是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
其实 , 阜新也有好多、好长的长城 。 从2300多年前到300多年前 , 阜新这块土地上曾先后筑起了燕、秦、汉、明、清(指柳条边 , 长城学中被列为一部分)“五代”长城 , 遍布东南西北 。
从北大河畔蜿蜒在林间的“土龙” , 到城市北郊的高林台古城;从新民镇五顶山之巅逶迤盘亘的“石头墙” , 到白厂门高高耸立的长城关塞遗址;还有那一座座日夜守望了数百年的烽火台……
两千多年来 , 阜新人就是在长城脚下一代代繁衍生息;长城内外 , 古老边城的千年故事 , 就是在这里汇成了经久传送的歌 。 尽管阜新古长城昔日的巍峨现今已不复存在 , 但梦里的长城早已化作血脉与性格 , 深深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
“五代”长城“聚首”
阜新境内的长城有多长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
诗中的“龙城” , 就是今天的朝阳 。 战国时期至汉代 , 朝阳东南部和阜新西部均属燕国和秦、汉的辽西郡 , 东部属辽东郡 。 阜新境内修筑长城 , 就是从战国时期燕国开始的 。 当时 , 在中原农业地区北部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 , 擅长骑射 , 经常进入中原农业区域掠夺、骚扰 , 于是处在北部的燕国、秦国和赵国 , 各自在辖境北部筑起长城 。
秦灭六国后 , 把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贯为一 , 西起今甘肃临洮 , 东至今朝鲜大同江入海口 。
公元前206年汉灭秦后 , 西汉、东汉又沿用了秦长城 。
燕、秦、汉三代沿用的这道古长城在我市境内有“北线”、“南线”两条 。 北线长城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奈曼旗、库伦旗进入阜蒙县平安地镇的后二十家子自然屯 , 然后向东北方向进入彰武县四堡子镇、满堂红镇 , 向南折向丰田、双庙、五峰、城郊、西六、东六等乡镇 , 进入沈阳市法库县 , 该段全长114.36公里 。 南线长城由牛河西岸的朝阳市北票市进入阜蒙县化石戈镇胡头沟村 , 向东伸向紫都台、大五家子、红帽子、阜新镇、沙拉、大巴、老河土、泡子等乡镇出阜新境 , 该段全长125公里 。
到了明代 , 明王朝又从山海关到鸭绿江边修筑了一道长城 , 构成了从丹东虎山经山海关至甘肃嘉峪关的一万两千多里的明代长城 。 我市境内的明长城属辽西边墙 , 从山海关外起 , 经兴城、葫芦岛到义县 , 然后分主、复两线进入清河门区 。 主线明长城经清河门老街、细河堡到北镇市魏家岭、大市堡 , 伸向锦州市黑山县白厂门镇 。 复线明长城由清河门区西山、后窑、朱家屯几个村屯 , 经阜蒙县卧凤沟乡翻身屯、新民镇卡拉房子村、国华乡二道岭和十家子两个村屯 , 到白厂门镇与主线长城汇合 , 长约60公里 。
清河门白厂门彰武台门
阜新之“门”为啥这么多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 虽没有修筑长城 , 却为保护“龙兴之地”筑起了一道与长城规模、构造相近的“柳条边” 。 这条“边”在我市境内南缘留下了157.5公里长的遗迹 , 因其中的三道边门 , 留下了如今我们十分熟悉的三个地名:清河门、白厂门、彰武 。
何谓“柳条边”?其修筑方法是用土堆成高土堤 , 土堤外侧挖成深壕 , 土堤上“插柳结绳” , 因此被称之为“柳条边” 。 柳条边始修于清太祖时期 , 到顺治年间基本完成 。 柳条边修成后 , 清政府制定禁令 , 不准边里人到边外挖参、打猎、开荒 , 也不准边外人进入边内放牧 , 所以民间至今尚有“边里”、“边外”之称 。分页标题
清柳条边全长1300余公里 , 分为辽西、辽东、吉林三大段 , 沿线共开放23个“边门” 。 而在我市境内 , 依次设有3个“边门” , 即清河边门、白土厂边门、彰武台边门 。
清河边门 。 边门址位于清河门老镇北端 。 《清文献近考》载:“清河边门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设际御(汉军)一员 , 笔贴式一员 , 领摧一员 , 满汉八旗兵39人 , 原义县城守尉 , 统于锦州副都统 , 因地处清河 , 故清河边门 , 是蒙古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 。 ”今只遗存清河边门匾一块 , 现藏于锦州市义县文管所 。
白土厂边门 。 边门址在今黑山县白厂门镇北 , 阜蒙县与黑山县交界附近 。 《清代柳条边》记载:“在明时为镇静堡 , 指挥刘世勋降清后 , 清拆城为边 , 以东墙作壕 , 西南有白土坡 , 故叫白土厂门 , 受清河边门防御所辖 。 康熙十五年改为白土厂边门 , 是通往广宁蒙汉区市要道 。 ”边门遗址仍依稀可见 , 现存两个夯土台 , 相距百米 。 北台处为第一道边门 , 南台处为第二道边门 , 在夯土台附近有残存的砖块 。
彰武台边门 。 位于彰武县与沈阳市新民市交界地养息牧河东岸的彰武县东六家子镇养息牧门屯东南 。 是盛京通往蒙古、热河的重要关卡 。 如今边门遗址只存石碾子遗物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 朝廷在养息牧场设县时 , 因地近彰武台边门 , 故名彰武县 。
【长城|“五代”长城遇见阜新】长城脚下是阜新
阜新人“脚下”是长城
“暗淡了刀光剑影 , 远去了鼓角争鸣 。 ”
