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顷茶馆|21岁以一首词家喻户晓的他,谁料竟苦了一辈子
淮左名都 , 竹西佳处 , 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 。 渐黄昏 , 清角吹寒 , 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 , 算而今重到须惊 。 纵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 , 难赋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 , 波心荡、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 , 年年知为谁生?
写下这首《扬州慢》那年 , 姜夔只有21岁 。 《扬州慢》既是他有记载的第一首词 , 也是他自创的词调 。 尽管才华不输苏东坡 , 同样是集书法、绘画、音律等技艺于一身 , 名气却较子瞻甚远 。
我想起前阵“李商隐是冷门诗人”一事 , 莫非姜夔也是“冷门词人”?
如果你翻开《宋词三百首》 , 就会发现姜夔被选中的词共有17首 , 数量之多 , 胜于诸多词人 。 这些词只要你一一读过 , 即使不明白词意 , 也能感到字里行间透着清冷 , 仿佛词人被一股忧愁缠绕 , 无止无休 , 难以自拔 。
究竟是怎样一种情绪 , 将他纠缠?
【七顷茶馆|21岁以一首词家喻户晓的他,谁料竟苦了一辈子】
本文插图
01、
姜夔虽然生在一个并不富庶的家庭 , 但生活倒也还算得上安稳 。 这份安稳源于父亲 , 其父姜噩中了进士 , 这才有钱养活一双儿女 。 母亲在姜夔出生不久 , 就去世了 。 多亏有长姐 , 如母亲般呵护幼弟 。
从小缺失母爱的孩子 , 心里总有个熄灭的角落 。 长姐再如母 , 毕竟不是母 。 姜夔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 , 直到14岁那年 , 父亲去世 , 他只好搬去与姐姐、姐夫同住 。
姐姐待他虽好 , 却也抹不平他心头寄人篱下之感 。 姜夔渴望能高中 , 若能尽早考取功名 , 将来也好报答长姐 。 然而 , 事与愿违 。 一连四次应试 , 十年光景就这么流逝 , 他仍旧未能如愿 。
三十而立 , 一事无成 。 姜夔愧对姐姐 , 无法再与之四目相对 。 他决定外出漫游 , 去拜访各地高官 , 毛遂自荐 。 好在擅作诗词 , 赏食者不少 。 像这类拿人钱财 , 替人作诗词者 , 称为“清客” , 因此姜夔无疑是一位清客 。
除写诗词之外 , 他也谱曲 。 在《长亭怨慢》一词中 , 他写道:“余颇喜自制曲 , 初率意为长短句 , 然后协以律 , 故前后阕多不同 。 ”《长亭怨慢》是他的自度曲之一 。
既有才华 , 自会受人赏识 。 第一个与他约为知己的 , 是诗人萧德藻 。 萧德藻不只将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 , 介绍给姜夔认识 , 让他进入诗人圈 , 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姜夔为妻 。
这些诗人都对夔的诗词赞赏有加 , 一时间他名声大噪 。
本文插图
02、
尽管倍受赏识 , 但体制之外 , 姜夔不过是在纸上舞弄 , 谈何建功立业 。
回想当年那首《扬州慢》 , 连年战乱已不复往昔 , 彼时令杜牧魂牵梦萦的扬州 , 此时在姜夔看来 , 荒草萋萋 , 树木皆“犹厌言兵” 。
朝廷不堪战乱 , 与金兵讲和 , 签下“隆兴和议”的屈辱条约 。 看似太平盛世 , 实则无所作为 。 包括姜夔在内的诸多词人 , 收复中原之火始终在燃烧 。
体制之内 , 辛弃疾还有报国的可能 , 而姜夔写不出“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于他显然是空谈 , 能做的唯有写下《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 将辛弃疾比作诸葛亮 , 预祝其北伐得胜归来 。
后来的事 , 史有记载 , 辛弃疾病逝 , 北伐失败 。
两人间这次借词传情 , 以示交情不浅 。 既然姜夔有辛弃疾这等朋友 , 何故会穷困潦倒?实际上姜夔为人做事 , 自有底线 , 朋友归朋友 , 诗词唱和可以 , 但不借他者名气来装饰自己 。
他曾作《点绛唇》 , 词中提及陆龟蒙 , “第四桥边 , 拟共天随往” 。 (陆龟蒙自号天随子)他想陪伴陆龟蒙度过余生 。 此处读者需了解 , 陆龟蒙又称“江湖散人” , 勤作诗文 , 不乐官场 , 洁身自好 , 不慕名利 。分页标题
这正为姜夔所钦佩 , 因此当他在杭州结识张鉴后 , 后者想通过买官的方式帮助他时 , 自然会遭到拒绝 。 但姜夔心知朋友好意 , 多年与张鉴交好 , 有言“十年相处 , 情甚骨肉”可证 。
