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_本文原题: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案:记得小时候提起中国古代的美女 , 人们似乎一下子联想到的是 “四大美女” 。 然而 , 这种审美的文化记忆 , 似乎在近2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柳如是” , 这个活跃在晚明时代的江南名妓的形象逐渐上升 , 隐然取代了 “四大美女” , 成为了当代中国人对于古典美女趣味的新主导范式 。
这种审美变迁 , 直接原因当然是因为陈寅恪先生 。 陈寅恪先生晚年发皇心曲 , 寄托柳如为其立传 , 褒扬其政治气节 , 个性独立 。 随着90年代以来陈寅恪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再发现 , 重新被树立成为学术巨擘 , 作为陈寅恪内心世界镜像的柳如的形象也构成一种政治立场的隐喻而被广泛接受 。 虽然陈寅恪先生是柳如是走红的直接原因 ,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将原因归结为此 , 事实上 , 柳如是作为个性鲜明 , 思想独立的女性形象 , 本身契合于当代中国的某种社会变迁 , 这才更深层次的原因 。 相对于 “四大美女”被强烈支配的人生命运 , 柳如是的一生一直在为自己做选择 , 这种独立女性的形象 , 这自然更贴近于某种现代性 , 成为男女共同可欲的对象 (其实也连带了“秦淮八艳”的形象上升现象 , 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中名声最大者) 。
于我而言 , 江南名妓柳如所做的抗争和选择是我欣赏的 , 另一方面 , 我和柳如是同处在一个文化空间内 , 对其在心理上也具有相当的亲和性 。 所以一直以来 , 我一直都有关注柳如是的研究的书籍的收集 , 在此简单的推荐一下 。
首当其冲的 , 当然是陈寅恪的 《柳如是别传》 , 去年是陈寅恪先生去世50年 , 这就意味着今年陈寅恪先生的书成为了公版书 , 译林出版社抢占先机 , 出版了横排简体版的 《柳如是别传》 , 此举在网上遭到了很大的非议 , 其实就我而言 , 倒是旗帜鲜明的支持译林此举 。 虽然我很尊崇陈寅恪先生 , 但是我并不认为陈寅恪先生个人的特殊性意愿的不能超越普遍性的法律 。 我不仅支持 , 还会自己再买一本——虽然我已经有两套 《柳如是别传》了 。 关于柳如是的文学形象 , 主要是在刘斯奋三卷本 《白门柳》中的第二部 , 这是一部拿过茅盾文学奖的小说 。 而柳如是的文集和事迹 , 目前整理最好的书是范景中和周书田夫妇整理的 《柳如是集》和 《柳如是事迹》 , 至于美籍学者孙康宜的 《情与忠 : 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则评价较差 , 不做推荐 。 如果舍弃这些大部头 , 想要直接了解柳如是的生平 , 我推荐的是作家王鹤的 《风流别致暗伤如许——柳如是逸史》一文 , 收入在其 《晚明风月》一书中 。 其他零散的涉及柳如是的可以看看明末清初才子余怀专门写秦淮河名妓的笔记 《板桥杂记》 。 除此之外 , 更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可以参考柳素平的 《晚明名妓文化研究》和 《追求与抗争 : 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 。 虽然这并不是专门研究柳如是的 , 但阅读之后 , 有助于我们理解柳如是所处时代的文化脉络的背景 。
在本文案中 , 并不仅仅是推荐书 , 还包含了柳如是的肖像画 , 这应该是最接近柳如是真实形象的画作 。 另外附上此外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的柳如是人物山水册的高清图片 。 前几年万茜和秦汉主要的电影 《柳如是》 , 我反复看过几遍 , 拍的挺不错的 ,豆瓣7.2分 , 这对于国产电影来说 , 已经算是不错的分值了 , 这也集合在本文案中 , 在文章处可 点击在线观看 , 并附上刘红娟发表在 《艺术百家》上的影评 。
