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_本文原题: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
1895年 ,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 , 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 在这个理论中 ,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 , 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 , 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 , 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 , 协调本我和超我 , 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 , 又不能太压抑超我、自我、本我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弗洛伊德
基于这种划分 ,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的三我 , 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 , 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 , 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 , 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 包括战争、法西斯 , 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等等 。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1932年 ,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 , 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 他以"冰山"为喻 , 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 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 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 "文学作品中 ,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 , 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 , 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
海明威在创作的时候一直秉持着“冰山理论” , 极力追求凝练、含蓄的意境 , 通过这种含蓄和间接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由此获得言外之意和趣外之旨 。 《桥边的老人》便很好的体现了海明威的这一叙事风格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桥边的老人》是一部海明威描写战争场面的小说 , 也是其代表性作品 。 这部小说不仅篇幅短 , 而且内容也非常简单 , 讲述的是西班牙国内一个参加内战的士兵在一座桥上遇到了一个老人 。 老人家住在圣卡洛斯 , 但那里已经被法西斯攻破 , 士兵就是从那里逃出来的 。 而且士兵估计法西斯很快会追到这座桥 , 正当他眺望远方的炮火时 , 听到老人喃喃自语那些留在敌人炮火下自己所养的羊、猫等动物 , 士兵明白老人是不会跨过这座桥再往前逃了 。
在西班牙内战背景下 , 海明威并没有在战争场面上着墨太多 , 更没有写两军对垒、厮杀的情形 。 他描写的只是一座桥 , 以及从战火中逃到这里的士兵和老人 。 海明威放弃描写战争的宏大场面 , 只选择了这样一个渺小而又平凡的场面作为创作素材 , 他更喜欢从平凡的故事中去挖掘不平凡的永恒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取材很平淡 , 文章结构也很平淡 。 一座桥连接两边 , 一边是危险 , 另一边是安全 。 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 , 故乡才是根 , 对面的安全地方是客乡 , 是他完全不熟悉的地方 。 士兵虽然试图劝说老人快逃 , 但从老人的诉说中他知道老人是不会再走了 。 从这样简短的画面和对话中 , 读者可以思考很多东西 , 比如罪恶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老人留念故土、老人的坚毅顽强和对动物的温柔慈爱、士兵的“冷漠”等 。 可以说 , 海明威这篇简短的小说完美诠释了“冰山理论” , 也是这篇小说成功的首要因素 。
“神秘莫测”的“潜环境” 在《桥边的老人》中 , 真正的环境描写不多 , 主要集中在首尾两段 。 小说一开头并没有写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 , 仅仅描述了桥边的一个场景 , 看似简单的白描手法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 , 避难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逃难忙乱等景象混乱交错在一起的场面 。分页标题
海明威说过:“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 , 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 , 读者只要作家写得真实 ,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 , 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 “《桥边的老人》写得简省是作者有意为之 , 给读者留下了自行“脑补”的大量空间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在海明威营造的世界里 , “我”与老人有意无意的“搭话” , 让时光显得更加缓慢乃至悠长 。 而周边弥漫的是大战一触即发的紧迫氛围 , 给人撕裂式的时间体验 。 小说里并没有描写时间的词句 , 只是提到“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及“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来透露时间流动 。
