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_本文原题: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 , 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喜欢我们 , 添加星标 ??
本文插图
北京开往大同的一班绿皮火车上 , 老太太拎着一袋装得鼓鼓囊囊的馒头 。
她可能是一位精于和面的母亲 , 儿子漂泊在外 , 就好这口筋道的馒头;也可能是位克勤节俭的庄稼人 , 不愿意在快餐泡面或者列车盒饭上多花什么钱 。
四通八达的铁轨上 , 类似的故事反复上演 。 这一次却引起了两个外国人的注意 。
本文插图
这个高大的外国男人络腮胡 , 略微发福 。 他有点冒失地走向老太太 , “能给我个馒头吗?”他妻子也站了起来 , 和善地微笑 , 正要上前解释原因 。
本文插图
再好的采访人员也难以采访出事情的原貌 。 一位朴实的中国老太太和一对远道而来的法国夫妇 , 在闷热的绿皮车厢里 , 不知怎的就完成了一次沟通 。
老太太乐意拿出馒头来 , 也许心里默念着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男人接过道声谢谢 , 然后在妻子的帮助下凭空变出一大一小两个盆来 。 大盆装上混合过的冰和粗盐 , 小盆里放上牛奶、黑芝麻等各类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 接着用打蛋器奋力搅合起来 。
本文插图
老太太没预料到 , 一个馒头裹黑芝麻冰淇淋的奇异组合就这样出现在了眼前 。
本文插图
这个胖男人叫杰拉德·多兰(Gérard Taurin) , 靠着做冰淇淋拿到过MOF奖(Meilleur Ouvrier de France) , 一个法国厨师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
本文插图
他事后回忆道 , “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 有人用面包就冰淇淋吃 , 我想馒头应该和面包没什么差别 。 ”碳水化合物安定心绪 , 糖分使人欢愉 , 这类搭配可谓是天作之合 。
本文插图
在西西里岛上 , 的确有此种吃法 , 或者说还有无数种你想象不到的吃法 。
亚欧大陆外 , 古老的小岛被冰淇淋工业化浪潮遗忘 , 手工冰淇淋至今仍保有55%的市场占有率 ,手工就意味着厨师奇思妙想的各种尝试 。
本文插图
此种不合时宜的坚守 , 或许因为意大利是现代手工冰淇淋的发源地 。 有人相信 , 是马可波罗把元帝国的冰淇淋制作方法带回了威尼斯 。
据记载 , 元代人以冰和食盐来人工制冷 , 混合牦牛奶和雪制作一种叫“冻奶”的食品 。
马可波罗起源说的信徒多为中国人 , 四大发明大概还不够满足我们 。 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尚有争议 , 更别说成为欧洲“冰淇淋之父”了 。 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 这个爱讲故事的人去了趟阿拉伯国家 , 在丝绸之路上道听途说 , 拼凑起一副天朝上国遍地黄金的图景 。
本文插图
冰淇淋学家相信 , 十字军东征从阿拉伯世界带回了现代冰淇淋的雏形 。分页标题
但当年查阅史料 , 寻根溯源的冰淇淋大厨杰拉德·多兰并不知晓史学界的研究动向 。 他相信 , 这一切的起点在东方 , 在万千淘金者魂牵梦萦的“元大都” 。
于是他带着妻子 , 挂着盆盆碗碗 ,开始一场横跨中国的冰淇淋寻根之旅 。
本文插图
古罗马皇帝尼禄性情暴戾 , 穷奢极欲 。 宫廷流传 , 皇帝没事就用膳 , 其实是为了这口饭后甜点冰淇淋的说法 。
本文插图
据说为了在炎炎夏日吃上口冰 , 他派人直接开挖了一条从阿尔卑斯山腰到山脚的弯道 , 将冰块滑入山底 。 传言演义色彩过重 , 且无考古证据支撑 , 多半是积怨甚深的劳苦大众走街串巷的笑谈 。
制冰术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失传 , 不知亡国之君尼禄 , 作为冰淇淋爱好者会作何感想 , 直到十字军强盗从别处学到 。
人都想立马吃口又凉又甜的 , 尤其是在酷暑 , 跟尼禄也没什么区别 。
即时满足的欲望勾起了冰淇淋工业化浪潮 。 哈根达斯和东北大板 , 在不眠不休的流水线上成型包装 , 送往大棉被盖住的移动冰柜摊贩 , 和窗明几净的品牌连锁店里 。
本文插图
流水线不停转 , 磨平了冰淇淋大厨的创作灵感 。 工业冰淇淋被视作墨守成规的象征 。 厨师无处施展才华 , 食客们只知一爽字 , 而不知复杂多变的味觉快感 。 手工冰淇淋的末日将至 。
总有些个 “遗老遗少”希望留住些东西 。 诸如有美食家抵制外卖 , 强调吃饭应有仪式感 , 镬气只存在于厨房到餐桌的五米距离里 。 杰拉德·多兰坚持 , 手工冰淇淋命不该绝 。 他给出的处方是 , 因地取材 。
