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


“邺都兵变”指的是后唐同光四年(926年)2月-4月 , 后唐大将 ,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的干哥哥 , 蕃汉总管李嗣源在讨伐邺都赵再礼叛乱的时候 , 回师攻取汴州 , 并最终进入洛阳称帝的事件 。
邺都兵变 , 和十几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有诸多相似之处 。 对于李嗣源继承帝位 , 后代文人都进行了大量的讨论 , 有些人认为李嗣源继承帝位属于“神器天降” , 也有人对李嗣源继承帝位前后的行为提出了质疑 , 认为他早有此心 。

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
本文插图
那事实究竟如何呢 ,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再重新看一下一千多年前 , 李嗣源邺都兵变发生的前后脉络 。 01邺都兵变的必然与偶然
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时期 , 虽然只有70余年 , 可却足足有5个朝代在北方更替 , 10多个政权在南方林立 。 中唐开始的藩镇割据 , 加上大一统王朝的崩溃 , 让五代十国兵变非常频繁 。
923年 , 李存勖在魏州称帝 , 以唐为国号 , 史书称其为后唐 。 在建立后唐之前 , 李存勖展示了五代第二代枭雄最强的军事能力 , 北距契丹 , 南灭后梁 , 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统一北方的大帝国 。
但在逐渐剿灭其他势力之后 , 李存勖开始变得志得意满 , 亲近伶官 , 猜忌功臣 , 纵容后宫干政 , 到处田猎却不处理政事 , 后唐也逐渐开始面临危机 。
同光三年(925年)后唐发生了大水 , 影响了收成和赋税 , 但李存勖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 , 导致四方饥馑 , 饿殍满地 。 与此同时 , 伶官后宫恣意干政 , 让李存勖与大臣之间的矛盾越发紧张 , 郭崇韬和朱友谦等柱国之臣因谗言被诛杀 , 朝中重臣人人自危 , 形势越发波诡云谲 。
正如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所言:外则伶人乱政 , 内则牝鸡司晨 。 靳吝货财 , 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货 , 竭万姓之脂膏 。 大臣无罪以获诛 , 众口吞声而避祸 。
薛居正治学严谨 , 这一段话基本上概括了李存勖继位之后的失政之举:外面是伶官乱政 , 在内则是后宫干政 , 李存勖及其宠信的皇后刘氏聚敛财富 , 大臣因为谗言被诛杀 , 人人都噤若寒蝉 , 这也是后代史学家公认的李存勖称帝四年就身死的原因 。
提炼一下这些天灾人祸导致的后果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心尽失” , 而且是底层民众和文官武将集团一起人心丧失 。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历朝历代底层人民起义无外乎吃不饱穿不暖 , 压榨严重民不聊生 。
而对朝中大臣而言 , 他们并不存在这些问题 , 但他们同样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 当郭崇韬和朱友谦等有功重臣因为谗言被诛杀 , 他们也开始明白 , 在当下的情况下 , 要不就投靠伶官 , 不然只能另寻出路了 。
“人心尽失”是理解邺都兵变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 解释了为何李嗣源能如此顺利的进入洛阳称帝 , 还有为何如此多的文官武将投靠李嗣源 。 而且这个大背景一定是在邺都兵变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的 。
当然 , 史书上不可能记载在李存勖依然是皇帝的时候 , 就有不少臣子有不轨之心 。 但我们依然能找到一些小细节 , 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 。
