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第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诗歌作品—《???瓷(五首)》


_本文原题:第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诗歌作品—《???瓷(五首)》

品诗|第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诗歌作品—《???瓷(五首)》
本文插图
瓷(五首)
诗/刘敬清
虽然同为瓷
瓷有千万种 , 但成型路径基本相似
——捶打、定型、烘烧
不同的是 , 这一过程中
有的变形、碎裂 , 成为废品
大多都能成为合格品
成为上等品的较少
成为上上之品的就少之又少
不管哪种瓷 , 内空越大声响越亮
反之声响越小
装满世俗之物后 , 都变得深沉起来
像城府很深的样子
再想敲响它就愈加的不易了
要么它碎
要么敲击者喊痛或伤
我欣赏瓷未盛物之前或许介于此
介于它的原声
且怎么敲 , 它就怎么回应
其声悦耳又清新
一只瓷的成型路径原本不易
之后还要被人以敲击的方式来鉴别
就更加不易
其实不易的还在后头
——用处不同 , 命运随之不同
比如用来下便的 , 就成了便瓷
用来装饭的 , 就成了饭碗
用来泡茶的 , 就成了茶杯
用来盛酒的 , 就成了酒盅
它们中间有的受冷落 , 有的受热捧
那些历经岁月的孤品珍品
就不是普通的瓷了
谁还敢敲击?即使看也得保持距离
且不得轻易评论
哪怕端坐于高台之上
仍要里外三层守护
确保它们任何情况下安然无恙
瓷的差异性
【品诗|第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诗歌作品—《???瓷(五首)》】公开的秘密:瓷分三六九等
不同的瓷 , 其待遇迥异
不同级别的瓷会得到不同级别馆藏
比如国瓷由国馆造册珍藏
普通瓷流落民间 , 成百姓家一员
它们被淡饭粗茶供养
有时还风餐露宿 , 遇境况差的
被叫化子捧着流浪四方
更大的差别在于破损之后
那些造册馆藏的瓷
会被精心修复;普通的瓷就不同了
继续将就着用 , 只要不嫌弃
斟过塞酒的瓷碗
我在想
那只瓷碗斟酒后会不会脸红
会不会生出怀念
又会不会醉 , 醉后会不会断篇
斟酒之前敲过它 , 声音清纯
如新亮的童音
斟酒后 , 声音就变得沉闷起来
宛若一个人的中年
再见面 , 它怀中多了醉人气息
属于洗不去的那种
几经风雨岁月也涤荡不尽
像生了根
仿若我的弟兄 。 开始同情起它
隔三差五安排它们相见
让塞酒坐在它怀抱卿卿我我
彼此怜惜
我这局外人 , 也时常因此而醉
且醒后捶胸顿足
它镇定自若 , 始终沉浸在
往昔的酒香里
瓷碗的痛
喜欢独自依窗凝视夜空
与明月 , 似两个彼此相望的离人
你本是塑者心中的宝贝
离窑之后却淡饭粗茶 , 四处漂泊
明知伤不起
又免不了 , 被人没轻没重地敲击
不敢碎啊!碎了
就一文不值 , 辜负塑者全部心血
渐被岁月剥蚀为古董
每至夜深人静 , 老回味成形的痛
独处的瓷瓶
插花吧?嘘——
违我本意 , 更改变我的初衷
盛满风呢?虚的
留不住:来无影 , 去也无踪
那就装月光?不敢啊
常常愁肠百转 , 其苦倒不出
若非要有所收纳
那就储露吧!否则宁愿空着
空 , 是我本心
如此 , 便能保持纯粹的声音
刘敬清 , 笔名:东方风 , 男 , 60后 , 部队退休干部 , 江西于都人 , 现居南昌 。 诗作见于《诗潮》、《华语诗刊》等纸刊、和《新世纪诗选》、《2017江西诗歌年选》、《新世纪江西散文诗精选》等选本 , 获过若干地方或民间的诗赛奖项 。 诗观:咀嚼苦涩文字 , 吐露诗的芬芳 。分页标题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投稿作品必须 原创首发 ,拒绝一稿多投 , 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