如今 , 无论我们走在燕、秦、汉长城留在旷野之上的道道“黑土龙” , 还是登临五顶山之巅眺望明长城遗址的险峻逶迤 , 或是驻足凝望白厂门长城要塞遗址昔日的雄伟……眼前的长城 , 早已不再是当年刀光剑影、兵戎相见的军事设施 , 而是一本大书 , 一部“上下两千年 , 纵横十万里”的巨篇史诗 。
“燕、秦、汉、明、清‘五代’长城‘聚首’阜新 , 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 这是祖先留给阜新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遗产 。 ”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考古学家、省长城学会会长郭大顺讲 , “五代”长城纵横阜新 , 数百公里的长城遗址 , 加上长城沿线考古发现的大批古城遗址 , 这表明阜新拥有极为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 。 同时也充分表明 , 从2300多年前开始 , 阜新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是长城脚下一个人烟稠密、城郭相望的“塞上明珠” , 是长城内外各民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通的一个富庶繁华的“中心” 。
从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学来看 , 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 , 长城集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精湛的设计才能、卓越的地理和建筑布局思维以及高超的建筑工艺 。 它不是简单地以土、木、砖、石为结构的长垣 , 而是以城墙、戍堡、卫城、关隘、烽燧、亭障 , 甚至是木栅等互相配套结合的综合性防御构筑群体 。 建筑结构的多元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 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
从民族学来看 , 长城形成的战国、秦、汉阶段 , 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南北民族大迁徙、大交流从而达到大融合的时期 。 长城在当时既是“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藩篱 , 也是南北民族相互交融、消长 , 并留下了太多动人故事的大舞台;从经济学角度看 , 长城沿线还是古代的“商道” , 有着保护通信和商旅往来的“开放”功能;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 , 长城既是物质的有形遗产 , 也是非物质的无形遗产 。 它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 已成为一种凝聚民族精神的永恒文化标志 。
“为什么说阜新大地民风淳朴?为什么阜新人个个古道热肠?这是阜新独特的历史地域文化所滋养和决定的 。 ”郭大顺讲 , 尽管阜新境内的古长城仅存遗址 , 甚至大多数被淹没在了“脚下” , 而数千年的长城文化 , 却早已深深融入了阜新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 。 千百年来 , 处在长城内外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 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同在这里交融与碰撞……它就像一颗瑰丽的宝石 , 越是历经历史岁月的打磨 , 就越是散发出璀璨迷人的魅力与光彩 。分页标题
古老的长城并没有离我们渐行渐远 , 长城的精神与气节始终与我们在一起 。
(参考文献:《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王秋义主编、《阜新古长城》罗显明著)
【相关链接】
阜新“第一城”——高林台古城
“历史上五个朝代的长城‘聚首’一个地区 , 这在国内极为罕见 , 阜新堪称是‘长城奇观’之地 。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介绍 , 更令人惊奇的是 , 在阜新市境内燕、秦、汉长城线南侧发现的一座“不同寻常”的汉代古城与长城“组合” , 而它又位于城市近郊 , 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
郭大顺所讲的这座汉代古城 , 位于我市市区东北部的阜蒙县阜新镇高林台村西700米处 , 是在平坦的耕地里用土夯筑 , 墙长都在250米至300米 , 坍高都在4至5米 , 坍宽8至10米 。 从军事设施方面看 , 它很可能是当年长城沿线上一个级别极高的军事指挥中心;从建筑方面看 , 它有着行政中心及政权的色彩;从大片居住址及出土的生产用具来看 , 证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 , 阜新地区便是一个城郭相望、人烟稠密的“城市” 。
据2016年1月25日新华社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对阜新高林台城址的考古发掘 , 确认其为汉代在燕北长城内线(汉长城)南侧修建的一座堡城 , 并发现了与城址配套的南侧护城河遗迹 。
来源:阜新新闻网(采访人员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