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场划时代的灾难性事件 。
在世界近代化变革大潮中应对迟钝的清朝遭遇到已经近代化的日本的入侵 , 最终落得惨败 , 用血泪诠释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一真理 。
甲午战争始末
1894年春夏之际 , 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的东学党起义 , 风云巨变 , 清朝政府应朝鲜李氏王朝请求派兵协助镇压 。
从明治维新以来就将对外侵略扩张定为国家快速崛起之策的日本 , 借机生事 , 自行出兵朝鲜 , 一步步把局势拖入战争的旋涡 。
当年7月23日 , 日军攻占朝鲜王宫;25日在朝鲜西海岸袭击中国舰船;29日攻击屯驻在朝鲜南部的清军;最终 , 8月1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升”号运输舰被日军击中沉没 。根据一位幸存者的素描绘制 。(《图片报》)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升”号的沉没:英国船员正在和清军军官争辩 。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学会的纳什(J. Nash)根据“高升”号大副田泼林先生讲述的细节绘制 。(《图片报》)
此后 , 9月15日清军陆军在平壤大败;9月17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失败 , 清朝军制落后、武备不修、兵力薄弱等种种弊病暴露无遗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赶赴前线的士兵经由清朝唯一的铁路去往塘沽 。(《图片报》)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平壤战场:席卷清军阵地 。斯莫尔(W. Small)和弗兰克·达德根据本报特约随军艺术家的速写绘制 。(《图片报》)
10月24日 , 日军兵分两路同时出击:北路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 , 直逼奉天、山海关;南路登陆辽东花园口 , 直取大连湾、旅顺口 , 战火就此烧入中国境内 。面对日军步步紧逼 , 毫无准备的清军被动应付 , 一败再败 。
11月21日 , 号称“远东直布罗陀”的旅顺港失陷 , 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旅顺港沦陷:日军进入旅顺港 。根据本报特约随军艺术家寄来的照片绘制 。(《图片报》)
由于北洋海军主力已提前撤往山东威海卫 , 日军未能在旅顺实现歼灭北洋海军的目标 。为确保1895年春天到来前扫清海上威胁 , 日军于1895年1月20日在漫天大雪中跨海登陆山东荣成湾 , 扑向威海卫 , 海陆两军联手围攻北洋海军 。经历半个多月的艰苦抵御 , 身处绝境的北洋海军在2月17日旗落刘公岛 。
同一时间的关外战场上 , 临时凑集出关的湘军与关外八旗和淮军残部配合 , 试图力挽狂澜、收复失地 , 但战力相差过于悬殊 。1895年3月 , 在日军的攻势中 , 田庄台、牛庄等重要城镇接连丢失 , 关外清军兵团溃不成军 。
在军事作战已经绝望的局面下 , 清朝遣使求和 , 派李鸿章东渡日本进行谈判 。中方苦苦辩争 , 日方不为所动 。1895年4月17日 , 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草签;5月3日 , 在山东烟台换约生效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三山湾协商威海卫投降事宜 。从左到右分别为:日本旗舰“松岛”号、挂着白旗的清军炮艇、日本巡洋舰“吉野”号、德国旗舰 。A. R. A. 的威利(W.L. Wylie)根据皇家海军军医麦克纳布的速写绘制 。(《图片报》)
此后 , 不甘沦亡的中国台湾军民自发抗敌 , 进行了反抗日本割占的保台斗争 , 作战壮烈 , 可歌可泣 。然而 , 军力不济 , 不幸于1895年10月失败 , 沉重的战争大幕就此缓缓降下 。
甲午战争的失败 , 使得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被打断 , 国际地位被颠覆 , 东亚的领袖位置易主 , 巨额财富被掠走 。
更为严重的是清朝的纸老虎形象被揭破 , 致使列强蜂拥而至 , 掀起了瓜分狂潮 。这一连串山崩地陷般的灾难 , 直接导致近代中国国运衰败 。
百年后的中国人提起这段历史 , 仍感锥心之痛 。战争中清朝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败因也被引为永久的镜鉴 。
这一切 , 使得这场发生于19世纪末的战争直到21世纪仍然被中国社会高度关注 。
第三方视角
了解、研究甲午战争史 , 有三个主要的视角 , 即当时交战的中日两国视角 , 第三个是站在旁观者立场上的其他国家视角 , 尤其是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国家 。
只有同时把握住这三个视角 , 进行对比分析和思考 , 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看清那场战争 , 捕捉、寻获历史中稍纵即逝的关键点 。