随着战事的吃紧 , 车越来越少 , 留下来的人生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 就在这样分秒必争的时刻 , 老人漫不经心的回答把人带入了“时间陷阱” 。 “我”本来是要催促老人离开 , 却被老人带入对动物的关切 , 两次发问“什么动物” , 甚至还追问“鸽笼没锁上吧”这样的细节 , 似乎战事并不要紧 。 等“我”终于催促老人“站起来 , 走走看”时 , 已经为时已晚 , 没有大车了 。
战火无情地烧到了老人的故土 , 老人却自始至终都在谈论自己的动物 。 老人没有家人 , 但老人并不孤独 。 他不关心战争 , 也不关心政治 , 只关心自己的动物 , 而这种关心是源自于内心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 这样一个只是想过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的老人 , 却被战争无情地驱赶着逃离 , 是多么地残酷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老人喃喃自语式的话语 , 让我们不禁产生联想:老人真的只是由于体力不支而走不动了吗?如果他稍微坚持一下 , 搭乘上那最后几辆离开的大车 , 或许有些许生存的希望吧?即便真的走不动 , 眼前这个“我”也可以背着他离开啊 。 可是 , 小说里并没有这样的情节 。 老人对于“最后几辆大车”的离开是丝毫不在意的 , 他就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一样安详 。 我们终于明白了 , 在老人的心中 , 死亡并不可怕 。
对话背后的“潜情节” 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几乎只有对话 。 除了老人与我之间的对话 , 整篇小说几乎没有其他 。
《桥边的老人》故事极简单 。 “我”作为侦察兵发现了不随人群逃奔的老人 , 便上前询问 。 老人向我讲述他照看的动物 , 我劝说老人快点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 而老人只是向我反复诉说他对动物的担忧 , 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 ”我“劝说老人无果 , 只能留下他一人呆在原地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沿着这条线 , 读者可以体会到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老人:战争来临前 , 众人忙于逃命 , 本是弱者的他却关心起那些在战争中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生命的动物 。 从这点上很容易体会到老人的善良 , 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 , 人性的善良 , 是何等珍贵!这又引出这篇小说的主题之一:对生命的尊重 。
在老人和“我”的对话里 , 没有一句情绪化的语言 。 海明威却“以冷静的现实眼光来观察战争 , 不掺杂幻想和任何感情色彩 , 做到严格的客观” 。
一篇文章的叙述视角会对文章的表达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 很多时候 , 一种叙述视角难以交代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 所以有的作者会采用多元视角来展开叙述 , 这被称为“视角越界”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桥边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客观叙述 , 极少部分运用了限制性叙述视角 。 所谓限制性叙述就是指叙述者本人和文中人物知道的事情一样多 , 文中人物不知道的事情 , 叙述者是不能讲的 。 在限制性叙述视角下 , 叙述者既可以采用第一人称 , 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 。 在《桥边的老人》这个故事中 , 大部分“我”的视角都是立足于故事参与者的角色 , 但是 , 在“我”作为限定性第一人称视角下 , 通过对话、电报的描述将整个事情完整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分页标题
文中的“我”反复提到法西斯大军压境带来的压力 , 来营造“我”感觉到即将到来的毁灭性破坏和老人无法走动的画面 。 随着故事的继续发展 , 读者才听到“我”和老人之间的对话 , 听到老人的声音 。 老人对”我”所讲的他的遭遇 , 则让读者知道这场战争带给他的灾难 。 文中后面“我”凝视着浮桥……老人还坐在那里”这一段就是“我”的所见所感 , 从而将被战争阴影所笼罩的场面全部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 这篇看似内容简单的小说 , 有着极为深邃的主题 , 蕴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人类精神的关注 , 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 可以说 , 这部小说的结构从显到隐、潜 , 其内涵都藏在水面下 , 这种多层级结构让文章既描写了人民的不幸遭遇 , 也描写了法西斯分子的猖獗 。
海明威通过“我”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 , 节制了内心愤慨 , 但也增加了理解文章主题的难度 , 使小说更加耐人寻味 , 更有艺术魅力 。 小说中的老人因为战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 连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动物都没有办法保住 , 他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都已经崩塌 , 整个世界已经没有老人可以去、愿意去的地方了 。 老人嘴里反复念叨 , 折射出其精神恍惚和内心迷惘的状态 。 战争和老人本来毫无关系 , 但这毫无关系的战争却成为压倒老人的罪恶力量 , 老人的内心是多么无奈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我”虽然同情老人 , 但却无能为力 。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 , 既无法自己排解孤独 , 也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 所以这份孤独是没有办法拯救的 , 老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一种孤独、无奈、迷惘的状态 , 这种精神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隐喻作者这一代人的精神处境 。