他也想过做官 , 实现报国之志 , 可如此不光彩的手段 , 这官索性不做 。 难怪范成大称赞他 , “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 , 活得潇洒坦荡 。
本文插图
03、
尽管萧德藻将侄女嫁予姜夔 , 但他最为后世提到的感情 , 莫过于“合肥情事” 。 这段情的主人公是谁 , 已不得而知 , 只知是姜夔在合肥所遇 。 有人说他钟情姊妹俩 , 也有的说是两姊妹之一 。
在偶遇此女时 , 姜夔还未结婚 , 只叹他毫无经济能力 , 无法娶她为妻 , 不得已任此情消逝 。 他始终难舍旧光阴 , 从词里便可看出:
“春未绿 , 鬓先丝 。 人间别久不成悲 。 谁教岁岁红莲夜 , 两处沉吟各自知 。 ”
“别后书辞 , 别时针线 , 离魂暗逐郎行远 。 淮南皓月冷千山 , 冥冥归去无人管 。 ”
“算空有并刀 , 难剪离愁千绪 。 ”
类似的情词还有若干 , 占尽姜夔一生词作的四分之一 。 另有两首极为著名的《疏影》和《暗香》 , 如今解读方式不一 。 有说在忆梅 , 有说在忆人 。 但在当时 , 范成大隐隐体会到词里含情 , 于是将一名叫小红的家妓 , 赠予姜夔 。
小红虽娇美 , 席间确有撩拨起姜夔的情愫 , 而这情后世解释最多的 , 是情不为她起 , 为的是不知身在何处的合肥女 。 至于虚实几分 , 很难分辨 。
能知道的是姜夔没有回绝范成大 , 日后他携小红在雪夜里孤舟过虹桥 , 并兴起赋诗:“自作新词韵最娇 , 小红低唱我吹箫 。 曲终过尽松陵路 , 回首烟波十四桥 。 ”
与小红相守的日夜 , 合肥女逐渐淡去 。 我想姜夔懂得“不如怜取眼前人” , 或许合肥女早已是心底的寄托 , 是一种不经意想起的习惯 。 情本难说 , 有时分秒可变 , 有时执着此生 。 不可否认姜夔对合肥女用情极深 , 倘若当年两情相悦 , 可能遗憾会减少太多 。
本文插图
04、
形容姜夔的词 , 有两个词比较准确:清空和骚雅 。 清空是出自苏轼 , 骚雅则出自辛弃疾 。
所谓清空 , 我的感觉是 , 他词间有股扑朔迷离的缥缈意境 。 姜夔擅于借助意象 , 来营造凄清幽冷的氛围 。 似王国维所说:如雾里看花 , 终隔一层 。 简而言之 , 虽不易读懂 , 但觉得辞藻典雅 , 境界不俗 。
所谓骚雅 , “骚”指的是《离骚》 , 姜夔以诗为词 , 借词来表达自我感受 。 “雅”则是诗词的最高境界 , 属于美学范畴 。
姜夔的词将清空与骚雅相结合 , 后世模仿者甚多 。 我觉得结合前人或影响后人 , 对词人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 , 关键是他的词写得如何 。 若写得好 , 自成一派又何妨 。 反之 , 不过是拾人牙慧 。
我从姜夔词里 , 感受到他与苏、辛的不同 , 换言之 , 他自有辨识度 。 于是当我涌起某种情愫时 , 我会想去词里寻他 , 我知道那种感觉唯独他能懂 , 而我于某刻也能懂他 。
尽管词在大体上分为豪放和婉约 , 但就像人的性格 , 相似中亦有不同 。 婉约的姜夔 , 也有豪放时 。 只不过他是收敛的豪放 , 好似一瓶将要喷涌而出的水 , 瓶盖仅拧开一个小缝隙 , 而后渐渐拧开 , 始终不全放 。 能放开吗?没想过 , 放开就不是姜夔了 。
本文插图
直到去世 , 他都不曾富贵 。 朋友们捐资给他下葬 , 死后看他的屋舍 , 空空如也 。 他这一生 , 没能娶到爱人 , 没能考取功名 , 无钱无权 , 仅靠才华和朋友 , 勉强为生 。分页标题
如果在今天 , 以一首词家喻户晓 , 至少能脱离贫困 。 而在当年 , 多首佳作仍没能解姜夔的困顿于水火 。 这里有时代的因素 , 也有个人的选择 。 他只是想靠自己 , 走一条即便艰辛 , 却心安理得的路 。
在当下读姜夔 , 我百感交集 , 纷纷扰扰的思绪 , 愈发散不开 , 化不掉 。 我不认为他词境窄小 , 应该说是深邃无界 。
- 印度|印度男子21岁身高仅58厘米 被当成印度神转世!
- 文史茶馆2018|一般纵队有三个师,这个纵队却有四个师,师长都是谁,什么军衔
- 21岁大学生在父亲的怀里停止了呼吸,原因值得所有家长警醒!
- 国民闺蜜|她21岁出道31岁嫁入豪门,结婚3年丈夫去世继承百亿家产,今44岁美若少女
- 刘承浩21岁漂亮女孩突然眼歪嘴斜!都是这个坏习惯害的,天热要当心
- 浙江21岁漂亮女孩,突然不愿摘口罩:我怎么变成这副鬼样?最近多人中招
- 手术21岁小伙深夜突发心梗倒地离世,医生:有这些习惯的注意了!
- 钱江晚报21岁漂亮女孩突然眼歪嘴斜!都是这个坏习惯害的,天热要当心
- 21岁小伙深夜大喊大叫,突然倒地离世!医生痛心提醒……
- 推荐杭城21岁小伙深夜大喊大叫,突然倒地离世!医生痛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