《旧五代史·明宗李嗣源纪一》记载:(同光三年 , 925年)十二月 , 帝(指李嗣源)朝于洛阳……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伺帝起居 , 守殷阴谓帝曰:“德业振主者身危 , 功盖天下者不赏 , 公可谓振主矣 , 宜自图之 , 无遇祸会 。 ”
同样在本篇中 , 关于引起邺都兵变的赵再礼叛乱的一处记载:(同光四年 , 926年)三月六日 , 帝至邺都 , 赵再礼等登城谢罪……八日夜 , 军乱 。 从马直军士有张破败者 , 号令诸军 , 各杀都将 , 纵火焚营 。
这两条有非常值得注意的细节 。 首先第一条中 , 派来监视李嗣源的朱守殷私下和他说:“将军 , 俗话说德业振主者身危 , 功盖天下者不赏 , 现在您可以说已经到了震主的阶段了 , 这件事您最好早做谋划 , 不要遇到什么祸患 。 ” 分页标题
第二条中 , “从马直”指的是后唐皇帝的亲军 , 也就是李嗣源去邺都平叛的时候 , 李存勖给他安排的不是一般的军队 , 而是自己的亲军 。
从这两条我们能看出什么呢?不管是派来监视大臣的 , 还是手下的亲军 , 理论上都是李存勖最为信任的人 。 结果 , 一个直接和被监视的人说 , 你现在功高震主 , 要早做打算 , 一个直接就趁夜叛变了 , 而且导致李嗣源被挟持到了叛军占据的邺都 。
连李存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如此 , 更可想而知朝中大臣 , 此时对李存勖的态度是如何了 。
这里 , 我想多解释一下朱守殷这段话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 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 功高震主的大将 , 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 。 所以朱守殷告诉李嗣源 , 他已经功高震主 , 这句话翻译翻译就是“你离死不远”了 。
而他和李嗣源说要“宜自图之 , 无遇祸会”就更明白不过了 , 皇帝要臣下死 , 臣下不得不死 , 而功高震主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 那朱守殷所说的图之就是在隐晦的提示李嗣源 , 不管是自立还是反叛 , 亦或是其他方法 , 你得早做打算了 。
这句话如果被别人知道 , 朱守殷就和谋逆差不多 , 他对李嗣源说出这样的话 , 证明他自己不再支持李存勖 , 而对李嗣源抱有很大的期待 。 虽然我们不知道此时李存勖自己的态度如何 , 但结合后面邺都兵变的时候 , 李存勖非常不愿意让李嗣源领兵出战 , 大概能够确认此时李存勖对李嗣源已经不信任了 。
所以 , 这就是整个邺都兵变的大背景:由于伶官后宫干政、大臣被诛杀人人自危、皇帝不处理政事的人祸 , 加上天灾 , 导致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 李存勖已经失掉了大部分的人心 , 而李嗣源作为反而获得了一些大臣暗中的支持 。
在这种情况下 , 邺都兵变是一定会发生的 , 如果机缘巧合李嗣源没有去邺都平叛 , 那“邺都兵变”也会在其他地方出现 。 因为李存勖的乱政 , 已经让整个后唐就如同一堆干柴火一般 , 只要一点火星 , 就能点燃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成为火星的贝州赵再礼叛乱反而显得有一些偶然 。 同光四年(926年)2月 , 魏博军镇的戌卒在结束城防任务之后 , 开始轮番(换防)归镇 , 但庄宗李存勖下令戌卒再次驻防贝州(今天河北清河西) , 所以戌卒大有怨言 。
而此时魏博军镇主政的官员王正言和史彦琼 , 前者“事多忽忘 , 比无经治之才” , 后者则是“以伶官得幸” , 一个年老昏花 , 经常忘事 , 另一个是靠着拍伶官马屁获得官位 , 全都没有能力 。
加上此时郭崇韬率军攻灭四川的前蜀政权 , 却被魏王李继岌族灭 , 国中大军在外 , 却有大将被杀 , 人心愈加浮动 。 而史彦琼不仅不安抚士卒 , 稳定情势 , 还火上浇油 , “夜半驰马而去 , 不知何往” , 导致“人情震骇” 。
终于 , 贝州戌卒皇甫晖因为大晚上聚众赌博输红了眼 , 竟然直接就嚷嚷着作乱了 。 在平时 , 这种行为也许很快就被制止 , 但当时后唐魏博军镇上没有长官安抚人心 , 下没有钱粮供给军队 , 大头兵们轮番却不能返回家乡 , 加上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 这群赌徒振臂一呼 , 竟然应者云集 。
当晚 , 这群作乱的士兵就继续采用五代以来无数次被采用的套路 , 逼着军将赵再礼领头 , 一起造反了 。 此后这群造反士兵劫掠四处 , 继而把目标对准了魏博重镇邺都 。 本来造反军队其实也是一团散沙 , 可惜此时驻守邺都的 , 是那个靠着拍马屁上位的史彦琼 。
