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瞧旅行|《风味人间2》又双叒来了,看完后才学会吃螃蟹


“一只蟹就是一场盛宴 , 口中齿舌留香 , 眼里星辰大海 。 ”
看过风味人间第二季《螃蟹横行记》的网友 , 相信都跟瞧妹一样 , 边看边流口水 。

走着瞧旅行|《风味人间2》又双叒来了,看完后才学会吃螃蟹
本文插图
没有什么比吃螃蟹更吸引人的了 , 从视觉到味蕾 , 都是饕餮盛宴 。
风味人间节目组对全世界螃蟹的吃法全部介绍了遍 , 跨越东西方 , 螃蟹的菜品丰富多样 , 颠覆了瞧妹只知道香辣蟹的浅薄认知 。
即使在地球的边缘 , 也藏着至味珍馐
要说螃蟹界的扛把子 , 当属帝王蟹 。
帝王蟹两侧步足展开 , 超过1米 , 这种硕大生物 , 其实不是真正的螃蟹 , 是寄居蟹的近亲 , 只是穿了螃蟹的马甲而已 。
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美味 , 新鲜的帝王蟹 , 腿肉丰盈饱满 , 可以直接生吃 , 入口水润Q弹 。 如果用炭火烤 , 鲜甜之外 , 还有细微的焦香 , 每一口都鲜香够味 。
市面上帝王蟹价格昂贵 , 一个是因为帝王蟹身价确实高 , 肉质鲜美 , 更重要的原因是帝王蟹难以捕捞 。
帝王蟹喜欢冷水 , 随着全球变暖 , 蟹群逐渐北移 , 想要捕到品质优良的帝王蟹 , 非常不容易 。
在挪威内瑟比 , 深海的帝王蟹最为鲜美 。 捕蟹人将船只驶到大海深处投放蟹笼 , 才能有所收获 。
不仅如此 , 收笼的时机也需要掌握精准 , 哪怕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 , 也要及时去把蟹笼收回 。
冒着生命危险捕蟹 , 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
刚从海里捕获的帝王蟹 , 蟹肉紧致弹牙 , 用清水白灼 , 便是极品美味 , 再搭配一片刚出炉的吐司 , 嘴里满满都是大海和阳光的味道 。
如此艰辛捕获的帝王蟹 , 自然价格不菲 , 让人觉得可惜的是 , 在国外 , 人们只把帝王蟹四足拿来做食材 , 蟹黄和蟹肉基本都弃之不用 。
那是因为帝王蟹的蟹身虽然有肉 , 但是很少 , 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 食用价值偏低 , 所以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
这点和中国恪守的“物尽其用” , 有着很大差别 。
没有肉的螃蟹 , 也能化身鲜美无比的食材
将无肉的小螃蟹 , 变成大美味 , 不同地域 , 花样百出 。
在中国 , 即使再小的螃蟹 , 也能成为鲜美的食材 。
云南沧源有一种螃蟹 , 远离江海 , 栖息在少有人烟的密林深处 , 佤族人称之为山螃蟹 , 也叫“溪蟹” 。
这种螃蟹非常小 , 只比鸽子蛋大一点 , 但同样可以成为佤族人餐桌上的美食 。
为了维持螃蟹的繁衍 , 他们从幼年开始就学习辨别雌雄 , 保持着 “捕公不捕母”的原则 。
捉回来的山螃蟹 , 煮熟后和葱、姜、辣椒等调味料一起捣碎成酱 , 就成了一碟时令小鲜 , 这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 , 是当地人的下饭神器 。
对这样的小蟹 , 江南厨师更有别致的做法 。
江苏张家港还有一种乒乓球大小的螃蟹 , 叫蟛蜞 。
厨师将处理过的蟛蜞捣烂成泥 , 用纱布过滤 , 蟹肉碎吊汤 , 蟹浆冰镇后 , 用勺子舀着下锅 , 蛋白质遇热迅速凝结 , 成为一扇扇薄软的“蟹豆腐” , 一锅鲜香无比的汤就做成了 。
汤里撒一把韭末 , 啜一口 , 鲜味立即渗透舌尖每一个味蕾 。
同样是吊汤 , 在澳门有不同的做法 。
螃蟹每次蜕壳后 , 都会吸收大量水分充实身体 , 因而被称为“水蟹” , 一般人看来 , 这种少肉的螃蟹毫无价值 , 澳门人却自有妙用 。
蟹粥是澳门一道美食 , 把泰国香米和中国粳米混合 , 大火熬煮两个小时 。
期间不断搅拌 , 直至水米融合 , 然后把切成块的水蟹放入锅中继续熬煮 , 水蟹的汁水充分释放进粥里 , 这样的蟹粥清糯鲜美 , 好吃到爆 。
中国把少肉的螃蟹吃法发挥到极致 , 而在意大利 , 这样的螃蟹却有着新吃法 。
威尼斯布拉诺岛 , 有一种艾氏滨蟹 , 身形小巧 , 几乎无肉可食 , 但聪明的当地人会利用螃蟹的生长规律 , 做出美味佳肴 。分页标题
