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邦|塞奇·莫斯科维奇|群体催眠术
_本文原题:塞奇·莫斯科维奇|群体催眠术
本文插图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 , 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3
本文插图
作者简介: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 1925—)是罗马尼亚裔法国犹太人 , 当代欧洲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 现定居巴黎 。
莫斯科维奇至今已有十多部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 。 其代表作有《心理分析形象与公众对象》(1961年)、《社会影响与变迁》(1976年)等 。
对于群体心理学来说 , 催眠术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反应的主要模式 。 领袖是中心点 , 第一个浪潮由他而起 , 接着是另一个同心浪潮 , 就像地震一样 , 将同样的观点传播得越来越远 。 显然 , 直接和间接这两种传播形式使同心圈日渐扩大 , 使他们将领袖发出的催眠波传播得更远 。 因此 , 中下层的领导人延续了集体暗示工作 , 大众传媒则更是加速了它的传播速度 。 就像无论证据还是否认都阻止不了恶意的谣传一样 , 集体暗示工作也在自身动力的驱使下势不可挡地传播开来 。
本文插图
但是 , 大规模地施行催眠术需要有一定的背景 。 必须用某种方式来吸引群体的注意力 。 一且事情发生在诊所以外 , 就必须将注意力从现实转移出去 , 并激发其想象力 。 勒邦无疑是受到了耶稣会士和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 他敦促在政治领域运用剧院的方法 , 把戏剧舞台看成是社会关系的戏剧形式的模型 , 以及观察这种关系的地方 。
对于群体心理学来说 , 这一剧院必须能施行催眠术 。 暗示是它的主流 。 而且 , 如果要获得预料的结果 , 还必须强制实行一些规则 。 这是因为:
没有比戏剧表现更能影响每一类群体的想像力的了 。 所有观众同时感受到相同的情感 。 如果说这些情感没有立即转换成行动 , 那是因为即使是最无意识的观众也都知道自己是受了幻想的侵扰 , 他不过是为了想象中的留险经历而又哭又笑 。 然而有时候 , 由形象暗示而产生的情感是如此强烈 , 以致它们就像习惯约暗示一样 , 转换成了行动 。 (勒邦 , 1952:68)
勒邦作品的忠实读者墨索里尼(仅以他为例)一定记住了这段落以及一些类似的段落 。 他在庄严的广场上组织激动人心的游行和集会 , 诱使庞大的人群喊出有节奏的口号 。 自他以后 , 这类活动就成了谋取权力的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当然 , 人们只消看一看新闻记录片 , 读一读专著 , 就会明白这一点 。 宣传过程越来越标准化 。
本文插图
墨索里尼
要在知识和实践层次上评判这一催眠模式的后果是困难的 , 因为这些后果已经变得极为普遍 。 虽然我们仍然从这种催眠模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 并在它提供的框架内行事 , 但事实是 , 谁也不再多提这种催眠了 。 有一点是肯定的:勒邦指明了这一点 , 从而给政界提供了一个原型和一种方法 。 弗洛姆曾亲眼目睹了它的传播 。 他认为 , 这种情况 , 就其与权威的关系而言 , 极其类似于催眠状态 , 并且有助于社会心理学为新极权主义这一紧迫的历史问题提供一种崭新的有创见的分析工具(弗罗姆 , 苏尔那[ Sollner]引用 , 1979:52) 。
这一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用催眠师来代替演说家 , 用暗示来代替雄辩 , 用宣传来代替议会讲演艺术 。 不再需要去说服民众 , 而只要用戏剧的方式去激发他们采取行动 , 通过组织来管教他们 , 通过报纸电台来征服他们 。 宣传是这种认识视角变化的一个缩影 。 它今天真的已经不再是交流的工具或者雄辩术的一种发展形式 , 而是成了这样一种技巧 , 它可以使个人受到暗示力量的影响 , 进而对他们施以大规模的催眠 。换言之 , 正如工业上大批量生产汽车或手枪一样 , 宣传成了批量生产民众的一个方法 。 当然 , 这就是它为何如此有效 , 以及我们为何不能离开它的原因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根显然 , 群体心理学的领域形成于以下三个主要的观念(它的新颖之处也在于此):(a)群众是一种社会现象;(b)个体完全融合进群体是通过暗示来加以解释的;(c)催眠术是领袖作用于群众的行为模式 。 这三种观点把一系列奇特的现象、例外情况和不重要的事实改变成了重要的现实资料和科学研究的客体 。 它们使勒邦能够提出一个纲要 , 进而确立第一个群体心理学体系 , 这一体系包括许多关键性的概念 , 尤其是以下六个方面:
1.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 群体是许多心理一致的个体的组合 , 而不是聚集在同一个地方的一群人 。
2.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 前者是有意识的 , 后者是无意识的 , 因为有意识即个体 , 无意识即群体 。
3.尽管从表面上看 , 群体具有革命的一面 , 但实质上却是保守的 。 他们最后总是重新建立他们已经推翻的秩序 , 因为他们和任何被催眠的对象一样 , 认为过去的力量要远远超过现在的力量 。
4.无论文化背景、信仰或社会地位如何 , 群体必须服从于一位领袖人物 。 这位领袖既不用理性支配他们 , 也不用力量主宰他们 , 而是像催眠大师一样 , 以其魅力和威信征服他们 。
5.宣传(或传播)有着非理性的基础 , 集体的信念 , 一种工具以及直接的或者远距离的暗示 。 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信念带来的 。 有判断力的聪明才智以及信念和激情的缺乏是行动的两大障碍 。 这些障碍可以被暗示克服 , 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宣传所运用的语言大多善用比喻 , 形象生动 , 并且尽是些直截了当和带有强制命令意味的套话 。
6.一切旨在统治民众的政权 , 无论它们是一个党派 , 一个阶级 , 还是一个民族 , 都必然是一种想象的政权 。 它必须立足于一种最高理念(革命、祖国) , 或者是根植于每个群体人的某个无法摆脱的思想 , 直到他受到这种思想所暗示的权力的影响 。 然后它们就被转变成集体的行为和形象 。
这些重要思想反映了人性的一幅景象 。 它在个人身上是隐蔽的 , 但在群体身上则是显现的 。 群体心理学认为它研究的首先是那些群体 , 而不是社会或历史 。
选自 |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北大公共传播转载
版权归作者所有
【勒邦|塞奇·莫斯科维奇|群体催眠术】编辑 | 黄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