虽然下属多番提醒只要早做准备 , 就能顺利击败叛军 。 但史彦琼却说:“今日贼至临清 , 计程六日方至 , 为备未晚……但训士守城 , 何须既战 。 ”原来 , 这个史彦琼还在担心自己的属下会借机生事 , 所以不允许动员士兵准备迎击叛军 。

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但很快 , 贝州叛军就杀到了邺都城下 , 史彦琼的部队一触即溃 , 史彦琼自己单骑逃回了洛阳 , 当天 , 叛军便占据了魏博重镇邺都 , 叛乱也逐渐变得不可收拾起来 。 02李存勖的猜忌和李嗣源的上位之旅
赵再礼和皇甫晖发动的叛乱越来越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 邢州、沧州等魏博军镇及周边城池都发生了叛乱 。 一开始 , 李存勖是不想要李嗣源率兵出战的 , 他首先安排的是自己的爱将元行钦 , 以他为行营招讨使讨伐叛军 , 但他“久而无功” 。
接着 , 李存勖有了自己率军出征的想法 , 但枢密使、宰相等重臣都说:“京师者 , 天下根本 , 虽四方有变 , 陛下宜居中以制之 。 ”劝李存勖不要贸然出击 , 以免动摇国本 。 本来这段话看着还很正常 , 但接下去的对话 , 就不禁让人想入非非了 。
李存勖听了说道:“元行钦讨平叛乱没有成果 , 现在我的大儿子 , 魏王李继岌率领的平定前蜀的大军还在汉中一带 , 没有可用的将领了 , 我必须得亲自率军平叛!”
枢密使李绍宏等人说:“陛下依靠着谋臣武将取得了天下 , 今天只不过一州有叛乱 , 怎么就说没有将领可用呢?蕃汉总管李嗣源是陛下的宗亲 , 自从陛下建立国家以来 , 历经无数大战 , 哪座城池不被他攻下 , 哪个敌人不被他击败呢?我们考虑了一下 , 只要委托李将军出马 , 邺都叛军不足为患 。 ”
话到了这里就开始逐渐变味了 , 李存勖不想要李嗣源领军出战的意味几乎就挂在嘴上了:“我要靠着李嗣源守卫在我的身边呢 , 你们最好再选一个别的人 。 ”
大臣们像是杠上了一般 , 又说道:“我们考虑好了 , 这件事除了李将军 , 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 。 ”最终 , 李嗣源还是被李存勖委任为剿灭叛军的将领 , 领兵北上 。
这段君臣对话记载在《旧五代史》中 , 首先 , 李存勖不信任李嗣源已经是明白无误的了 , 但让我们感兴趣的 , 则是这一班大臣坚持要李嗣源掌兵的动机 。 按照字面意思来看 , 大臣们认为这场叛乱只有李嗣源能够平定 , 所以得让李嗣源出马 。
不过有人阴谋论一点的说 , 朝堂之上大臣们力争让李嗣源领军出京 , 是要以图大事 , 或者李嗣源之前与他们打过招呼 。 从事实来看 , 李嗣源领兵出了洛阳之后 , 果真是如猛虎归山一般 , 2个月后 , 李存勖就身死国灭 , 李嗣源登基称帝 。
同时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 , 此时李存勖身边的大臣们 , 已经不是完全和他一条心了 。 而且 , 这个枢密使李绍宏 , 史书上记载 , 之前李嗣源照拂过他 , 所以他进入中枢之后 , 也经常替李嗣源说话 , “及帝(李嗣源)在洛阳 , 群小多以飞语谤毁 , 绍宏每为庇护” , 两个人关系应该是比较亲密的 , 有提前沟通的可能 。
这样看着似乎能够串起来支持阴谋论 , 但下路符认为 , 这个非常完美的分析还是站不住脚 。 首先第一点就是 , 邺都叛乱一开始 , 李嗣源是吃惊的 , 完全想不到自己领来平叛的军队首先哗变 。 其次 , 李嗣源本人也多次表示 , “吾心不负天地 , 祸福之来 , 吾无所避 , 付之于天 , 卿勿多谈也” 。 最后 , 这群大臣不是一个缜密的集团 , 能够做到分工明确、未卜先知 。
所以 , 对于李嗣源领兵北上以及群臣力荐李嗣源领兵这件事 , 下路符倾向于分析到李存勖此时已经不相信李嗣源 , 大臣们出于对局势的担心而力荐李嗣源为止 。 再深一步的推断 , 也许李绍宏其中还夹杂了一点对李嗣源本身的担心 , 怕他留在洛阳会遭遇不测 。
所以在这里下路符有了第一个推论 , 李存勖派李嗣源领兵出战是无奈之举 , 但事先没人会预料到平叛的军队也会反叛 , 而且李嗣源本身也没有反叛的心思 。 至于其他的推测 , 甚至这场朝堂之上的争论 , 是李嗣源与大臣们演的双簧 , 那就完全没有证据证明了 , 除非有新的史料出现 。分页标题

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
本文插图