OK , 编案写到这里 , 大家周末愉快 。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日常与人常:电影《柳如是》的文化思考
刘红娟
2012年上演万茜主演的电影《柳如是》 , 被称为是一部充满纪录片精神的剧情电影 。 即使离首演已过五年 , 今天重新翻看 , 仍然有一种久违的优美感扑面而来 。 这种久违的美感 , 不仅仅是因为该影片拍出了江南水乡的清雅空灵 , 恍若置身江南 , 回到文风鼎盛的晚明时代;更是当下层出不穷、喧嚣浮华的所谓大片中难得的清新文艺之作 。 该影片没有华美的大制作大炒作 , 但在同题材的文学、戏剧、电影等不同门类的书写中 , 即使是今天 , 在我看来 , 它仍耐人回味、堪称经典 。 这部古装爱情剧 , 以秦淮一代名妓柳如是为题 , 铺排一段历史风云 , 探索中国士人在易代之际的思想裂变 , 其成功之处 , 就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话语理路 , 从世俗生活的庸常中发现人的真心真情 , 拍出了这一题材的“三感”与“三气” 。 “三感” , 就是时代感、人生感和美感 。 “三气” , 则是正气、才气和大气 。
一、柳如是题材现象
借烟花女子与士人情缘来谈论政治 ,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 。 自明清易代以来 , 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与离合就是一个焦点问题 , 且实质上成为知识分子思想反思的隐喻行为 。 事实也是如此 。 明清之际秦淮八艳与风流名士之间的感情纠葛 , 尤其是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离合 , 历来就是许多学者、文人、作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甚至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
以柳如是为题材的小说体传记众多 , 有石楠的《寒柳——柳如是传》、卞敏的《柳如是新传》等不下10种;以钱、柳为题材的影视、戏剧作品大概有6种:朱建新、周小兵联合执导2002年首播的30集电视剧《魂断秦淮》、孙树培导演2004年首播的22集电视剧《秦淮悲歌》 , 香港邱木棋执导1992年上演的电影《历代名妓:悲落叶之柳如是》、2012年万茜主演的电影《柳如是》 , 广州话剧团排演的话剧《白门柳》、梅花奖得主李仙花主演的汉剧《白门柳》 。 钱、柳题材的不同书写中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寅恪的《柳如是外传》和刘斯奋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 。
陈寅恪以堂堂一国学大师的身份 , 耗费十年 , 非常严肃地撰写了《柳如是别传》 。 ①显然 , 那绝非仅仅为其区区一青楼女子作传 。 《柳如是别传》被学界认为是陈寅恪晚年最重要的学术著作 , 其洋洋洒洒80万言的《柳如是别传》既是给柳如是、钱谦益、陈子龙作传 , 更是给陈寅恪先生本人写了心史 。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刘斯奋先生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三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② , 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 皇皇巨著多达160多万字 , 既写出了柳如是、钱谦益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 , 更写出了明清易代情势中的知识分子 , 写出了他们的文化选择和思想萌蘖 。