节制情感的“潜人物” “冰山理论”让海明威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 , 像一个手持板斧的人 , 将附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统统砍掉了 。 实际上 ,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不仅仅表现为文本的简洁 , 更表现在叙述者的不动声色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在《桥边的老人》中 , “我”作为叙述者和人物的身份是重叠的 , 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 。 “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 , 也是叙述者 。 “我”带来的不止是现场感 , 而是一个潜藏在冰山下面的另一个人物 。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 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 ”《桥边的老人》要实现只写“八分之一” , 另外“八分之七”藏而不隐 , 正是来自“我”的旁观者的记录 。
“我”的表面身份是个侦察兵 , 但在小说中 , “我”的任务就是像摄影机一样记录下老人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内容 , 把老人的经历和情感交由读者自己去推断 。 “戴钢丝边眼镜”说明老人可能是有文化的人 , “衣服上尽是尘土”表明老人已历艰辛跋涉 。 老人反复提及动物 , 自然有对动物的珍视和对处境的无奈 。 老人到了桥边 , 却一直坐着不动 , 他是筋疲力尽了 , 也是满心绝望了 。 老人的迟缓和犹豫 , 预示他终将遇害的结局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虽然“我”努力的观察 , 老人仍有太多未知 。 我们无法推断出老人到底是一个对政治毫不关心的无知者 , 还是不知抗争的懦夫 , 又或是被战争吓坏了的胆小鬼 。 这些未知 , 就是水平面下冰山的“八分之七” 。
水面之下的“潜语言” 《桥边的老人》是对战争的批判 , 这部小说的水面下 , 还藏着多少等待读者挖掘的东西呢? 分页标题
“桥”可以演绎为混乱战争通向安宁和平的桥梁 , 可以演绎为残忍伤害通向人性美好的桥梁 , 也可以演绎为了死亡通向新生的桥梁 。 它是难民逃生的希望 , 但很可能随时被炸毁 , 它的隐喻中 , 最重要的一面是“不稳固、不安全与暂时性” 。 回头是回不去的家园 , 前行是陌生环境里的各种不确定 , “桥”是时空分野 , 这头是老人热爱着的故土 , 那头是未知的命运 , 老人站在桥边 , 却不知前方的路怎么走 。 “那边我没有熟人” , 道破老人对于未来的茫然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老人走不动了 , 不仅仅是身体的孱弱 , 还有心的疲惫 。 向前一步就意味着离故土更远一步 , 离动物更远一步 , 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前方的茫然的交织 , 让我们看到老人内心的抗拒 , 抗拒向陌生的远方前行 。 走还是不走?老人貌似是无能无力的选择 , 但其实老人心中自有答案 。 老人不走了 , 但老人身上闪耀的人性的光辉 , 却让万恶的战争更加丑陋不堪 。
“我没有家 , 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 猫 , 自然不要紧 , 猫会照顾自己的 , 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老人将家与动物联系在一起 , 把动物提升到家人的地位 , 动物在老人那里已然是精神寄托 , 作者批判的何尝不是战争对人心灵寄托的损毁?战争最直接、最震撼、最引人关注的是对生命的戕害 , 但是对人类心灵的摧毁可能更加残酷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海明威曾经经历过战争 , 亲眼看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 而战争也导致人的心灵扭曲和灵魂失落 , 这就增加了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思想负担 , 使其产生迷惘、孤独的感觉 。 《桥边的老人》中“桥”和”动物“的隐喻描写 , 隐喻的正是作者的内心世界 。
结语 海明威“冰山”创作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 , 可以增强作品的含蓄性 , 还可以为读者营造一个更加心灵化和情绪化的艺术世界 。 在小说淡淡的叙述中 , 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的极大伤害 。 海明威通过“毫无办法”的“我” , 隐藏了自己的情感 , 也节制着内心的情感 , 隐藏了作品复杂的主题 , 使得小说更耐人寻味 , 充满无穷的艺术魅力 。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
本文插图
【海明威|老人为何不走?——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解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神秘莫测”的“潜环境”对话背后的“潜情节”节制情感的“潜人物”水面之下的“潜语言”结语】海明威不动神色地讲述了一个看似乏味的故事 , 而这个故事的背后 , 却交织着无数无辜百姓的无助、苦涩和悲哀 。 这是一个富有张力的故事 , 表面看来 , 它不够热烈 , 不够煽情 , 但是却饱含了隽永和深沉的感情 。