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跑男”去过的南风古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至今仍在使用南风灶高灶光明灶
_本文原题:“跑男”去过的南风古灶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柴烧龙窑 , 至今仍在使用
最近 , 新一季的《跑男》频频上热搜 。 虽然经历了成员大换血 , 但意料之外 , 新加入的几名成员 , 竟然碰撞出了不一样的惊喜 。 沙溢、郭麒麟、蔡徐坤……有笑点、有人气 , 赚足了眼球 。
《跑男》节目本身 , 其实是非常偏娱乐型的 , 因为大部分时候 , 嘉宾几乎都是新生代或者顶流明星 。 但与此同时 , 节目组努力在做的 , 是通过娱乐背后的深刻 , 来传达一些正向的能量 , 以及对传统的致敬 。
比如去年 , 《跑男》去佛山录节目 , 第一站他们就选择了南风古灶 。
本文插图
一提到佛山 ,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武术 。 确实 , 作为鼎鼎有名的武术之乡 , 佛山有黄飞鸿、李小龙、叶问 。 可除了武术之外 , 佛山还有很多特别之处 。 在南国范围内 , 佛山的陶瓷、纺织、铸造、医药都占有一席之地 。
不过今天 , 我带你们看一点佛山更与众不同的东西——南风古灶 。
本文插图
听到这个名字 , 你们一定会疑惑 , 何为古灶?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 , 灶是用来做饭的 。 而在佛山石湾 , 古灶是用来烧陶瓷的 。
本文插图
之前说过 , 佛山陶瓷源远流长 , 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 其中 , 石湾陶瓷更是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 , 因为它的存在 , 直接赋予了佛山“南国陶都”的桂冠 。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 , 佛山石湾已揭开烧陶的历史篇章 。 唐代 , 石湾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 。 再到宋明 , 陶瓷生产更加规模化、体系化 , 形成了显著的行业生产特色 。 《明诗综》写到:“石湾瓦 , 甲天下” , 正是反映了石湾陶瓷生产的崇高地位 。
本文插图
清代 , 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 。 由此生产出的精美陶瓷不仅占据了国内的广阔市场 , 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海外 。
这段辉煌历史 , 至今还是佛山人屡屡提起的骄傲 。
本文插图
南风古灶 , 建于明正德年间 , 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 它是岭南陶瓷产业鼎盛时期的先进生产设备代表 , 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 , 还在使用的、最古老、最传统的柴烧龙窑 。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 , 因为窑整体呈长条形 , 依山而建 。 由下自上 , 远远看着就像一条龙的形状 , 故而得名 。 而柴烧 , 则是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 。
本文插图
可能有人会觉得 , 现在都用电炉、气炉烧陶瓷了 , 为什么还要柴烧那么落后?
因为陶土本身含有少量铁质 , 在1300度高温时会产生三氧化二铁 , 三氧化二铁能净化和软化水质 。 用这样的茶具泡的茶 , 特别清甜 。 而普通的电炉、气炉 , 达不到这样的高温 , 也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
本文插图
【龙窑|“跑男”去过的南风古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至今仍在使用南风灶高灶光明灶】
还有很多人 , 则是为了追求柴烧天然形成的颜色、纹路和光泽 。分页标题
这3个茶壶 , 其实都是用一样的陶土 , 但煅烧后的颜色却不一样 。 而且火焰是从窑头至窑尾方向蔓延 , 因为面火和背火 , 同一个壶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 完全是随机的 。 而这巧夺天工的色彩和不确定性 , 正是柴烧的魅力 。
右边两个茶壶明显更有光泽 , 就是在窑头烧的 。 窑头温度最高 , 收费也高 , 一个50*50cm的硅板收费500-600元 , 而且成功率只有30%-40% 。 但只要成功 , 品质就会比较高 ,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高光泽度和柴灰釉 。
本文插图
相反窑尾温度低、一个同样大小的硅板只需100-150元 , 品质当然就没那么好了 , 胜在成功率高 。
是碰运气选窑头 , 希望能出个窑宝呢 , 还是保险一点降低成本呢 , 就需要去取舍了 。
当然柴烧也会导致一些小问题 , 比如某些颜色比较特殊的柴烧茶具 , 可能要好久才能凑齐一套颜色相近的 。 这套就花了半年才凑齐 , 看光泽度就知道是在窑头烧的 。
上面那些黑斑 , 是柴烧的时候 , 柴灰飘到杯子里形成的柴灰釉 。 虽然不好看 , 却因为含碱 , 能净化水质 。
本文插图
不过一些体积比较大的陶艺品只能放在窑尾烧 , 因为窑尾空间大 。 像南风灶旁边的火神像 , 就是在窑尾烧的 。 而且因为太高 , 还要分成两段烧制 , 之后再拼接在一起 。
南风灶 远远就能看到 , 巨大的古榕树 , 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 旁边的南风灶 , 一支高高的烟囱直指天空 。