上至大师级的学者陈寅恪 , 下至当代作家刘斯奋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 , 无不为此而忧心伤神 , 握管慨叹 。 一个青楼女子与一名国学大师、一个历史小说大家 , 他们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精神契合点?无非是明清易代之际的出处问题、守节与守身的问题以及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问题 。
其他的作品大都以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或刘斯奋的《白门柳》进行改编创作 , 例如电视剧《秦淮悲歌》、话剧《白门柳》、汉剧《白门柳》 , 均根据小说《白门柳》改编创作;电视剧《魂断秦淮》、卞敏的《柳如是新传》 , 均依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 当然亦有利用柳如是的青楼出身落入情色的俗套的叙述 , 如香港电影《历代名妓:悲落叶之柳如是》 , 描写柳如是被迫卖身柳巷成为烟花女子 , 被宰相周道登看上成为侍妾后又出轨家中长工的一段香艳故事 。
分析众多钱、柳题材的作品 , 主要有两种叙事传统:以陈寅恪的《柳如是外传》和刘斯奋的《白门柳》为代表的作品 , 注重柳如是后半生的书写 , 着意钩沉其参加反清复明之事 , 塑造奇崛的巾帼英雄形象 , 把钱、柳后半生的坎坷与挣扎、明清世变引发的士人心灵震颤写得惊心动魄;以电影《历代名妓:悲落叶之柳如是》为代表的作品着重柳如是前半生的书写 , 把柳如是纯粹塑造成香艳的青楼女子形象 , 写得闹闹哄哄 。 不管是民族英雄 , 还是香艳的青楼女子 , 两种视角其实都不出男性为主体的审美视角 。 万茜主演的《柳如是》却是站在女性视角的层面 , 把这一段滚滚历史洪流中的人和事写得波澜不惊 , 淡雅如画 , 犹如叙家常般娓娓道来 。分页标题
如果说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刘斯奋的《白门柳》分别成为了历史领域、小说领域的钱、柳题材的经典 , 那么万茜主演的电影《柳如是》则是钱、柳题材甚而是名妓题材的众影视作品的经典 。 那么 , 由常熟市政府与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 , 吴琦执导的电影《柳如是》 , 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二、电影中的柳如是
电影《柳如是》分为两部分 。 前一部分 , 主要给大家叙述了柳如是的出身 。 在周老爷家 , 再到归家院 , 乃至无意中认识陈子龙并与之热恋 。 这一部分除了交代柳如是在陈子龙之前的生活、情感以外 , 还带出了秦淮八艳其他人物与命运 。 比如董小宛与冒辟疆暗夜中的婚礼 , 寇白门为姐妹们鸣不平而有意铺张的奢华婚礼 。 后半部分 , 电影的镜头慢慢从秦淮风月拉到明末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家国之悲 。 柳如是本想在岳武穆祠约会陈子龙做感情的最后告别 , 没想到陈子龙并不答应赴约 。 幸亏陈子龙没有到来 , 柳如是在岳武穆祠的书院无意中听了文坛泰斗钱谦益的一场宣讲 , 于是 , 命运从此与钱谦益交织在一起 。
其实 , 关于柳如是与钱谦益 , 有件事最为重要 , 即关于他们老夫少妻式的爱情 。 也许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 起码没有像柳如是与陈子龙那样青春男女且情投意合之爱 。 柳如是与钱谦益之间 , 也许用亲情更为贴切 。 柳如是作为一个青楼女子 , 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托付一生且又尊重自己的男人 。 而钱谦益 , 则希望能找到一个聪慧、美丽能与自己吟诗作对的青春女子 。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达成一致走到了一起 。 基于此 , 钱谦益给予柳如是最大限度的尊重 。 钱塘江上 , 钱谦益以匹嫡之礼迎娶了柳如是 。 尽管江边两岸的人鄙薄钱柳结合的方式 , 并投之以烂菜叶、烂水果表示鄙视 , 但是船中的男女却不以为然 。 柳如是要的 , 就是要在世俗的目光中标示自己作为青楼女子的人格尊严 。 而钱谦益要的 , 就是要千金买一笑的浪子风度 , 亦或是对自己官场失意的情感补偿 。
