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小百科|精神疾病手术 家属莫在“根治”这错误观点中质疑手术疗效


家中有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 就如同安了一枚“定时炸弹” 。 受妄想等异常思维的控制 , 患者与家属时常处于对立关系 , 病情严重的病人还会辱骂、殴打父母 , 破坏社会和谐环境 , 全家人都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
药物治疗精神疾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 对于轻、中型精神疾病 , 药物治疗效果尚好 , 经足量足疗程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精神症状 。
精神疾病是一组进展性疾病 , 其特点为复发率高 , 治疗难度大 。 症状多种多样等特点 , 单纯靠药物来治疗 , 很难长期维持病人最佳状态 , 甚至有些病史较久的病人 , 家属监管不到位 , 患者没有得到药物的有效治疗 , 因常年缺乏自知力 , 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拒绝服药治疗 , 导致病情进展速度快 , 让患者无法回归社会 , 无法正常生活 。 让患者常徘徊在住院-康复回家-再次发病入院”的“旋转门”之中 , 我们称之为“难治性精神病” 。 对于家属而言 , 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谓是“煞费苦心” 。
【精神小百科|精神疾病手术 家属莫在“根治”这错误观点中质疑手术疗效】自从“精神外科”应用于临床 , 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至今也有近百年历史 。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普及宣传 , 大部分家属对手术治疗精神病存在错误的认知 。 他们认为手术治疗精神疾病是“根治”手术 , 目的是术后不再复发或术后能停药等 。 从临床角度分析 , 精神疾病病因不明 , 又存在遗传突变的影响 , 就从目前的治疗手段而言 , 精神疾病无法根治 。
想必诸多家属会提出疑问 , 既然手术无法“根治” , 为什么要冒风险选择手术治疗?
实际上 , 任何疾病的治疗目的都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世博园院区)功能神经科专家团队 , 通过CT、MRI、DTI图像融合技术、微电极细胞定位技术、射频电极调控与DBS调控定位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 , 可令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 消除肇事、闯祸的根源 , 让社会和家庭回归安静和祥和 , 这才是手术最终目的 。
其次 , 从手术安全性角度来说 , 现代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已经进入了精准导航、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时代 。 手术前行MRI-3D序列薄层扫描与MRI-DTI扫描 , 根据患者的核心症状选择手术靶点 , 将MRI、DTI及CT扫描数据 , 输入计算机手术定位计划系统 , 进行CT、MRI及DTI等图像融合 , 然后根据核心症状 , 锁定手术靶点 , 获取三维坐标 , 计算最佳手术路径 , 避开重要神经血管 , 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 从而较好地规避了手术风险 。 此外 , 手术操作不在脑的智能区、运动区和语言区域 , 术后不会出现呆傻、偏瘫、失语等现象 。
通过精准微创手术的治疗 , 患者异常顽固的精神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消除 , 思维及行为恢复正常 , 消除与家属对立的关系 , 术后患者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 参与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功能 。 至于“根治” ,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 家属莫在“根治”这错误观点中质疑手术疗效 。
案例分享:
刘某某 , 男 , 30岁 , 法国留学硕士 , 因“凭空闻声、敏感多疑、脾气暴躁、冲动易怒5年余”入院 。 患者25岁硕士毕业后留在法国工作 , 因为工作压力大 , 加之性格孤僻 , 经常觉得有人在说他坏话 , 偶尔听到耳边有多种声音在骂他;工作中常常怀疑同事 , 认为都在议论他;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减退 , 时常不能完成工作 。 家人曾带他去法国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 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 并用抗精神药物治疗 , 疗效欠佳 。 回国后 , 曾在某市精神专科医院强制住院2次 , 略有恢复 。 回家后不久又变得自言自语 , 经常无故发脾气、摔东西 , 打伤过父母多次 。

精神小百科|精神疾病手术 家属莫在“根治”这错误观点中质疑手术疗效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2016年 , 来到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住院治疗 , 再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 有手术适应症 , 无禁忌证 。 术后 , 患者原有的幻听、自言自语、敏感多疑、被害妄想、脾气暴躁、攻击行为消失 , 思维恢复正常 。 现患者承认自己有病 , 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 已回访3年余 , 现已踏上工作岗位 。
在200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 , 我科专家团队共实施“难治性精神疾病”手术千例 , 经过术后6个月~10年的临床随访 , 临床总有效率为91.8% 。 该手术的高效性 , 离不开院内多学科医疗团队的密切协作 , 如影像科、麻醉科、ICU等各科专家的参与;病人的康复全程亦需要精神科专家的长期随访指导和健康教育 。 因此 , 我科开展的精神外科微创手术 , 也是多学科技术协作的完美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