总之 , 李嗣源还是踏上了命中注定的那次北伐 。 同光四年(926年)3月6日 , 李嗣源率军(而且是李存勖的亲军 , 可见李存勖对李嗣源的防备)抵达邺都 , 在城西安营扎寨 。 8日晚 , 从马直军士张破败突然发难 , 率众哗变 , 包围了李嗣源的大帐 。
李嗣源大惊 , “叱之 , 责其狂逆之状” 。 但哗变士兵说道:“将军 , 当初贝州的守军辛辛苦苦守城 , 却不能够轮番回家休息 , 皇上没有对大家有优待的行为;我们又听说 , 在平定邺城之后 , 所有的士兵要被全部坑杀 , 我们并没有反叛的意思 , 只不过是害怕死罢了 。 我们已经和各军商量了 , 与城内的军队汇合 , 击败各路来的军队 。 随后 , 让皇帝老儿在河南做皇帝 , 请将军在河北称帝!”
叛变士兵说自己叛变是因为李存勖要坑杀所有的士兵 , 他们害怕才出此下策 , 这句话难辨真伪 , 更像是士卒起事的一个借口 , 毕竟他们可是李存勖的从马直 , 是皇帝亲军 。
接着 , 叛变士兵又开始了常规操作 , 要推一个人出来做领头的 。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 , 就是叛乱的士兵不仅想推李嗣源出来领头 , 而且是直接要他“帝河北” , 在河北称帝的 。
这一点和其他牙兵叛乱 , 推举领头的完全不同 , 其他人就是一个真正的“领头人”罢了 , 但李嗣源却要被黄袍加身 , 直接帝河北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当时在后唐国中 , 郭崇韬等重臣诛灭之后 , 身为军中实力派 , 而且又是李存勖干哥哥的李嗣源 , 地位是非常高的 。
在这里我们有第二个推论 , 就是李嗣源的地位 , 即使是大头兵也是认可的 , 而且是直接让他帝河北 , 他就是那个足以服众的人 。
但对这种地位不应该过度解读 , 这个地位更像是一个师出有名的那个名 , 并不能完全等价于控制能力 , 这一点下一节我们后面还会谈到 。 而且当即这群粗暴的大头兵就展示了什么叫做五代十国的生存法则 。
李嗣源“泣而拒之” , 叛乱士兵接着就说:“令公欲何之?不帝河北 , 则为他人所有 。 苟不见机 , 事当不测!”将军准备做什么?你不做 , 自然会有人做 , 而且那时候就不敢保证将军的安全了!
最终 , 李嗣源在安重诲和霍彦威等人的劝说下 , 暂时听从了叛军的要求 , 进入了邺都之中 , 和叛军汇合 。 不过很快 , 他就以召集诸军的名义逃脱了邺都 , 连夜赶到了魏县 , 此时身边只有霍彦威率领的五千兵马 。
以我们事后来看 , 自从马直趁夜叛乱开始 , 李嗣源已经就没有了退路了 。 李存勖本来就对他不信任 , 不情不愿才让他领兵平叛 , 遇到了这种说不清楚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 李存勖极有可能顺便就让李嗣源下狱了 。
史书不会记载历史人物心境的变化 , 但下路符在这里有第三个推论 , 就是最迟在李嗣源摆脱邺都之后 , 他已经知道事情难以挽回了 , 后期随着其他有投机想法的势力加入 , 最终导致了邺都兵变的发生 。
李嗣源是沙场宿将 , 此时已经60岁高龄 。 他侍奉过李国昌、李克用、李存勖李家三代 , 劳苦而功高 , 更重要的是 , 他作为李克用年龄最长的养子 , 位列十三太保之首 , 比李存勖还大接近20岁 。
当年李存勖刚刚继承晋王之位的时候 , 李克用其他养子图谋不轨 , 李嗣源却在随后的潞州之战 , 跟随李存勖出战并中立下大功 。 从这里我们至少能够看出两点 , 首先李嗣源的政治觉悟是没问题的 , 甚至可以说很敏锐 , 不然不会接连侍奉李家三代 , 恩宠非常 。
第二点就是李嗣源也和史家对他的评价一致 , 虽然他骁勇善战 , 地位又高 , 但他本身是一个“性不猜忌 , 与物无竞”之人(司马光语) , 他要谋求大位 , 李存勖继位的时候是最好的机会 。
所以李嗣源在逃出来之后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下一步的想法:“国家患难 , 一至于此 , 来日归藩上章 , 徐图再举 。 ”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 , 李嗣源没有想直接返回洛阳 , 而是准备返回藩国 , 然后再上书说明事情的缘由 。分页标题
为何不返回洛阳当面和李存勖解释 , 而是要返回藩国 , 用上书的方式再来解释 , 除了李嗣源心里已经明白事情无可挽回 , 担心返回洛阳身有不测之外 , 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 。
也许有人觉得 , 这和李嗣源当初那番豪言壮语“吾心不负天地 , 祸福之来 , 吾无所避 , 付之于天 , 卿勿多谈也”矛盾啊 , 他既然如此坦荡 , 又何必害怕回洛阳呢?