然而 , 貌似世俗男女的世俗结合 , 此后的发展却向世人告示 , 他们的结合是严谨、慎重的 。 钱柳风风雨雨、荣辱与共的婚姻生活 , 让人感动和震撼 , 这是整部影片的重头戏 。
影片的后半部分 , 以柳如是正和归家院的姐妹们欢度端午的场景切入 , 进行情节的逆转 。 北京的消息传来 , 三月十九 , 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 , 先帝自缢 , 这对于钱谦益等士大夫来说 , 犹如天之轰然倒塌 。 四月 , 八旗入关 , 铁蹄踏破大明江山 , 王朝倾覆 。 五月 , 弘光王朝在南京匆忙成立 , 钱谦益在阮大铖的举荐下 , 出任礼部尚书 。 钱谦益倒有受命于危难之际 , 挽救大明之将倾的悲壮感 , 但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集团并非以天下苍生为念 。 钱谦益被迫抹下老脸动用夫人风月场中的交际手腕 , 于中秋之夜设家宴款待马士英、阮大铖 , 柳如是为了支持夫君 , 不惜委屈自己尚书夫人的身份 , 为阮大铖、马士英献唱《燕子笺》 。 夫妻如此的同心同德、荣辱与共 , 无非想让马、阮重视钱谦益的“陈情表” , 让弘光皇帝以中兴明朝为念 。 钱、柳没有料到 , 弘光皇帝与马、阮之辈却只关风月不谈国事 。 弘光朝廷当然很快灭亡 , 钱谦益的政治抱负也付之东流 。
南都倾覆之际 , 清朝派探子索某前往钱府说降 。 钱谦益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不能伤害无辜百姓 , 让生灵涂炭;二、尽快恢复科举取士 , 让文脉延续 。 柳如是敏锐地觉察到钱谦益准备献城 , 两人在房中展开了一段关于“生与死”的对话 。 钱谦益说“死并不可惧” , 可“未知生 , 焉知死?”“史可法舍生取义 , 固然保住了士大夫的气节 , 可在屠城中 , 死去的几十万老百姓又有何辜?”于是长叹一口气 , 意味深长的说要活下去 , 带着更多的人活下去更为重要 。 柳如是理解钱谦益的献城 , 是因为要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 但她要求钱谦益一起殉国遭拒 , 于悲愤中投湖而被救上岸 。 一旦得知钱谦益赴京任伪职 , 柳如是只得决意离开 。 钱谦益的人生从此翻开了不光彩的一页 。 钱谦益没有想到 , 清廷并不打算重用他 , 他的北上清廷注定又是远大抱负的幻灭 。 在他悔悟之时回到常熟家中 , 历经世变 , 钱、柳两人因反清复明再次走到一起 , 彼此扶持 , 惺惺相惜 , 其中展现的相濡以沫的深情令人为之动容 。分页标题
在影片的最后 , 经历了家国的创痛 , 经过了岁月无情的吞噬 , 钱谦益和柳如是这对才子佳人 , 变成了十足的柴米夫妻 。 影片似乎告诉我们 , 时间会治愈一切创痛 , 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
显然 , 导演“仁慈”的砍去了柳如是现实人生中最后被逼上吊自杀的悲剧命运 , 选择了以钱谦益80岁生日作结 。 在这一天 , 中年的柳如是以家门前一棵多年不结果的老相思树所结下的唯一一颗红豆 , 作为生日礼物送给钱谦益 , 谢绝了老友黄宗羲在内所有客人的祝贺 , 两人在菜圃前的相思树下一起安静地感受时间的穿梭 。 柳如是一人踱到红豆树下唏嘘感慨 , 回过头来发现钱谦益不见了 , 柳如是四处寻找 , 这时候 , 影片戛然而止 , 镜头转到了卸去了演出服的演员在柳如是纪念馆寻觅的眼神 。 把观众的情绪拉回现实 , 让人感觉这犹如一场梦 。 梦醒了 , 一切如旧 。
三、电影《柳如是》的“三感”
概而言之 , 电影《柳如是》的成功之处 , 在于突破众多柳如是题材的拘囿 , 摆脱才子佳人的俗套 , 也摆脱明清之际士大夫气节之争的纠葛 , 而是从日常世俗生活的庸常中发现人的真心真情 , 反映出人之纲常 。 因此 , 它拍出了这一题材的“三感”:时代感、人生感和美感 。
电影对《柳如是》的时代感的突显 , 可谓是电影一开头的独白就奠定了基调:
作为一个女人我生错了时代 , 但恰恰我又生对了时代 。 应该说我人生的起点 , 就在这个叫做归家院的地方 。
不过 , 和以往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不太一样 。 电影《柳如是》强调的“时代感” , 是紧密地和一个青楼女子的身世命运感慨交织在一起的 。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 就是“要更多地通过剧情本身的进程使这些动机生动地、积极地、也就是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③ 。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 一段具体的人生命运坎坷与一场无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 就这样在语调凄然哀婉的独白诉说中自然地表达出来 。 我想 , 中国当代电影能发展到这个阶段 , 不能不说是历史性的艺术进步 。
当然 , 对时代感的强调和灌注 , 不仅仅体现在电影开头的处理 。 整部电影对明清世变的理解 , 处处都表明电影创作者对那段历史的高屋建瓴的识见和洞察 。 攻城者杀人 , 守城者同样也是杀人 。 在老百姓的角度上 , 张爱玲所说的斯世“岁月安稳”的奢望 , 才是幸福的本质 。 权力的角逐 , 不是他们内心想介入和参与的 。 站在钱谦益等士人官宦的立场上 , 才会有出处进退、江湖庙堂的忧患 。
然而 , 大时代和小时代 , 大传统与小传统 , 总是纠结在一起的 。 才情韬略满腹的钱谦益无法自外于此 , 心性高远而命运多劫的柳如是则更无法自安 。 钱谦益的“气节”在文脉承续的高度上 , 自然可以有其超迈流俗的坚持;柳如是的青楼从良 , 固然也可以在民族大义的坚守上得到别具一格的平衡 。 可是 , 大传统的一如既往的强势和坚固 , 小传统内里的歧解多端 , 却也方便了不少后人的自我安顿 。 如果说钱谦益的“失节”尚有晚年的“反清复明”的义举可以将功补过 , 那么周作人的“失节”、胡兰成的“失节” , 想必是再多的才情和文字 , 也是无法藻饰是非的 。 就此而言 , 时代感究竟是大时代的是非 , 具体细微的个体人生 , 无论是顺之者昌还是逆之者亡 , 总归苍凉 。
因此 , 人生感的渲染和介入 , 就是电影《柳如是》的另一个重要工作 。 青楼女士的烟花生涯 , 其苦痛、琐屑和卑微 , 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 即便有梁红玉、柳如是和潘玉良此等的惊艳 , 终归难逃“艳”的路数 。 古往今来 , 尽管都知道青楼女子的命运多出于不得已的苦难 , 但仍多视为玩物、尤物 , 在“人”的意义上 , 她们多是被湮灭的一群 。 既然历史滔滔中的青楼女子大多没有争得“人”的资格 , 那就更不用说有“人生感”了 。 即便是陈寅恪和刘斯奋笔下的柳如是 , 也更多成了知识分子心目中对历史思考的代言角色 , 而对其人的意义上的女性命运和思想独立着墨不多 。 换言之 , 长期以来即便有许多的青楼女性悲歌 , 青楼女子本身那也不过是做了“他人的酒杯”而已 。分页标题
电影《柳如是》在这一点上 , 远远超越了许多同类题材的艺术作品 。 在这里 , 我们看到了思索和挣扎着的民间女子柳如是 , 我们看到了敢爱敢恨的烈女柳如是 , 也看到了灵肉一体的风尘女子柳如是 。 确实如此 , 柳如是虽是一个青楼名角 , 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 。 士人的高远心性、风流才子的诗艺才华、烈性女子的风骨、风尘女子的生涯心计 , 无不都是柳如是的人生面相 。 电影《柳如是》 , 在人生的层面上 , 对柳如是进行了圆观博照 , 这是令人振奋的 , 也是令人感动的 。
当然 , 电影《柳如是》能成为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美感 。 艺术总应该是美的 , 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 也是安身立命之处 。