他们挑出即将蜕壳的螃蟹 , 单独放在一起养 , 刚完成蜕壳的螃蟹 , 外壳十分柔嫩 , 几小时后 , 软壳就会变硬 , 恢复正常 。
当地人抓住这一时机 , 把刚完成蜕壳的螃蟹 , 清洗后浸入牛奶里 , 再裹上面粉 , 入锅油炸 。
这样做好的美食 , 外酥里嫩 , 整只都可以入口 , 轻咬一口下去 , 满嘴的爆浆 , 美味无法形容 。
螃蟹的顶级“修炼”
吃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首交响乐 , 有起转承合高低声部 , 要说最高声部 , 当属浓墨重彩的蟹黄 。
吃蟹黄 , 最好的季节是六月 。 在江苏 , 久负盛名的大闸蟹到六月时 , 蟹黄含量几乎达到顶峰 , 蟹黄呈半流质 , 轻嘬一口 , 鲜香在口腔中散开 。
这个阶段的大闸蟹 , 被称为“六月黄” 。
能胜过“六月黄”的 , 还有一种蟹 , 不过奇特的是 , 它是“变化”而来的 , 可遇而不可求 。
这种蟹 , 是青蟹 。
在珠江入海口 , 这里的海水温度和盐度特别适宜青蟹的生长 。
青蟹极具传奇色彩 , 一生蜕壳十三次左右 ,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名字 , 未交配的母蟹被称为奄仔蟹 , 流沙状蟹黄 , 脂香四溢;
新旧壳蜕变时 , 双壳共存 , 叫做重壳蟹 , 新壳口感脆嫩;青蟹还有肉蟹、膏蟹等名称 , 每个阶段风味都有所不同 。
如同修炼顶级功力般 , 青蟹最极致的变化 , 是它修炼的最高层——黄油蟹 。
它对营养和水质环境要求极高 , 而且很难人工干预 , 一千只青蟹最多“变”出四五只黄油蟹 。 这种雌蟹关节透亮 , 遍体金黄 , 价格昂贵 。
烹饪黄油蟹时 , 做法并不简单 , 要把蟹拿凉水浸泡 , 并不断加冰 ,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蒸煮时黄油外流 。
蒸熟的黄油蟹 , 肉黄相融 , 难分彼此 , 连钳肉都金黄透光 , 薄薄的游泳足竟也被黄油占领 。
吃起来 , 蟹黄饱满醇厚 , 伴有沙沙的质感 , 厚实的黄油贴服在背壳下 , 口感Q弹 , 这样的一只黄油蟹 , 便足以称得上饕餮盛宴了 。
豪放派和婉约派
食蟹行家 , 最清楚如何巨细无遗地吃完整只蟹 , 不同部位 , 经厨师之手 , 都能用得恰到好处 。
日本厨师 , 在这方面尤其细致讲究 , 当地的籽蟹被端上餐桌时 , 蟹柳、蟹黄、蟹籽拆解的明明白白 , 再重新组合成整只蟹的样子 。
相比日本的简约 , 美式拆蟹法 , 相当豪放 。
在美国马里兰 , 蓝蟹、啤酒和木槌 , 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
蓝蟹是梭子蟹的分支 , 因为壳呈蓝色 , 所以得名 。 蓝蟹蒸熟 , 撒上黑胡椒、芹盐等二十余种调味料 , 咸香辛辣的美味就做成了 。
“蟹八件”?完全不用 , 一把木槌足以搞定 。
就这 , 美国人都嫌麻烦 , 他们最爱的是剔好的蟹肉 , 所以拆蟹这种职业应运而生 。
将蓝蟹简单割开 , 只取壳内净肉 , 其余弃之不用 , 10秒内拆解完毕 。 (瞧妹想到那些蟹黄和蟹腿 , 感到好心痛 。 )
马里兰有一道轻典菜式 , 非常能迎合美国人直率的性格 。 用蟹肉与面包糠、欧芹、蛋黄酱混合 , 轻轻揉捏成团 , 再用无水黄油封盖 , 加一点复合香料 , 放入烤箱炙烤 。
这样做出来的蟹肉球体态丰满 , 分量十足 , 一个就有半斤重 。
这道菜名字也非常简单 , 就叫蟹饼 。 咬一口下去 , 满满都是蟹肉 , 这样大快朵颐吃蟹 , 想想都爽 。
还有洗水蟹、腌蟹、炝蟹……从高档酒店到百姓厨房 , 全世界的人都将保留蟹的鲜美发挥到极致 。
全世界从北到南 , 从古至今 , 对螃蟹的喜好各不相同 , 有的喜欢肉多的海蟹 , 有的喜欢黄多的河蟹 , 有的则喜欢那一口鲜汤 。
唯一达成共识的 , 那就是都对螃蟹爱的无以复加 。
看完风味美食这集螃蟹专辑纪录片 , 瞧妹整个人都不好了 , 馋的眼前直冒小星星 。
角度新颖的选材 , 精致的画面 , 再加上李立宏老师醇厚的配音 , 似乎将你带入了食蟹江湖 。分页标题
那里有星辰大海 , 也有人间温情 。 感动人的 , 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
【走着瞧旅行|《风味人间2》又双叒来了,看完后才学会吃螃蟹】人生实苦 , 何不用美食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