但这反而更能证明我的第一个推论 , 也就是李嗣源一开始完全没有反叛的心思 。 李嗣源“为人纯质”(欧阳修语)但不是傻 , 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政治觉悟的人 。 在一开始他坦荡面对李存勖 , 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查无可查 , 一身清白 。
但如今卷入到邺都兵变里面 , 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 和书生相比 , 他太明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了 , 一片赤心有时候一文不值 , 本来就是怀璧之人 , 如今遇上这样的事情 , 更是危机重重了 。 所以他才要归藩上章 , 而不是直接回洛阳 。
但在一开始 , 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 安重诲、霍彦威等人劝他还是回到洛阳 , 当面和李存勖说明这件事 , 李嗣源同意了 。 但接着《旧五代史》就记载:十一日 , 发魏县 , 至相州 , 获官马二千匹 , 始得成军 。
既然要向李存勖禀明实情 , 那实在是不需要两千匹官马 , 大可轻军兼从、倍道兼程 。 在这里也证明 , 李嗣源骑虎难下 , 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
随后 , 李存勖的爱将元行钦也开始了骚操作:拦截李嗣源发往洛阳的信件 , 甚至扣押了前来缓和局势的李嗣源的儿子李从审 。 也许在元行钦的心中 , 李嗣源是果真反状毕露了吧 , 但这样就导致了最后一丝缓和局势的机会也消失了 。
26日 , 李嗣源带人到了汴州 , 汴州随即就被李嗣源占据 。 不久 , 李存勖也率兵东进 , 到了汴州以西的荥泽 , 并且安排龙骧都将姚彦温为前锋讨伐李嗣源 , 可姚彦温当天就率领属下八百骑兵投降了李嗣源 。 北边的房知温、杜晏球等也接连到了汴州 , 投靠李嗣源 。
而李存勖率领的军队却开始离散 , 到了万胜镇 , 李存勖不想再进军 , 随即命令返回洛阳 。 返回洛阳不久之后 , 李存勖就被下属郭从谦率军攻击 , 最终在率领亲军击杀几百叛军之后 , 身中流矢而亡 。
当时所有人都四散奔逃 , 乱作一片 , 有人在他身上盖上了乐器 , 然后点火焚烧 , 算是保全了李存勖最后一点尊严 。 随后李嗣源便进入洛阳 , 一开始只同意监国 , 并且要等待李存勖长子 , 魏王李继岌回京 。 但随后李继岌自杀 , 最终李嗣源继承帝位 , 便是后唐第二任皇帝明宗 。
但围绕着邺都兵变 , 还有一些谜团 , 比如最出名的 , 就是李嗣源在万胜镇距离李存勖只有十余里地 , 为何不派人与李存勖沟通这件事情 。 03“从龙”势力及胡三省之问的解答
《易经·乾卦》有云:“云从龙 , 风从虎 , 圣人作而万物睹 。 ”古代以龙为帝王象征 , 所以后来“从龙”也就成为了跟随帝王创业的人的代称 。
我们平时在史书中总会看到同样的戏码 , 每代帝王身边一定会有谋臣武将相伴 , 谋士如云、武将如雨更是对某一方强大势力的描述 。 但我们需要注意一点 , 隐藏在史书深处的这些谋臣武将本身 , 也是有他们的利益诉求的 , 他们与主君之间的关系 , 可不仅仅是听命办事这样简单 。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 , 在评价李嗣源邺都兵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疑问 , 胡三省说:李嗣源在河北时奏章为元行钦所壅遏 , 犹可言也 。 渡河据大梁 , 庄宗尝至万胜镇 , 君臣相望数十里间耳 , 既无一奏陈情 , 又无一骑迎候 , 庄宗既还 , 但以兵踵之而西 , 此意何在哉!