古灶窑口是朝向南方的 , 这也是古灶被叫做“南风灶”的原因 。
本文插图
火神的塑像安静地矗立在古灶旁边 , 从前烧陶的窑工师傅知道 , 一窑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 而这之中 , 火是最难把控的 , 所以他们对火、对火神有着深深的崇敬之心 。
本文插图
在烧窑的时候 , 窑口前就会堆放很多木柴 , 正是它们燃烧自己、发光发热 , 这才换来了精美的陶器 。
本文插图
实际上 , 龙窑柴烧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体力活 , 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 否则就是前功尽弃 。
本文插图
首先 , 窑工师傅会通过窑门 , 把陶艺半成品放进窑腔内 。 左下角那一堆 , 是硅板和匣钵 , 是在柴烧时 , 放置或保护陶艺半成品的 。 右下角的是耐火砖 , 用来封窑门的 。
本文插图
窑门密封之后才点火 , 窑工师傅会在窑头两个炉口处加柴、点燃 , 开始预热 。
本文插图
有特殊的温度计一直显示着窑内的温度 。 待升温到一定程度 , 才停止加柴 。
本文插图
接下来 , 是在紧贴窑头的第一排窑背火眼处投入细棒状木柴 。 火眼上的盖 , 被窑工师傅称为猪鼻窿 , 还真的很形象 。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长长的窑背上 , 均匀分布着很多这样的火眼 。
本文插图
再继续 , 师傅就要靠自己的经验 , 肉眼判断火焰的颜色以及制品的状态 , 从而控制投柴的速度 , 以及决定是否停止投柴 。
在古时 , 因为烧窑时窑背温度很高 , 而且龙窑有坡度 , 为了防止烫伤脚底以及打滑 , 窑工们都要穿上草鞋 , 现在科技发达当然有更好的替代品了 。
本文插图
这些可不是烧制出来的作品 , 而是我刚刚说过的匣钵 。
在烧窑过程中 , 匣钵有多种作用:一是可以将细小或较精致的产品放于其中 , 以免柴枝及柴灰的伤害;或者可以用来放置在火眼下方承接柴枝 。
本文插图
烟囱建在窑尾 , 在烧窑时 , 窑内的空气受热上升经烟囱排出 , 窑内的空气压力减少 , 烟囱就会产生虹吸反应 , 从窑头的风口抽入空气 , 强烈的气流也会把火焰延长到龙窑的中段 , 大大地提高热效能的利用 , 是不是很神奇?
本文插图
接下来的工序是降温 , 最后才是开灶出窑 。 从装灶到出窑 , 整个过程差不多要半个月 。
在古时 , 出窑的时候 , 窑工需要用到捏布 , 这捏布其实就跟烤箱或微波炉用的隔热手套差不多 。 虽然龙窑冷却降温了 , 但陶艺品依然有一定的温度 , 为了防止烫伤双手 , 就要戴上捏布 , 将陶艺品搬出龙窑 。 当然现在用手套就可以了 。
本文插图
到今天 , 会龙窑柴烧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 但在南风古灶 , 却还有这么一群对龙窑柴烧有着深厚情怀的窑工师傅 , 还在延续着这种技法 , 担当起传承祖上延续下来的责任 。
从他们身上 , 我们看到了一种坚持、也看到了一种精神 。
高灶 高灶建于明万历年间 , 也有400多年历史了 。
高灶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与南风灶是一致的 , 之所以叫“高灶” , 是因为这条龙窑建在高庙的后面 。 窑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庙鼎盛的香火 , 所以取名“高灶” 。
本文插图
从高灶的窑尾门仰望 , 依旧是高高的烟囱直指天空 。 只是南风灶的烟囱是方形 , 高灶的烟囱是圆柱形 , 非常好区分 。
本文插图
光明灶 除了南风灶和高灶 , 你还能看到光明灶的古窑遗址 。
清代时 , 石湾制陶工业进入全盛时期 , 共有107条龙窑同时生产 , 光明灶就是其中之一 。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 , 光明灶慢慢被废弃 , 成为了今天橱窗中的展物 , 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过去的故事 。
本文插图
难得的是 , 南风古灶与高灶这两条龙窑 ,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 有过战争劫难 , 也有过生产改造的兴替 , 但还是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 成为我国具有南方特色、年代久远并且延续使用至今的古窑 。
这在中国 , 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 我们也该庆幸 。
本文插图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分页标题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百家榜创作者、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 爱旅游的小米啦|中国人一生“必去”的4座城市,时间在忙也要去,看看你去过几座
- 曼玲店小二|跑男郑恺涉嫌抄袭的火锅店回应了,但大家更担心这件事儿...
- 吃货|长春世光路这家烤肉店生蚝超便宜,你去过吗?
- 元朝,乾隆|去过地方最多的皇帝,元顺帝,唯一一个足迹踏遍帝国四极的人
- LU唅|国内这6个坑人景点,去过的游客都表示不会再去第二次
- 荷花|鲁南这几个绝美湿地荷花绽放、莺鹭成群,去过的人都“上瘾”!
- 杭州|杭州夏日这些“隐秘的角落”风景超美!避暑绝佳,你去过几个?
- 执着的向日葵|中国最有名的3条步行街,每天都有很多人,你有全部去过吗?
- 环球旅行|国内必去的100个地方,去过18个,你就是超级旅行达人
- 汇客廰文旅|7个适合夏天的目的地,去过一个只有25℃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