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鲶鱼|厚黑助你玩转职场——凡事留余地

【职场小鲶鱼|厚黑助你玩转职场——凡事留余地】

职场小鲶鱼|厚黑助你玩转职场——凡事留余地
本文插图
在职场江湖中 ,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 有的人能够在职场关系内进退自如 , 而有的人却常常被动 , 进退维谷 。 其中 ,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 但无疑与他们不善于在待人处世中留有余地有一定的关系 。
先上个干货:《红楼梦》中的平儿 , 虽是凤姐儿的心腹和左右手 , 但在待人处事方面 , 始终注意为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 既没有犯凤姐儿所说的“心里眼里只有了我 , 一概没有别人”的错误 , 更不像凤姐那样把事做绝 。 平儿对于众人决不依权仗势 , 趁火打劫 , 而是时常私下进行安抚 , 加以保护 。 一方面缓和化解众人与风姐的矛盾 , 另一方面顺势做了好人 , 为自己留下余地和退路 。 风姐死后 , 大观园一片败落 , 平儿却多次获得众人帮助渡过难关 , 终得回报 。
职场前辈的经验和文学名著中人物的结局都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在职场江湖中 , 万不可把事做绝 , 要时时处处为自己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 , 就像行车走马一样 , 你一下奔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 , 调头就不容易 , 你留有一些余地 , 调头就容易多了 。 俗话所说:“过头饭不可吃 , 过头话不可讲” , 很有道理 。 另外 , 在大多数情况下 , 要特别注意才不可露尽 , 力不可使尽 , 在办任何事的时候 , 都要多用点“太极推手”的功夫 , 永远保存一些应变的能力 。
具体如何留余地 , 厚黑学主要提出两大技巧:
一、在待人方面 , 答应别人时 , 注意使用“模糊语言” , 以便自己赢得主动;在拒绝别人时 , 不妨先拖延一下 , 最好不当面拒绝 , 答应考虑一下 , 给自己留点回旋的空间 , 以便使自己“进退有据”;在批评别人时 , 特别是有多人在场时 , 最好“点到为止” , 以维护对方的自尊;在与人争论或争吵时 , 切忌使用“过头话”、“绝情语” , 以便对方体面地下台 。
二、在处事方面 , 对一些不太好把握的事 , 千万不要明确表态、东拉西扯 , 多说点无关痛痒的话: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 , 那就先放一放 , 免得考虑不周说错了自己受牵连:对那些表面看来无关大局的事、也要合理地处理、巧妙地避开疑难之处 , 以免引火烧身 。 另外 , 对于某些难以回答又不好回退题 , 不妨含糊其辞 , 来一番隐晦的回答 , 如”可能是这样”、“我也不太了解”等等 , 以给自已留有余地 。 总之一句话 , 无论办什么事、说什么话、能推则推 , 能拖则拖 , 得过且过 , 以自已不担什么责任为上策 。
在职场中 , 特别是在管理活动中 , “推”是一项经常运用的管理艺术术 。 其基本含义是:在推行既定目标或新的举措过程中 , 对所遇到的诸多障碍因素不采取直接的消除措施 , 而是运用时空的自然跨度 , 促使障碍因素自我化解或消除 , 从而促成与上司意志相一致的行动 。
虽然也有人把“推”的艺术同优柔寡断等同起来 , 与当机立断、果断处置相对立 。 实际上这是把消极等待与管理活动中的“推”混为一谈 。 推”的艺术既有明确的目标 , 又有实现目标的行为 。 “推”的艺术的产生和运用 , 在主观上不是管理者的主观冲动 , 更不是管理者的无能失控 , 恰恰相反 , 它是管理者全盘把握、合理控制的高超策略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在管理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
“推”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 大到宏观决策 , 小至一次谈话 , 长到几年 , 短至几分钟 , 甚至某一瞬间的几十秒钟都有可以成为“推”充分运用的时空 。 在职场中巧妙运用“推”的艺术 , 需要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 , 运用“术极推手功” , 需要具有脸厚心黑的厚黑内功 。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二个产生、壮大和暴露的过程 ,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 理论上讲 , 判断一个事物可以不可以“推” , 主要是应该看这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得到显现 ,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已经成熟 。 但厚黑之道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 如果完全按照应该怎么做 , 那只能对事情本身有利 , 在很多情况下很可能对自己不利 , 起码没什么好处 。 试想 , 对自己没有丁点好处 , 却有可能带来风险的事情 , 难道不该一推六二五吗?特别是明明别人提出的事情应该办 , 可从你的角度却需要推 , 没有点厚脸心黑的本事又怎能做得圆满呢? 分页标题
另外 , 当有人提出某件事情要求处理时 , 你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 , 情况判断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 这时就可以说:让我了解一下情况再答复你 。 “推”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看看是不是要担责任然后再做决定 。 这就是厚黑之道运用的秘诀 。
第二,要掌握好“推”的火候 。 “推”的艺术运用与否,有其自身内在需求和运用范围,不可不看条件和对象乱用,否则,会如同守株待兔一般得不偿失 。 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推”的艺术就是“火候”二字 。 所谓“火候”,就是因势而动,如何运用,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就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地采取适当的方法 。 上司对推行意图过程中的问题不太了解,不熟悉,或是所遇到的矛盾非常尖锐,或是在讨论会上一时达不成一致意见,抑或通过的人数超过不了半数,或是群众和下级对你的意图暂时不能服从,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要采取“悬球法”,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先放一段时间,待眉目清晰,相宜之处有了统一的基础,再行处理 。
其次要看对象,因人而异 。 有些问题的处理,一定要考虑到当事人的个性特点,看其接受程度如何,“推”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推”的目的 。 如果当事人接受不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误解,加深矛盾,甚至会发生新的问题,比如,性急的人不到黄河心不死,鲁莽的人,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 遇到这种对象,最好不要推,推了会使矛盾加剧,甚,至激化,产生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
再次要看火候,适可而止 。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事情可以“推”下去 , 推到底,不言自明,自生自灭 。 有的事“推”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可而止 。 因为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发生变化 。 因此,“推”不是放手不管,一推了之,而是要密切注意观察其发展变化,把握好“推”的火候,适时进行处理,以期达到适时适度和恰到好处,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的目的 。
当然,在职场中,“推”只是巧妙推卸责任方法之一,不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乱“推”,而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论推也好、不推也罢,或推到何时还是立马处理,都要以不影响自己,能够留有可以回旋的余地为考虑的标准 。
—————— 传说中的分界线 ——————
持续更新 , 望对职场中的你有些许帮助!PS:辛苦码字 , 觉得有点用的同学 , 欢迎给个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