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有人说 , 少年人不能读王小波 , 因为会对爱情产生太过美好的憧憬 。
在《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中 , 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的通信让我们感受着爱的疯狂、美好 。 李银河在一次采访中 , 主持人问:“王小波先生的哪一个瞬间最能让您感受到他的温柔与细腻?”李银河答:“小波这人给我的感觉主要不是温柔与细腻 , 而是热烈与纯真 。 ”
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 , 我们看到太多美好、热烈的感情在婚后走向平淡 , 甚至分道扬镳 。 爱的激情只能维持在恋爱阶段吗?
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 李银河在自传《活过 , 爱过 , 写过》中回忆:“现在回头看 , 我和小波的爱情虽然在婚后变得平和 , 类似亲情 , 但是我们始终相爱 , 我们俩都把对对方的浪漫爱情保持了终身 。 他是至死不渝的 , 我也会把对他的爱珍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 至死方休 。 ”
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爱恋?为什么会拥有这么美好、持续一生的缠绵?

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本文插图
从相恋到相守
李银河在未见到王小波之前 , 读到王小波写的《绿毛水怪》 , “写作手法虽然稚嫩 , 但却有什么东西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 30年后她还记得这本书带给她的感觉 。 王小波这个名字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了 。 “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 , 不仅丑 , 还带着凶样 。 ”李银河对这个人断了所有的念想 , 而王小波却开始了对李银河疯狂的追求 。
你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 , 你也是偶然来的 。 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 。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
告诉你 , 一想到你 , 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 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 , 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 , 就好像阿佛罗蒂从浪花里浮现一样 。
你的名字美极了 。 真的 , 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了 。
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 。 爱你就像爱生命 。
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 , 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 , 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 。 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 , 但是还是喜欢你 。
一封封热烈的情书激荡着李银河的心 , 有哪个女人能抵挡得住浪漫的诱惑 , 何况是一位浪漫骑士的追求 。
然而两个人的差距太大:
一个是大学生 , 一个初中没毕业;一个是报社编辑 , 一个是工人;一个父母背景深厚 , 一个父亲没平反;一个小有名气 , 一个默默无闻 。
“门不当 户不对” , 自然遭到父母的反对 。 李银河也怀疑“我们能够幸福吗?能吗?”王小波坚定地告诉他 , 别怀疑我们会不会幸福 , 经典的浪漫故事都是俩人天差地别 , 否则叫什么浪漫?
相爱两年后 , 他们“秘密”结婚 。 婚后 , 李银河承担了大部分家务 , 即使王小波的做菜水平较高 , 他也轻易不做 。 李银河的做饭水准是勉强把饭做熟 , 王小波也从来不抱怨 , 反而会给李银河讲笑话 , 自我安慰:娶了一位女博士 , 就不能讲究吃了 。 言外之意是 , 有精神生活就可以了 。
爱情里没有绝对的公平 , 一方的付出 , 一方的认可 , 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
在相恋的二十年间 , 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 , 相依相伴充满了一种柔柔的、浓浓的陶醉感 。
【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本文插图
写在五线谱上的信
共同的生活情趣
在李银河阅读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时 , 惊喜地发现主人公热爱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大知名的书 , 王小波在小说中写道:“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本最好的书 , 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 。 ”巧的是 , 李银河也刚刚看过这本书 , 印象深刻 , 对王小波的评价深以为然 , 她暗想自己遇到了心意相通的人 。分页标题
共同的阅读爱好和审美情趣让两个人更近 。
王小波有自由的灵魂和独特的个性 , 他不喜欢模式化的生活 。 “我怕世俗那一套怕得要死 , 你比我一点不差 。 那就让我们一起远远地躲开它们 , 逃遁到我们那美好的、人所不知的世界里去吧 。 ”
王小波所说的世俗的规则 , 指的是按照别人制定的价值标准来生活 。 比如两个人在婚后协商不要孩子 , 王小波做了一番推理 , 不会因为人人都生孩子而生 , 不会为养儿防老而生 , 不会为增加生活乐趣而生 , 最后两人决定不要孩子 。 不是为了特立独行 , 而是出自本心的选择 。
他们都轻视物质上的满足 , 更看重精神生活 。 在美国留学期间 , 他们生活拮据 , 需要靠打工来补贴日常开支 , 即便如此 , 他们却穷游了美国 , 甚至整个欧洲 。 共同欣赏异国美景 , 体验不同文化特色的同时 , 也给他们带来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 一位好友调侃他们是“吃风屙烟”的生活 , 饿肚子也要满足精神需求 。