李嗣源在河北的时候 , 奏章被元行钦扣下了 , 所以他没有及时和庄宗说明实情还情有可原 。 可等到了李嗣源占据了汴州 , 李存勖率军征讨到了万胜镇 , 此时两个人相距只有十余里地 , 可这个时候 , 李嗣源既没有上奏说明情况 , 也没有安排一个人去迎接庄宗 。 反而是等庄宗皇帝回洛阳之后 , 李嗣源的大军也就紧跟着往西而去 , 他这是什么意思? 分页标题
这一点 , 其实历代很多文人都持有相同的意见 。 其实经过上面的分析 , 我们推测李嗣源在逃出邺都的时候 , 就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孤身犯险进入洛阳 , 但是与李存勖通气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 那为何在万胜镇 , 李嗣源“既无一奏陈情 , 又无一骑迎候 , 庄宗既还 , 但以兵踵之而西”呢?
在这一点上 , 需要我们把从龙势力加入考量 。 当时 , 李嗣源身边已经聚集起了不少兵力 , 在前面我们所说的李存勖已经失去人心这个大背景下 , 李嗣源身边支持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
对这些人 , 我们需要注意 , 他们的行为本质上更像一种极具风险的政治投机 。 安重诲、霍彦威等人后来支持李嗣源反对合法的皇帝李存勖 , 赢了就是开国元勋 , 功名利禄全收 , 那如果输了呢?当然是推出午门斩首 , 甚至灭族 。
所以 , 我们假想一下当时万胜镇的情形 。 十里之外就是李存勖 , 李嗣源甚至可能能够看到庄宗的仪仗 。 但他能自己或者派人去和庄宗李存勖禀报吗?他或者他安排的人去了和李存勖说什么呢?说自己只是被胁迫才参与了叛乱?
就不说李嗣源自己会被如何处置了 , 他身边那些人 , 有一个算一个 , 全都跑不了 ,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一个下场 。 所以从龙势力的选择也就显而易见了 , 当然就是反复劝说 , 甚至威胁李嗣源 , 不能和李存勖接触 , 把叛逆这条路走下去 , 直到走成登基为帝为止 。
也许我们会怀疑 , 李嗣源身为后唐军中实力派 , 那些从龙势力还能威胁到他吗?他如果真的不想反叛 , 为何还会和这群叛军搅在一起呢?甚至为何不手刃叛逆?比如近代学者蔡东藩就说:李嗣源果为无罪乎?曰:薄乎云尔 , 恶得无罪 。 嗣源为部众所逼 , 拥入邺都 , 尚出于不得已 , 及移檄会兵 , 进据大梁 , 无君之心 , 固已暴露 , 入洛以后 , 何不亟诛首逆 , 为故主复仇?