长期以来 , 中国当代电影总是把自己的困顿不前 , 归结于意识形态的单调和强势 。 这自然有其难言的苦衷 。 但因此而一味委过于人而不思进取 , 总不是一个办法 。 闻一多和巴金都说过“在镣铐里跳舞”之类的名言 。 我想 , 就中国当代电影的突破而言 , 似乎也是如此 , 况且在各种形势都已经是日新月异的今天 。 《柳如是》也不例外 , 它是常熟市为了宣传地方文化而开拍的电影 。 据说原本是要开拍《钱谦益》 , 但钱谦益的政治污点毕竟不太好处理 , 所以选取了柳如是为主角 。 如此一来 , 不但既写柳如是 , 而且也宣扬了钱谦益 。 况且从柳如是的角度 , 淡化钱谦益当初的政治失节 , 也让受众更容易接受 。
出于这一电影拍摄的基本文化政治立场的考虑 , 《柳如是》最终仍拍成了兼具政治、商业和文化意味的一部好的艺术品 , 就显得难能可贵 。 在此 , 既要有大气磅礴的政治理解 , 又要有不拘一格的文化胸襟 , 更要有捏蛇七寸的商业眼光 。 电影《柳如是》中明清易代的世变情势、中华天下的文脉赓续、青楼艳女的风尘生活 , 三者的结合 , 恰恰契合了这一影片的内容元素上的创造诉求 。 此外 , 画面的干净明朗、音乐的紧贴和服装的华美 , 也共同营造出一部现代商业电影所应有的声光视觉冲击 。 既然如此 ,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 ,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效果上 , 电影《柳如是》都可以说具备了雅俗共赏的冲击力 。
四、电影《柳如是》的“三气”
电影《柳如是》的成功 , 除了时代感、人生感和美感三种感觉交织的绵密自然之外 , 还在于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三气” , 即正气、才气和大气 。
柳如是作为一个青楼艳女 ,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 , 以其为题材拍摄电影 , 很难不在这一角度大做文章 。 而且也确实曾经有此类影视作品 。 我们没有必要讳言柳如是的出身 , 但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与柳如是的奇崛性格上做更多的必然逻辑推演 。 用鲁迅评价晚唐小品文的话说 , 柳如是的青楼生涯 , 无非只是表明了其在“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特异而已 。 由于电影《柳如是》摆正了基本艺术态度 , 故而没有依靠俗滥的套路演绎柳如是 , 而是从性格的奇崛、志趣的高远和容貌才艺的出众等角度 , 去综合呈现柳如是之所以为柳如是的缘由 。 此外 , 电影《柳如是》对“反清复明”的政治判断进行背景化处理 , 对政治上大是大非的问题采取超拔的视角 , 从文化赓续的层面 , 把朝代更替的抉择转化为天下兴亡的抉择 , 转化为文化传承的重任考虑 。 此种处理 , 与柳如是题材的择取一样 , 都是一种“诗歌比历史更久远”的态度 , 都是一种崇尚高雅、趋于光明的艺术态度 。 因此 , 使得整部电影元气饱满 , 正气高扬 。
才子佳人为题材的电影 , 当然不能没有才气 。 这本是题中之义 。 但鉴于中国当代电影的历史情形 , 这种本该如此的逻辑 , 却总是难以名副其实 。 不是影片中掺入许多的诗词歌赋、痴男怨女的卿卿我我的花絮 , 就等于才子佳人 。 才子佳人更多的是人生情调、兰心蕙质 , 它既是一种有着文化历史内涵的优雅 , 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性格命运 。 而恰恰在营造才子佳人的氛围上 , 电影《柳如是》有着较为到位的理解和表现 。 江南风物、型男靓女、诗词歌舞、水榭楼台、华服美饰等多种影视元素的融合 , 加之干净大气、脱俗淡雅的画面风格 , 在男女主角的倾情演绎下 , 不但正气充沛 , 赏心悦目的江南风流、诗文才气也充盈其间 。分页标题