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本文插图
两人在匹兹堡郊区农场保持自我 , 接纳对方
生命的支点是什么?金钱、地位、名誉、子女?王小波说 , 是我们自己 。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 , 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 , 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 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 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 。 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 , 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 , 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
每一个个体都是孤独的 , 人渴望摆脱孤独的状态得到他人的温暖 , 这是人的本能 。 在追寻爱的过程中 , 有时会委曲求全 , 有时会压抑自己、改变自己 , 这就不是爱情 , 肯定不会幸福 。 真正的爱 , 是先爱自己 , 有了爱的能力才能给予别人更好的爱 。
李银河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话 , 他不可能爱上另外一个人 , 不可能拥有爱的能力 。
李银河在信中曾希望自己变得美一点 , 她愿意为自己的爱人而变美 , 希望王小波也有所改变 , 可以勤奋一些、有一点韧性 , 她问王小波能不能接受这些改变 。 王小波回复说 , 如果我的爱不能容下整个的你 , 算个什么爱!
王小波虽然回复的潜台词是 , 我爱你 , 爱的是完整的你 , 不管你的缺点还是优点 , 我全部都能接纳 , 这才是真实的你 。 我也希望你能容得下整个的我 , 就像我爱你一样 。 王小波的话给李银河带来安全感 , 她接纳的也是完整的王小波 。
李银河与王小波各自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 , 李银河喜欢研究社会学 , 王小波喜欢写作 。 在李银河决定做同性恋研究这个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领域时 , 王小波坚定地站在她的身后支持她;在两个人生活并不宽裕 , 王小波的作品卖不出去时 , 李银河坚持让王小波写小说 , 说实在不行 , 她一个人工作就足够了 。 因为“文学是他的生命 , 不写小说他这个人就成了行尸走肉 , 那样的物质生活水平再高又有何意义呢?”
他们竭力追寻自己生活的意义 , 也尊重对方的追求 。 他们不把这种付出当成牺牲 , 而是给予 。 弗洛姆说 , 牺牲是损害自己的利益成全对方 , 给予是把自己内心的生命力 , 自己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与别人分享 , 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 , 也提高了他人的生命感 。

周小周成长录|《爱你就像爱生命》:爱是热恋时的激情,是持续一生的缠绵
本文插图
在美国友人寓所前
博爱的胸怀
李银河在信中说:“我们该对人们又大的同情和爱 , 不然我们怎么生活?我觉得你心里是不缺乏这种同情和爱的 , 你的比我的还多 。 你自己不止一次讲到过你的这种爱 , 我为这个信赖你 。 ” 分页标题
李银河和王小波都有大爱的胸怀 。 他们把自己当做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 , 为同类担忧、歌唱 。 李银河所做的社会学研究 , 揭示人类性和爱的秘密 , 让我们站在更客观、平等的角度看待同性恋、性和婚姻 。 王小波则在他的杂文、散文、小说中展现人应该追寻的自由、独立价值观 , 希望人人都能摆脱世俗标准的束缚 , 找到美好的生命意义 。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相爱的情侣将自己与他人隔绝 , 眼中只有对方 , 冷漠地对待他人 。 “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克服孤独 , 但正因为他们远远脱离同时代的人 , 所以他们之间实际上也是隔绝和互为陌生的 , 结合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幻觉 。 ”
爱是一种能力 , 这种能力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锻炼 , 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 , 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爱情 , 否则 , 即使在热恋中感到深切地爱着对方 , 也很难让这种爱持久 。
我们常说 , 看一个人的人品 , 就看他如何对待身边的朋友 。 他对待朋友的方式 , 也是将来对待你的方式;他选择朋友的品味 , 代表着他这个人的品味 。
王小波和李银河并没有将自己的生活局限在两个人的小圈子里 , 新婚燕尔、热恋之时李银河选择出国深造 , 王小波支持她的选择 , 希望她有自己的事业 。 李银河清醒地认识到丈夫的写作天赋 , 哪怕一个人撑起家庭经济开支也让王小波继续写下去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 在实现自我时 , 有一点利他主义 。 写在后面:
李银河在《人间采蜜记》中感慨:
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 , 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 。 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 , 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 , 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 , 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
一生得此一份爱 , 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