不要飞机运输、高速公路 , 也不要化学添加、不老药剂 。 就地取材 。 有什么有趣的食材就做什么好玩的尝试 。
本文插图
多兰背着工具 , 叮叮当当地游历中国 。 在长城 , 他做的是木薯珍珠、枸杞和野蜂蜜冰淇淋;在云冈石窟 , 他做的是肉桂和桉树籽冰淇淋;在华严寺 , 他制作了玫瑰和荔枝冰淇淋;在悬空寺 , 他使用了枸杞、莲花和葡萄干;在应县木塔 , 他使用了山楂、小米和蜂蜜;还有花生、炒面、艾蒿、茉莉绿茶也成了他的原材料 。
本文插图
可以说 , 多兰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是来自古代的冰淇淋制作者们 。
在一年四季盛产水果的摩洛哥 , 最早出现了不加牛奶 , 混合蜂蜜和水果的果汁冰淇淋 。
本文插图
唐代社会开放 , 与少数民族贸易很多 。 奶制品传入 , 且深得上层社会喜爱 。 一种叫“酥山”的中式冰淇淋因此出现:将酥油加热到融化 , 往盘子上滴酥油 , 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形状 , 直至堆成一座小山 。 然后把这座山放到冰窖里冷藏 , 等油脂冷凝便可以享用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16世纪 , 一个叫卡特琳·德·美第奇的意大利姑娘嫁到了法国 。 她来自赫赫有名的美第奇家族 , 丈夫是奥尔良公爵 , 日后的法王亨利二世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她带来的嫁妆之一是几位会做冰淇淋的甜品师 。 有人认为 , 冰淇淋因此进入法国 , 但至今没有得到证实 。
法国冰淇淋的源头并不可考 。大革命后的19世纪 , 冰淇淋风靡全国却是记录在案的 。
别弗尔河是塞纳河的一条长约35公里的小支流 , 它在巴黎的西南郊发源 , 先向东然后往北 。 在快到巴黎市区时 , 别弗尔河分成快要平行的两支 , 在鹌鹑丘(Butte-aux-Cailles)下形成一片浅滩和池塘 。 冬天 , 巴黎人在上冻的池塘里滑冰 , 也有人在此打捞切割冰块 , 运到附近的废弃地下采石场保存 , 以便夏天运往巴黎出售 。
本文插图
数辆装满冰块的马车驶进巴黎 , 一条道路因此得名冰窖路(Rue de la Glacière) 。 附近的地铁6号线车站也被命名为冰窖站(Glacière) 。
本文插图
爱吃的巴黎人民 , 整年要消耗7500吨冰 , 其中90%都用于制作冰淇淋 。 那真是手工冰淇淋的黄金年代 。
即时满足是种无止境的欲望本能 。 二战后 , 工业冰淇淋随着电冰箱的普及而抬头 , 手工冰淇淋厨师们只好退居二线 , 成为某种感叹过去美好年代的谈资 。
抛开定义与标签 , 杰拉德·多兰所做的不仅仅是什么“手工冰淇淋大师”所能解释的 。
有人问美国乡村歌手威利·纳尔逊他是怎么想到这些美妙的曲子 , 他答 , “空气里充满了曲子 , 我只是伸手选了一个 。 ”
多兰在摩洛哥复原了古籍里提到的果汁冰淇淋 , 在中国尝试酸梅粉 , 荔枝 , 甚至中药材的可能性 , 只是因为 “世界充满了未知 , 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尝试?”
本文插图
别人讲他隐居乡野 , 不在巴黎开店 , 事实是只有水草丰盈的诺曼底才能产出他要的 , 最新鲜的牛奶原料 。 多兰只是想做点自己热爱的事情而已 。
本文插图
面对媒体采访人员 , 他总是笑眯眯地讲同一个故事:许多年前 , 他开着卡车去一个城堡送冰淇淋 , 那是夏天 , 又堵车 , 他觉得车厢里得有50多度了 , 热得简直难以忍受 。 当他终于开到了城堡底下 , 眼前是一片草莓地 , 一个女孩摘下最新鲜的草莓 , 加了一点糖和冰 , 随便搅了搅就递给他吃了 。 他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草莓果汁冰淇淋” 。
这恐怕是一切关于冰淇淋故事的缘起: 每个人都渴望在最想吃冰淇淋的时候 , 恰恰有这么一个冰淇淋来吃 。
本文插图
-END-
--- 猜你想买 ---
最近又挖掘了一个价格美丽的小众配饰品牌 ,
用的还是和爱马仕香奈儿同厂的皮 ,
??点击下图 · 进店逛逛吧??
- 前瞻网|进度缓慢!巴黎圣母院广场1年后重新对外开放 内部开放至少还要4年
- 娱众不同|张雪迎现身巴黎看秀,脚下高筒靴抢镜,网友:这是要去插秧吗?
- 五菱|不只兰博基尼,这家中国车企也靠拖拉机起家,每年产销量200万台
- 琦琦药师|每年都体检,查出癌症却已经是晚期,为什么体检没有查出来?
- 婆婆|婆婆每年生日,我出钱出力却被骂:嫁给愚孝男,婆家没人看得起你
- 巴黎|在阳光下重遇巴黎
- 绯色侃球|藏在东北的“小巴黎”:以冰雕闻名于世界,经济实力不输沈阳
- 龙口资讯|“蒋家村小樱桃”为啥就是甜!原因找到了……
- 光明网|关于吸烟的九个真相,你应该知道
- |阔腿裤快走开!瞧三木的“巴黎贵妇裤”,法式风情的浪漫喜欢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