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意根触法尘、于相而离相


_本文原题:意根触法尘、于相而离相

实证的佛教|意根触法尘、于相而离相
本文插图
问意根触法尘
问:我们说意根触法尘起意识 , 但是意根本身不像眼根是色法 , 它怎么能“触”到五尘中这些微细的法尘呢?
答:意根触法尘 , 并非物理上的接触 , 而是心法接触境界法 。
实际上 , 十八界都是种子 , 种子客观的功能差别 , 是由共业来决定 。
问于相而离相
问:前两天在聊天时 , 忽然有人问:“你们一直在讲于相离相 , 那么聊天时如何于相离相?你们一直在讲不动 , 那聊天时如何是不动?”大家顿时哑口无声 。 我也是 , 心里觉得好像知道 , 但说不出 。 过一会儿 , 我讲:“大家一时马脚尽露 , 可见对字面上的理解是靠不住的 。 ”
接着有人不服 , 有讲聊天时一心念佛就是不动 , 有讲用三昧力 , 保持聊天时的心不动 。 我讲:“想用另外一个力量使自己保持聊天时的心不动 , 是错的 。 ”但是要说究竟 , 一时也说不出 。 我知道《实证佛教导论》还是没有学好 , 于是关上电脑 , 再翻看《实证佛教导论》的第七章 。 看到老师书中关于“自心取自心……”讲解的这一段 , 心里豁然开朗 。 之前学过 , 也知道一切都是自心所现 。 但这一次是整个人一下沉入无限广阔的自心中 , 一切法时现时隐 , 很有趣 。 再观自心原自不动 。 为了让这个感觉能持续 , 我立刻盘起腿打坐 。 老式石库门房子(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房子) , 拥挤的空间 , 四周空调声轰呜 , 以前我总是被它困扰 , 不得入静 。 但这回 , 一开始 , 我就看到 , 原来这个声音不是在外面响 , 是自己心中的事 。 我就盯着它看 , 原来里面没有一点东西 , 它是空性的 。 我就沉到这个空性里 , 忽然觉得我的心不在别处 , 即是在这个空性里 。 虽然耳边还忽轻忽响、一阵一阵的不断传来空调声 , 但它已是我自心中的东西 , 它一点也不能扰到我自心的安定 。
第二天 , 上网聊天 , 我引了《楞严经》中“自心取自心……”的一段偈语 。
我说:“即聊天时如何心不动呢 , 心本不动 , 如你要心不动 , 即已是心动了 。 ”“从胜义谛上来讲 , 心一直是如如不动的 。 而要找到不动的心 , 那就要于相离相 。 所谓聊天 , 其实一直是自己和自己在聊 。 或讲 , 一直是自心和自心在聊 。 其实无相 , 无我相 , 无你相 , 无聊相 , 当你心取 , 便生起了相 。 ”“当我这样讲 , 你看到这个文字后 , 以为你理解的就是我所说的意思 , 这个就是取相 。 其实 , 那些意思都是你自己的意思 , 不管理解的对或错 , 都是你自心所现 , 也本无相可离 。 ”“我们一切的所见所闻等 , 你觉得有那一个法相 , 都是心取而有 。 即便是你用天文望远镜 , 观察到遥远的星球 , 其实那个星球是在自心中 。 你如取 , 便有了星球一法 , 你取了星球一法 , 便是自心取自心 。 你不取星球那一个法相 , 那里便是你要找的自心 , 因为在那里现起了你自心的行相 。 所谓于相离相或心不动 , 即是依此行相顺入自心而得的 。 ”“你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所触到的只是色声香味触尘 , 而你的前六识所现的影像 , 都是你自心中的东西 。 不是外面的东西 。 ……”
请老师指点!
答:您的理解很好 , 基本上都是对的 , 所以能够发起心理的轻安 , 这是修所成慧的初步现象 。 轻安若成为常态 , 而不是时有时无 , 便是修所成慧的圆满 。
真观一直提倡真如三昧 , 有人认为不适应末法众生的根器 , 但还是有几位学员能够发起真如三昧 , 总算不枉费我的苦心 。
请您要多留意“若离业力与妄想 , 它们什么都不是”这一句 。 三界万法原本什么都不是 , 所以才可能于相而离相 。 另外 , 所谓的心内、心外 , 是很勉强的说法 , 因为全体都是一心 , 又哪来的心内、心外呢? 分页标题
【实证的佛教|意根触法尘、于相而离相】《实证佛教通讯》还有许多文稿 , 跟真如三昧有关 , 尤其是第5期〈回响〉专栏有一篇〈真如三昧的口诀〉 , 也请您要反复地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