易代政治的出处进退、诗酒风流的拿捏节度 , 题材的一大一小 , 要想处理得较为混溶自然 , 实非易事 。 这不仅考验导演、编剧 , 更考验着整个剧组对电影的基本把握、理解和定位 。 如何规避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如何摆正意识形态的恩怨交织?如何理解民族大义的大是大非?如何理解个人命运的恩怨沧桑?一系列的艺术思考和影视化呈现 , 均不可小觑 。 这一点 , 电影《柳如是》的处理基本上是成功的 , 也是技巧的 , 更是艺术的 。 以电影结尾为例 。 历史上的柳如是的晚年相当悲苦 , 如果照直实录 , 电影的思想震撼效果很容易落入“仍旧如此”的宿命感慨 , 而在发人深思的力度上大打折扣 。 目前的电影结尾处理 , 采取了虚化的、穿越时空的演绎技法 , 通过一次现代生活中以柳如是为主题的画展收束全剧 , 既有将历史上的柳如是故事演绎戛然而止的效果 , 也有出入古今、亦虚亦实的朦胧美 。 这一艺术手法 , 不可不谓机智 。 不仅如此 , 此类处理手法 , 更让电影《柳如是》在诸多纠结不清的问题上倍显大气 , 符合整部电影拍摄的初衷 , 更彰显出了一种胸襟广阔的基本历史识见 。
当然 , 电影《柳如是》并非十全十美 , 尤其是人物角色的体味与演绎上 。 也许是对角色的驾驭 , 演员在手眼的融合上未能面面俱到 , 总让人觉得略欠火候 。 例如柳如是的扮演者万茜 , 可以说她非常的入戏 , 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后 , 她能把柳如是感情的起伏、矛盾的心态处理得丝丝入扣 。 但遗憾的是 , 万茜饰演的柳如是 , 对柳如是的风尘生涯的体会相当不足 , 对柳如是的明清思想史上的奇崛意义理解不够到位 , 于是在演绎过程中 , 自然就没有将柳如是那种既有风尘女子的俗气 , 又有不甘堕落平庸的巾帼豪气表现出来 。 况且 , 柳如是的意义 , 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有阮大铖、钱谦益等一帮明清官宦士大夫衬托 。 正是因为有太多的“本该如此而如彼 , 不必如彼的却又如此”的错位与对比 , 才使得柳如是成为秦淮八艳中的奇女子 。 万茜的演绎无疑有其细腻入微的成功的地方 , 但的确也有诸多的稚嫩之处 。 因此 , 在电影《柳如是》中 , 总令人觉得清纯有余而老辣不足 , 柔弱有余而强悍不足 , 也因而让人感觉柳如是似乎不是烟花巷中的奇女子 , 而是冰清玉洁的小家碧玉 。
钱谦益的扮演者秦汉 , 也是如此 。 作为一代文宗 , 自然诗书满腹 , 经纶在手 。 但钱谦益所以会“失节”而又反复 , 自然难以简单一笔带过 , 更不能因其后来的“反清复明”的“义举”而推却他前面的“失节”之耻 。 为此 , 对钱谦益的刻画和表现 , 起码在其性格的庸俗、懦弱和犹疑方面 , 缺少应有的反思和表现 。 如果说“过犹不及”算得上是艺术原理之一的话 , 那么 , 较之于柳如是“高雅”方面表现上的“过” , 那么钱谦益的“卑俗”的刻画就是“不及” 。
不仅如此 , 诸如此类的问题 , 在郑大木、陈子龙、黄宗羲、冒襄等人物的塑造上 , 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表现 。 虽然像冒襄这个人物 , 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不过几秒 , 却让人感觉是为了出现而出现 。 好的演员和好的电影 , 应该是每一秒都是必要的 , 每一秒也应是追求精彩的 。 正如惊鸿一瞥、回眸一笑 。 伟大的艺术 , 往往就在那不经意的瞬间 。
总而言之 , 感气相投 , 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 雅俗便能共赏 , 这便是电影《柳如是》成为一部好电影的原因 , 也是根本 。
注释:
①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
②刘斯奋:《白门柳》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
③恩格斯:《致斐·拉萨尔》 , 《马克思主义文论选》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 柳如是 人物山水册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

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