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1898年9月28日 , 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 , 史称“戊戌六君子” 。
谭嗣同 , 湖南浏阳人 。 字复生 , 号壮飞 。 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 。 少时博览群书 , 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 。 甲午战争后 , 愤中国积弱不振 , 在浏阳倡立算学馆 , 开湖南维新风气之先 。 遍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 , 吸收新学知识 。 1896年入资为江苏候补知府 , 在南京候缺 , 著《仁学》 。 1897年 , 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 。 次年 , 又倡设南学会 , 办《湘报》 , 宣传变法 , 抨击旧政 , 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 8月 ,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荐 , 被征入京 。 9月5日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 参与变法 。 9月21日 ,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远去的足音——戊戌六君子王西京1984年
纸本水墨200cm×200cm西安画院收藏
谭嗣同25日被捕 , 28日与林旭等六人遇害 。 临刑绝命词有:“有心杀贼 ,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 快哉快哉!”被公推为戊戌六君子之首 。 所著《仁学》 , 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学说 , 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 书中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纲常名教” , 宣传“君末民本”的民权思想 , 从世界的不断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 。 能诗 , 风格雄健 , 富有爱国精神 。 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
戊戌六君子年龄:谭嗣同34岁 , 康广仁32岁 , 林旭24岁 , 杨深秀50岁 , 杨锐42岁 , 刘光第40岁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公车上书记》封面
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
维新酝酿
1895年4月 , 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 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 , 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 , 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 。 1895年8月 ,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 , 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 1896年8月 , 《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 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 。 1897年冬 , 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 , 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 1898年2月 , 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 , 创办了《湘报》 。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 , 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 。 到1897年底 , 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 , 新式学堂17所 , 出版报刊19种 。 到1898年 , 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 1897年11月 , 德国强占胶州湾 , 全国人心激愤 。 12月 ,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 , 陈述列强瓜分中国 , 形势迫在眉睫 。 1898年1月29日 , 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 , 4月 , 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 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老照片:戊戌六君子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 , 1898年6月11日 , 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宣布变法 。 新政从此日开始 , 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 , 历时103天 , 史称“百日维新”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老照片:戊戌六君子
在此期间 , 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 , 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 主要内容有:经济上 , 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 , 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 , 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 政治上 , 广开言路 , 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 , 编练新军 。 文化上 , 废八股 , 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 , 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 这些革新政令 , 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 , 发展资本主义 ,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使国家富强 。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 但是 , 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 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 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 , 托词抗命 。 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 , 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 , 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 准备发动政变 。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 , 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 。 有人上书慈禧太后 , 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 , 另立皇帝 。 9月中 , 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 , 但维新派既无实权 , 又束手无策 , 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 , 以对付荣禄 。 16、17日 , 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 , 授予侍郎;18日夜 , 谭嗣同密访袁世凯 , 劝袁杀荣禄 , 举兵救驾 。 事后 , 被袁世凯出卖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1898年9月21日凌晨 , 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 , 直入光绪皇帝寝宫 , 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 , 再次临朝“训政” , “戊戌政变”成功 。 戊戌政变后 , 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 9月28日 , 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 。 所有新政措施 , 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 , 全部都被废止 。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 , 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 , 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谭嗣同与菜市口
戊戌变法过程中 , 谭嗣同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从菜市口边缘全身而退 。
第一次机会来自于父亲 。 1898年9月5日 , 光绪帝授谭嗣同四品“军机章京” , 当时其父谭继洵已升任湖北巡抚 。 对于谭嗣同的处境 , 一生为官的谭继洵自然洞若观火 , 他曾三次去信对谭嗣同晓以利害 , 命其退出变法 , 以避“杀身灭族”之祸 。 对父亲的规劝 , 谭嗣同毫不妥协 。
第二次机会来自于梁启超 。 袁世凯告密后 , 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 , 囚禁光绪皇帝 , 临朝“训政” , 下令逮捕维新派 。 大势已去 , 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 。 谭嗣同执意不肯 , 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 ,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 无以酬圣主 。 ”
梁启超避居日本使馆之后 , 日本使馆方面表示可以为谭嗣同提供“保护” , 这是最后的机会 。 谭嗣同坚辞不受并傲然宣称:“各国变法 , 无不从流血而成 ,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 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 , 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4日 , 谭嗣同在“莽苍苍斋”被捕 。 四天后 , 谭嗣同在菜市口法场就义 , 同时遇害的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 , 并称“戊戌六君子” 。分页标题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谭嗣同平素喜欢结交豪侠 , 作风血性义气 , 但其视死如归的气概绝非出于江湖之勇 。 如果说谭嗣同走上菜市口之前还有什么牵挂 , 那也就是后人们是否为他的鲜血所激励了 。 在刑部狱中他给梁启超的绝笔书中写道:“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 , 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 。 啮血书此 , 告我中国臣民 , 同兴义举 。 ”
“有心杀贼 ,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 快哉快哉!”听着谭嗣同在菜市口法场上气壮山河的遗言 , 围观的群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传说宣武门箭楼下吊桥西侧原立石碣 , 上书“后悔迟”;而菜市口附近有一牌坊 , 上书“国泰民安” 。 从刑部大牢到菜市口的途中 , 谭嗣同应该都会看到 , 而“后悔迟”与他无关 。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文章图片
【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谭嗣同的生所与死处竟近在咫尺 , 想来1898年9月18日夜 , 谭嗣同独自到法华寺争取袁世凯支持 , 必定曾路过菜市口 。 现在沿菜市口大街右手往南 , 离菜市口几十步远的路边高坎儿上 , 有一簇绿油油的瓜架 , 瓜架后就是落寞的谭嗣同故居——浏阳会馆“莽苍苍斋” 。 没理由进去 , 那里现在是私人住宅 。
菜市口路南的米市胡同中 , 南海会馆康有为故居还在 , 门面气派得很 , 想来当初广东既得风气之先 , 也已比较富裕 。 (作者:陈一鸣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