近代英国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 对中国事务异常关注 。甲午战争爆发前 , 清朝曾一度寄希望于英国帮助调停中日关系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位演员在朝鲜高官招待英国官员的宴会上表演走钢丝 。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学会的纳什根据英国皇家海军柯尔的速写绘制 。(《图片报》)
战争爆发后 , 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 英国政府宣布中立 , 但是对战事发展高度关注 , 英国国内社会对这场发生于远东的战争也充满了兴趣 。
当时除了官方途径的档案、记述外 , 英国报纸上有关甲午战争的新闻、报道同样重要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釜山街头写生:工作中的本刊特约艺术家 。(《图片报》)
这些信息多是通过英国在中国的外交人员、中国政府中的英籍雇员、一些身份特殊的特约通讯员 , 甚至驻扎在烟台等港口的英国海军的中国舰队人员而获得 , 大多是有关中国战地情况的一手信息 。
这些新闻源源不断传回英国国内 , 又随着英国媒体的公布传播到西方世界 , 构建起了西方社会对发生在远东的战争的基本印象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朝皇帝在北京皇家园林的湖面上乘坐雪橇 。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学会的弗兰克·达德根据北京的托马斯·查尔德提供的素材绘制 。(《图片报》)
出现在英国报纸媒体上的甲午战争新闻 , 往往细致入微 , 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战场细节的信息 , 恰好能够弥补中国相关史料的不足 。
同时 , 这些珍贵的资料也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世界角度和近代化角度思考中日近代化及甲午战争和当时世界的关系 。
世界权威画报“甲午战争”史料全译出版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甲午战争》选择了两家当时世界著名的新闻画报 , 即《图片报》(The Graphic )和《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News) , 将其在1894年7月至1895年10月间有关甲午战争的相关报道整体译出 , 使得人们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当时西方媒体对甲午战争报道的实况 。分页标题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报》和《伦敦新闻画报》当时的报道大多附有印刷精美、内容信息量极大的插图 , 本书也都一一加以收录 , 图文对应 。
这些插图 , 或是根据真实的照片制版印刷 , 或是根据一些亲历者的速写、口述等材料二度创作 , 真实度极高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致远”号沉没 。(《伦敦新闻画报》)
众所周知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经历的第一场存有大量影像记录的战争 , 这使得百年后的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照片、画面去直观认识、考证当时的战况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千代田”号(Chiyoda)巡洋舰上的日本军官 。根据罗尔斯顿(W. Ralston)拍摄的照片绘制 。(《图片报》)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致远”号巡洋舰上的军官 。“致远”号在黄海海战中被击沉 。根据在芝罘拍摄的一张照片绘制 。(《图片报》)
不过甲午战争的影像记录 , 多来自日本军方派遣的随军摄影师 , 清朝政府则缺乏系统的影像记录 。
而以《图片报》和《伦敦新闻画报》为代表的西方画报上的插图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清军的作战状况 , 恰好弥补了中文资料的缺憾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训练中的清朝炮兵 。(《伦敦新闻画报》)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本书为我们从西方找回了一段遗失的历史 , 不仅为中国的甲午战争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 也使得研究者们能更加系统地把握西方媒体新闻和图像史料 , 极大地促进中国关于甲午战争史、近代海军史的研究和普及 , 让现代的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思考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那场世纪磨难 。
【英国画报|日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在公园滑雪橇,百年前英国画报记录的甲午战争】本文作者系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海军史专家 。较原文稍有删改 ,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