但刚才我们在看邺都城外亲军叛乱的时候 , 已经看到了李嗣源被叛军包围是什么场景了 , 如果李嗣源不答应 , 那就是“事当不测!”而且 , 今天的我们用更加客观的历史分析方法应该能知道 , 所谓“亟诛首逆 , 为故主复仇”是不可能的 。
因为权力的本质不是从上往下的 , 而是从下往上的 。 李嗣源也许能指挥他的亲军 , 但汇聚在汴州的大小势力都是一个个的集团 , 尤其是在五代十国时期 , 维系权力的君臣之道早就崩坏 , 下克上就如同喝水吃饭一样 。
李嗣源位高权重 , 骁勇善战 , 但在这一大群势力集团之中 , 他也很难说如臂使指 , 更别说 , 真的诛杀叛逆了 , 那那些支持他的人要如何处理呢?这群人可就等着从龙入关封王拜相呢 。 所以 , 李嗣源就是有心要诛杀首逆 , 为李存勖报仇 , 他也只能把郭从谦给杀了 , 他身边那些实力派他也是没法动的 , 因为这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
所以万胜镇外的时候 , 李嗣源已经骑虎难下 , 没办法与李存勖有任何交流 , 甚至领兵西进也难说就是出自李嗣源的本心 。
最终的结果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样 , 李嗣源登基为帝 , 而从龙势力获得了他们想要的 。 《旧五代史·明宗李嗣源纪一》记载:
以中门使安重诲为枢密使;己亥 , 命石敬瑭权知陕州兵马留后 , 皇子从珂权知河南兵马留后 , 以权知汴州军州事孔循为枢密副使;敕停租庸名额 , 依旧为盐铁、度支、户部 , 委宰臣豆卢革专判 。
五月丙辰朔 , 宰相豆卢革进位左仆射 , 韦说进位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监修国史 , 并依旧平章事 , 兖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朱守殷加同平章事 , 充河南尹 , 叛六军诸军事……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傅霍彦威加兼侍中 , 移镇郓州 。 04李嗣源本人的特点及最终总结
李嗣源是后代文人比较认可的一个皇帝 , 评价很高 。 比如欧阳修就说他“在位七年 , 于五代之君 , 最为长世 , 兵革粗息 , 年屡丰登 , 生民实赖以休息 。 ”司马光也说他“在位年谷屡丰 , 兵革罕用 , 校于五代 , 粗为小康 。 ” 分页标题
而李嗣源本人的性格特点 , 后代大多也持比较高的评价 , 认为李嗣源为人纯质 , 宽仁爱人 , 比较谨慎沉稳 , 不喜欢与别人竞争 。 这在骄兵悍将横行 , 戾气充溢的五代十国是一种珍贵的品质 。
对于邺都兵变 , 还是有不少文人对他提出了质疑 , 认为他并没有贯彻君臣之道 , 有很多的机会 , 可以向庄宗李存勖禀明实情 , 避免发生违背了君臣秩序的事情发生 。
不过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 从大的环境上来看 , 李存勖称帝之后荒废政事 , 滥杀大臣 , 纵容伶官后宫干政 , 而且处理天灾不利 , 这导致了从下层的民众 , 到朝中大臣对他都有很大的不满 。 而李嗣源身为军中实力派 , 又是皇帝的宗亲 , 受到了李存勖的猜忌 , 但同时也有一些大臣 , 甚至底层的士兵对他寄予了希望 , 认为他是那个足以收拾局面的人 。
具体到邺都兵变这一件事上 , 首先李嗣源在率军北上平定赵再礼叛乱的时候 , 是想不到皇帝的亲军会叛乱的 , 他被卷入到这件事情中 , 是一场意外 。 但是发生了亲军叛乱 , 他自己又被裹挟进入邺都之后 ,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 , 已经明白这步之后事情基本无可挽回了 , 不然无法解释他想要归藩上章、还规制了两千官马来整顿自己军队的事情 。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 , 聚集到李嗣源身边的那些文官武将 , 既是因为李存勖不得人心投靠李嗣源 , 同时他们也是一派与李嗣源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conglong势力 。 他们心中是有靠着这一次政治投机 , 获得更高地位的想法的 , 所以李嗣源更像是这个势力的一个代表 。 只不过李嗣源本身实力和地位非常出众 , 所以他最终成为了皇帝 。
至于李嗣源何时有了称帝的想法 , 却隐藏在了黄沙之中 , 再也没有了真相 。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 , 但那些更像是后人的一些揣摩 , 所以对于邺都兵变的考究也只能进行到此 。
但今天的我们需要明白一点 , 兴亡百姓皆苦 , 李嗣源的登基称帝 , 为中原百姓赢得了7年的安稳生活 , 这一点是不能抹杀的 , 而且需要重视 。 我们万不可学习古代士大夫 , 紧抱着“君臣之道”的有色眼镜来看发生的历史事件 , 并对李嗣源邺都兵变中一些小节横加指责 , 却忽略了他登基之后接纳谏言、严惩贪腐、息兵修养的大义 。

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
本文插图
【下路符给我|后唐第二任皇帝李嗣源"邺都兵变"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